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白细胞形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周血白细胞形态.ppt(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分析检验科,常见异常形态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3.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4.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 5.中性粒细胞杜勒小体,6.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7.假性佩-赫畸形 8.异型淋巴细胞 9.淋巴细胞增高 10.嗜酸粒细胞增高,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并可见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仅见杆状粒细胞6%时,称为轻度核左移。 杆状粒 细胞10%,伴少量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时称为中度核左移。,杆状粒细胞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称为重度 核左移。 重度核左移又称为类白血病反应,此时中性粒细胞常伴有明显的中
2、毒性病理改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等。 骨髓 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可见原始、幼稚粒细胞,并出现病态造血,如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不良等。,2.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核以分三叶者为主,如血片中五叶核中性粒细胞3%,则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低和中性粒细胞胞体增 大,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等。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叶酸、VitB12等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分裂。在应用某些抗核酸代 谢药物及炎症恢复期等也可见核右移现象。,3. 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
3、on)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且分布不均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中毒颗粒是细胞在生成特殊颗粒过程中受到某种阻力或发生颗粒变性所致。常见于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患者中。,4. 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 空泡形成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大小不均,一个或多个空泡。空泡是细胞受损后胞质发生脂肪变性所致。最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中 。 家族性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Jordans异常)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在,无任何感染情况下,其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持续存在多数空泡,单核细 胞甚至淋巴细胞胞质中也可见空泡,5.中性粒细胞杜勒小体 杜勒小体 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的蓝色区
4、域,直径约l2m,可一个或多个。由于严重感染导致中性粒细胞发育不良,胞质局部不成熟,残存 RNA等嗜碱性物质,故染色后呈蓝色。杜勒小体主要见于严重细菌感染、败血症等。,6.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核变性主要包括核固缩、核溶解和核破碎等改变。 核固缩表现为细胞核染色质发生浓聚、固缩为均匀而深紫色块状。 核溶解时则可见胞核肿胀,核染色质结构不清,着色浅淡。伴有核破碎时,细胞核轮廓模糊。中性粒细胞核变性常见于严重感染等。,7. 假性派-赫异常 派-赫异常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核分叶障碍,细胞核呈单个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花生形、眼镜形 或肾形等改变,
5、称为获得性或假性派-赫异常。,核染色质高度浓聚。派-赫异常为少见类型血液病。杂合子患者血片中异常粒细胞可达7090%,纯合子者可达100%。临床上 患有某些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接受某些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可出现类似派-赫异常的形态,8.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 母细胞化所致。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数量不等的异 型淋巴细
6、胞。其中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尤为显著,异型淋巴细胞 10%,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9. 淋巴细胞增高 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占2040%,绝对计数为(1.04.8)109/L。婴幼儿淋巴细胞可生理性增高,新生儿淋巴细胞可高达50%以 上,并持续至67岁,以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病理性淋巴细胞增高分为相对增高和绝对增高。相对性淋巴细胞增高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粒 细胞缺乏症等,由于中性粒细胞严重减低以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但绝对计数不增高。成人血液淋巴细胞计数5.0109/L时,称为淋巴细胞增高。,(1)感染性疾病 某些病毒性感染疾患,如麻疹、
7、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 高。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感染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增高。此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血液学包括细胞形态学检验、血清学检 验、微生物学检验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2)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WBC增高,可达(1030)109/L甚至更高。细胞分类时以原淋巴细胞为主,可达90%以上。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涂片中易见篮状细胞,偶可见幼红细胞。多数患者伴贫血和PLT减低。,淋巴细胞慢性增殖性疾病 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
8、病,毛细胞白血病,高分化淋巴瘤白血病等。其中毛细胞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可不增高,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低,但白细胞分类时可见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并可见数量不等的毛细胞。,10. 嗜酸粒细胞增高 由于嗜酸粒细胞在外周血中所占比例有限,非显著性增高时,多不会导致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嗜酸粒细胞5%、绝对数0.5109/L时,称为嗜酸粒细胞增高。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昼夜生理变化和家族遗传等有关。,1)反应性增高 最多见于过敏性疾患 如支气管哮喘、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或药物过敏等,嗜酸粒细胞增高可10%。 寄生虫感染 如蛔虫、钩虫、血吸虫、肺吸虫、旋毛虫、丝虫、囊虫、弓形虫、疟原虫等感染时,血中嗜酸粒细胞常明显增高,可见50%者。,某些皮肤病 如湿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可见嗜酸粒细胞增高。 某些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前者如猩红热,后者如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高。,(2)肿瘤性增高 某些恶性肿瘤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鼻咽癌等可见嗜酸粒细胞轻至中度增高。常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高为主。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伴嗜酸粒细胞增高,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高为主,可见幼稚嗜酸粒细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