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中毒(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铅中毒-第 5 页一、金属与类金属金属与类金属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现代工业生产中急性金属中毒已很罕见。低剂量长时间接触金属和类金属的烟、雾、尘等,引起的慢性中毒,是目前金属中毒的防治重点。铅1、理化特性 铅(lead, Pb)为蓝灰色重金属。熔点327,沸点1525。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可迅速氧化为氧化亚铅(Pb2O),并凝集成铅烟。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生成氧化铅(PbO)、三氧化二铅(黄丹,Pb2O3)、四氧化三铅(红丹,Pb3O4)。铅的氧化物易溶于稀酸。2、铅接触作业有铅矿的开采及冶炼;制造电缆、铅管、保险丝、含铅焊锡等;蓄电池及颜料工业的熔铅和制粉
2、;含铅油漆、釉料的生产与使用;塑料、橡胶工业中的稳定剂和促进剂等。(以往的铅字浇铸)3、铅的吸收代谢与中毒机理1)吸收 主要通过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四乙基铅可通过皮肤吸收。2)代谢 吸收进入血液的铅,90%与红细胞结合,其余与血浆蛋白结合,初期分布至肝肾等实质器官,数周后转移至骨骼。 缺钙、感染、饮酒、饥饿及服用酸性药物时,铅可以重新回到血液中。3)、铅的中毒机制a、铅对血红素合成的毒性铅对血红素合成的影响主要抑制含巯基的-氨基-酮戊酸脱水酶()和血红素合成酶,也可抑制-氨基-酮戊酸合成酶(-ALAS)。受抑制后,使血增加,由尿排出。血红素合成酶受抑制后,体内的锌离子被络合于原卟啉,形成锌原
3、叶啉(),从而出现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或ZPP增高,导致血红素合成障碍。b、铅对红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铅可抑制红细胞膜上的 Na+ 、 K+-ATP酶的活性,引起红细胞内的大量K+逸出,导致细胞膜崩解而溶血。此外,铅可与红细胞表面的磷酸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铅,使红细胞表面的物理特性发生改变,脆性增加,导致溶血。c、铅对血管的毒性 引起血管痉挛。d、铅对神经的毒性铅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铅可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正常功能紊乱,也可直接损伤周围神经,引起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最终导致腕下垂。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影响卟啉代谢,使血中的ALA增多,ALA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由于ALA的化学结构
4、与-氨基丁酸(GABA)相似,与GABA竞争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影响GABA的正常功能;铅对神经细胞直接毒性,导致周围神经炎。铅中毒毒作用表现(1)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样症状,可有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症表现。严重的铅中毒时可出现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精神异常、运动失调;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惊厥、呕吐,呈癫痫病样发作,出现脑损害综合征的症状与体征。外周神经损害:轻重不同的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周围神经病。早期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肢端麻木或呈手套、袜套样感觉迟钝或缺失,肌运动无力,重者瘫痪,呈“
5、腕下垂”。(2)消化系统:铅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较重病例或急性发作。多数为突发性剧烈绞痛,部位常在脐周,腹软,多伴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每次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一般止痛药不易缓解。(3)造血系统:血、尿卟啉代谢产物异常增多;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贫血多属轻度低血色素性正常细胞型贫血。 (4)其它:肾脏损害较重时,可出现蛋白尿,尿中有红细胞、管型及肾功能减退。女性对铅较敏感,可引起月经失调、流产、不孕等。铅可引起男性精子活动度降低及畸形精子数增多。铅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观察对象: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2)轻度中毒:血
6、铅mol/L(0.6mg/l)或尿铅mol/L(0.12mg/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61mol/L(8mg/L);mol/L (2mg/L); mol/L (13.0 g/gHg);d.腹绞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或经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mol/L或4.802mol/24h者。(3)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腹绞痛;贫血;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铅麻痹;铅脑病。铅中毒的治疗原则急性中毒: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慢性中毒:EDTA2NaCa。1-3-3 原则二、有机溶剂:苯(benzene)1、理化特
7、性低沸点、易挥发(沸点 80.1 )具有芳香味;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4%微溶入水,溶入有机溶剂和汽油;分子结构稳定,苯环不易打开,但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取代。2、接触机会苯及其同类物(甲苯、二甲苯)的生产;作化工原料:农药、合成纤维、合成塑料溶剂;燃料(混杂物)。 3、吸收分布与代谢经肺呼出(约50%)呼吸道 脂肪组织(10%,骨髓中蓄积最多)皮肤(少量) 血液 肝中氧化(40%, 酚;邻苯二酚) 消化道 与谷胱苷肽结合(少) 尿排出 肾脏原形排出(极少部分)完全吸收,10ml可致死 1) 苯在肝中转化2)转化方式为氧化、结合3)转化主要产物为酚类4)尿中酚类测定可做接触指标4、
8、毒作用机理主要是对血液系统的毒作用A、降低造血正调控因子水平, 抑制细胞的增殖;B、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 DNA损伤;C、引起氧化应激 损伤DNA 白血病;D、癌基因的激活 (ras, c-fos,c-myc)。5、毒作用表现急性中毒一次性大量吸入苯蒸汽,血苯、尿酚升高,刺激神经系统发生酒醉样中毒,头晕、头痛。慢性中毒造血系统 首先是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为主), 晚期是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性贫血,白血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征候群慢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接触史+白细胞减少1、观察对象 2、轻度中毒3、中度中毒4、重度中毒:血象及骨髓象检查证实: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6、苯中毒的处理原则
