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 - 7 - 页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一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K+外流的机制维持了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位B.若在甲图电极a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与b之间即刻会产生方向为ba的电流C.乙图中的释放依赖于的选择透过性,并选择性作用于上的相应受体D.若用药物抑制中某种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会导致持续兴奋【解析】选A。静息状态时,K+通道打开,K+外流,维持了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位,A正确。若在甲图电极a
2、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与b之间会产生方向为ba的电流,但不是即刻产生,B错误。乙图中的释放依赖于的流动性,C错误。若用药物抑制中某种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会导致持续兴奋或抑制,D错误。【易错提醒】与神经递质有关的两点提醒(1)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膜的流动性。(2)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2.(2015大庆一模)如图中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上双向传导C.和往往包含多个突触D.切断不影响感觉的形成【解析】选B。是感受器,它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导,A正确。是传入神
3、经,在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即由感受器向神经中枢传导,B错误。是神经中枢,是效应器,往往包含多个突触,C正确。感觉是由神经中枢向大脑传出信息而形成的,所以切断传出神经后,效应器没有反应,但不影响对的刺激形成感觉,D正确。3.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点时,K+从细胞膜侧向侧移动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侧向侧移动D.b点时,细胞膜侧电位比侧高【解题
4、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1)图1中,由于的侧有糖蛋白,所以为细胞膜外侧,为细胞膜内侧。(2)明确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析】选D。a点时,细胞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K+从细胞膜侧向侧移动,即K+外流,A正确。是蛋白质分子,可以是K+的通道,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B正确。bc过程中,Na+的通道打开,Na+内流,所以大量Na+从细胞膜侧向侧移动,C正确。b点时,细胞膜侧电位与侧相等,表现为零电位,D错误。4.(2015广元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
5、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同B.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C.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解析】选B。人体神经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但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不产生CO2,A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B正确。溶酶体中贮存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经组织液运输,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作用,D错误。5.(2015日照一模)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
6、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1中的神经递质是血浆和淋巴B.ab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内流C.B处膜电位无变化,不能确定Gly属于抑制性递质D.Gly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阳离子内流【解析】选B。内环境成分包括血浆和淋巴,神经递质仅是内环境的一种成分,但不能将其等同于血浆和淋巴,A错误。ab段产生动作电位,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内流,B正确。B处膜电位无变化,能确定Gly属于抑制性递质,C错误。Gly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阴离子内流,D错误。6.已知Ca2+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图为神经-肌
7、肉接点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Ca2+浓度下降将引起乙酰胆碱合成量减少B.瞬间增大Ca2+通透性可使肌细胞持续兴奋C.乙酰胆碱经通道蛋白进入肌细胞形成一个小电位D.肌细胞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选D。Ca2+可以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故组织液Ca2+浓度下降将引起乙酰胆碱分泌量减少,A错误。瞬间增大Ca2+通透性,加快突触前膜内神经递质的释放,因而引起的效应是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但乙酰胆碱作用后会被迅速灭活,不会导致肌细胞持续兴奋,B错误。乙酰胆碱和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会形成一个小电位,C错误。肌细胞膜作为突触后膜,因
8、此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7.(2015漯河一模)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B.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C.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D.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解析】选C。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所以可以含有部位的结构,A错误。神经递质是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与是否兴奋无关,B错误。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C正确。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
9、传导,D错误。8.(2015邢台四模)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刺激b处,在d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D.刺激d处,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解析】选C。表示突触前膜,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A错误。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只能由,不能反向传递,故刺激b处,在d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B错误。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会被分解,C正确。刺激d处,兴奋传导方向由兴奋区未兴奋区,膜内电流方向由兴奋区未兴奋区,方向相同,D错误
10、。9.(2015浙江高考)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解析】选D。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A项,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故错误。B项,传出神经元形成动作电位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对K+的通透性减小,故错误。C项,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与Na+进出细胞膜有关,故错误。D项,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膜外K+浓度降
11、低,增大了膜内外的K+浓度差,则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故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共46分)10.(22分)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分析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肝细胞内分解。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但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激素c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
12、分泌激素a、b。(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解析】(1)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据图可知,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的一部分。当机体的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测激素d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而人体内还存在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胰岛素,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2)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对激素c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因此当激素a分泌量上升时,会引起
13、激素c的分泌量上升。(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淋巴因子,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题目信息分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答案:(1)效应器的一部分(或效应器)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2)上升(或增加)(3)淋巴因子下降(或减弱)11.(24分)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1)图中A物质称为。由图可知,机体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2)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A对胰液分泌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处理方式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 min)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 min)时间/剂量分泌
14、量(滴/15 min)单独刺激迷走神经3 min83 min83 min8单独注射A1 mg112 mg373 mg62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A3 min和1 mg433 min和2 mg883 min和3 mg120刺激迷走神经时,刺激部位膜两侧电位变为,产生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释放,从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据表分析,不同剂量A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由表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A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刺激迷走神经和注射A对调节胰液的分泌具有(填“协同”或“拮抗”)作用。【解析】(1)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所以图中A物质称为促胰液素。由图可知,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激素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2)刺激迷走神经时,刺激部位膜两侧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据表分析,不同剂量A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一定范围内,A的剂量越大,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作用越强。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二者共同作用时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其分泌是协同作用。答案:(1)促胰液素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激素调节)(2)外负内正神经递质一定范围内,A的剂量越大,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作用越强二者同时作用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