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 7 页小学语文论文低学段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容接要】本文试着从习作的本性出发,探讨第一学段的学生写作起步的落脚点。顺应低学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小练笔成为了一种可能。深挖教材,驰骋想象天地宽。模仿创新,扩展写话,画中写话;创设情境,开辟习作新天地。创设活动情境,创设实物情境,创设艺术情境;实践活动,为有源头活水来。拓宽学生习作视野,激发学生真情流露;放眼生活,处处有心皆作文。到自然中“采风”,在生活中“捕捉”。小练笔,以其更大的自由,释放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也体现了一种文法的自由。言之有物,言中有序,言里更有真性情,愿小练笔绽放大文采。【关键词
2、】低学段 教学资源 小练笔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尤其是作文教学,教师利用最多的是教材种的命题作文,学生有关亲身生活体验并不重视,学生有无真情实感也不关注,关注的只是师生是否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而把大量的课程资源排除在自己的教学视野之外。因此这样的作文教学内容狭窄,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水平的提高。实施新课改后,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加大了师生创造的空间。特别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教师要在课程资源上有新的视野,要有强烈的
3、资源意识,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实,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习作教学资源,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去寻觅,把眼睛擦亮,把视野拓宽,我们就会发现:小练笔中亦有美丽。“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带领孩子们在小练笔的芳草地上快乐驰骋。一、深挖教材,驰骋想象天地宽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挖掘教材中德习作训练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从而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视线习作与阅读的双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其实,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
4、源,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阵地,结合课文进行创造性习作就是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课文进行情节扩展,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展开创造性的联想。让孩子们在想想的天地中自由驰骋,写出有特色的作文。 1模仿创新孩子的学习是动模仿开始的,写作也不例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样的训练点,引导学生模仿创新,从而提升语言能力。例如,学完通话故事七色花,可以让孩子们写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读了妈妈的爱,可以让孩子们给妈妈写一首小诗。我在教完兰兰过桥后,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写下自己心中的桥。于是,一座座神奇的桥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中“诞生”了:水果桥、动画桥、彩虹桥、蹦蹦桥、巧克力桥、海陆两用
5、桥真是千奇百怪。看,这个孩子笔下的“钢琴桥”真有趣:我设计的桥叫做钢琴桥,它的样子像一座巨大的钢琴。桥上面油许多黑白的琴键,人们过桥的时候就会不断地敲击琴键,使它发出美妙的音乐。很多人一起过桥的时候,“钢琴桥”就像在演奏一部雄壮的交响乐。学了雨点儿,我让学生听着小雨沙沙的歌曲,边听边想象,“现在,你们就是一滴小雨点儿,风婆婆一吹,你们就离开了云妈妈,飘呀飘呀,你们会飘到哪里去?”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并写下了童真的话语:我是一滴小雨点。有一天,云妈妈睡午觉了,我们就偷偷地流出了家门。风婆婆一吹,我们就飘呀飘呀落下来。有的落到雨伞上,玩起了滑梯。有的落到小草上,小草朝它点点头。有的落到汽车上,给汽
6、车洗个澡。我呢?落到了池塘里。小鱼游过来,向我吐出了一串串珍珠。2 扩展写话选入教材的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语句,教师可抓住概括处,扩展写的训练。例如,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有这样的话:“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卷到不知何处了。”短短的两句话所描写的内容是丰富的,学生可想象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学中,我让抓住“没喘气儿”和“咆哮的洪水”等关键词语,想象暴雨吞没村庄时的情景,想象洪水卷走村庄时的凶猛,想象人们逃生时的慌乱,想象村民痛失家园和亲人的惨状。通过入情入境的想象,孩子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保护环
7、境的重要,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3画中写话 语文课中有丰富的图画资源,这也是我们可以开发利用的习作资源。画中写话,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让学生对文中的插图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写作的训练。比如,学生在学完古诗小儿垂钓后,我要求学生看其中的插图来编个故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小孩垂钓时的动作、神态,想象故事的经过,把文中的小孩的专心致志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童真和童趣。二、创设情境,开辟习作新天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仅靠课本里的习作资源是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活动,开辟自由的、快乐的习作空间,激发孩子的写作冲动,引导孩子细心观察,用心去体验,在愉悦的状态下,笔尖飞扬
