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第 8 页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一)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见于四肢特别是下肢运端。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四肢呈对称性“手套或袜子”型感觉障碍。夜间或寒冷情况加重。临床常见以下三种症型。1、气滞血瘀: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兼有局部触压痛,皮肤发紫、舌体有瘀斑、脉涩等症。治以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主穴:取四肢末端井穴或十宣点刺放血,上肢重者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穴;下肢重者取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内庭穴。点刺放血可以祛瘀生新,刺阳明多气多血经穴可以活血通络助气血生化之源。血旺则气足,气行则血畅。配穴:脾俞、胰俞、胃俞、肾俞以治病之本。上肢:
2、内关、八风;下肢:三阴交、八邪。2、湿热侵淫型:临床表现除疼痛外,手足心热,心中烦热,口中烦热、舌红苔黄腻、脉濡而数。治以滋阴清热兼以利湿。主穴:大椎、曲池、太溪、养老。前二穴先刺用泻法,后二穴后刺用补法。配穴:大陵、内关以治心中烦热;太冲、悬钟以疏利肝胆气机。厥阴得平,少阴得生。另加刺肝俞、胰俞、脾俞以治病之本。3、寒凝血瘀型:临床表现除疼痛外,尚有周身畏寒,手足发冷,色清,遇寒则疼痛症状重,或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细缓涩。治以补气生血,散寒通络。主穴:八风、八邪、三阴交、手三里、合谷、外关。先针后灸,或用温针灸,温经散寒止痛。配穴:关元、气海,用灸法以助元阳之气。再配以肾俞、脾俞、胰俞,用
3、灸法或温针灸,补气和血,助阳散寒,以通经络。上述三型病变的治疗,在急性期针刺为主,可全部选用,每日一次;在慢性期针灸并用,也视病人自我症状的多少轻重,酌情加减,隔日一次。连针23周病情可趋于稳定。一个月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7天。(二)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以坐骨神经,股神经受损害为多见、臂丛神经也较为多见。在治疗上,可以神经损害分布区域结合中医痹证的辨证施治原则进行选穴治疗。1、坐骨神经损伤主穴:大肠俞、环跳、委中,环跳、委中二穴针刺得气后感传下传至足趾为佳。配穴:承山、悬钟、太溪,其中,悬钟、太溪感传上达至大腿根部。针感和感传越明显,止痛效果越明显、见效越快。2、股神经损伤主穴:气冲、阴股、环
4、跳、阴陵泉。气冲针刺应注意避开股动脉。3、臂丛神经损伤主穴:扶突、肩井、肩髃、曲池、内关等。前二穴进针不要过深,有针感即止,快速捻转以扩大针感。配穴:偏寒症者辅以温针法,可以灸关元、气海。腰痛明显者大肠俞拔罐,有湿热症状者加风市、大椎、阳池。病程日久,加灸足三里、肾俞、太溪、脾俞。如有瘀血症者可加刺膈俞、血海或十宣穴点刺放血(每周不能超过二次)。本组神经损害的治疗,初期症状较重,每日一次,施泻法,强刺激,以诱导感传直到病所为佳。一般在510次可见到明显效果。二、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1、血管失交感神经支配现象表现为血管运动反射降低而引起表皮血管持续痉挛(受寒冷刺激的明显),四肢发冷,以两
5、足为重。治疗以取厥阴经穴为主,辅以取四肢末端穴位。常用穴位如内关、大陵、太冲、蠡沟、八风、八邪等,以平补平泻和长留针法。病程久者辅以温针。平素注意保暖和避免寒冷刺激,多数能在短期内获效。2、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有吞咽困难,腹胀、呕吐、泻泄及便秘等。治疗取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督脉穴位为主。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脘、内关、胃俞、脾俞等。除呕吐、便秘用泻法外,余症用补法,中脘用灸法,如腹泻重可灸关元、气海,腹胀重者加四满、天枢等穴,同时注意饮食调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涉及范围较广,其周围神经病变多属于中医的痹症,其植物神经病变多属于中医的郁症范畴。三、临床疗效观察目前针灸治
6、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治疗方案,均采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不变,神经病变配合针灸治疗,这样可排除血糖因素对神经病变的影响。如钱肇仁等报告了针灸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心脏植物神经病变以及慢性腹泻的影响,取肺俞、脾俞、肾俞、胰俞、足三里、太溪为主,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加灸曲池、足三里;并发慢性腹泻者加灸天枢、公孙。均用平补平泻法,每周三次,15次一疗程。治疗结果,周围神经病变者(17例)经针灸治疗13个疗程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各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远端感觉神经潜伏期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绝大部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效为82,3个疗程后有效为9
7、0;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患者(27例),经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但乏氏指数、立卧位心率差,30/ 15及异常项目数均获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慢性腹泻的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不及止泻药物。谌剑飞等4对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进行了针灸治疗探讨,在治疗的12例中,有一例多发性颅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口角歪斜,流涎,斜颈,声嘶,吞咽无力等,经检查诊断为型糖尿病并发单侧面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麻痹,在控制饮食下,选膈俞、脾俞、足三里为主穴,配以肺俞、胃俞、肾俞、中脘、三阴交、地机等穴治疗,每次45个穴,分上、中、下区交替进行,局部选穴,面神经麻痹选地仓、颊车、阳白、下
