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一).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757675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指南(一).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前言前言一般由4部分组成,即:任务的由来与目的任务、编制依据、方案编制所做的工作与方案适用年限。一、任务由来与目的任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资发【2009】61号文)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实施意见(豫国土资发【2009】113号文)及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豫财建办【2009】162号)的要求,公司为了办理采矿证的延续(办理采矿证、缴存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委托地质队(公

2、司、院)承担了河南省县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河南省县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矿山环境影响调查与评估,制定矿山企业在建设、开采、闭坑各阶段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恢复治理,落实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义务,为矿山企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并且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主要任务为:1、收集资料,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2、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矿

3、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3、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采矿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4、根据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与恢复治理技术措施。6、安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7、进行恢复治理工程经费概算。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规范与其他,共分4部分。依据排序是先国家,后部、省,最后是厅。同级别以时间先后为序。(一)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与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74号,1996年8月29日);(2)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

4、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第28号);(4)中华人民共与国林业法(1985年);(5)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39号,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6)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77号,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7)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8)地质灾害

5、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发200038号);(10)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公布,自2011年3月5日起施行)。(二)政策文件(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2009】61号文);(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4)*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号文);(5)*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实施意见(国土资发【*】*号);(6)*省财政

6、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豫财建办【2009】162号);(7)*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040号)。(三)规范、规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199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0-2006

7、)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133-1994)地下水监测规范(SL/T 183-200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规程

8、(煤行管字2000第81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199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2328-1990)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4538-1993)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7-1995)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 0179-1997)土壤环境技术标准(GB15618-1995)注:上列规范、规程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上述规范进行修订后,以新批准年号为准。(四)其他依据(基础资料)(1)矿区勘

9、查报告(储量备案文号);(2)矿区开发利用方案(评审备案证明)或矿区可行性研究报告;(3)市(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市(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4)市(县)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水源地保护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此报告、方案可以利用);(5)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6)方案编制委托书。三、方案适用年限新开矿山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确定的可采储量、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加之基建期、闭坑后的恢复治理期,确定方案编制服务年限。延续开采矿山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确定的可采储量、方案编制时国土资源部门储量动检报告中剩余的可采储量、生产规模,计算矿山服务年限,加之闭坑

10、后的恢复治理期,确定方案编制服务年限。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不足5年的按照实际年限确定。若采矿证到期后需要延续、开采规模与开发利用方案发生变化,应重新编制或修编方案。四、方案编制所作的前期工作评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情况,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做的相关工作,列表说明。内容包括:资料收集份,开采现状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地形地貌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自然及人文景观调查、工程设施调查km2(以评估区的面积为基准),地表水、地下水调查处,矿山现有的地质灾害点个,露采场个,排土场(废渣堆)个,工业设施个,照片张。对于邻近有矿山,增加调查面积;如果评价排土场引发泥石流时,以分水岭为界,增加调查面积。如果是

11、一级评估,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第6章要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0,有重大影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将野外调查工作列表1-1,并填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表1-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项目单位工作量说明收集资料份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水源地保护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野外调查调查面积km2比例尺 1:1000,包括矿区及周边影响地段评估面积km2调查线路km地形测绘km2比例尺 1:10

12、001:5000排土场个规模、形态崩塌体个地下水点综合地质调查点个钻探m槽探m3提交成果数码照片张选用张文字报告份1图件套3第二章 矿山基本情况本章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地理坐标、区位条件、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环境;矿山开采历史,矿山开采现状;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第一节 矿山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及交通本小节主要择录选用矿区勘查报告的相关内容,但必须选用最新资料。矿山所在地隶属于县乡(村),距县城的距离与方位,距交通干线的距离,交通状况,附交通位置图。方案中所附的交通位置图,不能简单的从老版本地图上复印,因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村村通公路

