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d_心经的智慧20﹎.pdf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374302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emoved_心经的智慧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Removed_心经的智慧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emoved_心经的智慧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emoved_心经的智慧20﹎.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前言 02 為何要學習佛法 02 學佛應有的態度 03 佛陀在人間 03 心經在教史上的盛行及流傳 03 經典翻譯過程 04 心經的譯本 05 心經譯者簡介 06 心經的組織 08 心經思想大要 09 心經的經題 10 心經的 內容 12 以四悉壇分析心經的 內容 20 總結 22 參考資 料 22 心經 經文簡單的解釋 23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2 前言 心經,通稱為般若心經,乃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 若思想的中心,它也是大般若經的中心。 心經它對於我們人類來 說是與生命、生活及人生有著很大的關係,那它 們的定義

2、是什麼? 生命是眾生維繫身體生存的現象,生命是眾生在時間過程中繼續存在的事 實,生命亦是眾生在眾生群中接受福報及罪報的現象。所謂生命就是我們活著 時所呈現的動態,生命的事實是為了什麼?是由於過去世造了種種善業及惡業, 現在世便受福報及苦報。 生活是眾生以活動來維持生命的現象,生活是生命在空間的環境中求生存 的活動方式,生活是生命在眾生群中造作善業與惡業的行為。 人生是人類在時空中生存現象,人生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 心經 說的道理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佛法是對人說的,因此必 須先得到人的身體,才有機會聽聞到佛法,懂得佛法,並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 如心經中所 說的五蘊、十二處、十二

3、緣起、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條件;人 以外的其他眾生不具備五蘊、十二處、十二緣起及十八界等的條件。 心經所講的三世十二緣起,就是以十二個階段,說明人類生命從過去世 到現在世、再從現在世銜接到未來世的連續現象。人類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 地一再循環不已,此乃所謂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環。因此,佛教的人生觀,應是叫 我們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菩薩行。心經的智慧即是教我們如何實踐積極的人 生觀,而又能超越於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 簡單說,心經的 內容是在 說明人生的根源出自無明,生命的目的是為了成 佛,生活的態度是要達到心無罣礙。因為有無明的煩惱,故而生死不已。如果無 明盡,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

4、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 生活中做到心無罣礙,心的自在。 這也是我們第二十三屆大專生活營課程主題所要談到的重點。就讓我們大 家用一顆歡喜心、感恩心來學習并實踐吧!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3 為何要學習佛法? 充實生活 尋求真理 正觀人生 認識自己 提昇人格 向佛學習 淨化身心 學佛應有的態度 四預流支: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佛陀在人間 釋尊小史 佛陀出家之動機 隨緣 說法,觀機逗教 經典的結集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4 心經在教史上的盛行及流傳 漢譯一切經典,要以般若經為最大的部數,總共七百四十七卷。而般若 波羅密多心經是大部數經典中選擇一部簡括而具足般若精要

5、的意義,且為眾人 所共同信仰代表的經典。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心經的的盛行及流傳主要 原因是: 一、簡明切要:心經譯文,簡潔明暢,文句不多,涵義卻深,大小乘的教義,戒定 慧三學都具備。 二、句短易記:心經的譯文,短小精明;且字數不多,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便於讀 誦,容易記憶。 三、適合口調:心經的譯筆,明朗流暢,合於讀者的胃口,容易念誦。 四、含義深遠:心經雖精簡卻包含一切佛法在 內,即如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是明詮諸法實相真理。 五、現前蒙益:念誦心經,能得冥陽兩利,存歿均可霑益。 六、顯密雙修:佛教分有顯教和密教,信徒隨根選修,各蒙其利。 同時,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6、的組織嚴密有序,幾乎隻字不可更動。並且把佛 教所有的教乘,從人乘到佛乘差不多都綱羅在內,特別彰顯反對有宗的空觀思 想,所以解釋心經的文字,必須注意正反對照的解釋。 心經在正的方面,包括 有、空二大系統的思想,亦即是代表全體佛教經典;在反的方面,從凡夫小乘佛 教發達為過渡時期思想代表的經典。故負有承先啟後思想的責任,及聯繫前後 時代思想的任務,特別是小乘思想與大乘的教義並行。也可說正的方面,為大乘 佛教的縮寫,或結晶;反的方面,是包括從小乘到大乘及大小二乘佛教的結晶。 所以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最精要的佛法概論及修行的指南,那是無可 否認的事實。 經典翻譯過程 佛教的經典,都是從印度來的,印度的佛