8、关、翳风、合谷为主,配以四白、风池采用毫针透刺法;迷走神经麻痹选廉泉、上廉泉、水突、风府、少商、通里;副神经麻痹选天牖、天容、扶突、肩井、天柱、巨骨、曲垣、小海等穴,每次每组用34穴,各穴均用平补平泻加指压法,留针30分钟,每日针一次,12次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患者除左侧面肌有轻度不自主抽动外,余皆恢复正常。何竟等采用针药结合治疗DPN 30例。取穴:胰俞、足三里、环跳、阳陵泉等,采用提插捻转法,15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观察,结果:显效12例,有效1 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郑蕙田等6采用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治疗DPN 52例,并
9、设西药对照组52例(日本产甲钴胺片,口服每次500 g,每日3次)。治疗2个月后,针药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总有效率885,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DPN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率也优于对照组。提示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张小勤等7使用针灸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5例,并与单纯使用西药组45例(采用Vit B1 100 mg、VitB12 500 mg肌注,每日1次)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889和4444,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7777。曹金梅等8采用针刺治疗DPN 97例,并设西药组35例(口服Vit B1 20 mg、Vit B12 250g,每日3次)进行
10、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4,对照组总有效率857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X2=765,P001)。刘冰9采用针药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60例,并与单纯用药物治疗的120例在临床症状、空腹血糖、血液流变、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基本方:党参、黄芪各1530g,葛根、女贞子各1520g,当归15g,川地龙、水蛭各12g,海风藤20g,木瓜10g,生甘草6g,上肢症状明显者加桂枝l0g,桑枝20g;下肢症状重者加牛膝l2g,杜仲1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取穴:曲池、尺泽、足三里、手三里、内关、合谷、阳陵泉、阴陵
11、泉、悬钟、三阴交、太冲等为主穴,然后根据疼痛部位适当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提插捻转,令得气使针感传至四肢末梢为佳。虚证明显、病程较长者,可灸足三里、太溪、肾俞、脾俞。如配合按摩和点穴疗法则效果更佳。每日1次,留针10l 5分钟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4天,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自觉症状,检查空腹血糖、肌电图、双侧肢体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血流变。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更显其优势(P001)。李永方等10观察固本通络电针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的影响,将84例DPN病人随机分为
12、电针组和弥可保对照组,电针组治疗方法为固本通络。选穴:主穴分两组:(1)仰卧位取气海、关元、丰隆、三阴交;(2)俯卧位取脾俞、肾俞、环跳、飞扬。两组主穴交替使用,余穴随症而取。瘀血较重者加血海、肝俞;痰浊明显者加阴陵泉、地机;大腿疼痛加伏兔、丰市;小腿疼痛、麻木加足三里、中都;足部麻木加太冲、太溪;前臂疼痛、麻木加手三里、外关;手部麻木加内关、合谷;腹泻或便秘加天枢、大肠俞;尿频、小便不爽加中膂俞、会阳。诸穴快速进针后要求针感在深部传导或局部扩散,得气后于脾俞、肾俞、气海、关元穴用提插捻转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然后于损伤神经支配区域穴位接G-6805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5 Hz,强度以
13、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以上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采用弥可保片口服,每次500g,每天3次,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穴位皮肤痛阈(PSP)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和对照组的NCV均有部分明显加快(P 005),PSP显示了双相调整、趋于平衡的变化,电针组SEP的N波明显缩短(P005),在以上3项指标的改善方面,电针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固本通络电针法可以改善DPN患者的神经功能,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四、问题与展望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立足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已经积累了一些临床经
14、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一般认为针灸治疗以早期患者为佳,对晚期患者疗效较差。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其早期诊断及疗效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许多资料之间缺乏可比性。2、穴位、手法、疗程等方面无统一标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等设计严禁合理的临床研究。3、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并发皮肤感染,必须严格消毒针具及皮肤。4、针灸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还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同时进行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密切追踪观察,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运用现代医学理论与实验方法,阐明针灸作用机理与环节,筛选穴位,优化穴位组合,阐明经脉脏腑相关联系的规律,为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