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析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第 9 页浅析范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摘 要: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与五代的关仝一起,被认为是“三家鼎峙,百代标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的大师,他们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宋代画家中,范宽深入大自然,进行观察体会,终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所作之画,峰峦浑厚,笔墨雄奇。他也擅画雪景寒林,雪山形象则是他的创造。以雄沉浑厚的笔墨,塑造峻拔雄伟、气势逼人的山水境界,是范宽山水画的典型特色。关键词:范宽;艺术特色;创新Abstr
2、act: the song dynasty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peak. Northern LiCheng and FanKuan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itial landscape painters, ChengJing hao on the traditional, mainly with ink in the northern forceful grand performance, and five dynasties natural landscapes of GuanTong
3、together, is considered three DingShi, and emi to mark the master process, their creation i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song dynasty, FanKuan in-depth painter carries on the observation of nature, experience, finally created their own style. For the picture, los vigorous, the ink xiongqi. He is g
4、ood at painting snow cold mountain forest, the creation of image is his. To XiongChen vigorous ink, shaping precipitous appeal of momentum majestic and threatening FanKuan state, a landscape of typical landscape features. Key Words:FanKuan;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on 前言:本文对范宽的师承做了尽量详尽的考察,认为
5、文献中关于其师承的描述,其意并不全在述其师承;关于创新,我认为宣和画谱中对范宽创新的描述,暗示了范宽师法造化的方式,而这也正是范宽山水画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一、范宽的师承(一)范宽的生平背景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善画山水,师荆浩、李成,能自出新意大利,别成一家。他重视写生,常居山林之间,危从终日,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虽然月份有时记不清,但也不曾
6、停止。宋人论他的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莽。构图继承荆浩善于画云中山顶,使人感觉深沉,稳重。用笔雄劲而浑厚,笔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浓厚的墨韵,厚实而滋润。但晚年用墨过多,土石不分,势虽雄杰,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其皴法,一般称之为“雨点皴”,下笔均直,形如稻谷,也有称为“芝麻皴”的。画屋字先用界画铁线,然后以墨色笼染,后人叫他“铁层”。(二)范宽的师承据记载,范宽先后师法过荆浩、李成。但现存之作无李成痕迹,而与荆关有许多相似之处。范宽师从荆浩,据说丹徒僧房有一幅山水,与荆浩画法相似,而笔干不圜,在瀑水边题字“华原范宽”,应该是是少年所画,但是用平常的画法比较的话,山顶喜欢画密林,随后是枯树;
7、水旁边有突兀大石,随后变得峻厚,以为是荆浩的弟子,米芾于是用一幅画作为交换,收藏起来作为以后作画的借鉴,还有其他相同点,如气势雄杰、山峦正面折落、四面峻厚等。二、范宽的艺术创新的美学思想基础(一)范宽崇尚道家思想范宽风度非凡,经常往来于山麓之间,非常爱好喝酒,喜好道家学说。但万源归一,二者均以老庄哲学为根本。如此,道家崇尚自然、玩世不恭;佛家关心生灵、自然生命,必然对他产生影响。终南、太华二山皆临近长安,为关陕名山。其山峦形式之美和人文气息均给范宽的艺术境界提供了生活基础。终南山为秦岭主峰之一,历来为厌弃仕途的隐士所景仰,李白、王维等都曾吟诗叹赏。孟郊有游终南山诗曰:“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8、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孟郊.游终南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前四句以奇险之笔夸张终南山铺天盖地,高大雄伟,幽暗如夜,这些特征在范画中留下深深烙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此境中,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由中正之美而生平和之心性。我们对范宽为人心宽体壮,不难由此窥见与大自然气质相契合之处。太华即西岳华山,以奇拔俊秀、险峻雄伟而冠名天下。李白有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王维有句:“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连天疑
