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话武威葡萄美酒-武威日报(1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44486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话武威葡萄美酒-武威日报(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话武威葡萄美酒-武威日报(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话武威葡萄美酒-武威日报(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话武威葡萄美酒-武威日报(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话武威葡萄美酒-武威日报-第 13 页葡萄美酒夜光杯 史话武威葡萄美酒说葡萄、话葡萄美酒,不能不说武威(凉州),因为这里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世界优质葡萄种子并大面积种植的地方,是中国最早酿造出妩媚妖娆之葡萄美酒的神圣之地,是真正的中国葡萄酒故里一、中国葡萄美酒故里举杯醇厚细腻间,悠悠岁月两千年。武威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和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汉使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期间,引进大量西域物产,尤其是引进葡萄种子,首先开始在潋滟祁连雪水灌溉,土壤、日照、温差、降雨量都极其适宜的武威沃野田畴间试种推广。此后岁月里,这块

2、“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庶之地,不仅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绝对交通区位优势和“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的和平景象和繁荣市场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更因拥有优质葡萄美酒而声名远扬,吸引了东西商旅的匆匆步履,激发了南北才子的多情才思。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蒲萄。”同时,广招酿酒艺人,引进酿造技术,酿出了令世人迷恋的武威葡萄美酒。这就使武威历史地成为了中国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以及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发祥地。当时,随着葡萄种植的普及推广,武威培育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紫葡萄。这种葡萄色鲜味

3、美,汁甜水多,是酿造葡萄酒的上好原料。酿出的葡萄酒甘洌爽口、清香优雅、细腻柔和。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也日臻完善和成熟。至此,武威葡萄美酒以其醇厚绵长、轻雅细腻、柔和精美而声名鹊起,成为生活中的奢侈品和进贡朝廷的贡品,这也是我国葡萄酒业的开始和起步。二、葡萄美酒换刺史东汉末年,烽火连天,民不聊生,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陷入极度困难阶段。物以稀为贵,武威葡萄酒因此而更加珍贵,成为稀世珍品。图书集成食货典卷273酒部是中国最早阐述酒史的典籍,其载东汉灵帝时陕西扶风县人孟佗给张让进献一斛葡萄酒,竟然换得“凉州刺史”一职,它补充了续汉书中相关记载。刘禹锡“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苏轼“将军

4、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说的也都是这件事。汉朝一斛约等于现在的20升,相当于现在的26瓶葡萄酒。26瓶酒竟能换得凉州刺史之职,可见当时武威葡萄美酒之名贵。三、中国历史上惟一的葡萄诏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威葡萄酒酿造业逐渐恢复。由于产业的再度兴起,也推进了葡萄酒文化的继承发展。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庾信在他的七言诗燕歌行中写道:“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诗中将饮葡萄美酒与服长生不老金丹相提并论,说明当时人们己充分认识到葡萄酒的保健作用,认识到葡萄酒是一种健康饮品。北魏诗人温子升曾用“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诗句,极言当时武威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文化的

5、繁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武威葡萄酒及酿造技术不断传向内地,晋代诗人陆机在饮酒乐中写道:“葡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恒好,欢醉日月言新。”说明葡萄酒已成为内地招待尊贵宾客的佳酿。三国魏时,武威葡萄美酒成为魏国的国酒,葡萄酒生产得到快速发展。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宫廷的消费导向使武威葡萄美酒受到京都王公贵族的追捧,魏文帝为此特颁凉州葡萄诏:“旦设葡萄解酒,宿酲掩露而食。甘而不饣肙,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悁。又釀以为酒,甘于麴米,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耶。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皇帝高度评价武威葡萄美酒并下

6、诏书,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有力推动了武威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葡萄美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也日渐兴起。历代文人把酒临风,灵感骤至,或颂歌唱醉,或借酒抒怀,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令人叫绝的文学作品。四、武威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中原隋唐时期,武威连接长安与西域重要大通道的作用凸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当时武威已是一个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的商业大都会,葡萄酒酿造业也已相当发达。唐代,河西进入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发达的新阶段,武威葡萄美酒也声名远扬,香飘四方,特别是唐代诗人对武威葡萄美酒倍加推崇,葡萄酒文化迎

