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由一道考试题引发的思考(1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8355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由一道考试题引发的思考(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由一道考试题引发的思考(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由一道考试题引发的思考(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由一道考试题引发的思考(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由一道考试题引发的思考-第 10 页让语言实践和情感熏陶同构共生 由一道考试题引发的思考题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许多课因过于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排斥必要的科学的语文实践,使语文教学流于空疏,导致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许多课堂因过于追求轰轰烈烈,忽视了让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训练,使语文教学出现了浮躁与空虚,导致语文味淡化、甚至缺失。 【情景篇】2005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中有一道课内

2、阅读考试题,内容是秦始皇兵马俑一课的节选(详见附录)。当我看到这道题时,我很自信,因为我觉得这道题很简单,学生应该会做得很好,但事实并非我所料,当试卷批改完后,情况令我吃惊:(全班总人数48人)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考查类型词语积累写作顺序破折号用法写作方法理清文章内容仿句写话正确人数 411843203530百分比%85.437.589.541.672.962.5从上表不难看出:词语积累和破折号的用法学生完成得比较理想,但是语段的写作顺序、写作方法和仿句写话学生却完成得很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一直在苦寻答案。【反思篇】新学期开学不久,我精心准备了一节研讨课桥,经过长时间

3、的谋划设计,我感觉条件成熟了,可以展示了。正巧市教研员也来听课,课堂上我更加卖力,将洪水凶猛的场景渲染得轰轰烈烈,将老汉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课文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课堂上余音绕梁式的结尾也让许多学生潸然泪下。课后,我自信满满地向教研员请教,但教研员的一席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篇教材的特点是什么?”、“语文课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教研员的一番提问让我哑口无言。“语文教学应该关注语言文字,应该着重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渗透情感熏陶”听了教研员的一番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找到了我课堂教学的弊端所在,也找到了之所以会出现表格中惊人数据的症结: 一、将情感

4、熏陶定为终极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重人文,轻工具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大旗之下,我也自然而然随波逐流。对于桥这篇课文,在品读之时我深深地被老汉的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所感动,设计时如何将老汉的形象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里,是我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课堂上音乐的使用,图片的展示,影片的渲染,资料的拓展,都是为了促成这一目标的达成。同样,初读秦始皇兵马俑一文时,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那气势如虹的场面和那栩栩如生的雕刻,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也就成了我课堂设计的终极目标,所以我四处寻找资料。为了让学生感受场面的宏大,我拓展了一大串精确的数字;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兵马俑做工的细致,我出示过许多精心准备

5、的图片。二、忽视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上,我很少进行说、写等训练。首先,我觉得课堂上不值得花时间训练,因为完成课后作业时会涉及。其次,文章中哪些地方值得训练,我没能力解读。即使知道,也不知该如何进行?所以该训练的不敢训练,该落实的没落实,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所以才会出现统计表中那些惊人的数据,才会出现研讨课上只有感受没有实质的空架子。 【实践篇】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思想上存在的偏差,改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我深刻地懂得了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情感。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曾经说过

6、:“任何课程改革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都只会失败;语言文字训练不是要淡化,而是要优化。”以下是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理解和尝试:一、词语理解与情感熏陶有机融合词语是构成语言文字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又是对情境的描述,而感受情境则是情感熏陶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其所描述的客观情境,从词语的理解中渗透情感熏陶,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我先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段话中写出燕子需要帮助的几个关键词语。学生找到这样四个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饥寒交迫。这四个词都是新词,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四个词的含义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对于“气温骤降”我运用了抓住关

7、键字理解法:我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猜猜“骤”字的意思,然后通过查字典验证,并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骤降”的意思,感受气温下降的速度之快;教学“长途跋涉”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字形来猜测“跋”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推测“涉”字的意思,并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验证,然后用课件引入“燕子每年飞到南方去过冬所要飞行的路程”,来引导学生理解燕子“长途跋涉”的艰难;理解“饥寒交迫”时,我则是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文章中描写饥和寒的句子来体会燕子的处境困难。在教学“濒临死亡”这个词语时,我先让学生通过给“濒临”换个词来猜测濒临的意思,再查字典进行验证,并通过出示燕子奄奄一息的图片来提升学生对燕子处境危险的感悟。最后

8、,我请学生朗读这一段,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此时学生读得绘声绘色。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喜人的效果,是因为这是“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互动的教学,是语言与精神双赢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查字典的训练,而且还从这样的教学中感受到了燕子所处环境的恶劣。真正实现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的有机融合。二、句式运用与情感熏陶合二为一句式运用教学是对小学各年级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语文知识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还要让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涵和意味有更深刻的感悟。在教

9、学盘古开天地第四小节时,我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展开教学。课堂上不仅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还让孩子们更深刻、更真切地感悟到了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且还让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神话的世界里尽情翱翔!师:同学们,不知多少年过去了,盘古终于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相应的短语抄下来。(大屏幕出示填空题:)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 )他的双眼,变成了( )他的四肢,变成了( )他的肌肤,变成了( )他的血液,变成了( )他的汗毛,变成了( )(五分钟后,大屏幕出示答案。)师:对着大屏幕看看,你们抄下来的短语是否正确。(

