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文化的生命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养生文化的生命学说.ppt(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统养生文化的生命学说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0页一、藏象学说是认识生命本质的基础一、藏象学说是认识生命本质的基础古代医家主要应用古代医家主要应用“比类取象比类取象”“”“以表知里以表知里”的整体推导方的整体推导方法,对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法,对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进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形成高度概括的行研究,形成高度概括的藏象学说,也称脏腑学说。藏象学说,也称脏腑学说。藏象学说是阐明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藏象学说是阐明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传统养生学认识人体生命本质
2、的基础,是传是传统养生学认识人体生命本质的基础,是传统养生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统养生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象的藏象的“藏藏”,是指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而,是指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而“象象”,是,是指表现于外的病理、生理现象。藏象即是指脏腑生理功指表现于外的病理、生理现象。藏象即是指脏腑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能或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0页二、脏腑主要是生理和病理学概念二、脏腑主要是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脏腑不是单纯的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脏腑不是单纯的解剖学概念,更重
3、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分散在藏象学说
4、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0页三三、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脏在里属阴,腑在外属阳。脏腑是内脏的总称,脏在里属阴,腑在外属阳。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
5、脉、胆、胞宫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共同特点是形态上与六腑相似,藏蓄精气的功能与共同特点是形态上与六腑相似,藏蓄精气的功能与五脏相近,似腑非腑,似脏非脏。五脏相近,似腑非腑,似脏非脏。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0页四、心推动血的运行产生精神的活动四、心推动血的运行产生精神的活动心主血脉,藏神志,开窍于舌,其充在脉,其华在面,汗为心之心主血脉,藏神志,开窍于舌,其充在脉,其华在面,汗为心之液,与小肠相表里。液,与小肠相表里。1 1、主血脉、主血脉 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主要靠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主
6、要靠心气推动。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故有故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之说。之说。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0页2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 心所主的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心所主的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在传统养生学中,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归属于心的生在传统养生学中,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同时与五脏有关。理功能,同时与五脏
7、有关。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等临床表现。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0页3 3、其充在脉,其华在面、其充在脉,其华在面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约束血的运行,心气的盛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约束血的运行,心气的盛衰,血脉的盈亏变化,
8、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和脉象反映,血脉的盈亏变化,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和脉象反映出来。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 脉象和脉象和缓有力;心气不足,则面色苍白,晦滞。脉象空虚缓有力;心气不足,则面色苍白,晦滞。脉象空虚,可出现脉象细弱或节律不整等。,可出现脉象细弱或节律不整等。4 4、开窍于舌、开窍于舌 心的疾病常反映在舌上心的疾病常反映在舌上。内脏与其外部器官或组织的联系称为开窍内脏与其外部器官或组织的联系称为开窍。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或心阴虚时,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或心阴虚时,则舌质红,甚则舌体糜烂等。心包受邪时,可出现则舌
9、质红,甚则舌体糜烂等。心包受邪时,可出现舌不灵活、语言不流利等等舌不灵活、语言不流利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0页 5 5、汗为心之液、汗为心之液 汗是是津液组成部分,津液为血液所化生,有汗是是津液组成部分,津液为血液所化生,有“血汗同源血汗同源”之说。之说。发汗过多,容易伤津耗血。津亏血少的病人,汗源不发汗过多,容易伤津耗血。津亏血少的病人,汗源不足,便不宜大量出汗。足,便不宜大量出汗。 6 6、与小肠相表里、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的功能是分别清浊小肠的功能是分别清浊;接受胃中传化来的水谷,作进一步;接受胃中传化来的水谷,作进一步消化,并分成清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微,由脾转输到消化,并分成清
10、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微,由脾转输到周身。周身。 浊者为糟粕,下注于大肠,水液渗入膀胱。浊者为糟粕,下注于大肠,水液渗入膀胱。小肠有病,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小肠有病,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如小肠热盛,小便短赤、排尿时灼热疼痛,口腔糜烂,如小肠热盛,小便短赤、排尿时灼热疼痛,口腔糜烂,可予以清心利尿。可予以清心利尿。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0页 五、肺促进气的生成、运行和调节五、肺促进气的生成、运行和调节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在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与大肠相为表里。体合皮,其华
11、在毛,与大肠相为表里。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娇藏”。肺促进气的生成、运行和调节。气为血帅,气率血行,肺促进气的生成、运行和调节。气为血帅,气率血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历代养生家皆非常重视气在养生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历代养生家皆非常重视气在养生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善养生者,必先养气,能养气者,可以长生。善养生者,必先养气,能养气者,可以长生。”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0页1 1、肺主气、肺主气(1 1)肺主呼吸之气)肺主呼
12、吸之气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等呼吸系症状。如若肺气不足,则出现呼吸无力,或少气不足以息如若肺气不足,则出现呼吸无力,或少气不足以息,以及语言低微,身倦无力等气虚不足之症状。,以及语言低微,身倦无力等气虚不足之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0页2 2、肺主宣发和肃降
13、、肺主宣发和肃降肺的升宣、发散体现在肺的升宣、发散体现在排出体内的浊气,将卫气、津液排出体内的浊气,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体现在: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体现在:吸入自然界的清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气;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散;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 肺肺气不宣气不宣 或或