7、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晚清著名文献学家张澍凉州府志备考引唐人康骈剧谈录载:“富人好酿葡萄酒,多至千余斛。”记载了唐代武威人酿造葡萄酒的传统和酒质的优良。当时武威城里酒楼馆舍遍布,处处美酒飘香。葡萄美酒成了皇宫贵戚和文人雅士以及老百姓茶余饭后、饮酒赋诗时不可缺少的极佳饮品。关于武威葡萄美酒的名诗、名词、名篇也由此而生,武威葡萄酒文化进入了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武威葡萄美酒也是犒赏三军,宴会文武,迎来送往的琼浆玉液。唐明皇与杨贵妃时常在宫中“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一边品尝武威葡萄美酒,一边欣赏宫廷歌舞,高兴处,贵妃亲舞霓裳羽衣舞,明皇则以琴伴之。诗仙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有“斗酒诗

8、百篇”之美名。他对葡萄酒也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甚至在奉诏作诗时,还念念不忘心仪之葡萄美酒。宫中行乐词八首注解中写道:“奉诏作。(唐)明皇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李)白为乐章。召人,而(李)白已醉。左右以水洗面,稍解。援笔成文,宛丽精切。”他在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三中写道:“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在对酒中描写了与朋友聚会时畅饮葡萄美酒的情景:“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从诗中可看出当时葡萄酒酿造已相当普遍。李白不仅是喜欢葡萄酒,而是迷恋葡萄酒,恨不得

9、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里。他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幻想一江汉水都化为葡萄美酒,手持鹦鹉杯,开怀畅饮,每天喝它三百杯,一连喝它一百年。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葡萄美酒的酿造已相当普遍。刘禹锡,诗文兼擅,诗歌与白居易齐名,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以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致仕,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他善诗也善饮,曾任屯田员外郎,或因工作原因,尤对葡萄和葡萄酒的认识最为深刻,比同时期的其他官员和诗人们来得深刻。他不仅自己种葡萄,还自己酿造葡萄酒。在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中写道:“

10、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技尝。”写出了当时引种的葡萄适宜当地水土,生长得很好。在蒲桃歌中他写道:“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米液涵其根,理疏看渗德。繁范组缓结,悬实珠矾舀。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描写了从葡萄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包括修枝、搭架、施肥、灌溉等栽培技术。作为政府官员,能准确掌握葡萄栽培技术,足见当时葡萄种植业的发达。在唐代的葡萄酒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了。诗中写道: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众多的盛唐边塞诗中,这首凉州词最能表达当时那种涵盖一切、睥睨一切的气势,以及充满着必胜信念的盛唐精神气度。明朝王世贞称此诗为无瑕之璧,与王昌龄的出塞同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此诗也作为千古绝唱载入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文化史。时至宋朝,武威葡萄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已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当时,除武威大面积种植葡萄外,山西、河南等地也大面积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快速发展。饮用葡萄酒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平民百姓也开始普遍饮用。这可从苏轼、陆游等“大家”的作品中看出来。苏东坡的谢张太原送蒲桃清晰刻画了当时的世态:“冷

12、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在不得意时,很多故旧亲朋都不上门,甚至连音讯也没有了,唯有太原的张县令,重情重义,不改初衷,还与以前一样,每年派人送葡萄来。东坡先生是善饮者,更是美食家,熟知酒之优劣。林语堂先生评价他是“造酒实验家”,是“酒仙”。他在老饕赋中再次对武威葡萄美酒之珍贵妙语点赞:“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描绘了一幅宴享之际,面对轻盈的歌舞,用稀世的南海玻璃杯,畅饮销魂的武威葡萄酒,老饕之乐无穷尽的美妙画卷。在东