7、經,是由梵文寫成的,我們要想知 道佛經,必須經過一番翻譯,因為印度的語言文字、文化思想,與中國的語言文 字、文化思想差距很遠,所以在翻譯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如果要將佛法介紹到中國來,其間一定要有精通中印兩國語言的學者,才 能夠從事這翻譯的工作。那些最初到中國來的翻譯師,無前科可據,字典和工具 書都沒有,所以最初的翻譯都不是很理想。但不斷的進步,系統就出現了,有人 也做了收集或編輯工具書的工作。 到了鳩摩羅什時期約公元第五世紀,中國姚秦時代,他的翻譯就越來越好 越來越精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一、得到皇帝的支持。 二、譯場很大,可容納學生三千位。 三、一面翻譯一面講學。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

8、到彼岸 5 四、身邊的學生都是第一流人才,是當時中國青年才俊。 鳩摩羅什的中文與梵文皆一流,加上它整個翻譯過程是很特別的: 在翻譯時,他為主譯,由他念出梵文。 再由一個人審定其念法。 另一個人寫下來再傳下去。 另外一個人就把它譯成中文,是依它的字翻譯,先譯其音,譯後再傳下去, 譯它的字義。 再依文法把句子整理成中文的文句。 另有一人潤筆,後再審記。 最後由主譯者再看過。 所以鳩摩羅什這樣子的翻譯,其準確性是很高的。 到了玄奘法師,其梵文程度和鳩摩羅什不分上下,中文程度比鳩摩羅什更 好,因為玄奘法師是語文天才,到印度留學時,懂得幾十種方言,走遍印度又把 梵文學得極好,親近過許多善知識,當做翻譯工

9、作時,便有極完善的系統。因此, 鳩摩羅什時代的翻譯有高水準,到玄奘時代,更是翻譯的高峰期。 中國有很多翻譯家,但最出名的有四大翻譯家就是鳩摩羅什、玄奘、真諦和 不空。 古來譯經的規則,對於印度佛教中專門的名詞,有四不翻的保留梵文原 音。 四不翻是: 翻字不翻音 如般若、咒等; 翻音不翻字 如字; 音字俱翻 如中文經典; 音字俱不翻 如梵本原樣。 至玄奘法師時,系統建立,告之有些不翻譯的,即有五不翻: 秘密不翻 如神咒; 多含不翻 如阿羅漢(具殺賊、無生、應供三義), 薄伽梵(具熾盛、自在、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 尊貴不翻 如般若; 順古不翻 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無不翻 如菴摩羅果

10、、閻浮提樹。 心經的譯本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貞觀玄奘譯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摩竭提三藏法月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般若共利言等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大中智慧輪譯 、佛 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宋施護譯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6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唐法成譯 、佛 說波羅蜜多心經 唐中宗義淨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一卷 唐開元法月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長壽菩提流志譯(缺) 、摩訶般若髓心經 唐中宗實叉難陀譯(缺) 以上第一到第七的心經翻譯本都收集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現在所 流行讀誦的是第二本唐貞觀玄奘法師所翻譯的譯

11、本,因為是最簡明扼要,共二 百六十字。 心經的注釋書很多,在 續藏經所收者,達五十九種,現代的許多僧俗 的大德,也幾乎人人都能講心經。 此外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中,也收有玄奘法師親自教授的梵文心經 的音譯。 心經的譯本有分廣本和略本。 廣本:有序分(序言)、正宗分(正論)、流通分(結論)三分。 可說一般經典都有這樣的結構組織。 例如:經典上如是我聞 是序分; 爾時佛陀是正宗分; 佛講完了大比丘眾,歡喜讚嘆,信受奉行,作禮而去 便是流通分。 略本:只有正宗分。 實際上,玄奘法師和鳩摩羅什的翻譯不會相差太遠,只是較簡略一些。而且 根據玄奘法師所 說從中國到印度時,一路上就是持誦心經,渡過重重的險難

12、, 而這心經就是鳩摩羅什譯的。據 說他在八百里沙漠行走時,水袋掉了,幾天沒 水喝,本想回去邊界守衛處拿水,但想到曾發過願: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方 一步生,決定不回。一路持誦心經,晚上人馬已無力而躺著,忽然一陣涼風,精 神頓時奮發,馬也振奮起來,往前直奔,帶他到有水的地方。 回來的時候,他還根據鳩摩羅什的再做翻譯,比他簡略。現在所看到的只有 玄奘法師、鳩摩羅什和義淨法師所翻譯的是略本,其它的都是廣本。 心經譯者簡介 玄奘法師簡介 此屆的主題: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是依唐三藏法師玄奘所翻譯的 譯本作講解,故需要簡略的給予作介紹: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7 唐:是朝代名。唐高祖李淵,三世仕