9、黛色,百里送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银城”王维.华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所有这些描写都可以在范画中找到相似之处。宋人说范宽善于山水传神,正是范宽对终南、太华的深入观察、感受、灵感突现的结果。明人吴宽曾对范宽这一时期的生活做过一番艺术想象:华原范生性落魄,太岳终南双草屐。酒酣握笔发天真,无奈胸中饱丘壑。开门偏望青错愕,谁遣纷纷雪花落。前锋后岭失岭嶒,何处移来千玉璞。清河书画舫吴宽题范宽雪山图吴宽.清河书画舫.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二)范宽注重“师心”“师造化”范宽山水师学李成、荆浩,后来有所悟,乃叹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物。吾与其师
10、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马鸿增.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版,第60页这几句话是千古名言,与唐代张操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师法前人到师法造化,进而与自己的心境感悟相融合,才能创作出自成一家的作品。这里所说的“师心”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M.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8页,并非完全抛弃客观对象的形神,而是强调个人独到的审美感受。不妨说,范宽始创的“师于人师于物师于心”马鸿增.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版,第61页之说,不期而然地成
11、为后世公认的三个艺术层次、三种艺术品位。范宽其质朴宽厚的个性与李成的俊秀文雅并不契合,两人的生活体验也相去甚远:范宽长期往来于关中、洛阳之间,李成则一直在山东营丘一带活动。由于所见所感迥异,两人笔性、画风自然大异其趣,范宽师法前辈不得进步,转而向其生活中的真山真水学习,范宽在感悟之后,果然面目一新纪念碑式的高耸山峰,坚实的岩石质感、厚重而稳固的山体。范宽着意物象质地、本貌的展现,塑造凝练静止的山水气象,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风貌。三、范宽的山水画艺术特色(一)范宽的山水画构图特点范宽在构图上显然继承了荆关全景式高远法,而与李成平远法迥异。米芾所谓“范宽山水,嶪嶪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马鸿增
12、.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刘醇道所谓“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也”。刘醇道.圣朝名画评.M.长春: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对于雪景山水画的创造性表现,也是范宽一大特点。众多的宋元鉴赏家倾倒于他的雪山图,文彦博、文同、冯时行、楼钥、赵希鹄、鲜于枢等均留有吟诵诗文。评价为“画山画骨更画魂,范宽此中高出群”、“意象如真,令人似脱身走入画中”。冯时行.诗选卷2.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00页米芾曾说“其山雪山,全师世所谓王摩诘”,马鸿增.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
13、版,第65页这句话有些不太肯定,因王维真迹已无法得见,只能是“所谓”了。 雪景寒林图范宽雪景寒林图描绘的是关中的山林雪景。大雪初止,群峰耸立,寒林馥郁。山径、木桥、村舍万籁俱寂。前景群树,姿态矫健,为天寒地冻的冬景,平添几许生气。从前景的寒林纵向推进,到半山腰白雪盖顶的庙宇,再往上便是拔地而起的高耸山峰。在烟云的笼罩下,雄伟主峰两侧隐现的村庄、僻径、山峦以及飘渺的远处群峰,使画作的气象幽静深邃。想象置身木桥之上,仰望巍巍主峰,浩瀚苍穹,人在其中有如微尘;放眼右侧,一旁辅山则是云霭氤氲,宁静神秘,纵深看去,数不清有几重山峦溪谷。惊叹画中的意境,烟雾朦胧中含有浩然气势,浓墨深厚处境界浩淼,淡然处清
14、澈透亮。北宋画论要求山水画达到可观、可居、可游的境界,观者看画如身处真山实水,会有徜徉其中,甚至筑居其间的感受。置身雪景寒林图之前,观者感受的不是丘壑的营造、或是技法的精妙,只是单纯的如临其境的震撼与喜悦。雪景寒林曲在寒风呼啸声中由远而近,人自风雪中走来,在大提琴的衬托下,旋律唱出陕甘典型的山歌韵味。琵琶,笛子与打击乐,层次分明地表现出画作中山势高耸,雪水洋莹的气势。但琴声如水,笛声清丽,乐韵幽婉,感觉仍难以述尽画之深远意境。范宽之所以能创造性的表现出北方山水的气骨和灵魂,是他长期生活积累、观察体悟的产物,也是他作为平民百姓所特有的审美心态而造就的成果,他作品中安排的那些点景人物,是山水的生命
