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6274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 7 页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精神科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行为、思想以及情感均不正常,特别是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其年龄、身体状况、病情各异,因此加强对精神科的夜间护理至关重要。但是因各种因素,当前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其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为提高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精神科 夜间护理 问题 对策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主要为各类精神病患者,这些患者常常行为异常、精神紊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个别患者不仅不承认自己有病,还可能对他人或者自身造成伤害

2、,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特别是在夜间护理,因为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常常在夜间有明显转变,表现出情绪波动大、烦躁、睡眠障碍等,因此重视夜间护理意义重大。 一、精神科夜间护理特点 (一)值班人员少 一般情况下,值班人员没有护士长的指导,也没有其他同事帮助,再加上精神病的常常具有偶然性,特别是在夜间,患者思维会高度集中,消极情绪加重,常常出现自杀、自伤、伤他、毁物等冲动行为,从而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而夜间护理很多工作主要由两人共同完成,因此工作量大。 (二)工作时间长 相比于白天,夜间护理工作的持续时间更长,时间一久,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容易疲劳。 (三)意外多 据统计,在夜间,精神病患者在16:002

3、4:00时间段以外走行为较多,而自杀、自伤、他杀等行为主要发生在24:008:00这个时间段,到了后半夜很多患者苏醒,常常趁人不注意在卫生间自杀。个别患者在白天外出活动时利用拾到的锐器或者服用异物等方式自杀,还有个别患者撬门窗外逃等。 二、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交接班不严 考虑到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量大,个别后半夜值班的人员为了照顾前半夜值班的人员能够及早下班,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未对物品清点便匆忙交接班,这样做产生的后果便是第二天早晨交班时发现物品被损坏或者遗失了,但是不确定到底发生在哪个值班中,无法追踪物品,甚至还有个别人员对病情的交代也是含糊不清的。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

4、当前,因为夜间护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以至于个别夜间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散漫、消极怠工、作风不严谨、有章不循等,另外还存在着夜间值班人员巡视不勤,对于异常情况的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夜间护理的质量。 (三)经验不足,判断能力较差 这种现象在社会工作者中表现比较突出,近年来,精神病院吸引了很多社会工作中前来义务劳动,这些工作者来源于各行各业,但是普遍缺乏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巧,缺乏精神科基本知识,因此在面对精神病患者出现各类状况时,常常无法准确做出判断,更谈不上实施护理对策了。 (四)值班人员身体素质差 由于值班人员因睡眠严重不足,值班期间精神状况差,进而直接降低了夜间护理工

5、作的质量。 (五)医闹纠纷时有发生 当前,医闹纠纷已经不单单是医患关系问题,在应对医闹纠纷方面,一旦方法不当,便可能导致医闹纠纷频频发生。在笔者工作的医院,就曾经出现过一位抑郁患者在夜间自杀事件,该病号一直想自杀,再加之上夜班护士少,照顾病号多,所以防不胜防。之后家属三番五次到医院来闹事,要求赔偿100万,完全不尊重相关法律法规,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三、解决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第一,在交接班时,要仔细清点物品和药品,首选需要认真清点病区内固定的药品、物品等,重点检查危险物品(如剪刀、保护带、指甲刀等),一旦发现有物品丢失应马上清查,以防被患者私自拿走

6、当作伤人、自伤、自杀的工具。第二,在交接班时,要认真清点好患者的数量;第三,在交接班时还应该了解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对于刚进来的患者,要重点研究新进患者的病史,查看其是否有冲动、消极、逃跑等行为,若患者有上述情况要予以重点观察。夜间护理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防各类意外事故产生。 (二)健全夜间护理管理制度 要严格根据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充分遵循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夜间护理管理制度,对夜间护理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规范,以防管理疏漏。 (三)提高值班人员专业知识 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社会工作者,在护理期间均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

7、念,对于社会工作者要自觉利用课余时间掌握精神科基本理论知识,对精神病的种类、夜间可能出现的症状进行大致了解,认真学习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执行,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相关规章制度。而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主要掌握精神科常用药物的药理机制、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方法以及夜间护理常见问题以及处理办法,以此提高夜间值班人员的护理水平。 (四)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心理素质 夜间护理工作会因为打破了值班人员的生物钟而常常感到异常疲惫,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便应该注意加强身体锻炼,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周末或者节假日通过爬爬山、练练太极

8、等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身的体魄,从而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夜间护理工作中。 (五)解决好医闹纠纷 为了合理、高效解决医闹纠纷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医院要加强医患沟通,并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依法规范医务人员行为,要意识到医患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要受到法律保护且不容侵犯。其次,作为医院还应该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保证精神科的管理质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闹纠纷。 四、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夜间护理作为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夜间护理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患者病情的有效措施。虽然,精神病院夜间护理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笔者坚信,只要找准问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健全夜间护理管理制度、提高值班人员专业知识、加强身体锻炼便能够有效提高夜间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军.精神病患者夜间护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0,(17). 2覃丽英.精神科夜间护理的循证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3,(15).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