13、等已投入使用,将最新的交通线标注上去;有的县市在进行乡镇合并,行政区划也应引用最新资料。矿山交通位置图,以矿权地所在的县市为基本图幅,公路、铁路、一般道路、省界、市县界、城市、村镇、河流、水库等主要标志,采用正规的地形图图例;矿区位置应有图例,用红色标识,要醒目,尽量使矿区位于交通位置图中间;图件比例尺不宜太小,采用线段比例尺时,比例尺取整数;图名在图的正下方,居中,比正文字体小一号加黑。二、矿山范围及地理坐标矿山范围从采矿权人提供的采矿证或“国土资源部门划定矿区范围批复”上抄录,说明矿区面积、地理坐标,附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若是北京54坐标系,应换算成西安80坐标系,将两个坐标系的拐点坐标同

14、时列入表内)、开采标高(目前颁发的采矿证上是开采深度:m标高m标高)。三、社会经济概况1、区域经济概况以县区为单元。社会经济状况采用最新的统计资料,县域面积、人口、经济规模、人均年收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2、矿山附近经济概况,矿区范围内居民户数、人口(若居民点较多时可列表录入自然村名称、居民户数、人口数量)。3、矿区范围内及周边的文化古迹、交通电力设施、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4、矿区及其周边土地类型及利用现状,山区植被(森林覆盖率、树草类型)情况,为确定评估级别、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为生物治理打基础。一级评估必须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列表说明土地(耕地、林地、果园、荒地)的类型,占有面积及比

15、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详见附录2。第二节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主要介绍矿山企业名称、位置、范围、相邻矿山的分布与概况。一、矿区以往地质工作概况主要从勘查报告中摘录相关内容。矿区以往勘查过程,勘查单位,备案评审机构,资源储量。二、矿山开采历史首先介绍是新建矿山还是延续开采矿山、扩界开采矿山,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矿山开采历史包括以往矿山开采的范围、层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开采时间、已经消耗的储量,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三、矿山开采现状矿山开采现状包括矿山剩余资源储量,现状情况下的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矿山剩余可采储量、年生产能力、剩余生产服务年限,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对于新建矿山,详

16、细介绍以往民采活动的开采时间、规模、废渣堆放、采坑范围等;为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打基础。若是延续开采矿山或扩界开采矿山,在介绍民采、邻区开采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以往矿山开采情况,遗留有什么问题。通过评估区与相邻矿山开采区过去民采时材料收集与访问,查明老巷道、老采空区、老窑洞、老排土场、老坑道、老选冶地等分布。编制评估区与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现状图。范围可以超出评估区范围,以能说明相邻矿山对本区的影响即可。尽可能用插图、表数据说明,概略评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四、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相邻矿山的名称、与本矿山的相对位置、地理坐标、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标高、开采规模,附相邻矿山分布图。相邻矿山的排

17、土场、抽排水、采矿界限、采空区、开采矿体等对本矿山的影响。采煤矿山,限于采矿证的面积,本矿山周边可能还有其他煤矿。相邻矿山之间存在着同采一层煤、或不同的煤层,相互间影响严重。在编写方案时,应全面调查相邻矿山的位置、与本矿山开采煤层的关系,建设时间、开拓方式、开采规模、采掘深度等。地下开采的金属矿山,一般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周边矿山企业较少,可以简单介绍。对于露天开采的水泥灰岩、溶剂灰岩、铝土矿等沉积型矿产及建筑石料矿山,周边分布的矿山企业较多,重点介绍开采边界、开采标高、剥采比、排土场的位置与容量,以及相互关系。第三节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主要参考矿区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从中择录

18、有用部分有选择性的应用。主要包括矿山企业的性质、总投资、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开采层位及矿产资源储量、可采储量、生产建设规模、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开采阶段或采区布置、开采方式、开采接替顺序、顶板管理方法、边坡防护措施,矿山固体废弃物与废水的排放及处置情况等。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建设规模包括矿山企业的性质、总投资、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工程布局包括工业场地布置、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气及外部运输等。附矿山平面布置图,主要内容包括:矿体在地表的投影、工业设施(坑口、提升主井、辅井、风井、尾矿库、排土场、矿石场

