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小研究设计类型的探索(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前小研究设计类型的探索(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前小研究设计类型的探索-第 7 页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课前小研究设计类型的探索摘要:本文试图从数学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根据教材中教学内容合理定位出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更具有效性的课前小研究,如游戏型、操作型、体验型、尝试型、研究型、调查型、阅读型、整理型等各具特色的小研究。只要给学生一个活动、一个问题、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寻找,让他们自己大胆地往前走,定会创造出别样的天空。 关键字: 类型 活动 问题 空间 课前小研究是在传统的课前预习一些基本策略基础上作适度的拓展,使课前的导学活动更具科学性、趣味性和目的性。如何使课前小研究根据课的内容进行归类,设计出学
2、生喜欢,适合他们探究、操作、实践、创造,最终把课堂研究的时空进行拓展,把学习的方式进行转变,让课堂变成孩子们的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上大展身手,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别样的天空!以下就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经验体会。一、给学生一个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创造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以动作开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有活动实践的天性,有创造成功的欲望,我们在课前作业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使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自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创造。 1.游戏型小研究 平移和旋转 班 级 姓名 1、利用学具袋中材料制作平移和旋转的小学具,并玩一玩。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现
3、象也是这样运动的?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可以设计游戏型小研究。这种小研究可以把所学知识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例如:平移和旋转要求学生在家里或者就课前空余时间拿出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起来玩,小朋友之间交流交流感受,并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是平移或旋转。再如上下、左右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玩对口令、做相反动作等游戏。通过这样的课前活动,学生在玩中感受,在玩中主动钻研,这样的作业学生喜欢,家长也喜欢,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操作型小研究 通过操作展开思考是小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搭配、找次品、三角形三边关系、
4、平面图形的认识等(如下图),一定要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数、摆、剪、拼、量、画、摸、拆等直观感知活动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真正用于此环节探究的时间却不多,而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往往过过场而已。如果真正有实效地探究那必然会占用很大的课堂时间,假如把这个环节置于课堂之前,让学生通过课前操作,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这些结论,有了这些铺垫将会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在课堂中老师只要带着学生直奔主题,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入教学,或者针对重难点开展辨析就可以。学生通过课前的操作,兴趣激发了,时间节约了,效率也提高了
5、,让我们看到了课前小研究的魅力所在。 小研究 找次品 班级 姓名 预习书P134-1 35,完成下面各题。1.有3瓶牛奶糖,其中1瓶少了2粒,请用你聪明的头脑试着把它找出来。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2.有5只外表没有差别的乒乓球,其中一只乒乓球稍轻点。现在只有一架没有刻度的天平,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那只稍轻的球来。分法 操作过程称的次数我的结论:至少称( )次就一定能找出那只稍轻的乒乓球。小研究 搭 配 班级 姓名 温馨提示:自学书本P112 、115 完成以下研究。 题目:小红有2件上衣、3条裤子,如果一件衣服和 一条裤子算一种穿法,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我的猜想:共有( )种不同的穿法?验证摆
6、一摆 (用学具摆摆说说你的搭配方法)连一连 (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搭配的方法记录下来)我还有其他方法:我的结论:共有( )种不同的穿法。 小研究 三角形三边关系 班 级 姓名 你能用学具袋中的4根小棒,一定能摆成三角形吗?动手摆一摆,并完成表格的填写。选择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厘米)能不能摆成三角形 我的发现: 小研究 平面图形的认识 班级 姓名 1、你知道七巧板吗它是由哪七个图形组成的呢,你能记下它们的名字吗?2、 这些图形你还在哪里见过呢? 用七巧板能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呢,快拿出出学具来拼拼看。3、你能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图形吗?试一试,你肯定能行。 3.体验型小研究 小研究 路程、时间、速度 班级
7、姓名 (1)1分钟你大约能走多少米?能跑多少米?试一试。 (2)选一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测试或调查一下, 一分 钟,它正常行驶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很多时候是在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中获得体验的。活动体验式小研究关注的是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活动后的体验、感悟。这样的课前小研究可以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深入体验提供机会,即延长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时间,又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与体验。如在教学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一课中,对速度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课前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小研究,(如下图)课前让学生体验1分钟你大约能走多少米?能跑多少米?并选一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测试或调查
8、一下,一分钟它正常行驶大约是多少米?这些活动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学生通过课前的体验,不但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又让学生对速度有实实在在的感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再如千米的认识、克、千克的认识等抽象概念都可以让学生回家体验,再带着一定的感受、体验来上课,可能效果会更好。 二、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叶圣陶老师说:“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老师我们要赋予学生“自渔”的能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题目,让他主动地去寻找、去探索、去证明,在解决中学会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策略,让问题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 1.尝试型小研究 尝试型小研究就是在预习中鼓励学生尝试解答课本