14、 肺失肃降肺失肃降 ,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0页(2 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生成宗气:生成宗气: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协助心血运行:协助心血运行:心肺同居膈上,宗气聚于胸中,宗气与心心肺同居膈上,宗气聚于胸中,宗气与心脉互相协调使气血布散全身,温煦四肢百骸脉互相协调使气血布散全身,温煦四肢百骸调节气机:调节气机: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肺有节律
15、的一呼一吸,影响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影响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出入运动。故称肺主一身之气,故称肺主一身之气, “诸气皆属于肺诸气皆属于肺”。 肺主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肺主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0页3 3、肺主通调水道、肺主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称为通调水道。称为通调水道。肺气的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并且肺气的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并
16、且调节汗液的排泄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的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肺气的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说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0页4 4、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
17、力增强,同时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同时皮肤之汗孔也有散气以调节肺皮肤之汗孔也有散气以调节肺气的作用。故称为气的作用。故称为“肺合皮毛肺合皮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在一身之表,是抵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在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御外邪侵袭的屏障。如果肺气虚则如果肺气虚则皮毛调节功能减弱,腠理不固,较易出汗皮毛调节功能减弱,腠理不固,较易出汗,容易感冒。,容易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招致肺的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招致肺的相应病变。相应病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0页5 5、开窍于鼻、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道的门户,有通气和嗅觉的
18、功能,有赖于肺气维持,鼻是呼吸道的门户,有通气和嗅觉的功能,有赖于肺气维持,故有故有“肺开窍于鼻肺开窍于鼻”之说。之说。肺气顺畅,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肺气顺畅,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敏。肺受外邪侵犯,肺气不宣,影响及鼻,可出现鼻塞肺受外邪侵犯,肺气不宣,影响及鼻,可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不灵,鼻翼煽动、鼻衄等多、流涕、打喷嚏、嗅觉不灵,鼻翼煽动、鼻衄等多种病理表现。种病理表现。鼻常是外邪犯肺的通路,鼻及上呼吸道感染有时会引致鼻常是外邪犯肺的通路,鼻及上呼吸道感染有时会引致肺部病变。肺部病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0页 6 6、与大肠相表里、与大肠相表
19、里 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大肠把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糟粕,对水份加以再吸大肠把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糟粕,对水份加以再吸收,而形成粪便,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完成食物在人体收,而形成粪便,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完成食物在人体内吸收、排泄的过程。内吸收、排泄的过程。当大肠受病的时候,可见大便质、量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当大肠受病的时候,可见大便质、量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大肠虚不能吸收水分则有肠鸣腹痛、大便溏泻等症,可如大肠虚不能吸收水分则有肠鸣腹痛、大便溏泻等症,可予以予以益气健脾;益气健脾;大肠实热,就会出现痢疾泄泻、里急后重等症状,热灼津大肠实热,就会出现痢疾泄泻、里急后重等
20、症状,热灼津亏而见大便秘结之症,可辅以亏而见大便秘结之症,可辅以清肺泄热。清肺泄热。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0页六、脾胃化生气血代谢水液维持生命六、脾胃化生气血代谢水液维持生命脾主运化、主升清,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运化、主升清,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和胃相为表里。,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和胃相为表里。人出生后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人出生后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生化之源”、“后后天之本天之本”。传统养生学十分重视脾胃之气的盛衰,传统养
21、生学十分重视脾胃之气的盛衰,脾胃的强弱影响脾胃的强弱影响全身营养的补给,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全身营养的补给,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所谓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0页 1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 运化即转运输送消化吸收运化即转运输送消化吸收 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谷精微 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精微物质的作用。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
22、,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活动。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运化水液运化水液 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运化水液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是防止运化水液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是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反之,就会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肿、泄泻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0页2 2
23、、脾主升清、脾主升清 “升升”即上升,即上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物质。有两个含义指水谷精微物质。有两个含义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垂等或发为久泄
24、脱肛等病症。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0页 3 3、主统血、主统血 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外。 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些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可出现某些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 4 4、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的运化功能直接关系到肌肉以及四肢功能活动。脾的运化功能直接关系到肌肉以及四肢功能活动。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养则逐渐消瘦或
25、痿软松弛,四肢则痿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脾虚湿困则四肢沉重甚或浮肿。废不用。脾虚湿困则四肢沉重甚或浮肿。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0页 5 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饮食口味和食欲以及口唇的色泽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饮食口味和食欲以及口唇的色泽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体现。若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若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或食欲改变等。、口腻或食欲改变等。气血生化不足,则口唇萎黄,气血生化不足,则口唇萎黄,淡白无华。淡白无华。6 6、与胃相表里、与胃相表里 胃的功能主要是受纳和消化食物。脾