13、坡先生看来,精美的菜肴、优美的乐曲、仙女的舞姿,只有以葡萄美酒相配,那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南宋时期,小朝廷偏安一隅。北方葡萄产区被金、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占据,战事频仍,商贸难通,武威葡萄美酒因此而稀缺起来。陆游在夜寒与客烧干柴取暖戏作中写道:“稿竹干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诗中把喝葡萄美酒与穿貂鼠裘相提并论,充分说明了当时葡萄美酒的名贵。北宋音乐家刘诜在他的葡萄诗中有“露寒压成酒,无梦到凉州”的诗句,说出了虽不能到武威亲尝葡萄美酒的韵味,但在喝自己酿造的葡萄美酒时,每每总是想起遥远的武威。宋代李纲

14、在椰子酒赋中写道:“谢凉州之葡萄,笑渊明之秫米。气盎盎而春和,色温温而玉粹。”五、葡萄酒酿造技术在传承中创新元代时期,葡萄酒与马奶酒并列为宫廷的主要用酒,而社会上流行的大宗酒依然是葡萄酒。理学家程端礼代诸生寿王岂岩诗云:“千觥酒馨葡萄绿,万朵灯敷菡萏红。”被称为“燕门才子”的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萨都剌在伤思曲哀燕将军中写到:“宫棉袍,毡帐高,将军夜酌凉葡萄。”这些诗篇把元人崇尚武威葡萄美酒的历史景象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元代葡萄酒酿造技术已非常发达,和现代酿造技术几乎相似。元末诗人周权在葡萄酒中描绘了这种新的酿造技术:“累累千斛昼夜舂,列瓮满浸秋泉红。数宵酝月清光转,浓腴芳髓蒸霞暖。酒成快泻

15、宫壶香,春风吹冻玻璃光。甘逾瑞露浓欺乳,曲生风味难通谱。”详细、贴切地描述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并有“纵教典却鹔鸘裘,不将一斗博凉州”的诗句,再度提及孟佗以一斛葡萄酒换得“凉州刺史”的故事。元代时期,武威葡萄酒酿造技术在内地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竞相发展的势头。当时扬州也酿造出了优质的葡萄美酒,而且名列江南同类之首。萨都剌在蒲萄酒美、鲥鱼味肥、赋蒲萄歌中写道:“扬州酒美天下无,小糟夜走蒲萄珠。金盘露滑碎白玉,银瓮水暖浮其酥。”明朝收复河西后,朝廷加大了对武威的开发,其中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实行军屯、民屯和移民实边、开荒种地,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武威葡萄酒酿造业已有相当的基础。明代张

16、恒在凉州词中写道:“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深苜蓿长。醉听古来横吹曲,雄心一片在西凉。”冯梦龙收集整理的童痴一弄挂枝儿情谈中记载:“圆纠纠紫葡萄闸得恁俏,红晕晕香疤儿因甚烧?扑簌簌珠泪儿腮边吊。青丝发,系你臂,汗巾儿,束你腰。密匝匝相思也,淡淡的丢开了。”民间小曲都把武威紫葡萄编了进去,可见武威紫葡萄已是声名远扬。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葡萄酒的酿制及功效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葡萄酒不同的酿造工艺、葡萄酒的质量与葡萄品种之间的关系、葡萄的产地属性、葡萄酒冷冻处理、葡萄酒的保健与医疗作用等进行了细致阐述。本草纲目认为,酿制的葡萄酒能“暖腰肾、驻颜色、耐寒”。而葡萄烧酒则可“调气益中,耐饥强志,

