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简答(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5414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简答(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经济学---简答(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简答(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简答(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理经济学-简答-第 8 页第一章 绪论1、人类社会要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是什么?答:在解决稀缺性问题时,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作出选择。选择包括以下三个相的问题:(1)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的问题。即将现有资源用于哪些商品(包括服务)的生产?各种商品又分别生产多少?它是经济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2)如何生产的问题。即用什么方法生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何生产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技术的问题。(3为谁生产的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供哪些人消费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也就是收入分配问题。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和各个社会所面临的永恒问题。因此,以上三个基本

2、经济问题是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任何经济组织都会遇到的、所有类型的经济共同存在的问题。2、企业管理决策一般按照什么步骤进行?答:通常可以把管理决策过程分为七个步骤:(1)确定目标;(2)界定问题;(3)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4)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5)收集和估计数据;(6)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评估,从中选择最优方案;(7)实施和控制,3、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答:(1)两者之间的联系:作为主要理论支柱的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在许多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管理经济学视为应用微观经济学,或者说管理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对企业

3、及管理者而言最为重要的应用部分。(2)两者之间的区别:管理经济学也有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内容,如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等。从学科属性上来讲,微观经济学时一门理论科学,而管理经济学时一门应用科学,它们在研究内容、范围、方式、目标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在内容上范围上存在区别;第二,在研究方式上存在区别;第三,在研究目标上存在区别;第四,在研究假设条件上存在区别。第二章 市场供求分析1、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答:一般说来,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替代效应体现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它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的商品需求量增加

4、;收入效应体现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它使消费者价高时少买,价低时多买。2、请解释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之间的区别。答:区别如下:(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这种需求量的变化在需求曲线上表现为“曲线上的点移动”。(2)需求的变化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整个需求关系的变化。其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位移即“需求曲线的线移动”。3、画图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P37-394、什么是供求定理?答: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而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这就是供求定理。5

5、、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功能或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功能或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二, 调节消费的需求和企业的供给;第三, 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第三章 需求弹性分析1、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如何?答:其关系如下:(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p/1),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提高价格,总收益下降;降低价格,总收益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p/1),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提高价格,总收益增加;降低价格,总收益下降。(3)单位弹性的商品(/Ep/=1),其销售总收益不随价格变动

6、而变动。2、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高档次家电分别采用提价还是降价的方法?并说明理由。答:(1)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对需求缺乏弹性(/Ep/1)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收入与价格成反比。所以,对高档家电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奢侈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3、为什么农民在丰收时收益反而会有可能降低?答:这是因为农产品为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丰收使农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但是需求量却上升较小,总收益反而下降。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增产不增收的丰收悖论。4、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何启示?并举例说明。答:需求收入弹性理论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的

7、启示有:(1)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收入弹性来制定出不同经济周期的合理的产品发展战略。比如,对于那些产品收入弹性大于1的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以不断扩大再生产,实行规模经济;在经济萧条时,缩减规模。对于那些产品收入弹性在0到1之间的企业,在经济繁荣时也不应过分扩大规模,有条件企业可以适当的将部分生产转向发展机会更好、回报更高的行业;在经济萧条时,适当缩减或维持原有规模。对于生产低档品的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及时缩减规模或转产;在经济萧条时则酌情扩大生产。(2)企业可以根据收入弹性理论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例如,不同的收入弹性类型的产品应针对不同的收入阶层进行广告宣传或进行其他方式的促销活动;不同收

8、入水平的地区,应划分为不同的销售区域和采用不同的销售策略。(3)企业可以根据收入弹性理论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比如,企业为满足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使其产品品种多元化、档次多样化;为寻求收益和风险的合理组合,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收入弹性关系,实行产品多元化策略。5、需求的交叉弹性理论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何启示?并举例说明答:需求交叉弹性理论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启示有:(1)当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替代品和互补品时,企业制定价格时,要考虑到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吉列牌剃须刀片和刀架是互补品,两者的交叉弹性为负值,那么企业可以对刀架制定低价,而对刀片制定高价。从而从高价的刀片中获

9、益。(2)当替代品分别在不同的企业中生产时,企业可以利用交叉弹性来分析其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比如,企业可以利用交叉弹性分析与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交叉弹性越大,说明两者的竞争越激烈。第四章 投入产出分析1.画图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课本88页)2.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企业应该选择第二个阶段进行生产?(课本91页)答:当只有一种要素可变时,我们可以将生产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从生产的初始阶段开始,一直到平均产量最大点为止的区域。在该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会使平均产量增加,因为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所以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都能提高平均产量。这表明

10、,同可变要素投入相比,固定要素投入过多,很不经济。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从平均产量最大点开始,到边际产量为0结束的区域。在该阶段,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虽递减但大于0,故总产量仍然递增,直到最大点。同时,因为边际产量已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开始递减。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从边际产量为0开始,再投入可变要素,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这时,每减少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反而能提高总产量,这表明与固定要素投入相比,可变要素投入太多了,很不经济。对比第一和第三阶段可知:在第一阶段中,可变要素投入与固定要素投入比例太低;而第三阶段,这一比例又太高。在第三阶段,企业必须支付那些多余的可变要素投入