13、隋,後來隋恭帝把天下讓給他,建都長安 (陝西),國號曰唐。 三藏:佛的一代言教,綜合起來為三藏 經藏、律藏、論藏;或稱為藏經。 三是數目,藏是含藏。此三者,在形式上言之,則各各含了許多文字卷帙;在實質 上言之,則含一切微妙道理,故曰三藏。又這寶貴的佛典被珍重保存國庫,故又 稱為藏經。佛一代 說法所記錄者,叫做經;佛所制定禁令諸弟子的規戒者,叫做 律;佛和弟子們討論教理,以及歷代祖師所著述者,叫做論。 法師:法是佛法,師是師範,精通三藏佛法,可為人天師範者,故以法師 稱之。亦即上弘大法,下為人師之謂。 玄奘法師俗姓陳,名褘,河南洛陽縣人。兄長捷法師,先出家於洛陽淨土寺, 師十三 歲亦入淨土寺出家

14、為道基弟子,聰穎異常,讀了很多佛經,並且周遊國內, 參訪知識,想把大乘佛學研究一個徹底,結果覺得中國的經論還不完備,加以當 時所譯的聖典,有許多隱晦難明之處,且各宗其說,莫知所從。於是慕法顯的壯 舉,發願西遊求法,便於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三年)四月一日,冒禁孤征。 一路頗受艱險,曾經過八百多里的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亦無水草,單騎 獨行,常遇諸惡鬼怪,奇形異狀,繞前後,惟念心經(前鳩摩羅什法師之所譯者, 或云遊經天竺時路遇化僧口授此經與法師者),發聲即滅(此經非但義理精妙, 且受持讀誦靈驗非常),千辛萬苦,終於給他冒險西行五萬多里,直至貞觀七年 始入印度。徧歷諸國,廣學聖教,通達各種語

15、言文字,到處很受一般歡迎和優待, 於那爛陀寺,從當時最負聲譽的佛學泰斗 戒賢論師,受唯識宗旨,學瑜伽 師地論等大乘經論,他屢次參加宗教辯論大會,均獲勝利,聲望日隆,不久升任 那爛陀寺的副主講。 玄奘法師受當時印度的戒日王所崇重,曾在曲女城特開無遮大會,請師為 論主,稱揚大乘教義,召集四方僧眾,並敕諸國義解之士,畢集恭聆法師妙論, 到會者計有十八國的國王,大小乘僧三千餘人,婆羅門等二千餘人,那爛陀寺僧 千餘人。法師升座車講演時,宣示大眾 說:我所 說的如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 請斬首以謝。一連講了十數天,眾皆側耳而聽,悅服宏論,終沒有一人敢發言辯 難的,散會時莫不皆大歡喜,嘆未曾有,爾時極受戒日

16、王及各國大王之盛讚和禮 敬。其他值得記述者,就是常在各地演 說經論,曾折服當時著名的順世外道等, 連獅子光論師也被折服。一時威震天竺,名聞遐邇、不論道俗無不仰慕,而皆知 有一位中國法師者。 法師先後留學印度十七年,一共遊歷三十多國,學其文字語言,巡禮佛蹟, 遍訪名師,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乃於貞觀十九年正月方始回國,謁見太宗於 洛陽宮,慰勞甚厚,備受朝廷禮待。玄奘法師見過太宗以後,摒 絕一切俗務,專 心一意譯經。自貞觀十九年至龍朔三年(西元六四五至六六三),前後經十九年, 所譯經論,計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最初四年,是在弘福寺翻譯,其後 八年,是在慈恩寺翻譯,中間有一年,住在洛陽積翠宮,

17、復在西明寺譯經兩年, 最後四年,則在玉華宮翻譯。所譯的經論,雖以法相唯識為主,但大乘的般若經, 小乘的毗曇論,亦復譯得很多。如般若經的六百卷,婆沙論的二百卷等,無不是 大部的譯述。在譯經史上,可 說是開創了新的紀元。因為專以譯經為務,所以每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8 日自立課程,若晝間偶因事阻,必於夜間補足。有時抱病翻譯,辛勤為法,於此 可見。總之,十九年中無一日暇,誠為中國佛教史上空前 絕後的高僧。 玄奘法師從事辛勤翻譯,雖則 說是筆墨生涯,但未忘記自已是個佛教徒,對 於佛教徒所應有的行持工夫,仍是認真的實行,從來沒有懈廢過,到六百卷大般 若經譯成時,更精勤的行道禮懺,玄奘法師可以說得上

