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指南.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指南深圳市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指南第一章 概述:(质量管理)的简称。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工作质量:指同产品质量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好坏,是能力与责任的双重体现。如经营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等。是企业或部门的组织工作、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的程度。在企业组织中每个人的工作过程与结果都体现能力与责任,不管是生产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一样。服务质量:是指服务能够满足
2、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对外,是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也是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对内,是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配合、协作的顺畅程度。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是产品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综合反映。:()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二、宗旨、范围、作用:宗旨: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建立文明、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3、范围:参加人员:全体员工包括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课题:广泛(从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现场存在的问题)。作用:开发智力资源,发扬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实现全员参与管理;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参加小组会议,并积极发言;轮流发表已经结束的改善活动成果。第二章小组活动的程序一、小组组建原则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对小组活动的宗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的共识,并产生了自觉参与质量,自愿结合在一起;企业的管理者应组织、引导与启发职工的自觉自愿相结合,组建本企业的小组。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小组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4、为出发点,实事求是地筹划小组工作;小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组成适宜类型小组。二、小组成员与职责成员:小组一般人,设组长、副组长若干名,根据课题的不同,小组成员可跨部门组成。职责与要求:根据需要由项目部参加小组活动,在活动的各内各级人个阶段履行分担的职责;员共同组配合协助(副)组长;成员成,一般努力创造小组内的和睦关系;小组成员正确掌握小组基础知识和工具;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顾客满意程度。控制在名。小组项目登记小组在选好课题开展项目前,应填写“小组项目登记表”和“项目评审表”,报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评审、登记。三、小组名称确定小组成
5、立后,通过全体成员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小组名称不限定起名范围,但原则上必须积极向上,并具有特定涵义,且要求用语简洁、通俗易懂。四、小组活动的程序小组应遵循和运用循环、统计技术等科学方法,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使之不断循环前进,阶梯上升。(一)“问题解决型”课题课题类型按照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问题解决型”课题可分为“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四种类型。()现场型:以项目部一线操作人员为主体组成,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现场()服务型:以公司不从事基本生产的辅助人
6、员组成,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服务现场。()攻关型:以领导、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结合组成,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活动范围包括与施工有关的各个领域。()管理型:以管理人员组成,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活动程序图选择课题()课题来源:指令性课题:此类课题通常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上级主管部门作为一项必须限期完成的任务,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向小组下达;指导性课题:是上下结合的选题方式,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方针的需要,把其中的一些难点具体化为一批课题并予以公布,小组可
7、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力所能与的课题开展活动;自选课题:根据企业现状,针对生产现场、工作现场,服务现场、管理环节、顾客意见和期望等方面存在并需要改进的问题,自选课题。()选题要点:选题范围不受限制(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选题要宜小不宜大,要针对性强、时间短、见效快、小组成员能够发挥作用的课题;尽可能选择能以特性值表达并有可比性的具体问题的课题;可从上级下达的难点、现场存在问题、顾客抱怨多等方面;在可选课题有多个时,要经小组全体成员民主协商。题目应与小组的目标、成员相一致。如:以施工现场班组成员为主组成的小组,不能选择企业改革方面的大课题等。所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
8、决的问题。()课题命名课题的名称应该具体、简洁明确,针对性强,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不要大帽子,如:创世界一流;不要用对策、采用的手段来命名课题,如: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解决()选题理由的陈述要简明扼要且充分。如顾客(标准)要求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差距有多少?等等,尽量用数据表达。现状调查()目的:弄清现状,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内容:收集资料和数据。明确存在问题的程度,最高、最低达到多少,波动有多大,与要求有多少差距等等;()应用工具和方法:调查表、对比表、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在症结所在时分层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收集数据时应该注意:有关的数据、数据的
9、代表性和客观性、数据的时间性,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设定目标()目标的名称与课题的名称要一致:如:降低产品加工的废品率,目标则应是产品的废品率由现在的降到;()目标要定量化:定量目标通过活动或改进后便于检查比较,不用定性的目标。()目标设定不宜过多如是一个课题设二个以上目标,则要分别经二个以上目标为中心进行活动,否则会使解决问题过程复杂化,不易表述,易出现逻辑性混乱。()目标值设定的水平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且通过小组努力可以达到的;当课题目标与上级考核目标一致时,可以把上级的考核指标或产品工艺规格要求作为活动目标。()目标值设定的依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必须达到
