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鸟类传染性疾病的研究(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鸟类传染性疾病的研究(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野生鸟类传染性疾病的研究-第 7 页 野生鸟类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摘要:由于具有独特的飞行能力和极强的地理扩散能力,鸟类活动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带来了潜在风险。自20 世纪以来,以禽霍乱、禽波特淋菌病、西尼罗河热、禽流感等为代表的鸟类疾病频繁暴发,导致为数众多的野生鸟类、家禽甚至人类死亡,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同疾病导致的鸟类死亡量、易感物种数量、暴发频率和地理扩散等特征差异显著。疾病可能造成鸟类大量死亡,从而对鸟类种群,特别是濒危鸟类种群造成严重影响。其中,人畜共患病还会导致家禽家畜甚至人类的死亡,从而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野生鸟类作为多种疾病传播的媒介,其移动和迁徙可能会导
2、致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关键字 传染性疾病 野生鸟类 禽流感引 言 野生动物传染性疾病是指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甚至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疾病1。由于具有极强的地理扩散能力和广泛的分布范围,使鸟类在拥有很强环境适应力的同时,也为疾病的快速传播带来了潜在风险。自20个世纪以来,以禽霍乱、西尼罗河热、禽流感等为代表的鸟类疾病频频发作,导致为数众多的野生鸟类、家禽甚至人类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关鸟类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3。关于野生鸟类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许多世纪以前,直到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才借助于检查病原体、抗体和抗原的先进
3、技术对野生鸟类疾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应用卫星跟踪等先进手段对野生鸟类的活动与疾病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已取得一系列成果。1 野生鸟类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 有关野生鸟类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国外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现已从野生鸟类中分离出多种病原菌, Smits等(1987)研究了荷兰鸟类的禽结核病的流行状况;Brittingham等(1988)对野生鸟类的6个属的带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Botzler(1991)在总结了180多篇有关文章的基础上,对野鸟的禽霍乱进行了流行病学的研究,列出了有120多种野生鸟类可以自然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多种湿地鸟类对此病易感染杆菌;Quss
4、y等(1992 )研究了加拿大环嘴鸥(Larusdelawarehsis)的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和李氏杆菌的带菌状况,并对鸥类在这些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已从美国野生水禽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到多株霍乱弧菌,认为野生水禽在霍乱弧菌的扩散和传播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Aguirre等(1992)从墨西哥红嘴树鸭(Dendrocygna autumnalis)的110份成年个体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25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4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另外在一些大型的野生鸟类疾病调查中也有细胞性疾病的报道。据报道,能引起野生鸟类疾病的病毒有虫媒体病毒(Arboviruses)、腺病毒(Adenovirus-
5、es)、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呼肠弧病毒(Orivbiruses,Reoviridae)、乳多空病毒(Papo-vaviruses)、正粘病毒(Ortnomyxovirues)、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es)、细小病毒(Parvovirus-es)、细小病毒样病毒(Parvo like viruses)、小RNA病毒(Picornaviruses)、痘病毒(Poxvirus-es)、披膜病毒(Togaviruses)、反转录病毒(Re-proviruses)和一些未分类的病毒(Unclassifiedviruses)。表明野生鸟类可以感染或机械地携带许多种病毒,这