18、是位解行並進的大德,十 足可為後代弟子的榜樣!玄奘法師的示寂,是預知時至的,他將要離開這人世 間前,曾對譯經的僧眾和門人 說:我今年已六十五 歲了,就將和你們永別,你們 對諸經論,如有可疑之處,現在可以速問。或有門人遠行,亦告訴他們 說,此別 將不再見。時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二月五日安然示寂於玉華寺。玄奘法師示 寂,是一件大事,不但震動了佛教界,亦震動了整個國家,當這不幸消息,傳到 高宗帝時,高宗哽咽的對左右 說:朕失國寶!,並且罷朝五日。玄奘法師於四 月十四日,葬於白鹿原,滿朝文武百官及諸州百姓們送葬者百萬餘人,法緣希有, 千古景仰! 玄奘法師在中國民間中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著作有一本書,

19、叫做大唐西 域記,可 說得上為世界地理學著作的鴻寶,共有十二卷。 從不同角度看玄奘法師: 從宗教界的立場來看,他是一位最偉大的宗教家; 從學術界方面來看,他是一位最偉大的學術研究者; 從思想界角度來看,他是一位最傑出的思想家; 從旅行界的眼光來看,他亦是一位氣魄大而極富冒險精神的旅行家; 從翻譯界觀點來看,他是一位譯述最豐富而又最認真的大翻譯家; 若站在留學的立場來看,玄奘法師亦可稱為開留學風氣先導人物,難怪 有人譽為留學生之聖人。 心經的組織 一切經典記載的方式,多半分頌與長行兩種。頌文或五言或七言,如韻文詩 體,長行如散文體。在經典中或單以頌記載,或單書長行,通例為頌與長行二種 並行。 心

20、經的即說咒曰揭諦 以下為頌,其以前為長行。至於頌與長行的 關係,或先頌後長行,或先長行後頌, 心經即是先長行後頌。 頌與長行的關係,多係長行解釋,所以 說為長行釋,或頌為重 說長行意義, 故名重 說偈。於是頌與長行不必同時成立。就兩者比較上可看出,暗示著發展過 程直到最後經典成立的狀況。心經的長行既不是解釋,而頌又不是重說偈,可 說是一種特出頌讚功德的性質。 佛教的經典,通常組織的大綱,多以序、正、流通分,統觀全經的要義。序分, 就是通常所 說的序言,或序論;正宗分,即本論或本文,即敘述全經正分的宗義 部分;流通分,即信受奉行正宗分;而宣傳流通的部分,即是結論。三分為一切經 典所共同所依的方法

21、。但經典中並非每一部經典都具足三分,或欠序分,或欠流 通分,或者兩者都缺者。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9 從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所能找到的七種心經譯本中,只有玄奘法師 與鳩摩羅什所翻譯的有正宗分,而無序分與流通分(根據印順法師的研究, 什公及奘公的譯本,是心經的原型,因為心經是從大般若經學觀品摘錄出來的 單行流通的,前無序分,後無流通,才更能顯出心經本來的面目),其它另五本翻 譯則具有完整的三個部分。 心經到底是佛 說還是菩薩所 說的呢?這就有不同的 說法出現: 法月譯本謂此經是菩薩請佛說的; 法成譯本謂佛入甚深三昧時舍利子等要聽般若法,請觀音菩薩說 的; 施護譯本謂佛入三昧時,以威神力令觀

22、自在菩薩說的。 是則此經是佛加被菩薩所 說,亦等於佛陀自己之所 說。而且大般若經中 的學觀品,其中有文句完全與心經相同,可見心經是佛所說的。因心經 是從大般若經中的學觀品抽出來,是大般若經的心要,大般若經既是佛 說,心經當然也是佛 說的。 有以為是菩薩所 說,是因為玄奘法師與鳩摩羅什所譯的只有正宗分,略 去序分與流通分,沒有首尾,所以看起來好似菩薩說的,其實是佛說的。如: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都是佛呼弟子的口氣,非菩薩呼羅漢的語氣,亦足證明 此經為佛所 說的。 中國人喜歡簡單明瞭,因此去頭去尾的玄奘譯本大家都很喜歡,所以才流 傳到今天。 心經思想大要 般若心經的主要思想,即是以般若智慧(般若)

23、除去一切身心之苦(度一切苦 厄),到達解 脫生死輪廻的彼岸(波羅密多),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更明白地 說, 度一切苦厄,是本經的目的;般若波羅密多,是達成目 的的方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達成目的後的結果。佛教所說的苦有八種: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它包括了身心、社會、自 然界等種種苦。但最重要及最難解決的是身心方面的苦,因此,如果不能真正認 識自己,身心的苦就無法徹底解決。唯有透過般若智慧認清自己、改造自己,才 能一勞永逸地解除身心之苦。 大乘佛教的菩薩道修行法,以六波羅蜜為主。它們是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禪定、般若,其他五種均以般若