19、、选矿厂、职工生活设施等)的位置、规模、占地面积,开拓系统的布置。注: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废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采矿是指露天采矿与地下采矿,包含矿山基建期间的露天剥离与井巷掘进开拓;排弃物一般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以及混合岩土,有时也包括可能回收的表外矿、贫矿等。引自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4)。排渣场、废渣堆、矿渣堆、废石场等通称为排土场。在开发利用方案中,对于排土场,不同的编制人员启用不同的名称,若没有特别指定,本文统称为排土场。二、开采范围及资源储量主要介绍矿体数量、采矿标高及范围,探明的资源储量,扣除已开采储量、保全矿柱、“

20、三下”(公路、水库、建筑物)压占的资源量,最终计算出可采(保有)的资源储量。可采储量以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年度资源储量动检报告中的储量数据为准。关于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提交资源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与可采储量的定义及计算程序如下:地质报告提交资源储量包括基础储量与资源量。地质报告提交的资源储量是经过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评审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后确认的储量,可以提供给设计部门作为设计依据。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是在地质报告提交资源储量的基础上考虑各级别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后的资源储量。计算公式如下: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基础储量+各级别资源储量该级别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各级别资源量可信度

21、系数: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可信度系数0.8;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可信度系数0.8;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可信度系数0.8;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可信度系数0.8;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可信度系数0.7;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信度系数0.6;预测的资源量(334),可信度系数0.5。可采储量是设计利用的资源储量扣除各种损失后可采出的储量,计算公式如下:可采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采矿损失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采矿回采率设计损失一般包括露天开采设计的最终边帮矿量,地下开采设计的边界

22、、工业广场、井筒、大巷及永久构筑物需留下的永久矿柱的矿量。三、矿山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按照矿山年生产能力、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再根据采矿损失率、贫化率,计算出矿山正常生产服务年限。T=设计利用资源储量(1-采矿损失率)/A(1-)金属矿种矿山服务年限计算公式如下:T=Q/A(1-)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 A矿山生产能力;Q可采储量;矿石贫化率。考虑到新建矿山的基建期(0.53年),确定矿山总的服务年限。注1:采矿损失率在开采过程中,损失在采场中的未采下与采下未运出的工业矿石或金属含量,称为损失。损失分为开采损失与非开采损失。开采损失是指在采矿过程中与采矿方法、采矿与放矿作业质量有关的矿石损失。它包括

23、回采范围内未能采下与不能回收的残矿及各种矿柱的矿石损失;已落矿但未能放出或运出采场的矿石物损失。非开采损失是指与开采方法及开采条件无关的矿石损失,主要包括因地质、水文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安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矿石损失,或因保护地表与地下工程而留下的永久保安矿柱损失。矿石损失的大小用损失率表示,与损失率相对应的是回收率,两者之与为100。地下开采的金属矿,开采损失率一般为515%。注2:贫化率采矿时由于矿脉周围废石混入或高品位矿石的损失,使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开采前工业储量中矿石品位的现象叫矿石贫化。工业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工业品位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称贫化率。 =(工业矿石品位-采出矿石品

24、位)/工业矿石品位100%采矿损失率是降低了资源储量,同时降低了可采出的金属量;采矿贫化率是增加了采矿量,但没有增加金属量,可是增加了采矿、运输、选矿等成本。四、开采范围与开采方式主要择录矿区开发利用方案。以采矿证划定的矿区范围、开采标高(必要时加矿体埋深),开采顺序,矿体较多时列表说明。露天开采时,附开采现状图(注明矿区边界、矿体与民采坑的分布、排土场的位置及规模等),开采平面布置图(工业场地、设施的位置,排土场、矿石堆放场的位置、采坑的范围、周围的村庄、矿区的道路等),露天矿山开采终了平面图(主要包括最高开采标高、最低开采标高、最大开采深度、清扫平台宽度、安全平台宽度、最终台阶坡面角、采场

