《《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与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与案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与案例(苏教版第十册)设计理念:重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设计特色: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展开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文字创作。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
2、子,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体会子弟兵大无畏气概以及军民鱼水深情。教学难点: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体会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为了谁,让学生边听边看画面,进入情境。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3.教师小结: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它曾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4
3、.揭示课题,简介背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读出感情。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你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没有解决谁来帮帮忙(设计意图: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质疑问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欲望,让他们产生新的阅读欲望。面对文本的邀请,孩子们定会跃跃欲试。)4.你把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你是怎么考虑的三、再读课文,自由体会。1.学生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充分朗读。2.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或者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设计意图:让孩子充分朗读课文,走进文本;通过个性化
4、朗读强化细腻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体验的差异和多样,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下节课的深入体会军民鱼水情作铺垫。)四、小结: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好,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就已经知道了,说明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爱学习,真好。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造句:(1)惊心动魄(2)闪烁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进入情境。1.通过上节课的读课文,人民子弟兵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过渡:今天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人民子弟兵和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二、学习课文,深入体会。1.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动人事迹(板书: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2.最让
5、你感动的是哪个事迹为什么(默读思考,同桌讨论,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时,我充分组织展开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提升情感体验。)(1)事迹之一:大堤抢险A.指名朗读。B.画出能体现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与人民心连心的句子。C.看剪辑录像实况,再现战士抢险的场面,让学生体会当时战士们的心情。D.假如你是在现场的老百姓,你想对子弟兵说些什么E.有谁还想读这一段读出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设计意图:用音乐、图象以及富含感召力的朗读深深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的情感波
6、涛得以沸腾与升华。)(2)事迹之二:铁汉本色A.这是特写个体形象;一;一;黄晓文的动人事迹。B.黄晓文的那些言行令你感动C.你能用朗读来表现你的感动吗指名读。(3)事迹之三:勇救群众A.这个事迹让你感动,我听听你的朗读就能感受了。B.指名读,分小组读。C.谁来具体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D.指导朗读三个排比句,理解一个省略号。(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的赏析品读,进一步展示并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让人民子弟兵大无畏气概以及军民鱼水情伴随着文本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E.轮读,齐读,体会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的鱼水深情。F.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确实也被感动了。这个自然段写得多好啊,你愿意让这样
7、感人的场面永远留在你的脑海里吗我们来背一背吧。3.想象: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还能看到怎样动人的场面(设计意图:这是对文中省略号的再读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再开发,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三、小结:人民子弟兵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而正是因为人民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所以人民对他们高度信任。同学们,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啊!四、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收集抗洪救灾中的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第三课时一、复习所学,巩固知识。1.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哪三个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2.最令你
8、感动的是哪个事迹为什么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情况危急: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嘶咬以及三个!)2.师:是呀,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急呀。你能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出来吗3.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4.老师也想来读读,可以吗教师范读。(设计意图:有的教师可能觉得,课堂中应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更是不需要教师的范读。其实不然,教师一方面应是孩子学习的组织者,另一方面还应是个积极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进行范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况且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定能产生师生共鸣、生本共鸣的教
9、学效果。而这样的效果,不正是语文教学所期待的吗)5.画出子弟兵奔赴现场的词语,读一读。6.小结: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人民的大救星;一;一;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给人民带来了希望。三、学作对联,升华情感。1.出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2.读,这是课文中用来形容子弟兵抢险时动人场面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副对联。3.你还能想一些对联或诗句来赞美一下人民子弟兵吗我们可以把它写在锦旗上,送给人民子弟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交流,最后生成自己所创作的文本,学生势必兴趣盎然,文思敏捷。)4.学生写,读给大家听,集体评讲。5.小结: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将来我们班肯定能出很多有名的文人。四、作业:1.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的读一读。2.学了课文,你想对人民子弟兵说些什么把它写成一封信。板书设计:大江保卫战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一;一;军民鱼水情深内容总结(1)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与案例(苏教版第十册)设计理念:重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2)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读出感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