24、作為前導,因為只有般若智慧才能徹底地除 盡一切苦。唯有般若的最高智慧,才能證得真理。佛教講的真理有三個,稱為三 法印,它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大乘佛教以空一字統攝三法印, 把空視為最究竟的真理。般若就是通達空的真理的智慧,大乘菩薩因證悟空 的真理 因無常,所以不變性不可得;因無我,所以獨立存在性不可得、實有存 在性不可得,所以能除去一切苦,而得證菩提(成佛)。 由於人對於我這個自我觀念的執著,所以產生種種的苦,而不能通達空 的真理。因此,般若心經首先針對構成人身心的五蘊加以分枌,說明五蘊是空。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0 五蘊,是意指人的身心是由五種要素集聚而構成,它們包括色、

25、受、想、行、識。 其次,再從知識的認識方面加以剖析, 說明六根、六塵、六識是空。六根,是指人 認識外境的六種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意識)。六塵,是指人的六根 認識外境的六種對象,包括色(物質)、聲、香、味、觸、法(抽象概念),它們分別 與六根一一相對應。六根和六塵接觸之後,就會產生六識,也就是六種認識判斷 的意識作用。六識,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合稱十二 處,另加上六識則稱作十八界。由於人不能明瞭人身心的構成(五蘊)及知識的 認識(十八界),只不過是因和緣集聚合成,並沒有不變性、獨存性、實有性,所 以造成我執,而不能通達空的真理。 欲通達空的真理,不僅必須

26、破我執,還必須破除法執。在破除我執之後, 又以為無常、無我的佛法真理是實有的而執著於它,這就是法執。般若心經接著 以十二因緣、四聖諦來 說明法執。十二因緣,依次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 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由上依次而下,表明生命或苦是如何地生死輪迴 及形成;由下依次而上,表明如何滅苦而獲解 脫證悟。四聖諦,是指苦、集、滅、 道。十二因緣及四聖諦,甚至所證得的智慧也都不具有不變性、獨存性、實有性。 唯有體悟法是不可得的,才真能獲得通達空的真理之般若智慧,到達生死輪 迴的彼岸,證悟成佛。 五蘊、三法印、十二因緣、四聖諦是初期佛教的主要教義,這時期的僧侶也 經由修習這些教義,而證悟成

27、羅漢聖者。至大乘佛教時,進一步闡揚上述教義, 以空一字來統攝,強調通達究竟空的真理之般若智慧,以六波羅蜜作為主 要的修行法門,大力宣揚菩薩利益、救渡一切眾生的偉大精神,而將佛教的發展 推到極致。 所以說心經的道理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佛法是對人說的,因此 得先得到到人的身體,才有機會聽聞到佛法,懂得佛法,並且充分地修行佛法。 譬如心經中所 說的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的條件;人以外 的其他眾生不具備五蘊、十二因緣及十八界那麼多的條件。此外心經所講的 三世十二因緣,就是以十二個階段, 說明人類生命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從現在 世銜接到未來世的連續現象。人類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

28、再循環不已,此 乃所謂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環。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觀,應該是珍惜生命,積極生 活的菩薩行。 心經的智慧即是教我們如何實踐積極的人生觀,而又能超越於自 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 簡單說,心經的 內容是在 說明人生的根源出自無明,生命的目的是為了成 佛,生活的態度是要達到心無罣礙。因為有無明的煩惱,故而生死不已。如果無 明盡,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 生命中做到心無罣礙。 心經的經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1 下來是解釋心經的題目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二字,梵音原為prajna,華譯智慧。 般若不翻,其原因不但尊貴,亦含意深遠,不

29、易譯得妥切。但歷來翻譯經的 譯者,亦有翻譯成六義,即: 遠離 出自放光經 清淨 出自大品般若 智慧 用此為最多 慧 很多經典都用此 明 出自六度集經 智 出自大智度論 雖然翻譯為智慧的最多,但還是以般若為最通行,且在此經的譯本,還是用 回般若而不用智慧,因為智慧有通于世俗智慧,其含義也沒有般若來得深刻。 般若、智慧、知識 下來我們多了解一下般若、智慧和知識三個之間的不同處在那裡。 般若或被稱為空慧,它必定與生命解脫齊談,比世間智慧是更深刻超然, 在佛教可 說是修行方法,亦是一種境界。 智慧是一種親自體驗和修養,可通過世間各種方法,比如文字上的,人家的 勸導,多方面的了解去體會。它是一種道德,所