10、;顾客的要求必须予以满足;与条件基本相的同行业企业的水平进行比较;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算出能够达到的水平。分析原因()学会采用专业工具,一般采用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展示原因的全貌避免遗漏(可从“人”、“机”、“料”、“法”、“环”或增加一个“测”)()原因分析要展开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逻辑性要强,要合理;()要召开原因分析会广泛收集影响问题的原因。()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主要原因要从末端因素中选取;()应对所有末端因素都进行要因确认,并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工具运用
11、正确、适宜。确认主要原因()应对全部末端原因逐个确认;()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现场测量、试验、查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判定是否主要原因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切忌以“少数服从多数”或以“是否容易解决”的方式确认主要原因)()是否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制定对策()关于对策的制订针对确定的每一条要因,发动小组成员提出多种改进的对策以供选择;对每一条可供选择的对策从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综合评分高的作为采用的对策。()正确使用对策表应按的原则制订对策表(如下):针对确定的对策制订具体措施方法和手段;对策表中的目标栏,要尽量可能用定
12、量的目标值来表述;常用方法:图表法、法、矢线图、优选法、矩阵图、正交试验法。()制订对策表应该注意的问题对策和措施混在一起;目标没有定量的目标值;使用抽象的词语(如:加强、提高、争取、减少、随时、尽量等);不是针对每一条要因逐条制订对策。按对策实施()如何实施对策按“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制订实施措施;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栏目逐条实施,并在实施中做好活动记录;每条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立即与对策表上的“目标”要求进行对比,确认其结果;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重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要修正所采取的措施;每条对策实施后,还需要对是否影响安全环境、是否影响相关处的质量、是否影响管
13、理、是否影响费用成本的增高等方面进行检查。()对策与实施过程常用的方法对策实施阶段是实质性质量改进阶段,各种改进与结果都要用数据表达,可运用多种工具与方法。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等。()应该注意的问题小组应该根据自己处理数据的实际需要来正确恰当的选用工具;尽量用简单的方法工具解决问题,不要盲目使用复杂的工具。检查效果()如何进行效果检查与小组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常用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进行效果比较。如没有达到课题目标则要重新检查过程的活动情况,分析未达到目标的原因,重新制订对策并实施,取得效果后进行再比较;如达到课题目标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程序。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把实施
14、后的效果与现状调查时的现状进行再比较(最好使用原来的方法工具)以明确改善的程度和改进的有效性,同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副作用或还不完善的地方。()如何计算经济效益计算效益一定要实事求是,一般以活动期计算,计算方法即实际效益产生的效益投入的费用,同时要要注意总结活动的社会效益。制定巩固措施()把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有关部门申报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批准后正式执行,并经常检查是否按照修改后的标准执行落实。()确定一定的巩固期,与时收集数据,分析比较,并做好记录,观察效果是否稳定。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总结通过总结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分析、解决问
15、题的能力。专业技术方面:小组成员哪些专业技术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哪些经验和知识,还有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欠缺的,要进行总结;管理技术方面:回顾活动过程中是否按照循环的程序进行,方法工具的运用是否恰当,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析,逻辑性是否强,是否环环相扣;小组综合素质方面:可以从质量意识(含安全、环保、成本、效率等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改进意识个人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工作热情、干劲的高涨、创新精神和能力增强等方面进行自评,并将测评成绩与活动前的成绩作对比,总结活动取得的无形效果。()下一步打算在现状分析时找出的关键少数主要问题已经解决,原来的次要问题上升为主要问题
16、,需要通过活动继续解决;在最初进行课题选择时小组成员提出的其他可供选择的课题;再次发动小组成员广泛提出问题,从中选择评估选取。(二)“创新型”课题除下述要求不同外,其它活动步骤同“问题解决型”课题“创新型”课题:是相对于“问题解决型”课题而言,是指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区别“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图项目成果报告的整理五、小组项目成果的发表整理过程是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总结提高的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严格按小组活动的程序进行整理;()成果报告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尽量以图、表、数
17、据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表达;()尽量少用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术语,必须用的,要通俗解释;()适当介绍和本次课题有关的背景情况(切忌罗列历年活动课题荣誉)。一)发表的作用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鼓舞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现身说法,吸引更多员工参加小组活动;提高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活动成果的能力;使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成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小组发表成果应注意的问题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选择恰当的发表形式,配合图片、数据表、实物等发表;发表人必须是小组活动骨干,以讲为主;发表人应该面对评委和观众,不要照本宣科阅读发布资料;发表完毕,应礼貌、简洁、恰当地回答提问;发表用的“道具”应朴实、清晰、简单、实用;发表的形式服从于发表的目的,不搞一个模式,应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