26、胃互相配合,共胃的功能主要是受纳和消化食物。脾胃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同完成消化功能。脾气不运影响胃的受纳,就会上腹胀满疼痛,食欲减脾气不运影响胃的受纳,就会上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胃气上逆就会恶心呕吐。胃火而伤津,则口干,退;胃气上逆就会恶心呕吐。胃火而伤津,则口干,喜饮、舌苔黄厚等。喜饮、舌苔黄厚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0页 七、肝调节人体血液分布和气机活动七、肝调节人体血液分布和气机活动肝主疏泄和藏血,开窍于目肝主疏泄和藏血,开窍于目,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直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肝的经脉循
27、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肝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肝能调节人体气血肝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肝能调节人体气血的分布与流通。的分布与流通。气对血的促进调节,血与气的平衡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气对血的促进调节,血与气的平衡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肝的生理活动。取决于肝的生理活动。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指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生。”所以养生要重视肝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所以养生要重视肝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0页1 1、主疏泄、主疏泄 疏通气机,发泄壅滞疏通气机,发泄
28、壅滞。表现在。表现在协助心调节精神情志协助心调节精神情志,若疏泄不及,则精神抑郁、多,若疏泄不及,则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过度兴奋,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过,则过度兴奋,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促进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促进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则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能。如肝失疏泄,则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或腹胀、腹泻等。调畅气机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调畅气机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气机阻滞,可出现,气
29、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不利,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不利,有时还可出现腹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水、水肿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0页2 2、主藏血、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各部的血液,常随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人体各部的血液,常随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以满足人体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的需要。,以满足人体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的需
30、要。肝藏血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肝藏血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妇女月经量少,甚则闭经等;不能濡若肝血不足,妇女月经量少,甚则闭经等;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筋脉失于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筋脉失于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肝不藏血可引起的大吐血、大出血、月经过多等。肝不藏血可引起的大吐血、大出血、月经过多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0页3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筋即筋膜筋即筋膜( (包括肌腱包括肌腱) ) 联络关节
31、肌肉,主司运动。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筋失濡养可导致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或动筋失濡养可导致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或动作迟缓,运动不灵,步履无力等。若邪热伤津耗血,作迟缓,运动不灵,步履无力等。若邪热伤津耗血,肝不养筋。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不养筋。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爪甲的荣枯反映筋的强弱。爪甲的荣枯反映筋的强弱。“爪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爪为筋之余”之说。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薄软,或凹陷变形易脆裂。槁、薄软,或凹陷变形易脆裂。现在学
32、习的是第25页,共40页4 4、开窍于目、开窍于目 肝的功能常常反映于目肝的功能常常反映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血脉内在联系流注于目。但主要是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血脉内在联系流注于目。但主要是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或夜盲;肝阴亏损,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或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5 5、与胆相表里、与胆相表里 胆附于肝胆附于肝贮藏和排泄胆汁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汇集由肝之精气所化生,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
33、则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可出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0页八、肾促进生长发育是生命的原动力八、肾促进生长发育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主纳气,主水,主纳气,肾开窍于耳及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与膀胱互为表里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与膀
34、胱互为表里。由于肾藏有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影响全身脏。肾精的盛衰,影响全身脏腑的功能。腑的功能。 按照现代认识,肾虚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按照现代认识,肾虚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遗传信息的改变,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遗传信息的改变,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遗传信息的改研究表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遗传信息的改变,都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变,都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0页1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藏精,主生
35、长发育和生殖。 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精化生为肾气即肾精化生为肾气即元气元气,肾气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肾气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命过程密切相关。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 是禀受于父母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是禀受于父母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后后天之精天之精 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其剩余部分则