11、,而这些投入只能降低总产量;而在第一阶段,企业必须支付那些没有充分利用的固定要素投入。第二阶段是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适当的阶段,理性的企业必然会选择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3.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课本89页)答:(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人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最终会出现递减的规律。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在既定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的例子,经常作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例证。(2)我国大

12、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意味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在更大程度上是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只要还有70%左右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出去,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近十几年农村的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

13、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利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在假定只要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的情况下,画图说明企业生产的生产均衡点。(课本98页)5.企业要招聘工厂流水线操作工,在平均劳动产出中,一般企业更关心哪一个?如果企业发现平均产出开始下降,企业会雇用更多的工人吗?这种情况下,意味着企业之前雇用的工人的边际产出如何?(课本89页)答:(1)企业会更关心平均劳动产出。(2)如果企业发现平均产出开始下降,企业不会雇佣更多的工人,甚至会解雇工人。(3)根据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

14、平均产量,则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从而得出企业平均产出下降,企业雇用工人边际产出小于平均劳动产出。第五章成本-收益分析1.在进行面向未来的决策时应该如何对待沉没成本?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答:沉沦成本是已经沉在在“海底”而无法收回的成本。比如,在不少城市中,有时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半吊子”工程项目。比方说,一座楼房建了一半,留下半截空架子就停止了建设。如果这不是因为房产商没有资金,也不是因为建筑质量不合格。而是因为房产商认为继续建设在经济上不合算的,那么,这些“半吊子”项目工程如果无人问津就完全是沉沦成本了,如果

15、还能转让,那么多少还可以收回一些资源,那么沉沦成本就会降低。但无论如何,沉沦成本是过去的成本,它与面向未来的企业决策是无关的,应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正所谓沉沦已经沉没,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2.试解释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都呈U形。答: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所以一般呈U形,即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式是因为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而当产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后,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多,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即AVC曲线自此开始转入递增。短

16、期边际成本取决于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可变成本,它的变动规律是,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3.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答: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这是因为:(1)当MR大于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仍会获得更多利润。因而,企业会不断扩大产量。(2)当MR小于MC时,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继续增加产量,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减少。因而,企业会逐渐缩小产量。4.企业在利润最

17、大化的产量上是否肯定就有盈利?试解释之。答:在生产决策过程中,企业通常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产量或规模,但是,在利润最大的产量中,企业是不是肯定利润肯定就是最大化呢?答案是否定的,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有利润,企业在短期内既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当然还可能是持平的,即不亏不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谓利润最大化仅仅表明企业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做到了最好。但即使做到最好,由于短期内并非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及时得到调整的,因而也就可能无法保证企业必然获得利润,甚至还可能遭到亏损。换言之,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遭到亏损,则亏损最小。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

18、到底能不能真正获得利润,不是看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而是看总收益和总成本,或者看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盈利的,反之,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或者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则企业就是亏损的,此时的利润最大化意味着亏损最小化,最后,如果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则企业就这好不亏不盈。5.利润与贡献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在管理决策中应如何正确使用。答:贡献就是增量利润,它等于有决策引起的增量收益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可以接受

19、,在产量决策中,常常使用单位产品贡献这个概念,即增加一个单位产量能给企业增加多少利润,如果产品的价格不变,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收入就等于价格,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成本就等于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单位产品的贡献就等于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由于价格是有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利润三部分组成的,所以,贡献也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意思是企业得到的贡献,首先要用来补偿固定成本的支出,剩下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当企业不亏不盈时,贡献与固定成本值相等。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经营决策1、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企业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费用?答:(1)因为在理论上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无需作广告

20、。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2)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能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2、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述为MC=P?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是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3、在长期均衡

21、点,完全竞争企业中每个企业的超额利润均为零,因而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企业就都无法继续经营。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经济利润为零的点是长期均衡点,而实现长期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短期内厂商的收益取决于短期利润,厂商的短期成本是不同的,只要价格不低于所有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总有厂商可以获得正的经济利润;只要价格不低于所有厂商的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总有厂商可以生存。4、请解释为什么在成本递增型行业中,企业的退出很可能引起价格的下降。企业退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在成本递增行业中,由于厂商退出该行业,该行业的厂商对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需求量下降,造成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根据PMC

22、 原则,随着MC 的下降,P 也下降。厂商的退出是由于规模不经济使成本上升,厂商发生亏损,无法获得正常利润,只能退出该行业。5、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这是否意味着成为垄断者的企业可以任意定价?答:(1)从理论上说,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2)实际上,如果企业垄断厂商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而且,丰富的利润也会吸引其他厂商设法进入,成为潜在的竞争者,导致垄断者失去垄断地位。(3)国家也会对垄断企业的定价加以限制,例如有些国家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第七章 企业定价与广告决策1.价格目标的设置程序有哪些?答:(1)分析企业整体目标(2