25、最终边坡角)与典型剖面图。底图应有地形等高线、村庄、道路、重要工程设施、河流、水域等地理与工程活动要素。重点从四维空间描述清楚,特别是不同开采阶段的开采空间分布在图上与文中表述清楚。地下开采的煤矿及金属矿包括:采矿方法、开拓方案、开采中段划分、通风排水、安全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生产能力、矿块损失率、矿块贫化率)。附主要矿体勘探线剖面图(地形线、矿体标高、延伸方向、围岩、断层、开采平洞或斜井)、采区工程布置图(此图内容较多,择录开发利用方案)、矿体开拓系统纵投影图(竖井或斜井、平洞、矿体、保安矿柱、矿体边界、集水池等)。编制采矿工程平面分布图、开拓系统平面与剖面图、采区布置与顺序图以及与周边

26、矿山开采的关系图。有必要时应编制矿层剖面图或平面投影图与附表作为插图插表。五、固体废弃物与废水排放量及处置方法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利用,废水的处理、利用及排放。如煤矸石作为制砖原料;露天采矿剥离的废土另行堆放,用于后期恢复治理等。废水净化处理的措施、利用。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章包括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矿体(层)地质特征、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等7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节 自然地理一、气象气候条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与瞬时降水量,年最大蒸发量,最大积雪厚度,最大冻土深度,以

27、上数据需要最新数据。若有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收集日最大降水量与瞬时降水量十分重要,有滑坡地质灾害时收集连续降雨时间与累计降雨量资料。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日最大降水量与瞬时降水量、最高气温已打破历年来最高纪录。如河南省2011年9月份连续降雨16天,累计降水量280mm,导致省内交通干道多处发生滑坡灾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又如郑州市2011年6月8日下午3时30分,最高气温42.5,打破了多年来的气温纪录。编制方案时一定要引用最新的气象资料。二、水文地表水系、一般流量、最大流量、丰水期流量,河床最低侵蚀基准面、最高洪水水位。水系补给来源情况(地下潜水、地表水),地表水的流向。地表水系与

28、矿体的关系。此处只评价地表水,不涉及地下水,而在本章水文地质一节,不评价地表水,但评价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对采矿活动是否有影响。注: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现在一般指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与运动的现象。第二节 地形地貌一、区域地貌对于山区,分述海拔标高、相对高差,山体走势,沟谷发育程度(附照片)。一级评估附区域地貌图(包括矿区位置、地貌着色分类、交通、图例等)。地貌按其形态可分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单元;按其成因可分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气候地貌等类型;按动力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河流地貌

29、、湖泊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干旱地貌、黄土地貌、风成地貌、重力地貌等类型(摘自地球科学大辞典)。地貌形态成因类型自然界地貌形态有大型、中型、小型或微型等,地貌成因类型相当复杂。例如,剥蚀地貌有河蚀、湖蚀、海蚀、溶蚀、冰蚀、风蚀的地貌;堆积地貌有冲积、洪积、湖积、海积、风积、冰积地貌;构造地貌有褶皱的、断块的地貌等等(摘自地球科学大辞典)。地貌单元高山(35005000m)、中山(10003500m)、低山(5001000m)、丘陵、剥蚀残山、剥蚀准平原、山前平原、山间凹地、河谷、冲积平原、构造平原。二、矿区地貌地貌类型、海拔标高、相对高差,山体走势,沟谷发育程度(附照片)。如果地

30、貌类型相对单一,可以详细介绍微地貌。注:微地貌是规模相对比较微小的地貌形态,亦是最小的地貌形态单元。如各种海成的波痕(纹)、潮水沟,各种风成沙丘上的波纹,河床上的各种沙波、风蚀壁龛上的石窝、沟谷中的河漫滩等。本节视收集资料的丰富程度,可简可繁。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一、地层岩性按勘查报告相关内容自老到新分层位评述,介绍岩石类型、产状、厚度、出露长度、范围(不要大篇幅抄录勘查报告)。一级评估附区域地形地质图(地表出露的岩石类型、矿体的分布、走向及产状、矿区位置等)。二、地质构造矿区内断层、褶皱的分布、数量,以及产状、延伸长度,如果构造较多,可列表评述。一级评估附矿区地质构造图(地表出露的岩石