30、以有智慧的人能明辨是非、善惡、 好壞,至少會是一位正人君子。若將智慧提升到對生命真相的體悟,即成內在更 深刻,更超然的智慧,就被稱為般若。 世間人的聰明,來自知識、經驗或常識的累積,但不一定有道德。所以若從 好的方面來 說,也是世間的善法,是可以攝入般若的方便智中。但從壞的方面說, 則包括了那些不正的知見;錯誤極端的思想。有導人墮落,誤入歧途的作用。所 以說知識是不能與智慧、般若相等同的。 般若的類別 般若有幾種分類,一般上把它分成三種: 文字般若 聞所成慧(工具:經、律、論三藏) 觀照般若 思所成慧與修所成慧(實踐的方法:八正道戒定慧三 增三學) 實相般若 無漏慧(實相解脫法現證慧) 波羅蜜

31、多 波羅蜜多梵語為 paramita。華譯為到彼岸,或名一切事究竟。 波羅蜜多是出離、超越、解脫的意思,就是離開煩惱和苦,也就是超越煩惱 和苦。整句來說就是:有智慧就能從煩惱及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自由自在的彼岸。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2 波羅蜜多可分為六種,亦叫六度或六波羅蜜,是菩薩道的總綱,涵攝一 切自利利他,利益一切眾生的法門。 布施 度慳貪 持戒 度毀犯 忍辱 度瞋恚五度如盲,般若如導 精進 度懈怠 禪定 度散亂 般若 度愚痴 以佛的智慧作為修行的指導原則,才能超越苦及煩惱,達到解脫的目的。 心經 一般上心可以分成六個層次來介紹: 肉團心 是人的心臟。 草木心 是

32、物的中心。 緣慮心 是人的妄想,即是我們常胡思亂想的心。 分別心 是人的執著,即是對於好、壞、多、少種種分別的心。 集起心 即是人的業識,人們的身、口、意,天天都在造業,造業 之後就變成業識。 不生不滅心 清淨的智慧,也就是般若,亦即五蘊皆空。 心經在此簡單亦可 說為心要、中心、心髓、核心或根本。意思就是說心經是 整個般若系統的經典中的根本及心要,也是一切佛法的核心及中心思想。 經,梵文 sutra,音譯修多羅。是指成串的花串,它有線、條、綖等意思,把如 香花般智慧的語言串起來,在貝葉上寫成文字,成為一部部的書籍,譯成漢文, 稱之為經或契經。經是鏡義,喻鏡能照出人之汚點。 契是契合相符的意思。

33、 凡是經典裡所 說的義理,必是上契十方諸佛之理,下契一切眾生之機。 心經的 內容 一、聖者的自在生命及觀空所得的利益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梵語阿縳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svara)。中文佛經譯名有幾種:鳩 摩羅什的舊譯 觀世音,玄奘等新譯的則為觀自在。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華譯覺有情。指能實行自利利他二行 而有理想的人格者,即上求菩提(覺),下化有情(薩埵)。向上求道為自利,開發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3 智慧,向下教化一切有情為利他,此為菩薩之解釋。 觀自在菩薩,是專指能修般若行門的人說的;行深般若波

34、羅蜜多時,照 見五蘊皆空,是約所修般若觀行的法 說的;就是 說所修的觀法,而產生的的效 果,就是度一切苦厄。 因此這裡的觀自在菩薩不一定是指西方三聖中的觀世音菩薩,而是泛指般 若觀慧修習已得自在的菩薩說的。所以觀自在的意義,可以如此解釋:照見五蘊 皆空是觀的意思;度一切苦厄就是自在的意思。就是以般若觀慧照見五蘊皆 空,度一切苦厄而得自在。 自在二字,以現代話 說是自由,以佛法來 說則是解 脫,就是在 內心上, 擺脫了種種煩惱的束縛,而於一切通達無礙,是為自由自在的真義。 菩薩所的自在有幾種: 壽自在 生自在 色自在 心自在 智自在 願自在 業自在 法自在 這些都是菩薩得到的自在,這是要修般若空

35、慧,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才能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另外我們要知道的是觀自在的觀,不是用肉 眼觀,而是用心眼觀,再深刻 說些,是用慧眼觀,唯有用慧眼觀,始能於一切法 得自在,所以名為觀自在菩薩。 行深是指菩薩修行佛法達到最高深的般若的智慧。行:是代表實踐的,深: 是代表理論的。所以行深般若,就是由理論促進實踐,由實踐證成理論,唯有真 正實行,才能到自的地。 五蘊簡單的 說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我們人的身心的總 合。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受、想、行、識四蘊是指心理的、精神的活動。 空 梵語 Sunyata。 由因緣所生的一切法,都是無常、無我,沒有永恆不變,獨立 存在