23、)提出各种定价目标(3)对各种定价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4)目标优化(5)确定目标2.企业实行差别定价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答: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垄断能力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分割市场不同市场价格弹性不同3.撇脂定价法的优缺点各有哪些?答:优点(1)新上市的产品,常常缺少同类的替代品,其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2)由于产品价格高出成本较多,有条件实行消费者差别定价(3)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回旋余地缺点(1)价格过高可能会引起消费者不满,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2)如果产品没有市场影响力,采用此策略不利于打开产品销路(3)产品定价过高会吸引竞争者的涌入,较高的产品价格难以长期维持4.在什么情况下适用渗透定价策

24、略?答:(1)市场需求大,购买者对价格敏感(2)潜在市场大,竞争者容易进入市场(3)为打开某一较低收入的消费市场(4)产品存在较大的规模型经济5.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企业广告的作用?答:(1)是企业、商品和服务与受众之间的认知桥梁(2)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一贯印象(3)通过多层次传播,形成口碑效应(4)广告在改变消费指向的同时,产生长远的销售利益补遗:1、解释“谷贱伤农”和对农业产品实行保护价的意义。答: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而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同向变动,即销售总收入随价格的增加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

25、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或国家规定保护价的方法,以确保农民对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特别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确保农民收入,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地方政府利益等方面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2、说明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的关系和国企为何“减员”能“增效”。答:图见书P53图3-1。TP、MP、AP之间关系为:(1)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MP等于TP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即:MP为正时,TP呈上升趋势,此时增加工人能增加产量;MP为负时,TP呈下降趋势,此时增加工人反使产量减少;MP为零时,TP最大。(2)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AP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接线

26、的斜率。故当某点上TP的切线与该点和原点的连线重合时,MPAP,反映到图上就是MP和AP相交于该点。(3)当MPAP时,AP呈上升趋势;反之AP呈下降趋势;当MPAP时,AP最大。而一般国有企业因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不高,常常出现人浮于事,人员冗余较多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此时,如果能够改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裁减冗余人员的话,会使生产效率提高,MP会增加,当MP增加到零的时候,企业达到最佳规模,使得TP最大。3、曲折的需求曲线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这种情况下,垄断企业的定价具有刚性。条件为:一家企业如果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企业如果降价,其他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

27、其主要原因是在竞争中保持以致扩大自己的销售量。如果企业降价以扩大销路,则其他企业也要跟着降价,结果销售量的增加比预期的要少的多,故降价后的需求曲线D1弹性较小(形状陡);而如果企业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跟着提价,结果企业就会失掉大量顾客,故提价后的需求曲线D2弹性较大(形状平)。这样,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由D1、D2两部分共同组成的曲折的曲线。然后由D1、D2可求出边际收入曲线MR1和MR2,这两部分构成的边际收入曲线是一条中断的折线。这种曲折的需求曲线说明了为何通常寡头垄断下的产品价格具有刚性,即企业一旦规定了产品的价格,就不再轻易变动。所以,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

28、而是在非价格方面,包括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竞争等。4、举例说明自然垄断企业。政府如何管制?为何不能按PMC定价?答:许多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电力、煤气等企业属于自然垄断企业。政府为让这类企业有可能把成本降的很低,就允许其垄断,但要通过价格进行管制。该类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关产量范围内,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这类企业产量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从理论上说,政府应让企业把价格定在PMC之处,这样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产量最优,但由于该类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边际成本一定低于平均成本,结果会使PMC,企业就必然亏损,这样就不会有人投资,因此,实践中较多的是允许企业按平均成本来定价,即在PAC

29、之处定价。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答:矛盾,因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企业规模已经确定,改变某一可变要素投入量时产量的变化;而后者讨论的是当企业的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实际上,如当企业经营规模较大时,规模收益递增的同时,随某一可变投入要素的递增,当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该可变要素的投入,总产量的增加同样会出现递减现象。即:规模收益递增的企业可能也会同时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6、盈亏分界点分析法为何只宜在相关的产量范围内进行答:因为线性盈亏分界点分析中使用的总成本和总收入函数必须准确的或至少是近似的反映实际的成本和收入情况。而线性的成本和收

30、入函数,只有在相对有限的产量范围内才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实际,超过一定范围,由于不定因素的收益递减和销售量增加引起价格下降等原因的影响,它的不准确程度就会递增,因此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只宜在相关的产量范围内进行。7、为什么说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答:利润等于企业销售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又分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两种。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会计师在帐簿上记录下来的成本,不能用于决策,一是因为它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二是它只能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没有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机会成本是资源如果用于甲用途,就会丢失资源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收入的机会,它是一种机会损失,这种损失,是企业在选择资源用途,也就是决策时所必须考虑的。对经济学家来说,只有机会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所以说,由机会成本决定的经济利润才是决策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