17、消炎破癖”。李时珍提出的这些见解,已被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所证实。清时,武威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人口也扶摇直上,粮食连年丰收,处处呈现出“家给人足,莫不欢欣乐业”的繁荣景象,这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清代学者梁章钜枢垣记略卷20诗文一载:由于王翰凉州词的深远影响,将士出征或庆功喜饮葡萄美酒。当时,“朝中征战陇右将领,亦以葡萄酒庆功。”冯培诗云:“翩翩才调赋从军,陇右论功得五君。人醉蒲桃初罢宴,秋深瓠子又离群。朝家事重河渠志,官秩荣登战伐勋”。诗人许荪荃在凉州中写道:“十年画省尚书郎,荏苒霜华两鬓苍。不断西风吹出塞,无边明月照思乡。葡萄却醉凉州酒,藜烛虚摇汉阁光。几对朔云心欲折,

18、宾鸿千里日南翔。”诗中写出了边塞疆场的岁岁年年里,将士思乡之情与日俱增。月缺月圆时,只能无奈地将满腔思恋在醉酒之时寄于明月。在凉州紫葡萄中写道:“闻说凉州种,遥从西域传。风条垂磊落,露颗斗匀圆。琼玉应无色,离支足比肩。小臣空饱食,持献是何年?”赞美了凉州葡萄像晶莹露珠,颜色胜过琼玉。张澍在其系列凉州葡萄酒中写道:“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写出了武威葡萄美酒的无限魅力,过往行客为了求得一醉,倾囊之后,连宝刀都作了抵押,甚至对封侯拜印的事都不屑理会了。还有“百战沙场白鬓毛,于今才得脱征袍。故人邀我饮家酿,手洗疮瘢日几遭。”描写了那些终身战斗沙场,而今才脱下

19、征袍的老将军,为应邀畅饮武威美酒,一日几次洗涤战争中留下的疮瘢。还有“大好红醪喷鼻香,滃滃入口洗惆怅。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以酒消愁,也以酒寄托抱负。定西人王作枢是清同治时期进士,他在过凉州中写道:“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琵琶不唱凉州曲,且进葡萄酒一觞。”不仅描写了武威葡萄美酒及地里气候特征,也以明快的笔调写出了自己的昂扬、乐观和豪放。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范长江1935年走过中国西北角后,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对相遇武威葡萄美酒一事进行了描述,反映了武威葡萄美酒的极佳品质与绵绵醇香:“三月八日记者特至凉州西二十里之天主教堂一行。此间原为甘宁青三省天主教之总机关,创立将近百

20、年。现总会虽移兰州,此间仍为各种聚会要地。堂中多德国教士,华服华语,除面目外,不易别其为非中国人。他们自己种有葡萄,自酿有极佳之葡萄酒,记者痛饮几醉。唐王翰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记者如不到天主堂,几错过凉州之葡萄美酒矣。”1941年,中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偕张大千、高一涵等十多人由兰州赴敦煌,途经武威时挥笔写下了河西道中:“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在赞美祖国山河壮美与寄托国家民族兴衰之情的同时,从另一个侧面盛赞了武威葡萄和特色林果的自然之美。六、液体经济首位产业跨越崛起纵观从汉

21、武帝时期到清末民国初的2000多年,以武威(凉州)为核心的河西走廊葡萄美酒一直都是闻名遐迩、尽享赞誉。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文化,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真实地记载和再现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业传统民族产业的繁荣。悠久的酿造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企业集群,是武威发展葡萄酒产业独具的优势资源,也是武威葡萄美酒无与伦比的靓丽名片,以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为代表的历代佳章丽篇,更让世人于万般情愫的豪迈韵律里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武威葡萄美酒,是做强做大武威葡萄酒产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省委、

22、省政府把葡萄酒产业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优质高端葡萄酒核心产区的要求,把以葡萄酒为主的“液体经济”作为拉动区域发展的首位产业来着力培育,有力助推了全市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葡萄酒产业已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地方增税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2012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武威市“中国葡萄酒城”,这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由国家命名的葡萄酒城,为武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授予了金字招牌。今年5月,“武威酿造葡萄”又荣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使武威酿造葡萄具有了国家认定的永久“身份”。为使正在成长的“中国葡萄酒城”的品牌和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的品牌有机结合,形成聚合效应,今年3月,甘肃省政府决定将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的举办城市永久落户武威市。本文出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