8、,抒发真情。1 创设活动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情境中进行习作训练,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开展的活动可以是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打电报)、体育活动(如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文娱活动(如表演课本剧、讲故事)、手工制作活动(树叶画制作、制作不倒翁)。做做小实验,剪剪小手工,玩玩橡皮泥,这些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在动手、动脑之后,再让学生动口,说说自己的构思,谈谈遇到的困难,与同学分享成功的欢乐,孩子们就会有写不尽的话题。例如在学校开展的两人三足比赛中,学生们由于亲身参与到了活动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比赛这个激烈的场面,因此,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句句都是真情实意的流露
9、。2创设实物情境特级教师邓泽棠在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中提到:实物情境以它的具体形象和贴近儿童生活为儿童们熟悉喜爱,描写实物情境的作文由于实物形象的具体可感而为儿童乐于接受。实物情境可分为实物演示情境和实物观赏情境。例如,我设计的一年级说写训练课七彩泡泡七彩梦就是以泡泡创设实物情境,把孩子们带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一次,我在学生的美术书上看到一个“泡泡飞呀飞”的内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正好可以开发利用。我当时想,“吹泡泡”学生肯定感兴趣,可以利用这个兴趣点,诱发学生的想象,音带学生进行说写训练。3创设艺术情境艺术情境包括图画情境、音乐情境和表演情境。艺术情境以形象作为儿童的感知表象,以
10、审美的形式强烈地感染儿童,使儿童升腾起审美的情趣,促使“情动辞发”,从而产生作文动机。请看以下课例:师:(播放鸟鸣声、水声):请大家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你听到些什么声音?你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生: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溪水欢快地向前流淌。小溪旁边有茂密的树木,鸟儿们在枝头活蹦乱跳,呼朋引伴。师(用简笔画把学生描绘的情境画在黑板上):在这欢乐的森林里忽然传来一阵哭声,你们猜是谁在哭呢?生:小松鼠、小白兔老师(边画边说):看,原来是小白兔!小白兔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呢?后来怎样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生(兴趣盎然,编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以上活动中,教师以音乐
11、、图画创造出一个美的形象,以“美”激“情”,以“情”促“思”,促使儿童画面的表象与脑中储存的表象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更美更丰富的形象来。三、实践活动,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少一定的社会经历,“丰富的作文内容”诚了制约作文教学改革的瓶颈。只有打破封闭的创痛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引导走向广阔的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新生。综合实践活动恰恰可以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弥补作前素材搜集与情感体验的不足,为孩子们写作提供“源头活水”。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产生富有个性的体验和情感,随着实践与研究探索的成功,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愈加深刻,达到“情满自溢”,从而产生强
12、烈的表达需求,“不吐不快”,使习作真正诚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德生活、研究探索的方式、所探究的内退、所探究的内容因自己的兴趣各异,写出的作文自然也会表现出各自的创造性和富有个性的真情实感。1综合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习作视野综合实践活动是将学生生活中德个人、社会和自然等诸要素彼此相融,体现个人、社会和自然地有机联系与整合。学生的眼里再也不只是盯着教材中德挤篇命题作文,而是所有的活动内容皆能入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自我。这几年来,我们学校的语文课组一直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习作教学的整合”的课题探究。我们充分挖掘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资源,通过开展语文综
13、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习作视野,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调查、访问、考察、实验、制作、劳动个服务等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由于有了亲身的经历,强烈的感受,孩子们写作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下笔千言了。2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孩子的真情流露综观小学生的作文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最普遍存在的是“说假话,写假事,缺乏真情实感”。只有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并让他们真正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尝试到有米之炊、有源之水的快乐,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请看以下教学案例:感谢亲恩,写出真情以前让学生写我的妈妈,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