10、生校对。)师: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咱们现在来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师生合作读。)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你们读前面,老师读后面。(师生合作读。)师:同学们,我们给这些句子换一种写法,看是不是更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情?(大屏幕出示:“ ,我知道, 。”)师:(大屏幕出示):例如:抬头看天,飘动的云,格外洁白,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把书里的句子进行转换并写下来,每人选择一句。(生写句子。)师:同桌之间先交流交流。师:现在我想同学们一定非常自信了,我们全班来交流吧!生1: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11、。生2: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我知道,这是盘古的双眼。生3:大地上,到处是茂盛的花草树木,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根根汗毛。生4:祖国大地上的长江、黄河等河流,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血管。师:同学们真有想象力!除了这些你们仿佛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发挥想象,跳出课文的句子写一写吗?(生写句子。)师:同学们,把你们的精彩想象说出来吧!生1:地面上纵横交错的道路,我知道,这是盘古身上的经脉。生2:我们这些可爱的小朋友,我知道,那是盘古的一个个细胞。生3:晶莹剔透的钻石,我知道,这是盘古洁白的牙齿。生4:反复无常的四季,我知道,这是盘古起伏不定的心情。三、朗读训练与情感熏陶相映成辉朗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理解

12、,培养语感,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海德格尔说:“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再现作品的人文想象,品味作品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老汉消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我进行了这样的朗读指导:(屏幕出示:老汉消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师:山给你什么感觉?生1:稳重。生2:雄伟。师:文章写谁像一座山?生:老汉。师:当时人们处于一种什么情况下?生:乱哄哄的。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慌乱?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生

13、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吓的野马,从山谷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生2: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用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生自由读。)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凶猛的洪水。(播放洪水肆虐的录像。)师:在这样的情况下,群众们有什么反映? 生: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涌去。师:从“跌跌撞撞”中能体会到什么?生1:脑子一片空白。生2:只想着活命师:能不跌跌撞撞吗?能不拼命吗?不拼命意味着什么?生:死亡,被洪水冲走。师:可是就在这慌乱的场面里,就在这危险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像一座山一样地站在那里。请你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14、)师: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座像山一样的老汉,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生:群众会向那座桥涌去,桥会塌,他们都会葬身于洪水之中。师:是谁拯救了他们?生1:老汉。生2:这座像山一样的老汉。师: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生感情朗读。)古人道:“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才能“形于言”。朗读中的“有感情”不完全是文章本身所要传达的感情,也不是老师所认定的某一种感情,而是一种“真感情”,是文字所引发出的个体的心灵波动。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人文性就栖居在字里行间,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有了感悟人文性的物质基础,就等于抓住了人文性。四、

15、说话训练与情感熏陶和谐统一在北仑举行的全国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金明东老师执教的穷人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这节课上的说话练习让我记忆犹新。在理解“桑娜忐忑不安地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这一知识点时,金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一个说话练习:桑娜会想到:如果把西蒙德两个孤儿抱过来: 如果不把西蒙德两个孤儿抱过来: 桑娜还会想到:宁可: ,也要 生1:如果把西蒙德两个孤儿抱过来,桑娜以后的日子会更艰苦。生2:如果把西蒙德两个孤儿抱过来,桑娜家吃的食物会越来越少。生3:如果不把西蒙德两个孤儿抱过来,两个孩子便会冻死。生4:如果不把西蒙德两个孤儿抱过来,桑娜会很自责。生5:如果不把西

16、蒙德两个孤儿抱过来,死去的西蒙会很伤心的。师:这时候可以说桑娜左右为难。左边是爱,是对它原有家庭的爱,对她5个孩子的爱,对她丈夫的爱,但是右边也是爱,是对这两个孩子的爱。桑娜还会想到什么?生6:桑娜宁可被渔夫揍一顿,也要抱回两个孩子。生7:桑娜宁可自己多吃点苦,也要抱回两个孩子。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了如果把两个遗孤抱过来,桑娜一家的生活会更苦,生活压力会更大,但如果不把两个孤儿抱过来,活着的母亲会自责,死了的母亲会伤心,孤儿的生命会难保。从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悟到了“忐忑不安”的真正意思。从桑娜还会想到什么,学生体会到了桑娜的高贵品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关注了鲜活灵动的

17、语言,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经受了精神的洗礼,感受到了桑娜那高贵的品质。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五、拓展写话与情感熏陶珠联璧合拓展写话可以给我们搭建一个情感熏陶的平台。因为课堂教学的拓展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感知和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者,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真正达到语言学习和思想熏陶的双重功效。支玉恒老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在学生学习了红军战士勇夺泸定桥的段落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以夺桥英雄素描为题,进行了写话拓展。这一训练一方面活化了语言,能够将书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红军

18、那种英勇无畏的形象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愈发得高大。我在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在学生学习完小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后,我用投影出示文章的插图,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上屏幕上提供的词语,来写写“小贝蒂在哪发现了燕子?她是怎么做的?会说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体会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关爱的美好感情。事实证明,语文的工具性(语言实践)和人文性(情感熏陶)是可以同构共生的。只要我们以语言实践为中心,通过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情感熏陶,就可以发挥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及学生的语文素养。附:秦始皇兵马俑片断考试题:秦始皇兵马俑(节选) 这是一座拱形

19、的巨大建筑。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屋顶是半圆形的,厅内没有一根柱子,极为壮观。 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 )的军阵,仿佛正从硝烟滚滚中迎面而来。精锐的前锋,排成3列横队,210个武士俑,身穿战袍,手持弓弩,背负箭囊。横队的后面紧跟着的是身穿铠甲的步兵、骑兵和战车组成的40路纵队。两侧和最后面,各有一列面朝外的武士俑,那是侧翼和后卫,是专为防止敌人截击和包抄而设的。整个兵马俑坑充满了临战气氛。 下到坑内近看,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兵俑留着胡子,( ),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有的兵俑,束着头发,( ),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一匹匹战马,( ),竖耳瞪眼,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第二自然段的写作顺序是_。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第一自然段的破折号表示A、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话题转变 3、第三自然段围绕“_”这句话写了_、新兵俑和_。4、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_和兵马俑的_。5、模仿文中划线句写句子。一个个兵俑,_,似乎_。_,似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