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苗木的五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桐苗木的五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法桐苗木的五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第 5 页法桐苗木的五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一、法国梧桐霉斑病防治症状病害发生在法国梧桐叶片上,病叶背面生许多灰褐色或黑褐色霉层,有大小两种类型,小型霉层直径0.51mm,大型霉层25mm,呈胶着状,在相对应的叶片正面呈现大小不一的近圆形褐色病斑。病原 法国梧桐尾孢菌属曾有三个异名:Cercspora platanfoli Ell et Ev.所致。发病规律此病菌以蛹孢型分生孢在病落叶上越冬。5月下旬开始在实生苗上发病,67月为盛期,至11月停止。夏秋季多雨,实生苗木幼小或过密发病严重。插条苗和幼树受害轻。而大树上尚未发现该病发生。防治措施1、换茬播种
2、育苗或用插条育苗法,严禁重茬播种育苗。秋季收集留床苗落叶烧去,减少越冬菌源。2、5月下旬至7月,对播种培育的实生苗喷1:2:200倍波尔多液23次,有防病效果,药液要喷到实生苗叶背面。特别推荐:喷克菌、阿米西达等对真菌引起的病害特效。二、梧桐木虱学名 Thysanogyna limbata Enderlein别名 青桐木虱寄主与危害:梧桐、楸树、梓树。发生期分泌白色蜡丝,布满树体、叶面,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45mm,黄绿色,具褐斑,疏生细毛,头横宽,头顶裂深,额显露,颊锥短小,乳突状。复眼赤褐色,平眼橙黄色,触角细长约为头宽的3倍,褐色,基部3
3、节的基部黄色,端部2节为黑色。前胸背板拱起,前后缘黑褐色,中胸背面有浅褐色纵纹两条,中央有一浅沟。中胸盾片具有纵纹6条,中胸小盾片淡黄色,后缘色较暗;后胸盾片处声有凸起两个,呈圆锥形。足淡黄色,跗节暗褐色,爪黑色。前翅无色透明,翅脉茶黄色。内缘室端部有一褐色斑。腹部背板浅黄色,各背板前缘饰以褐色横带。背板可见8节,腹板可见7节。雄虫体色和斑纹大致与雌虫相似,体长44.5mm,翅展12mm左右,腹部背板可见8节,腹板可见7节。卵 略呈纺锤形,一端稍长,长约0.7 mm。初产时淡黄色或黄褐色,孵化前便呈淡红褐色。若虫 共3龄,1龄体较扁,略呈长方形,淡茶褐色,半透明,薄被蜡质;触角6节,末2节色较
4、深,体长0.40.6mm。2龄虫体较前者色深;触角8节,前翅芽色深,体长2.9mm左右。3龄体呈长圆筒形,色泽加深,体上附有较厚的白色蜡质物,呈灰白色,略带绿色;触角10节,翅蚜发达,透明,淡褐色。生物学特性每年发生2代,以卵过冬。来年4月底5月初孵化,沿枝条爬到嫩梢或叶背吸食。若虫有群集性,行动迅速,但无跳跃能力。6月上旬至下旬羽化为成虫,交配产卵。一雌可产卵50余粒,多分散产于叶背面和枝条表面。7月中旬孵化为第2代若虫,集聚于叶面吸食,并分泌白色蜡丝,潜居其中,蜡丝多时,可布满树体和叶面,随风飘扬,形似飞雪,影响叶的光合作用,使叶呈现苍白萎缩。排泄的粘液污染枝干和叶面,易招致煤病,使树势衷
5、弱,严重时树叶早落,枝干枯死。8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出现。成虫的群集性及跳跃力极强,但飞翔力较差。8月下旬开始产卵,主要产于主枝下面近主干处,侧枝下面或表面粗糙处过冬。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以若虫及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枝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输导组织,尤以幼树受害最烈。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的正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色萎缩状。分泌物中含有糖分,常招致霉菌寄生。危害严重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慥脆弱,易受风折。已知天敌有:两种寄生若虫的寄生蜂及四种捕食卵和若虫的草蛉,Chryso-paeristalis属两种及绿姬蛉和深山姬蛉以及食蚜蝇Eristalis
6、 cereabis、Sytphus sp 、Clavia sp.、赤星瓢虫、姬赤星瓢虫、黄条瓢虫Clavia sp.等。其中以二种寄生蜂及二种赤星瓢虫作用最大。 防治措施1 秋末至来年春,用65%肥皂矿物油乳稀释至8倍液喷洒于树干、枝条,消灭过冬卵。若虫期喷洒15倍液效果良好。2 结合冬季修剪,除去多余侧枝。另外,可用石灰33斤,牛皮胶0.5斤,食盐23斤,配成白涂剂,涂抹树干,消灭过冬卵。3 对郁闭度大的林分,可施放敌敌畏烟雾剂,消灭成虫和若虫,或喷洒25蛾蚜净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 加强苗木检疫,防止传播蔓延。5 保护瓢虫、草蛉、食虫虻及寄生蜂等天敌。三、法国梧桐白粉病防治法国
7、梧桐白粉病是我国新出现的法国梧桐叶部病害。近几年在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大多数城市均有发生和危害,并呈逐步上升的态势。上海、南京、南昌、武汉、青岛等地全力防治,尚未有效控制。白粉病是植物病害中极易扩散蔓延又很难根除的真菌性病害,已在国内南北各地多种植物上发生,今年是全国性白粉病重度发生和危害年。“法国梧桐白粉病”与以往已经发生的蔷薇(月季)白粉病、紫薇白粉病、黄栌白粉病、核桃白粉病、大叶黄杨(卫矛)白粉病等均不属同一病源。1、症状及发生规律法国梧桐白粉病,为多次侵染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及嫩梢,病叶皱缩扭曲成一团,叶片正反面均布满白色粉层。该病一般于56月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或背面产
8、生白粉小圆斑,后逐渐扩大,导致嫩叶皱缩、纵卷、新梢扭曲、萎缩,影响该树的正常生长,发生严重时,在白色的粉层中形成黄白色小点,后逐渐形成黄褐色或黑褐色,导致叶片枯萎提前脱落。二、防治措施 1、园艺防治。由于法国梧桐萌生力强,对于重病的大树可于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的枝条,清除病落叶、病梢以减轻侵染源。春季及时剥芽,增强通风透光性,增强树势。 2、药剂防治。在开春新叶萌发后,用代森锰锌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药剂可选用12.5%腈菌唑乳油250030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药剂的合理使用能有效