14、:题材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无病呻吟。本来,孩子们与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处,那渗透于一点一滴的爱是难以言表的,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母爱的伟大,使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在班上开展了“感谢亲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从中体会付出与给予,体会爱与被爱,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制作“亲亲妈妈档案”。深入了解妈妈;通过参观母亲工厂的车间体会到母亲工作的艰辛;通过“为妈妈洗脚”向妈妈表达爱心。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孩子们有了深切的体会,情感的阀门被打开了,爱德心泉在静静流淌。在汇报课上,孩子们讲述着母爱的故事,展示了为母亲制作的礼物,朗诵
15、了写给妈妈的小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首首稚嫩的小诗,一句句申请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之后的习作是令人欣喜的,孩子们的稳重礼堂着浓浓的亲情,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四、放眼生活,处处有心皆作文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因此,习作教学要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外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把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拥抱生活,获得丰富多彩的习作资源,培养他们敏锐地捕捉身边写作素材的能力,促进他们自主作文能力的提高。我们要从开发与丰富学生的生活空间入手,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融入生
16、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促进每一个个体记忆仓库的开启,习作热情的激发,创新想象的启动,生活个性的表达。开发利用生活中生成性的资源,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及时捕捉习作素材的能力。1到自然中“采风”在多数人的严重,生活在城区的孩子有着太多的优势:他们住在环境优雅的小区,学校教学条件先进,晚上能漫步在灯火阑珊的街市,节假日可以看到美丽的公园,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相比之下,我们农村的学生,接触的是农村的天地,所以一些人便片面地认为农村孩子视野狭窄,思维闭塞,孤陋寡闻也因此感叹:农村习作教学太难了。其实,农村的习作教学有着广阔的天地。农村天地里蕴含着鲜活的习作素材,蓝天
17、白云、花鸟虫鱼、田园野趣、村头小径、落日晚霞这一切皆充满生趣,给了我们以美的熏陶,这就是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田野,走进农村生活,去领略自然风光,听鸟语闻花香,看小桥流水,观农村风光,让这些具有乡土特色的东西走进学生的作文本,融进学生的写作课堂。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呈现鲜活的气息。我喜欢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采风”。夏日的荷池、村边的榕树、金黄的稻田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活泼的蝌蚪、纷飞的蝴蝶、勤劳的蚂蚁流连于孩子们的心间。春天来了,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把学生带出教室,与孩子一起采撷春光。以蓝天为背景,以草地为教室,以春天为话题,以学生的自我体
18、验为主线,与孩子一起走进多彩的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进行对话,让孩子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春天。在大自然中,孩子们的眼睛亮起来了,耳朵灵起来了,嘴巴说个不停。他们看见远处的木棉树绽开了无数火红火红的花儿,一下子冲了上去。哗!太美了!有的仰头观看,有的拾起落下的花瓣。一个学生惊叫起来:“快看,里面有蚂蚁!”另一个同学抢着说:“我知道!因为花蕊是甜的。”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围坐在草地上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孩子们会惊喜地告诉你:“新法的树叶薄得像透明一样;两只蝴蝶在菜花上你追我赶,他们在谈恋爱呢!之后,孩子们写下了春的旋律、花的季节、春天的歌等一篇篇文章,每个
19、孩子眼里的春天都不一样,但每一篇文章里都洋溢着明媚的春光。2 在生活中“捕捉” 许多学生总感觉生活很平淡,很平常,没什么可写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的学生不会观察生活。其实,语文世界是美丽宽广的,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一滴泪水,甚至是一把泥土,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从而引发我们无限感慨,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用心用脑,把生活的点滴融入心灵,从生活中找到契机和切入点,让心情自然流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学会捕捉生活。平时,我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随时记录生活的精彩瞬间。例如,春节期间,到处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新年新气象,到处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忙于春节的各种活动,逛市场、办年货、贴春联、走亲戚、拜年、舞狮、闹元宵、观百米喷泉等。这就是我们可挖掘的习作素材,我们要鼓励孩子随时发现,主动抒写。当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写作文就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件乐事。总之,我们身边的习作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发,大胆利用,唤醒学生倾吐与表达的欲望,张扬学生鲜活的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个性化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应培养敏锐的双眼,从学生的学习成长角度精心考虑,别让习作资源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