9、的例题或同类型的题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如遇到困难可在课本中通过自学,通过模仿、迁移寻求解题的方法,也可以留下悬念,在课堂中学。这样的课前小研究设计必须体现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如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验算等(如下图)从学生的作业上我们就能了解到学生哪些是会的,会的理解又有多深刻;哪些是不会的,又有多少人是不会的,难点又在哪里?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就集中在难点问题,学生自己会的我们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我们不讲,我们要讲易错、易混淆、易漏点,讲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解决不了的。
10、这样上课就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目标性,与没有进行前置学习的班级相比,这样的课堂学习更扎实、有效。 小研究 加减法的验算课前小研究 班级 姓名 1.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2个加法算式的得数。13-5=8 5+8 8+5思考: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答: 2.观察下面算式,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4+47 47+3481-34 235+765= 765+2351000-235=3.你发现了什么? 4.一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5.你也能编一组吗? 如果用它们家庭里的各部分名称来说.: 小研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前置作业) 班级 姓名 光明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同学去鸟岛春游,各班人数如下:二(1)班二(2)
11、班二(3)班二(4)班23人31人32人39人两个班坐一条船,有几种方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并说说是怎么算的。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班和( )班( )班和( )班算式:( )班和( )班( )班和( )班算式:( )班和( )班( )班和( )班算式: 2.证明型小研究 植树问题 姓名 (1)同学们在学校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几棵树?(2)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列出算式,并说说你的想法。我知道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栽的棵树比间隔数不列式,你能表示出不同的种法吗?小研究 圆柱表面积计算 姓名 思考: 是不是所有圆柱形的实物都要计算它的2个底面+侧面?并举例。
12、 反比例的意义 姓名 1、 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举例说明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 乘法分配律 班级 姓名 (1)自学书本36页(2)完成下面问题。 (8+6)和8+6这两个式子相等吗? 怎么证明?( +)和+这两个式子相等吗? 怎么证明?(3)我知道:研究在小学中高段,学生的思维逐渐朝抽象思维发展,而问题导学是数学学科最惯用,最方便的导学方法,可以根据新知识设计一些问题与结论让学生举例来验证。如乘法分配率、植树问题、反比例的意义、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圆的认识等一些有公式、有定律的内容,我们设计的小研究
13、就应该切实抓住教学的关键(如上图)。例如乘法分配律学生做的小研究:生1:比如(8+6)9=126, 89+69=126。所以它们是相等的。生2:是根据乘法的意义:(8+6)表示14个,8个和6个也是14个,所以他们是相等的。生3:我是通过算长方形的面积来解释。长方形长为8厘米和6厘米,宽厘米,可以用长宽=(8+6)的方法,也可以用8+6,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相加,是大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它们是相等的。生4:我是举例的,如学校要买5套玩具送给小朋友,小恐龙和大恐龙是一套的,小恐龙5元,大恐龙10元,一共几元?看到学生精彩的呈现,我明白了,经过这样的研究,学生不但学会了一种方法,还掌握了一种数学的思想
14、;经过这样的探究,学生的逻辑能力已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有用的;经过这样的研究,使我们更加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的能力真是不可估量的。 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课前小研究使教学活动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变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空间,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有自由想象空间、自由学习时间、自由创造的机会和自由实践的基地,这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培养,让他们自己也能往前走。 1.调查型小研究小研究 位置与方向 姓名 自学书本第3页,完成以下作业。一、 我收集的图片我的发现:( )在( )的( )面我还发现: 小研究: 年、月、日 姓
15、名 我的生日是 月 日一、我们组的调查的年份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总天数天数天 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二、我的发现1、数一数,一年有几个月?一年有多少天?2、哪几个月是31天(大月)?一年中共有几个月是31天(大月)?3、哪几个月是30天(小月)?一年中共有几个月是30天(小月)?三、我知道了 二月份是多少天?你知道什么叫平年,什么叫闰年? 小研究 利息温馨提示:可以查看资料或请教他人1、请你在家长带领下到银行去储蓄、取钱,2、“利率是什么?” 3、“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 “储蓄哪种方式比较合理 ?”等4、查看一本银行储蓄本,要经过家长同意并记录存
16、入本金时间利息总余额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理解与应用。有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由直接告知的方式,表面上学生能接受,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当然也不会应用。我们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此,可让学生课前调查、搜索、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利息、打折、百分数的意义、年月日、位置与分享等来自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就直接在课前让学生到银行、商店、生活去接触、去模拟。这些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的话,一是没有社会上