6、些病毒除对野生鸟类,尤其是一些易危、濒危鸟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外,有许多病毒还可以感染人和家养动物而引起疾病。现在各国研究和报道较多的野生鸟类的病毒性疾病是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许多国家的政府每年都要花巨资用于治疗和预防这两种家禽重要的传染病。新城疫病毒及其产生的阳性抗体已经在许多种野生鸟类中分离和监测到。现已证明许多鸟类可以携带或感染新城疫病毒。这些病毒对有些鸟类是致病性的。有些种类对这种病毒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而成为该病毒的机械携带者(Mechanical carr-iers),在其迁飞或觅食过程中就可能将这些病毒传播。流感病毒是危害性很大的一类病毒,常可引起野生水禽和家禽的大批死亡。野
7、生鸟类,尤其是雁鸭类在这种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现已从12个属88种野生鸟类中分离到A型流感病毒。动物实验表明,这些流感病毒中有很多毒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已发现有90种虫媒体病毒和野生鸟类的活动有关,有一些(如WEE)和野生鸟类密切相关。其它的和人及家养动物关系密切的病毒如Ockelbo病毒、鸡减蛋综合症病毒在野生鸟类中的流行状况也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我国在野生鸟类的病毒性疾病研究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郭元吉等(1981)从我国17种不同野生鸟类的207份粪样的24份中分离出了甲型流感病毒,证明流感病毒在我国野生鸟类中的分布也是极为广泛的。周永莲等(1990)
8、关于黑颈鹤和灰鹤感染新城疫的报道;孙宗禹等(1994)对186只麻雀的血清和粪便样品进行了新城疫的抗体监测和病毒分离,有8只个体新城疫抗体阳性并分离出1株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这一方面说明新城疫病毒宿主的广泛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疾病对一些易危、濒危野生鸟类存在着潜在的威胁。王永山等(1994)对麻雀感染鸡法氏囊病病毒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所分离病毒的理化性质。雷光寿(1986)从丹顶鹤中分离到疮疹病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做出了贡献。2. 传染性疾病对鸟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20 世纪以来,疾病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七大威胁因子之一。疾病会对鸟类的身体、生理、繁殖能力、行为
9、及其他方面造成功能障碍,影响鸟类的健康,从而降低其存活能力。疾病的影响有时会造成被感染鸟类种群数量的上下波动。1995 年,针尾鸭( Anas acuta) 在北美的繁殖种群超过 1000 万只,1964 年下降到约350 万只,1972 年回升到700 万只,1991 年又下降到200 余万只。这主要是因为禽波特淋菌病和禽霍乱经常导致针尾鸭大量死亡。如果疾病影响的个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其累积效果足以对鸟类种群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历史上导致野生鸟类大规模死亡的疫情时有发生。其中致死鸟类最多的疾情记录是 1910 年发生在美国犹他州一块湿地的禽波特淋菌病,曾导致上百万只水鸟死亡。此后至 1997
10、 年,致死量超过 5 万只鸟类的禽波特淋菌病共暴发了 12 次,共导致 370 万只鸟类死亡。除了波特淋菌病以外,单次疫情很少杀死 5000 只以上的鸟类,直至20 世纪40 年代禽霍乱的出现。据统计,19301964 年该疾导致北美190 万只水鸟死亡,年死亡数量近 5 万只。1970 年以后,单次死亡 5 万只鸟类的疫情持续很多年。疾病对鸟类种群影响的极端例子为白背兀鹫( Gyps bengalensis) 和印度兀鹫( Gyps indicus) 种群的下降。在 20 世纪的最后 35a,因 病毒引发的疾病导致这两种鸟类在印度的数量下降超过了 95%,从而被国际鸟盟列为极危种。20002
11、003 年,巴基斯坦白背兀鹫成鸟和亚成鸟的死亡率达 5%86%,直接导致种群下降34%95%。这很可能是因为白背兀鹫取食服用过抗炎药双氯芬酸( Diclofenac) 的死亡家畜引起的。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芬兰海湾的欧绒鸭( Somateria mollissima) 的数量曾经以每年 6%10% 的速度下降,某些地区幼鸟的存活率只有 1%5%。后来在幼鸟的血液中发现了含量极高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后者被怀疑是其种群下降的原因。自 1990 年以来,在加拿大和美国境内,新城疫周期性地在角鸬鹚( Phalacrocorax auritus) 中暴发并导致所感染种群中 90%的个体死亡。
12、疾病对濒危鸟类和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的鸟类的影响尤为显著。1996 年,C 型鸟类波特淋菌中毒一次性地导致 15%20%的美洲鹈鹕( Pelecanus erythrorhynchos) 和大量的褐鹈鹕( Pelecanus occidentalis) 死亡。此后,这种疫病每年都导致加利福尼亚大量鹈鹕死亡,成为影响其种群增长的重要原因。为拯救美洲鹤( Grusamericana) ,在美国西部曾建立了一个 32 只的再引入种群,随后 10 余只个体死于肺结核,几乎使这一种群遭受毁灭性打击。2003 年禽霍乱首次在韩国出现,并导致在 Cheonseo Bay 越冬的 13000 只花脸鸭( An