9、的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3、法国梧桐在城市绿化上用量多、面广,应进行统一防治,对重点发病区域要注意观察,结合适当修剪病害严重枝干,加大防治力度,在药物的使用上,几种药剂应交替使用。 4、在绿化材料的选用上,应选用无白粉病的植株或从无该病发生的地区调用该树种。5、今冬明春在完成冬季休眠期修剪后普遍喷一次“石硫合剂”波美5度浓液,明春展叶初期普遍喷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150倍稀液,以利对此病的早期预防。四、法国梧桐星天牛防治危害法国梧桐的星天牛一年发生一代,幼虫蛀干后有深褐色汁液从蛀孔流出。主要以幼虫蛀食寄主法国梧桐近地面的树干基部及主根,常造成“围头”现象,使寄主整株枯死。故幼虫又俗称围头虫
10、。 形 态 特 征 成虫大中型,体长1939毫米,漆黑色,触角超过体长,第311节基部有淡蓝色的毛环。鞘翅漆黑,基部密布颗粒,表面散布许多白色斑点。卵长椭圆形,乳白色。幼虫淡黄色,老熟时4567毫米,前胸背板前方左右各有1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方具同色的“凸”字形大斑块,略隆起。胸、腹足均退化。蛹为裸蛹,乳白色,老熟时黑褐色,触角细长、卷曲。 习 性 在广东每年发生1代,跨年完成。以幼虫在法国梧桐树干基部或主根蛀道内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开始出现成虫,56月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出洞后啃食寄主细枝皮层或咬食叶片作补充营养,交尾后1015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树干离地面5厘米的范围内,产卵处皮层有“L
11、”或“”形伤口,表面湿润,较易识别。每雌产卵约70余粒,卵期914天。幼虫孵出后,在树干皮下向下蛀食,一般进入地面下17厘米左右,但亦有继续沿根而下,深逾30余公分者。常发现几头幼虫环绕树头皮下蛀食成圈(俗称“围头”),养分输送断绝,全株枯死。幼虫在皮下蛀食34个月后才深入寄主木质部,转而向上蛀食,形成隧道,隧道一般与树干平行,长1017厘米,上端出口为羽化孔。幼虫咬碎的木屑和粪便,部分推出堆积在树干基部周围地面,容易发现。幼虫于1112月进入越冬,如果当年已成长,则翌年春天化蛹,否则仍需继续取食发育至老熟化蛹。整个幼虫期长达300多天。蛹期2030天。 防治方法 (1)掌握成虫羽化盛期,组织
12、人工捕杀成虫,刮杀卵粒及低龄幼虫。 (2)从树木的衰弱生势表现或散落地面的木屑和虫粪,追踪蛀孔、蛀道,用钢丝通刺后灌注80敌敌畏乳剂30倍液熏杀蛀道内幼虫,并以粘泥封闭孔口,效果甚佳。近年,北京农学院研制的克牛灵胶丸剂药效更高,使用也更为方便、安全。华南农业大学罗启浩等应用斯氏线虫A24(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防治天牛幼虫,不仅高效,而且绝不污染果园的环境。 用注射器往虫孔里注射50倍乐果或甲胺磷药液,然后用湿黄泥把孔口封死,以此来毒杀害虫。每年5、8、l0月各防治一次,效果很好。五、法桐方翅网蝽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 Say(英文
13、名称为Sycamore Lace Bug)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Insecta: Hemiptera: Tingidae: Corythucha Stal),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Platanus spp.),特别是对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 L.)的叶片危害尤为严重。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均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生地。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1964年入侵意大利并在欧洲中南部地区扩散蔓延,1996年传入韩国,2001年传入日本。近日,在我国湖北省武汉、襄樊、荆门、宜昌等城市的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 L.)上发现该虫,也是
14、我国首次发现该虫。1、形态特征悬铃木方翅网蝽与原产北美的另外两种方翅网蝽C. floridana和C. gossypii相似,成虫的主要特征是:虫体乳白色,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体长3.2-3.7 mm,头兜发达,盔状,头兜的高度较中纵脊稍高;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足细长,腿节不加粗;后胸臭腺孔远离侧板外缘。若虫体形似成虫,但无翅。2、生物学特性该虫1个世代大约30天左右,若虫共5龄,1年可发生2-5代或更多世代;繁殖能力强,平均每个雌虫可产卵284个;该虫较耐寒,最低存活温度为12.2,以成虫在寄主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越冬。该虫可借风或成虫的飞翔做近距离传播,也可随苗木或带皮原木做远距离传播。三、主要危害特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寄主树木叶片汁液为害为主,受害叶片正面形成许多密集的白色斑点,叶背面出现锈色斑,从而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弱。受害严重的树木,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景观效果。资料表明,该害虫在欧洲可传播悬铃木溃疡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 f.sp. platani)和法国梧桐炭疽病(Gnomonia veneta)。同时,该害虫还有成群入侵办公场所和居民家中的习性,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