36、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 肾精亏损则生长发育迟缓,生殖能力减退消失。肾精亏损则生长发育迟缓,生殖能力减退消失。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0页肾精生髓,上通于脑为脑髓。肾精生髓,上通于脑为脑髓。“脑为髓之海脑为髓之海”,脑髓有赖肾精的不断生化,如果肾脑髓有赖肾精的不断生化,如果肾精充足,大脑的精神意识清晰、思维活动正常,耳目精充足,大脑的精神意识清晰、思维活动正常,耳目聪明,肢体轻劲有力。如脑髓不足,则出现头昏目眩聪明,肢体轻劲有力。如脑髓不足,则出现头昏目眩、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全身疲乏、精神萎靡,常、思
37、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全身疲乏、精神萎靡,常从补肾论治。从补肾论治。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0页2 2、肾主水、肾主水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水液自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通调,由三焦水道输送水液自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通调,由三焦水道输送,而下归于肾,通过肾阳的气化而分清浊,清者复归于肺,而下归于肾,通过肾阳的气化而分清浊,清者复归于肺,输布于各个脏器,浊者注入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如此,输布于各个脏器,浊者注入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如此反复循环。反复循环。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气化”功能功能。肾的气化
38、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代谢紊乱。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则尿多、尿频。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0页3 3、肾主纳气、肾主纳气肾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肾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保证呼,而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保证呼吸均匀和调。吸均匀和调。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难,动则喘甚等症。4 4、肾开窍于耳及二
39、阴、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二阴指前阴与后阴二阴指前阴与后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肾精充养耳的听觉功能依赖肾精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前阴主前阴主排尿和生殖,与肾关系密切排尿和生殖,与肾关系密切。故尿频、尿少、尿。故尿频、尿少、尿闭、遗尿、阳痿等症多由肾阳的不足所致。后阴指肛门闭、遗尿、阳痿等症多由肾阳的不足所致。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亦与肾有关粪便的排泄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可引起推动无力而大便秘结,又便秘;肾阳虚衰,可引起推动无力而大便秘结,又可因脾肾
40、阳虚运化失职而致久泄、滑脱。可因脾肾阳虚运化失职而致久泄、滑脱。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0页5 5、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精生髓,居于骨中为骨髓以营养骨骼,称为肾精生髓,居于骨中为骨髓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主骨”。骨骼得到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骨骼软弱无骨骼得到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骨骼软弱无力,发育不良,小儿囟门迟闭、年老腰膝酸软,甚力,发育不良,小儿囟门迟闭、年老腰膝酸软,甚至不能行走,常因肾精不足所致。至不能行走,常因肾精不足所致。“齿为骨之余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
41、足所致。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发为血之余发为血之余”,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凡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0页 6 6、与膀胱相表里、与膀胱相表里 膀胱有贮尿排尿的作用。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肾膀胱有贮尿排尿的作用。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肾与膀胱互相配合,与膀胱互相配合,通过肾
42、阳的气化通过肾阳的气化作用,推动津液作用,推动津液而分而分清浊,清浊,变为尿液,储于膀胱而排出体外。变为尿液,储于膀胱而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气化不利,就会出现小便不畅,排尿困难,若膀胱有热,气化不利,就会出现小便不畅,排尿困难,严重的还会出现小便不通的尿闭、尿潴留等癃闭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小便不通的尿闭、尿潴留等癃闭症状。若膀胱功能虚弱,膀胱失其约束,则可出现尿多、小便若膀胱功能虚弱,膀胱失其约束,则可出现尿多、小便不禁、遗尿等。不禁、遗尿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0页九、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传导信息的联络调控系统九、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传导信息的联络调控系统1 1、经络的概念、经络的概念经
43、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44、。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0页2 2、经络学说的研究内容、经络学说的研究内容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经
45、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是传统养生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是传统养生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重要基础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重要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0页3 3、经络系统的构成、经络系统的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所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所组成。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手足三
46、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正经有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内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维,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
47、经脉的作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0页络脉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浮络分布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它分布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它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孙络孙络是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分布在浅表部位,浮行是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分布在浅表部位,浮行于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于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
48、以濡养全身。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40页十二经筋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
49、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40页4 4、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经气”。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内外信息;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应传导内外信息;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1 1、沟通表理
50、上下,联系脏腑器官、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经络联系人体五脏经络联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经络是输布气血的通路,经络是输布气血的通路,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