13、asformosa) 死亡。2004 年,禽霍乱连续第 3 年在南非代尔岛暴发,杀死了很多南非鸬鹚( Phalacrocoraxcapensis) 和冠鸬鹚( Phalacrocorax coronatus)。这两种鸬鹚因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已被列为全球危种。禽霍乱还是导致美国加利福尼亚沙尔顿海赤麻鸭( Oxyura jamaicensis) 和黑颈鸬鹚( Podiceps nigricollis) 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知新城疫、禽霍乱和沙门氏菌病会导致繁殖水鸟的大量死亡。19971998 年,新城疫导致沙尔顿海大部分角鸬鹚卵发育中止。疾病对胚胎存活率和其他繁殖能力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如在欧绒鸭
14、幼鸟中发现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表明该病毒可能会对这一物种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疾病还可影响鸟类的栖息地选择、行为和地理分布。例如,禽疟疾和禽痘的暴发对夏威夷岛森林鸟类的地理分布和丰富度具有调节作用。在迁徙过程中,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天鹅因消化功能减弱被迫在中途停歇地聚集并停留更长的时间觅食,从而延缓了迁徙进程。2005 年在青海湖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导致大量野生鸟类死亡,2006 年的水鸟监测表明,超过一半的棕头鸥( Larus brunnicephalus) 个体从原繁殖地蛋岛转移到布哈河口进行繁殖。20 世纪末以来,鸟类疾病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严重的染性疾病
15、一次性杀死上万、甚至上百万只野生鸟类,导致鸟类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旅游和狩猎行业的收入; 在极端情况下,疾病甚至导致某些鸟类在特定地理区域内消亡,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文化价值的损失。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鸟类疾病类型是人畜共患病。它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人畜共患病的反复出现是20 世纪后期至今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人类感染的1709种病原体中,832 种( 49%) 可在人和动物间传播; 目前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达 250 多种,其中常见于鸟类、家畜和人类之间传播的有 20 余种。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交通的便捷,人兽共患疾病的
16、传播速度加快,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安全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西尼罗河热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截至2010 年3 月16 日,禽流感在全球共感染 492 人,其中 291 人死亡。仅在 20042005 年,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亚洲造成 1 4 亿只家禽死亡或被宰杀,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 100 亿美元,使上亿家禽养殖者的生计受到威胁。人畜共患病可因人为故意引入而对人类社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其中最极端的是将动物作为疾病的媒介或人为散布病原体实施生物细菌战争和生物恐怖活动。例如,二战时期日本在生物武器试验中杀死上万人,在战场上使用霍乱、沙门氏菌病、炭疽热等杀死 10 余万人; “91
17、1 事件”后不久,美国便发生了多起由炭疽热信件引发的恐怖事件。3鸟类对疾病的传播通过身体接触和传播媒介( 食物、水、空气) ,鸟类疾病通常可以从患病个体向其他鸟类、家禽、家畜甚至人类传播。例如禽霍乱对水鸟有很高的感染率,其病毒主要通过鸟与鸟之间的接触或鸟类摄取被污染的水而进行传播的。雪雁( Anser caerulescens) 是禽霍乱菌的重要宿主。19841999 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监测表明,禽霍乱不仅每年导致大量雪雁死亡,而且还在伴生的白额雁 ( Anser albifrons) 、加拿大雁 ( Brantacanadensis) 、针尾鸭( Anas acuta) 和绿头鸭( An
18、as platyrhynchos) 种群中传播,并导致其大量死亡。野生鸟类被认为是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在北极繁殖的被感染鸟类,通过粪便向周边环境传播活体病毒,后者在冰冻环境中越冬。第二年返回北极的鸟类接触该病毒后被重新感染。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或间接接触粪便污染的土壤、水、食物及其它沾染物,野生鸟类别是雁鸭类有可能周期性地把禽流感病毒传染给家禽。迄今为止,家禽中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由 H5 和 H7 系列病毒引起的。有一种 HPAI 暴发机制的理论认为,当野生水鸟中的 LPAIV 传播到鸡或火鸡等家禽身上时,LPAIV 在家禽体内复制的过程中出现变异,通过 HAO 裂解区氨基酸位点
