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6页血管结构 动脉管壁结构由内膜、中膜、外膜组成,根据管径的大小,常把动脉分为大、中、小三级。周围动脉中除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外,其余在解剖学上有名字的动脉大多属于中动脉。其血管壁的主要成分为平滑肌,故又称肌性动脉。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6页 1、内膜:位于腔面,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组成,三层中最薄的一层。 2、中膜:较厚,20-40层环状排列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夹有少量弹性及胶原纤维。 3、外膜: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并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在与中膜交界处常有明显的外弹性膜。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6页一、局部解剖一、局部解剖现在学习的是第4
2、页,共36页 股动脉在腹股沟深面的中点水平续于髂外动脉,通过股三角,进入收肌管,并又股前部转至股内侧,出收肌腱裂孔,走行至股后侧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6页 腘动脉续于股动脉,经腘窝深部中线附近下降至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腘动脉主要分支: 膝上内、外动脉 膝下内、外动脉 膝中动脉 胫前动脉 胫后动脉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6页 胫后动脉:沿小腿后面,深、浅屈肌群下行,经内踝的后方转入足底,分支有: 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胫前动脉:向前穿过小腿骨间膜上端,行于小腿前群肌之间,下降至足背后移行为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6页下肢动脉常
3、见解剖变异 动脉 解剖变异 股总动脉分叉 高位分叉 股深动脉 上段走行于股浅动脉 的内后方 胫后动脉 缺如 腓动脉 发自胫前动脉 胫前动脉 在膝关节或以上从腘动 脉发出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6页下肢静脉解剖 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深静脉:股总、股浅、股深、腘、胫前、胫后、腓、髂总、髂外静脉 交通静脉:内踝、外踝、大腿 小腿肌肉静脉丛:腓肠肌、比目鱼肌、 (在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内,都有瓣膜存在。若瓣膜发生功能不全,则血液逆流而出现静脉曲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6页二、检查方法 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常用4-7MHz线阵探头。股浅动脉的远段
4、和胫腓干的部位较深,肢体粗大者且位置深在的静脉(如股浅静脉远心段)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6页检查体位 一般采用平卧位,被检肢体略外展、外旋,膝关节略为弯曲,也称“蛙腿位”。 从小腿前外侧扫兴胫前动脉或从小腿后外侧扫描腓动脉时,则需让屈膝或伸直,必要时略为内旋。 一般来说,站立位较卧位更适合下肢静脉的检查(曲张、反流等)。也可取卧位及坐位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6页 灰阶超声 彩色多普勒 脉冲多普勒检查步骤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6页 灰阶超声是显示组织结构的基础,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频谱的应用都建立在此基础上 合理调节灰阶超声 的设置以获得 最佳
5、灰阶图像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6页 1、增益和时间增益补偿(TGC) 原则:应调节到正常血管腔内呈无回声,无超声反射时的最大值。即继续调高增益将导致正常血管腔内出现灰色超声反应。近场抑制、远场抑制、远场增强 2、显示深度(depth) 3、聚焦区(focus) 4、影像缩放(zoom)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6页彩色多普勒设置及其调节 取样框位置、大小及角度 血流速度量程(scale) 彩色增益 数据反转 基线 壁滤波 彩色优先权阈值 能量多普勒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6页脉冲多普勒设置及其调节 取样容积的位置和大小 角度校正 血流速度量程多普勒混叠 数据反转 基线 壁滤波现在学习的是