36、的個體。 一切現象乃因緣和合,實無自性可得。 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 一切現象只是假名安立。 空否定一切存在的自性,而肯定一切存在的存在。 菩薩積極度眾生,但不執有眾生為我所度。 以原始佛教思想為基礎,再依空慧加以深化、廣化,發揮菩薩精 神。 苦 梵語 Duhkha,是指身心受到逼惱而感到不安的狀態。進一步則是有漏皆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4 苦。 苦是痛苦、辛苦;厄是危險性、災難。 生命最根本的問題,即是不自在或稱為苦。 生苦 老苦 對身心所引起的病苦 死苦 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 對社會所引起的 苦苦愛別離苦 對外物所引起的所求不得苦 三苦 壞苦樂事逝去樂極生悲 行苦無常轉變所生

37、之苦 厄,則是執著五蘊所招感的一切災難。如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等天災, 以及刀兵、盜賊、惡政等人禍。 二、人類觀 五蘊五蘊皆空 人的本身即解 脫自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即佛 說阿彌陀經裡所稱的舍利弗。 弗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兒子的子。 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鳥,這種鳥眼睛非常明銳,舍利弗的母親眼睛明 銳得像舍利一樣,所以取名為舍利。她這個兒子從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他是當時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 五蘊的蘊是積聚義,即同類相聚。蘊的異譯是陰。佛以慧眼觀有情,歸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5 納有情的蘊素為五聚,即色、受、

38、想、行、識五蘊。有情的生命體也就是 說由精神 與物質組合而成的。 外界山河大地 色蘊變礙 物質(色法) 有情的身體 受蘊 領納 情緒 五蘊想蘊 取像 認識 精神(心法) 行蘊 造作 意志 明了識別 識蘊 識依前四識住而流轉生死 三、宇宙觀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人在宇宙中即解 脫 自在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 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生命自體組織結構分析: 蘊 蘊是積聚義,即同類相聚。偏心理的分析 處 處是生長的意思,顯示一切精神活動依之而得生起的。偏生理的分析。 界 界有特性的意

39、義,古譯為持,即一般說的自相不失。偏物理的分析。 從生命自體與外界的互動關係中,我們可發現生命自體不可能孤立,一切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6 都是在組合性與流動性的運作當中。 說明生命自體與外界互動關係的即是十二處與十八界。人的生理構造、組 織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身體所接觸的環境 色、聲、香、味、觸、 法叫做六塵,這六根加六塵,稱之為十二處或十二入。處是著力點的意思,是指 人在造業和修善的著力點。入是指功德的門路從此處開始,而造業作惡的門路 亦從這裡開始,因此稱之為十二種入口。 六根加六塵,尚不能 產生作用,一定要加上六識才能 產生功或過的行為。所 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就成為

40、十八界。界的意思是每一個部分均有其一定的定 義、一定的功能、一定的範圍。所以身體是六根,心是六識,我們存在的這個世 界就是六塵;身、心、世界加起來就是十八界。 十二處與十八界的簡表如下: 六根 六塵 六識 眼根 色塵 眼識 耳根 聲塵 耳識 鼻根 香塵 鼻識 舌根 味塵 舌識 身根 觸塵 身識 意根 法塵 意識 別法處 受想行 一切法 四、人的三世因果觀 十二因緣、四聖諦 人在生來死去 中即解 脫自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 道;無智亦無得。 無無明, 亦無老死盡此乃說明十二因緣的流轉和還滅也是離不了空 性。 無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個階段,顯示生命的過去、現在

41、、未來三世流轉的過 程,是佛法裡很重要的理論和觀念。也是在 說明人類生命的生從何來?出生之 後如何生存!死後又往何處?以及怎樣必定會有來生。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7 十二因緣的因緣二字,有時間和空間不同的用法。從空間的因緣來講,那 是五蘊的聚散關係,亦即由於我們身心的結合,形成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事 實。若從時間的交替關係看,則是十二因緣串連成的三世因果。 這十二因緣是專從人的立場來看的。因為諸佛世尊皆出人間,只有人才能 信佛學佛,才能得解 脫自在。 老死 無明 生 行 有 識 取 名色 愛 六入 觸 受 從流轉門來看,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六入,乃至老死,謂有因有緣集世 間,有因有緣

42、世間集。 還滅門則 說明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謂有因有緣滅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8 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無論是流轉還是還滅,皆依因緣法則此故彼的運作。流轉門就是此有故 彼有,此生故彼生;還滅門則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十二因緣有二個重要意思:、如環無端的前後 非直線無始終生死 流轉,有前後因果相生,卻找不到始終。、組織的、流動的因果觀(乃無常、無我 的,是空無自性的)前後相續的演變從重心、特色分階段,每一階段可有 其它的。 四聖諦 四聖諦即是: 苦諦人生的實相。(三苦、八苦等) 集諦苦的因。 (無明與愛染) 說明我們對世間的現象了解不透徹,變成強烈的執取,它是