19、的改变产生新的生物学特性,即由低致病性转为高致病性,从而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暴发。在东南亚和非洲的部分地区,野生鸟和家禽在稻田中混杂活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维持着野鸟和家禽中的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另外,有些鸟类如鸦科鸟类( Corvidae) 、麻雀( Passer spp ) 、家八哥( Acridotheres tristis) 、鸠鸽( Columbidae) 等,经常到庭院活动,与人类和家禽的关系密切,因而可能充当野生水鸟、陆生鸟类和家禽之间禽流感传播的媒介鸟类( Bridge Bird)。通常而言,如果能够伴随候鸟进行大规模的季节性迁徙,鸟类疾病则具有相当的扩散能力。候鸟
20、可携带病原体进行迁徙,特别是那些不显著影响其健康的病原体。除了西尼罗河和禽流感外,其他很多疾病,如日本脑炎、辛德毕斯病毒、圣路易脑炎都可能通过鸟类迁徙进行快速的洲际传播。虽然健康候鸟一般不感染 HPAI 等疫病的鸟类很难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活动,但有人认为,候鸟在欧亚大陆家禽 H5N1 病毒的扩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 年 78 月中国青海、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相继发生候鸟死亡事件,病毒出现明显的地理扩散。因为野鸟是 LPAIV 的天然宿主,且候鸟的迁徙路线横跨各个疫情暴发地点,因而候鸟被怀疑是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源。20002001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多个家禽饲养区暴发禽流感。这些
21、禽流感病毒亚型相同,暴发地点彼此分离且没有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但却与当地候鸟的迁徙模式吻合,因而为候鸟迁徙与此次禽流感暴发的关系提供了佐证。近年来青海湖斑头雁( Anserindicus) 和渔鸥( Larus ichthyactus) 的研究也表明,这两种鸟类的迁徙与中亚-度迁徙路线上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暴发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然而,鸟类的迁徙路径和迁徙时间与禽流感的传播路径和暴发时间有时并不十分吻合,因而不能总是用鸟类迁徙来解释疫情的暴发情况。频繁的家禽贸易和野生动物走私等活动在病毒传播中也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估计,全球每年发生贸易运输的活体动物大约有 3 5 亿只,其中四分之一是非法
22、贸易,这些动物没有经过检疫,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由于对鸟类的进口缺乏有效管理,大量外来鸟类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传入到美国。2004 年 1 月在西藏拉萨发生的 H5N1 疫情,最后查明是因为把1500 km 以外甘肃兰州的一批患病家禽贩卖到拉萨所导致的。2004 年 10 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曾查获两只从曼谷鸟市走私到比利时的鹰雕( Spizaetus nipalensis) ,并检出 H5N1 病毒。对52 个 H5N1 禽流感案例的传播途径的分析表明,欧洲大部分禽流感源于野生鸟类的迁徙,而亚洲和非洲的禽流感扩散则与野鸟迁徙、来自疫源国家的家禽贸易、野生鸟类的
23、合法和非法贸易都密切相关。然而,无论是野生鸟类还是家禽贸易,其在 HPAI 病毒传播与扩散中所起的作用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骤下结论。4. 鸟类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野生鸟类疾病的防控方法是开展高效的疾病监测,进行早期发现和应对。鸟类疾病的监测通常可以划分为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基于疾病感染对象的调查发现和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对鸟类发病和死亡事件的调查以及警示物种的监测等; 后者则依靠建立监测网络对动物及其环境中的病原体及其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警,常用方法有活体取样监测和粪便取样监测等。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中,目前通常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样
24、品血清中禽流感病毒抗体的相对水平,使用 RT-PCR 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种样品中的禽流感病毒的存在状况。基于鸟类疾病监测和疾病生态学的系统研究,可以对疾病暴发进行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世界动物健康组织的风险分析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风险分析。其分析程序包括风险因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信息交流。例如,Martinez 等将 25 种重要水鸟确定为风险因子评估了西班牙从欧洲其他国家传入 H5N1 HPAI 的风险。数学模拟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对鸟类疾病的扩散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疾病感染风险进行实时预测。这些方法的应用使人们能够掌握一些疾病的发生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疾
