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生活处处有语文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所教年级七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 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语文学习的特点要求语文学习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科教学的壁垒,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教以来,本人深刻地体会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艰巨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然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的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理解与写作能力达不到最基本的年龄阶段的要求。整个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问
2、题。经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觉得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语文作为学习的基础课,在许多方面起着桥梁的作用。学好了语文就能提升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完善自我,增强本身文化素养。故要从生活入手,充分发挥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了解社会等方面得到很多的收获,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生活体验中重新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做一名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初
3、中生。3、课题介绍让学生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编排、装帧设计,制作成抄报。分四个小组开展搜集人名、广告语、店名、对联、标语、手机短信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搜集资料在课外集体创作,如编排小品、写感悟文章、拟广告词等。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与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与方法的阐述)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与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
4、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与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表达观察与思考、应用与创造、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2、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与课外资料,自主学习与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写出对自己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2、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合作的快乐。思维导图如下: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2、学生虽然已有400到500字的作文能力,但是在写作方面,尤其是写采访笔记。记、调查报告还需要教师适时提供报告指导。3、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参与少。4、
5、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问题意识较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善于与别人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赞许与认同。5、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会羞于与外界的交往,需要教师与同学的鼓励。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有主观的倾向,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语文,了解语文,喜爱语文,运用语文。1、将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成六组,分别确定探究的主题:人名、广告语、店名、对联、标语、手机短信。2、资料汇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资料的搜集、筛选在课外进行,一课时用于教师指导活动的组织、形式、过程、方
6、法等。3、交流评价。一课时用于学生展示、交流、评价活动成果,由主持人与小组合作完成展示与解说工作。(小组报告、手抄报、小品)4、写作表达。学生根据本次活动课的切身体验,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小组报告、手抄报、小品、写感悟文章、拟广告词等六、资源准备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图书馆、书店或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3、实地调查,走进商店(超市)、走上街头,走近荧屏,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方,亲身体验。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
7、与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分成六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制定研究计划表。2、制定外去采访、调查公约。3、了解相关的要求,小组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1、利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并理解其研究方法。2、利用教师演示文稿引入活动内容,小组进行初步讨论,学生提问,教师释疑,初步理解活动要求。1课时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提出与选择课题分别确定探究的主题:人名、广告语、店名、对联、标语、手机短信。1、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2、师生共同筛选子课题,确定各小组开展研究的子课题。3课时成立课题组成立一个课题
8、小组,充分交流与研究,确定研究课题。指导小组明确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制定初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学生交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各小组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分工合作,有的放矢。2、个人或小组搜集资料,可采取的形式多样: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拍照实地调查,走进商店(超市)、走上街头,走近荧屏,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3、各成员根据发现,把有用的资料记录下,注明出处,并写下小感受。4、小组各成员交流信息,汇总资料并加以整理。1、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与帮助学生解决困难。2、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帮助学生学会掌握发现的方法。3、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
9、。15天第四阶段:成果展示、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1、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并做好记录。2、各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根据研究成果表演各自节目,如相声小品等。3、各成员发表日记,及学习体会、感受。1、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做好学生学习记录表;反思学生学习效果。2、要求学生根据本次活动课的切身体验,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2课时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达到了以下效果:1、拓展语文空间,加强学习语文的意识。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截取语文学习的素材,顺利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为写作提供新鲜可得的材料,也表达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目的。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落实。不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整理,以及整个汇报展示的过程,全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选择自己完成,还是合作完成,也让学生自己选择,虽然探究的层次还很低,但学生已经懂得怎么做,从哪个方向去做,这也正是教学目的所在。3、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也禁锢了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一旦让他们放飞,一个个思维的火花就会呈现,在本次活动中,每个组都有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出色表现,为今后的教学方向提供了一条探索的道路。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