43、一種原 動力,也是一切苦的原因。 惑 苦業 滅諦滅苦和斷集。 道諦滅苦的方法。(三學、八正道) 苦:是集之果 世間因果 生死的流轉 集:是苦之因 滅:是道之果 出世間因果 生死的還滅 道:是滅之因 綜合來講, 苦集滅道是佛法 說人生是苦,而又如何離苦的基本原則。就修 行而言,小乘主張離苦入滅,不再接受生死;大乘主張在生死中不受生死轉,故 對於苦集滅道也不起執著。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19 五、菩薩的境界 解脫自在的範例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 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無罣礙 無有恐怖 自在者的心境 遠離顛倒 遠離夢想 究竟涅槃 六、佛道

44、 菩薩道的目的,解 脫自在的終極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是指過去無始以來的諸佛如來、現在十方的諸佛如來,未來無 窮的諸佛如來,無一位不是由於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而成佛道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文 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音譯,意為無 上正遍知、無上正真道、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的覺智,佛已離迷斷惑而覺智圓 滿,於平等的真理無所不知,故得於世間無上之名。 七、讚嘆般若無上的神力、密咒加持的效益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20 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45、即 說咒曰:揭 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咒梵語稱陀羅尼(Dharani)有總持、能持、能遮之意。 總持,謂總持一切功德,持無量義理。 能持,是指它能含攝保存無量的 內容。 能遮,謂有無量神變不思議的功能。 另外咒又名曼陀羅(Mantra) ,意為真言,也有神咒、秘密語、密咒的含 意。 上面的經文指出這部般若心經乃是至高無上的究竟法門。因此 說故知般 若波羅蜜多是佛法之中最有用、最踏實、最高超的法門,它是大神咒、大明咒、 無上咒、無等等咒。 是大神咒是指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慈悲廣大、應用自在,隨著人、時、 地、物的需要而作靈活廣大的應用。 是大明咒是指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廣

46、大,隨著人、時、地、物的情 況而作恰到好處的應對處理。 是無上咒,意思是 說,其他任何一種咒,都不能夠超過心經的般若智慧 的威力和功效,它是最高、最尊、最勝的咒中之咒。 是無等等咒意思是 說,沒有另外任何咒的功效,可以跟心經的般若智 慧相比了。 能除一切苦,此句呼應經首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然後說:真實 不虛,很肯定的表示就是如此,一點也不假!此處的首尾呼應,乃是為了加 強我們對於般若波羅蜜多的信心,而給的保證。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是真言大成就、解脫 大自在之意。 揭諦是去、到、度的意思。 波羅揭諦的波羅意謂彼岸,波羅揭諦即度到彼岸去的意思。 波羅僧揭諦的僧是

47、眾的意思,波羅僧謂表示眾多法門。就是 說依著無 量能度 脫生死的法門到彼岸去。 菩提薩婆訶的菩提是正覺、佛果的意思。薩婆訶是大圓滿、大成就之 意。 所以將此咒連貫來念,意思就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用眾多到彼 岸的方法去彼岸,去成就菩提大道。 以四悉壇分析心經的 內容 四悉檀 四悉檀是佛陀在度眾生時所採用的四種教學方法。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21 、世界悉檀 、各各為人悉檀 、對治悉檀 、第一義悉檀。 悉檀含有成就之意,即所運用的教理、學 說、或方法,其目的是要 成就眾生的道業。 這四悉檀包含了契機與契理兩方面,即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根機 并以契理為中心,他所講的契合於真理(法

48、),諸佛如是說,釋迦佛亦如是說。此 理(真理)是普遍性、永恆性、必然性的存在法則。佛陀 說法依於真理而 說,但遇 到不同眾生根機,會發現不能一成不變的說法,故必須適合其根機。 四悉檀分析心經 內容 第一義悉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 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 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 增不減。 對治悉檀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 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 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 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 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49、。 為人悉檀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 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世間悉檀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 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 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 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第一段歸第一義悉檀,是因為一開始就說出佛法最高的義理 空。可 心經的智慧 空慧行到彼岸 22 是發現眾生不容易體會,眾生對此世間的了解是落於有的層次,故就對治之 而用否定來將所有對世間的執著否定掉(對治悉檀)。然後再鼓勵大眾行善,行 般若波羅蜜者,方能成就菩薩道和佛道(為人悉檀)。後來又怕眾生根機更淺薄, 聽了沒興趣,故拿眾生喜歡的咒語來接引,這便是(世間悉檀)了。 總結 心經闡明修學佛法的終極目標即是要得到自在,亦指示了得自在的方法 即是依般若空慧起觀,因此它須透過實踐,將之實修實證。般若非形而上學,而 是可以通過修行去體證的。依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十二緣 起的流轉與還滅,四聖諦,本性皆空,甚至連般若也了不可得。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