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专题练习(教师版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塞诗鉴赏专题练习(教师版2)(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边塞诗鉴赏专题练习(教师版2)-第 5 页边塞诗鉴赏专题练习(教师版)一边塞诗有关内容:1常见意象: 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2边塞诗常见思想感情:(1)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2)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3)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4)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
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5)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解析: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
3、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解析: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2、阅读下面这
4、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 关 徐 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1)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
5、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好处。答: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军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2)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上阕侧重描写,下阕侧重抒情。全词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壮志难酬,有家难归。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
6、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指灵州。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之为受降城。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首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
7、,“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答: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的活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河湟旧卒 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注: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合流的一带称“河湟”。诗中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进占的河西陇右之地。(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记述了一个久戍河湟幸存的老兵,他的战友们都战死,自
8、己有幸回到故乡,黄昏时分独自吹奏着边庭的乐曲,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哀伤。(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请作简要分析。答:诗通过河湟旧卒的遭遇,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控诉了唐政府的无能。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答: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答:“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
9、,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答: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 请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2) 请分析这首词中典型的艺术手法。这首词最大的特色
10、是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以抒发作者心中的满腔的幽愤和无言的抗议。这里是匹马驰骋疆场,那边是蒙尘貂裘战袍.这里是壮心在前线站场(天山),那边是退居家乡(沧州)作者用如此强烈的对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从而激起读者对爱国志士产生很大的同情,对昏庸的南宋朝廷的憎恨.附录: 塞下曲 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陇西行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