25、病的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成功的疾病防控需要在“防”和“控”两个层面开展工作。在“防”的层面,首先要做好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包括: ( 1) 确定宿主鸟类( 疫源鸟类) 的种类、分布和迁徙规律; ( 2) 进一步揭示野生鸟类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 ( 3) 监测疾病的变化趋势和病原体的变异规律。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疾病的主动监测,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加强栖息环境管理,制定疫情应急议案,积极研制疫苗和抗病药物。除了关注野生鸟类在疾病传播中所起作用,限制家禽与野生鸟类接触也是人畜共患病预防策略中的关键部分。应尽可能地减少人、家禽与野生鸟类间的接触,提高家禽饲养水平,避免散养; 严格管
26、理家禽与野生动物交易市场; 加强检疫免疫工作; 杜绝非法无证家禽和野生动物贸易。与此同时,开展公众宣传和教育,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使公众做好自我防护。在“控”的层面,在疾病发现的第一时间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确定疫情地点及范围,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对死亡鸟类进行无害处理。加强公众宣传,畅通消息渠道,避免社会恐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应用疫苗和抗病药物。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多个地理区系和气候带,拥有极为丰富的鸟类资源,但有关野生鸟类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却起步较晚。2005 年 5 月,青海湖暴发了全球首次野生鸟类的大规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在我国的多个地点陆续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才引发了社会各界
27、的广泛关注。2004 年,国家林业局和中科院联合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建立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请示,并组织编制了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国务院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并于 2006 年批复实施。2005 年,国家林业局成立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监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目前,我国疫源疫病监测网络已经形成,在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对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状况开展了全天候监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截至2008 年,共发现、妥善处置了 717 起包括鸟类在内的野生动物( 212 种
28、 36538 只) 异常死亡事件,成功防控了多起动物疫病和禽流感疫情。我国鸟类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 1) 目前的监测站点数量虽然较多,但布局不均衡,尤其是在禽流感等疫病高发的青藏高原的很多地区还有监测空白; ( 2) 监测站点的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 ( 3)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保障; 在发现疫情后很难快速整合、利用其他部门的资源开展防控工作; ( 4) 相关科技支撑不足,相关领域的专家不足,科研工作滞后; ( 5) 监测站点的监测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监测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主要参考文献:1 Zhao X M Avian In
29、fluenza Prevention and Wildlife Infectious Disease Beijing: Chiese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20082 Friend M Evolving changes in diseases of waterbirdsBoere G C,Galbraith C A,Stroud D A,eds Waterbirds Around the World Edinburgh:The Stationery Office,2006: 412-4173 Rocke T E The global importance of avian botulismBoere G C,Galbraith C A,Stroud D A,eds Waterbirds Around the World Edinburgh:The Stationery Office,2006: 422-4264Liu D P. Review of research progres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wild birds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31( 22) : 6959-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