15、力和人的生命里相沟通,因而更加强了作品的人情味,从中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画家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理解乃至某种程度的赞美。顺便指出,范宽自己兼长画人物,不同于关仝、李成画中人物须请人合作,这一点也是范宽山水画中点景人物不凡之处。(二)范宽的山水画笔墨特点在用笔用墨方面,郭若虚评价为“抱笔俱均,人屋皆质”。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抱笔”是书法中由蹲而斜上急出的一种用笔方法,富于力度。“人屋皆质”是指质感和体积感,这是由用笔反复笼染所形成的效果,后人称之为“铁屋石人”、“界话如铁线”、“刻削穷丝发而行笔坚硬”,而总体上则是“得山之骨法”。对他的皴法历来有几
16、种看法。就作品来看,下笔匀直,先用粗笔重墨侧锋勾勒出山岩峻峭刻削的边沿,然后,反复地用坚劲沉雄的中锋作雨点皴(或曰芝麻皴、刮铁皴),塑造出山岩的向背纹路和质量感。在外轮廓的内侧加皴笔时,沿边留出少许空白,近似于“高光面”,以表现山形凸凹。如此入骨的表现出北方山石铁打钢铸般得风骨。又由于皴后反复用水墨渲染,是为“积墨”卢辅圣.龚贤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既浑厚又不干枯,既滋润又沉着。在如此雄厚的气势下,白天似乎变成黑夜,诚如黄宾虹观画时之感慨:“如行夜山,昏黑中层层深厚。”黄宾虹.黄宾虹话语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但米芾却批评范“晚年
17、用墨太多,土石不分”,米芾.宋元绘画鉴赏论阐释.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此论有欠公正,土石不分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范宽很有可能是对景写生而来;再则画风随年龄而改变,晚年更加醇厚,也属常情;三则晚年视力退化,如黄宾虹,反而别有意趣,范宽亦可作如是观。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在夜里行山的感觉般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米芾认为范宽用墨过浓,黄土和石头分不清楚是其缺点,但是这是范宽独有的风格。范宽还善画雪景,是其一大创造。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范宽有坚凝厚重
18、、雄峻茂墨的特色;创作了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其山水画构图的复杂与高妙,意境的深远与神秘,山水的气魄与气势,通篇的气韵,用笔的古朴与骨气均达到了后人很难超越的境界。以雄沉浑厚的笔墨,塑造峻拔雄伟、气势逼人的山水境界,是范宽山水画的典型特色。四、范宽对后世的影响根据史料,背诵学范宽画法者有:黄怀玉、纪真、商训、宁涛、高洵、何渊、刘翼、刘坚等人。他们的作品均未流传下来。圣朝名画评记述黄怀玉为范宽同乡人,有足疾,时人目为跛子。学范画颇得其格。当时贵家有怀玉秋山图8幅,“意思孤特,有范生之风,至有误蓄者”。刘醇道.圣朝名画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98页画继则批评黄怀玉失之工,纪真失之似
19、,商训失之拙,各得其一体。惟有“怀玉刻意临摹其雪山,遇得意处浅深未易断也”,汤垕.画鉴.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据此,传世范画中是否有黄怀玉摹本,亦未可知。北宋末南宋初的李唐,受范宽影响颇大,早期作品尤为风骨相似。而后又影响到马元、夏圭。元明清画家中也有取法于范宽者,如明代唐寅、清初龚贤、近代黄宾虹。李可染也从中吸取营养,画室名曰“十师斋”,马鸿增.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第一师就是范宽,认为他的画“反映东方人心胸之广,气魄之大”,李可染.李可染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233页直至今日,北方山水画家的作品中还
20、能发现范宽的影子,气势大和点子皴尤为明显,这表明真正艺术大师的艺术渗透李之强。结语范宽的艺术创造精神和独特画风历来受到极高评价。图画见闻志说他“理通神会,奇能绝也,体与关、李特异,而格律相抗”。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圣朝名画评认为:“宋有天下,为山水者,为中正与成称绝,至今无及之者。”又说:“求其气韵,出于物表,而又不资华饰。在古无法,创意自我,功期造化。而树根肤浅,平远多峻,此皆小瑕,不害精致,亦列神品。”刘醇道.圣朝名画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连米芾也在批评他的同时,承认“本朝自无人出其右”。元朝人汤垕更认为:“宋画
21、家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范宽、董源三人而已。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其体貌,范宽得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汤垕.画鉴.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甚至连柔淡派的代表人物董其昌在见到范作溪山行旅图之后,也不由发出“宋画第一”董其昌.画旨.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的感慨。参考文献:1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 汤垕.画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4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5刘醇道.圣朝名画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