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让语文课堂生成智慧、点化生命(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8478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让语文课堂生成智慧、点化生命(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让语文课堂生成智慧、点化生命(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让语文课堂生成智慧、点化生命(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让语文课堂生成智慧、点化生命(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让语文课堂生成智慧、点化生命-第 6 页让语文课堂生成智慧、点化生命对两节课的思考最近,在一次校级“三个一”教研活动中,笔者听到了本校两位老师执教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设计迥异的两堂课带给了我很多思考。先来看看两位老师课堂教的设计:设计一:一、简介陆游。二、解题,释题。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三、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四、理解前两行诗句。(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

2、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五、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义。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1)、听录音。(2)、自

3、由练读。(3)、指名读评价再读。(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4)、齐读。(5)、指导背诵。设计二:一、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二、背诵你所知道的陆游的诗篇。要求背诵时能传递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传递出作者作这首诗时的心情,愿望。三、学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1、多读几遍,看看自己了解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甚至整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2、课堂交流“你所知道的”,扫清字词句的障碍。再读。3、对诗歌进一步理解后,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4、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请问,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

4、走进陆游,走入他的内心想一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摘取一些学生见解)A:陆游想到自己就是这样从小饱读诗书,现在才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也成为有用的人,成为栋梁之才。B:也许他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认真地研究书本知识,他怕他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所以,提醒他的儿子,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把透彻地了解书本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C: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也许那个冬夜里陆游在读书时突然碰到一个困惑,他想马上去调查和实践,可是一时

5、没有这个条件,他很难受,于是想到“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告诉自己的儿子这个读书的好方法。5、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第二天,他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请同桌之间分角色对话交流。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6、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 (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意味深长)7、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8、评读。9、背诵。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带给我许多思考:反思一:阅读不应是分析应是感悟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6、感受。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入手,引导学生在境中学,读中悟,情中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为学习和阅读的主人。 汉语特别具有灵性,一个词、一句话都蕴含丰富的内涵,能够精确地表达出细致的差别和复杂的思想,用得巧妙,能够言近旨远,甚至言此意彼,一种模糊的准确,极富诗意。因此,学习汉语文宜乎于模糊中求准确,不宜依赖分析,更不能强求一个理解,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应该是一种个性的感悟和解读。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型阅读教学,学生被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泯灭了学生的阅读创造,违背了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设计一中的教学设计显然是停留在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圈子里,注

7、重理性的分析,即便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得到一个全班公认的答案,也只是完成了对文本的“肢解”,学生的收获也只能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设计二中的教学很好地实施了开放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得到发展,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反思二:阅读不应是趋同更要求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要让学生有权利学习不同的语文。设计一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理解诗句展开,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趋向于求同,整个教学缺少灵气与深度,

8、学生的理解与回答充其量也只能是局限于文本,这样的训练层次尚低。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趋同还是求异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问题的回答、对习题的解答,教师不必强求一致,将教参上的说明、教案上的设计作为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与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许多课文内容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大而化之的,带有个人经验色彩和想像性的,但这些理解却往往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和智慧火花的,只要学生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师就应当肯定。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设计二中教师的设计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在他

9、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呈放射状,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每一个回答都闪烁着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创精神。很好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注重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整个过程灵动而不乏深度,看似形散实则神聚,展示了鲜活的学情,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个性得以张扬。反思三:阅读不仅是结论更要注重过程设计一课始,教师就让学生对照课文(参考书)注释理解诗句,教师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诗句的过程中,通过对诗句的深入理解,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知”与“行”统一的道理,其实,这样的教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学生在自由阅读课文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确定的结果,因此,他的阅读只能指向于证明这个结果的正确性,寻找语句来证明它

10、。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就不可能再产生新的发现、新的思想,所得就有限了。阅读成了回答问题的手段,而不再是一个探索、发现的令人兴奋的过程。失去了发现、体验的阅读也就成了一件索然寡味的事。而在设计二中,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问题设计都要高出一筹,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走进陆游,走入他的内心想一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这些问题问域宽,答距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学生开始认真解读文本,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是自己发现的,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得出的结果。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习发现的无穷乐趣。更

11、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自己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课堂上真正呈现了学情,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阅读的结果,而是经历一次阅读的过程。反思四:阅读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新课标指出:教材已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语文学习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课本提供的选文只是教学的一种凭据,凭借选文,师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中教师将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讲授得条分缕析,井井有条,在课堂中扮演的角

12、色是教材的传递者、执行者。将语文教学孤立于生活世界,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封闭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限制了师生生命力、主体性的发挥。设计二中的教学就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组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火花的“打火石”,真正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让课文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将情景引入课堂,在学生之间分角色的对话交流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的思想,才有了如此精彩的课堂发言。而把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融入朗读,是独立阅读课文有效学习的最好体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灵动的、很有生命力的。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由对老师依赖性较强的接受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转化。在他们身上闪烁着友善、真诚、合作、自信、好奇、敏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文光芒和成功智慧。相信:语文课堂不仅仅生成知识,更是一个生成智慧,点化生命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