31、类型、构造的分布、走向及产状)。三、岩浆岩岩浆岩是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在勘查报告中必不可少,在编制方案时,可简要摘录。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区域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主要含水岩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与分布;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区域上主要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水质、水位变幅。一级评估附区域水文地质图。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矿区在水文地质单元(具有统一补给边界与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的位置,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与矿坑水自然排泄面标高;矿区的水文地质边界。2、含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埋藏条件、单位涌水量、渗

32、透系数或导水系数,裂隙、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控制裂隙及岩溶发育的因素;地下水的水位、水质以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隔水层的岩性、分布、产状、稳定性及隔水性;确定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的依据及其与矿层之间的关系。3、根据含水介质类型、水力性质,含水层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碎屑岩类裂隙水、基岩裂隙含水岩层、岩溶水、老隆水。含水层主要描述地下水类型、岩土类型、赋存标高、含水层厚度、富水性(见表3-1)、补给与排泄,流量、涌水量、水质类型,与矿体的关系,是否为开采矿体的充水水源。表3-1 含水层富水性的分级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单位:l/s.m评价对象弱富水中等富水强富水极强富水按钻孔单位涌

33、水量分q0.10.1q1.01.0q5.0按天然泉水流量分q1.01.0q10.010.0q50.0 l/s.m(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主要由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残坡积,坡洪积砂土、碎石、亚粘土等组成的含水层。(2)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指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的沉积岩类(泥岩、砂岩、灰岩等地层)的含水层,受构造影响岩石的透水性与富水性差异较大。(3)基岩裂隙含水层主要指岩浆岩类、变质岩类岩石中的裂隙水。主要评述裂隙水的类型、运移、富集程度。(4)岩溶水岩性主要为灰岩、硫酸盐岩类经溶蚀、淋滤形成的岩溶含水层,评述可溶岩层性质,溶蚀率、富水程度、补给与排泄条件,承压性。(5)老隆水由人工开采形成采

34、空区,后期通过不同渠道的补给,形成的一定得储水空间。说明采空区的空间容积、充水程度、储水量等。4、隔水层岩石名称、完整程度、与矿层的关系。注:一般将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0.001L/sm的岩层视为隔水层。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雨、旁河补给,还是深层承压地下水补给),补给(沿基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补给,以渗入方式就地补给)与渗透方式,径流流向,排泄方式(以泉、溪流的形式排入地表水体、蒸发排泄、沿构造裂隙补给下部含水层或排出区外)。四、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水力联系煤层、铝土矿层下部的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富水性强,具有承压性,尽管位于矿层的下部几米或几十米,但受构造的影响

35、,可使含水层水位抬高,对矿床开采有较大影响。开采过程中,由于岩层压力的释放,矿层下部的承压岩溶水会顶破矿层底板进入采矿巷道,沿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上行,使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地下开采的煤矿、铝土矿等矿种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随着采矿进程发生着变化。五、矿床充水因素1、主要构造破碎带对矿床充水的影响:构造破碎带的位置、性质、规模、产状、埋藏条件及其在平面与剖面上的形态特征,充填物的成分、胶结程度、溶蚀与风化特征,导水性、富水性及其变化规律,与其它构造破碎带的组合关系以及沟通各含水层与地表水的情况。2、地表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表水的汇水范围,河水的流量、水位及其变化,历年最高洪水位的标高、洪峰流量及淹

