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5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体育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第 4 页小学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现代教育理念,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意识。二、教材分析在体育与健康水平二的教学内容中,立定跳远是在一至三年级跳跃基础上,安排了一些培养跳跃正确姿势,增强下肢力量,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性跳跃内容。将游戏寓于教学,增加学生兴趣。三、设计思路:1.以爱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的第一需要,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
2、容纳感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探究、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2.以爱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分层次教法,小组合作探讨,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认同感、归属感、体会成功的喜悦,走向成功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四、教学设计教 学内 容1、小青蛙过河2、传球接力教 学任 务1、初步学习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技术和遵守游戏规则,2、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让学生体验游戏的快乐。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伴的交往协作能力及不甘落后、勇争第一、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课 的部
3、分教 学 内 容时间次数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德育渗透开始部分一、常规1、集合2、整队3、报告人数4、师生问好5、宣布本课内容、要求二、队列练习内容:1、原地转法2、原地踏步走 3-41队形:宣布内容:要求:1、保证活动安全,积极参与。2、检查服装。3、安排见习生。1、学生站队,体育队长整队。要求:学生动作要求快、静、齐。体育委员整队口令清晰,声音洪亮。2、队列练习要求:动作整齐队列:队列整齐、挺胸抬头遵守课堂要求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基本部分1、奥运小常识2准备活动柔力球动作练习3、球操(皮球)二、 游戏:小青蛙过河方法:1、小青蛙的背后有河水,小青蛙要认真的去学习过河的本领才能跳过河。2、
4、动作方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抬头,两臂后摆同时屈膝,脚跟离地,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规则:小青蛙过河时要双脚起跳双脚落地。2、游戏:头上传球和胯下传球接力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路纵队,排头学生每人双手各持一个篮球球。游戏开始,排头立即举球从头顶上(胯下)向后传球给下一名学生,接球后依次往后传球。当最后一名学生接到球后,迅速向前跑去,把球交回排头手中,以最先到达者为胜队。游戏规则:a.按排列顺序往后传球b.传球时必须背对接者,不准抛接传球。c.传球失误后,须从失误处再往下传。16-81
5、3-168-101184队形:四列横排1、让学生练习柔力球的左右摆动、正面绕环。要求:1、口令清楚、重点提示2、指导学生教法:1、组织:球操队形 组织好学生进行球操的练习。告诉学生注意音乐和动作的结合。组织:教法:讲解示范练习纠正练习。 过河(8-12次)。关键:动作协调配合。要求:听从统一指挥,保证活动安全。要求:练习时认真,开动脑筋,遵守规则,相互合作,注意安全。教法:1、 教师示范并讲解传球技术2、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3、 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4、 各小组尝试5、 各小组练习6、教师巡视学生分小组比赛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学生按要求练习1、认真到位,要求:开动脑筋、主动参与活动认真听教师提要求
6、,活动中严格按要求练习。要求:1、关节活动充分。 2、动作协调,有力。 3、积极开动脑筋、自创各种球类动作1、 学生分成四个小队2、 组长组织讨论、尝试、练习怎样过河3、 总结出通过河的最好方法4、 学生分组练习关键:动作协调配合。要求:听从统一指挥,保证活动安全。1、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2、 组长组织尝试3、 参与比赛要求:组内互相鼓劲 互相提示组织队形:四列纵队要求:1、敢于参与竞争,敢于挑战2、团结合作继续发扬奥运精神渗透我校体育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遵守活动要求发扬学生的集体观念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奥运精神。结束部分1、 放松活动。2、 小结本课内容。3、 安排学生还器材。4、 师生再见。31111、队形:学生散点站立要求:动作认真、放松。2、总结活动内容。表扬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和小组。3、提出更高的要求,布置下节课内容。认真练习动作协调、放松。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