17、来的真实,二是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时会不允许。如课前去做,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通过学生自己亲自的实践收集有关数据及信息,观察和体验到的数学问题,感受、影响会更深,解决起来兴趣浓厚,气氛也活跃,并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位置与方向,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如下图),学生有从生活中收集的图片,有把生活的现象复制下来,有用自己的图描绘出来,也有些是自己创造的,我们从学生的作品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去调查、去实践、去探索,定会看到不一样的课堂。 2.阅读型小研究 学生作品 小研究 平行与相交 班级 姓名 1、 画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8、并根据他们的关系分类。2、 自学课本57页上面两段,对于不明白的内容圈出来。 小研究 比例尺 班级 姓名 1、你肯定认识卷尺,直尺,皮尺 ,那你认识比例尺吗?它有什么用呢?2、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翻看书上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把知道的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记录下来,可以在书上做记号。3、想想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现在数学教材,虽然有些图片,但它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优美的语言,和其他课外书相比,其可读性可想而知,对学生也没有多大吸引力。而我们设计阅读型小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些枯燥的知识,能够提前知道,了解学习的大致方向,也不致于盲目,可以缩短学生上课进入学习角色的准备时间。如果
19、只是一般地看看,是看不出什么名堂,而如果在布置阅读任务时给学生一定的指向性、一定的要求、一定的空间就不一样了。(如右图)比例尺、平行与相交指导学生看看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以前的知识有没有联系,有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自己能理解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效果应该是很明显的。并且对书本中的知识点、关键点,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划、注等方法记录下来。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之处,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去理解知识;对于理解不了的,可以以问题的方式呈现,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把一些疑虑写下来。如比例尺经过预习后,有些学生可能知道了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还知道了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实
20、际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等。学生的问题有“为什么叫比例尺?它是一把尺吗?地图、设计图纸上看到的比例尺,它的前项为什么都是1?”等等。上课时学生带着不明白的问题进入上课,听讲更有侧重点,学习更有效。而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疑难点为切入口组织教学,在解决学生的问题中深入理解知识,通过交流扫清知识障碍,这样的课堂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整理型小研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 班级 姓名 内容编题或计算口算请编4题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不计算)笔算22812 10815 11045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整理 班级 姓名 内容公式推导相关知识点易错题或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整理和复习常常是
21、老师牵着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老师滔滔不绝,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学生被牵着鼻子无可奈何的钻进老师整理好的知识网络中,像只无头苍蝇,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到处乱撞。如把整理和复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复习整理(如上图),让学生自己整理这单元一共有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哪些,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也可以举例说明或者出些题目让学生考学生。从学生的小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学生通过自主梳理,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对整个单元、整个章节的内容简明、清晰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将知识由厚变薄了,不但可以形成知
22、识的网络,而且是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提升和总结,学生作品可见,表格整理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一种较好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形式可以各异,也可以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用括线图,树枝图,集合图等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生动地表示出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创意设计各种形状,如下图圆的复习学生有:括号图、集合图、花形图、大树图、圆形、书本形状、手抄报等各种各样的板式。这样的整理不但把知识疏通了,也给平淡的复习课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圆的复习学生作品不管是什么课,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的特点以及课本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实施课前小研究,给学生一个活动、一个问题、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寻找,让他们自
23、己大胆地往前走,定会创造出别样的天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写作背景: 在深化教学改革、坚持课堂转型的今天,围绕教育局提出“以课堂转型为重点推进轻负高质,消除学生根源性负担”这个指导思想。我校在2008年提出了“快乐课堂”教学改革,在2009年下半年确定了“快乐课堂”四大教学板块:课前研究、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共享拓展。而其中课前小研究是一堂课的开端,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课前小研究的设置使我们遇到了不少的迷茫,走了不少的弯路,如何设计出适合课堂、适合学生口味的小研究呢?申报了省课题的研究,在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对课前小研究的设计型式、设计策略、如何使用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就针对如何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设计出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小研究。写作参考文献: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2南山,话题:前置性学习,广东教育 ,2009043黄新梅,识字前置性教学,广东教育 ,2009044戴昌虎,有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 生本理念”,小学时代教学研究,2010055吴建希,中学化学 “ 前置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现代教育论坛,2009116蔡 建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刍议 ,数学研究,200847赵玲琴,浅谈生本教育理念,教育时空,2010058雷泽怀, 我对生本教育的几点思考 , 人民教育, 2009( 15 ) 。梁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