36、没的最大范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情况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3、老窿水与生产井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区内生产井的位置,开采的最大深度与最低标高,开采面积、产量、排水量与充水来源,历年来发生突水事故的次数、突水量与原因;老窿的分布范围、坑口标高、开采的最大深度及最低标高、积水情况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地表水距矿体的距离,连通关系;构造破碎带、断层、断裂与矿层、矿体的关系,是否切穿矿体,富水性强弱,特别是承压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矿体上部是否有采空区、老隆,其内部有没有积水,以往钻孔施工的封孔质量,是否成为地下水的通道。根据具体情况,本小节可繁可简。六、采矿坑道涌水量预测矿床充水的来源,涌水量的大

37、小根据矿山开采时的抽水资料,或摘录勘查报告、参考邻近矿山的抽排水量。七、水文地质条件评述根据矿区勘查报告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1991),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述。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或矿体虽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但含水层富水性弱,附近无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主要矿体虽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但因矿体顶板有富水的含水层或断裂带对矿山生产造成危害;或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但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地表水不构成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矿山排水可引起局部地面变形破坏,水体轻度污染,水

38、文地质条件属于中等类型。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强,地下水补给条件好,与地表水或相邻强含水层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存在导水性强的构造破碎带或岩溶发育带,矿坑涌水量大;矿床开采需采取强排水或专防、治水措施,疏干排水可引起巷道变形破坏与地面沉降、开裂、塌陷、水体污染等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问题。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复杂单类型。例子:矿床属于裂隙充水的水文地质类型,当地年降雨量平均650mm,多集中在79月份,地表没有大的水体,目前所采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坑内涌水量300m3/d左右,故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一、矿区工程地质岩石特征 矿区各工程地

39、质岩组的分布、岩性、厚度与物理力学性质。着重阐明较弱层的分布、岩性、厚度、水理与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矿区所在地的构造部位,主要构造线方向,划分各级结构面并阐述各级结构面的特征、分布、产状、规模、充填情况、组合关系及优势结构面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岩体风化带性质,结构类型与发育深度。蚀变带的性质、结构类型与分布范围。岩石名称、裂隙密度(n条/m),裂隙发育及破碎程度。二、矿床顶底板工程地质岩石特征岩石名称、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岩心的RQD值、岩体完整程度、每米裂隙数。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比重、容重、含水量、平均抗压强度、饱与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凝聚力等(岩石类型多,可以列表)。

40、三、风化带、破碎蚀变带特征内生金属矿床的风化带、蚀变带宽度及距矿体的距离,物理力学性质,风化破碎情况。四、工程地质条件评述根据矿区勘查报告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1991),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述。矿体围岩单一,力学强度高,结构面不发育,稳定性好,或矿床虽处于多年冻土区,但因长年冻结,工程地质问题不突出,无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矿体围岩多为坚硬、半坚硬岩组,岩组结构较复杂,有局部软弱夹层或透镜体分布,各类结构面较发育,露采边坡可沿软弱夹层或不利结构面产生局部滑移,井采可在风化带、构造破碎带产生局部变形破坏,工程地质条件属于中等类型。矿体围岩破

41、碎,各级结构面发育,构造破碎带、接触破碎带比较发育,地应力大;或矿体转岩主要为松散软弱岩层;或冻融层厚度大。矿床开采露采边坡滑移、巷道变形破坏普遍,并可诱发突水、突泥(沙)、地面变形破坏等环境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属于复杂类型。例子:综上所述,矿体顶板岩石稳固性较好,力学性质较高,部分岩石破碎,故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于中等类型。第六节 矿体(层)地质特征矿体的数量、分布、长度、厚度、延深、产状、埋藏深度、矿石质量等,矿体较多时,列表说明。矿层的顶板与底板的厚度、与矿层的关系。附主要矿体剖面图。对于矿床成因、蚀变程度、品位变化特征等不要在方案中大篇幅的择录。第七节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是指在矿区范围内及周边开展的水利电力设施、道路、居民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工程建设力度较大时,人类工程活动为较强烈。此节不要介绍本矿山或邻近矿山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第 2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