6、第17页,共36页 常用避免多普勒混叠的方法: 1)增大多普勒流速范围,即提高脉冲重复频率 2)调整多普勒基线 3)在保证不超过60的前提下,适当增大多普勒角度 4)换用较低频率的超声探头 5)从不同角度进行扫描,尽量降低取样容积的深度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6页检查要点 灰阶超声:观察血管内壁和管腔结构,识别解剖变异。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方向、流速分布及有无流速增高引起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a、应尽量采用较小的多普勒取样容积(1.5-2.0mm)以测得被检特定部位的流速,以避免出现由于取样容积过大而产生的频谱增宽。b、多普勒角度,即超声波入射与动脉血流的夹角应60。c、如有可疑狭
7、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6页检查步骤 横切(按压)+纵切彩色多普勒 股浅动脉远段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好发段,部位较深,应适当调节仪器,必要时可选用频率较低的探头。 腘动脉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应注意其口径变化,并观察动脉腔内是否有附壁血栓。 深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鉴别标志 小腿肌间静脉(腓肠肌静脉、比目鱼肌静脉)是孤立性血栓的好发部位。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6页 胫后及腓动静脉探查路径: a、小腿前内侧径路:患者仰卧位,膝关节稍弯曲,小腿外展,探头至于小腿前内侧,声束指向后方或后外方,延胫骨外侧及肌肉之间间隙探查。 b、
8、小腿前外侧径路:探头置于小腿前外侧,声束指向后方或后内方,在胫前静脉深部能显示胫后及腓静脉。 c、小腿中后侧径路:胫后静脉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6页注意事项 1、 下肢动脉近心端至远心端血流速度不断降低,检查过程中,特别是检查高度狭窄或闭塞远端的动脉时,应不断优化(降低)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 2、下肢动脉斑块及壁严重钙化时,影响声束穿透,彩色和脉冲多普勒可能均不能显示血流,造成血流中断假阳性表现。此时,应检查明显钙化动脉段近端和远端的动脉,判断血流是否存在。 3、 从腘窝探查腘动脉时,应向近心端方向扫查,以保证从大腿内侧检查和从腘窝检查范围相互覆盖,使股
9、浅动脉和腘动脉任何节段均不被遗漏。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6页 4、下肢静脉成对很常见,两条静脉都应检查。 5、正常小腿胫后、腓静脉的自发性血流信号可不显示,但在人工挤压远端肢体或足部后,静脉内血流信号可显示。 6、浅静脉位置表浅,易压瘪,检查动作宜轻。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6页三、正常超声表现 动脉:管腔清晰,无局限性狭窄或扩展,管壁规则,无斑块或血栓形成。动脉壁的内膜和中层结构分别表现为偏强回声额低回声的匀质条带。 静脉:内径常大于伴行动脉内径,且随呼吸运动变化。深吸气或乏氏运动时,内径可增宽。特征:静脉壁薄、可压缩性 注:静脉管径明显大于相邻动脉(超过2倍)且不随呼吸运动而改变,
10、应高度怀疑血栓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6页右侧股浅动静脉右侧股浅动静脉右侧腘动脉右侧腘动脉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6页患者男,55岁右侧腘静脉血栓右侧腘静脉血栓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6页彩色多普勒 正常动脉管腔内可见充盈良好的的色彩,常为红色或蓝色。动脉血流具有搏动性,表现为与心动周期内动脉流速变化相一致的周期性彩色亮度变化。 正常静脉内显示单一方向的回心血流信号。挤压远端静脉时,血流信号增强。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6页脉冲多普勒 静息状态下,正常动脉的典型脉冲多普勒频谱为三相型,及收缩期的高速上升波、舒张早期的短暂反
11、流波好舒张晚期的低流速上升波。 在老年过心脏排血功能较差的患者,脉冲多普勒频谱可呈双相型,甚至单相型。 正常动脉内无湍流,脉冲多普勒频谱波形呈现清晰的频窗。肢体动脉的血流速度从近端到远端逐渐下降。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6页 下肢静脉的多普勒特征 自发性 期相性-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随呼吸运动 而变化 乏氏反应 挤压肢体远端血流信号增强 单向回心血流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6页乏氏反应:深吸气后乏氏反应:深吸气后憋气,四肢大静脉或憋气,四肢大静脉或中等大小的静脉内径中等大小的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信号明显增宽,血流信号减少,短暂消失甚至减少,短暂消失甚至出现短暂反流。(出现短暂反流。(反反流时间流时间1.0s有诊断有诊断意义)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6页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