9、脱离苯作业环境;采取内科对症及支持疗法7、预防原则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改进工艺过程通风设施,使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职业禁忌症:肝、肾、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者不能从事苯作业。8、卫生标准:PRC : MAC 40mg/m3 TWA : OSHA 3mg/m3 最高值15mg/m3 尿中苯酚:100mg/L 苯约为200ppm/小时 (25ppm/8小时 ),50mg/L苯约为80ppm/小时 (10ppm/8小时 ),25mg/L,表示与苯有接触,10mg/L 表示与苯无接触三 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1、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粘膜或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 一类有 害
10、气体的总称。这类气体常以局部损害为主,仅在 刺激过强时,才会有全身反应。2、决定刺激性气体毒作用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浓度 高溶解度:引起上呼吸道的快速刺激作用 NH3溶解度 中溶解度:低 上部呼吸道,高-深部 Cl2 低溶解度:深部呼吸道, 光气3、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CI2、NH3、COCI2(光气)、硫酸二甲酯、氮氧化物等。(一)、刺激性气体的种类 除部分强氧化剂以及可以形成碱性物质外,几乎多数都与遇 水形成 酸有关(二)、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机理酸:由细胞中吸出水分,凝固其蛋白质 细胞破坏 局部 碱:由细胞中吸出水分,碱化脂肪 细胞溶解坏死氧化剂:氧化很多细胞成分,如臭氧、NO2全身:
11、毒物吸收入血形成全身毒性作用(三)、临床表现1、急性刺激症状:属于酸碱直接损伤作用。如CI2 HCI 引起眼和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 支气管炎肺炎2、肺水肿:包括肺间质和肺泡腔水肿A、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泡腔内表面活性物质受破坏 肺泡塌陷 - 水进入肺泡 肺泡上皮细胞有二种: I 型细胞(膜细胞):其受到破坏将使肺泡的结构受到破坏 II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细胞):受破坏后表面活性物 质分泌 ,肺泡水肿 B、肺泡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 ,肺间质水肿C、肺淋巴循环受阻,肺内液体渗出化学性肺水肿可分为以下四期: 刺激期:接触后立即引起的呛咳 潜伏期(假象期):在2小时-2天不等 肺水肿: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12、 恢复期:1-2周内可基本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是严重创伤、中毒、休克、烧伤等引起的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症为特 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4、个别刺激性气体的致敏作用(如:toluene diisocyanate) TDI5、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6、并发症 气道粘膜坏死脱落,肺不张,纵隔气肿、自发性气胸,化学性肺炎,肺部感染,肺纤维化,昏迷,中毒性心肌炎。(四)、防治肺水肿1、一般治疗:处理灼伤,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或2-4%的硼酸或5%的醋酸冲洗;呼吸道用3-5ml中和剂或0.
13、5%异丙基肾上腺素0.5ml加入10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生理盐水冲洗眼睛2、纠正缺氧:高压氧仓治疗3、激素:使用要早,量要足。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可地松100-300mg, 静脉滴入。4、限制静脉补液量:500-1000ml/每日,负平衡,最好从消化 道给入。5、对症治疗:镇静、止咳、抗感染。6、机械性排痰、气管切开,消泡剂 雾化吸入甲基硅油。(五)、预防1、卫生技术措施: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防止跑、冒、滴、漏。2、个人防护措施:防酸: 3%氧化锌,防碱 :5%硼酸油膏。3、卫生保健措施:对工人定期体检,定期测定车间刺激性气体的浓度。五 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
14、窒息性气体:主要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物质(一)、窒息性气体的分类1、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但由于其在空气中的相对含量增高,使氧含量相对大大降低,如N2、CH3(甲烷)、水蒸气。2、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主要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输或组织利用发生障碍。(二)、窒息性气体中毒的一些特点1、任何一种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都是引起机体缺氧 。 2、脑对缺氧最为敏感,治疗关键是脑缺氧和脑水肿3、必须针对不同毒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有效的解毒治疗(三)、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毒作用及治疗1、一氧化碳(CO)理化特性:A、无色、无味、无臭 B、爆炸极限为12.5-74%C、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中接触机会:接触广泛,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毒作用机理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分成急性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衰弱样症状2、氰化氢理化特性:A、具有苦杏仁味,无色气体 C、其水溶液为氢氰酸接触机会:A、化学工业中制造氰化物 B、从矿石中提炼贵重金属毒作用机理:CN- 可抑制40多种酶类,其中与细胞呼吸酶的亲和力最大CN-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阻止其还原为Fe2+,呼吸链中断,细胞内窒息,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毒作用表现:前驱期 呼吸困难期 痉挛期 麻痹期 死亡治疗方法:A、亚硝酸钠 硫代硫酸钠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