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1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2210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第 - 10 - 页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草案)第一章(草案)测量内容仪器单位换算关系长度刻度尺(米尺)米(m)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体积刻度尺(米尺)、量筒、量杯立方米(m3)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温度温度计摄氏度( )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 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3.单凭人体感官对

2、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5.长度的单位是 米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1)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 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3)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 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8.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

3、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量程、c最小刻度11.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 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 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 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4. 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15. 冰水混合物

4、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100。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80C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80C读法:8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0.10C。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作用 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5、的地方?(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18. 时间间隔:上一节课45分钟。回家走了30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 时刻:现在是12:20 ,我中午11:45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19.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交流第二章(正式版本)1、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病毒以外)。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动物

6、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3、蜗牛头部有2对触角,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眼,在触角下方有一张口_,壳具有保护_、_防止水分散失_的作用,腹足在爬行时能分泌粘液。4、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种感觉,但没有听觉。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6、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7、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8、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

7、几十微米 。9、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液泡:内含有细胞液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1、(1)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镜臂(2)载物台是用来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3)在做实验时要用_压片夹固定载玻片。(4)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5)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较

8、大,转动时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粗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下降(“上升”或“下降”)。(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中长的放大倍数高,物镜则刚好相反。1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第一步安放: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取放显微镜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轻拿轻放。第二步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2)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反光镜的使用:光线强的时候用平面镜,光线暗的时候用凹面镜第三步放片:将“上”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

9、端用压片夹 压住,使被观察的物体正对通光孔。第四步调焦:(1)眼睛盯住物镜镜头,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是不要碰到载玻片。(2)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第五步观察: 慢慢将载玻片向上移动,所看到物像往下方向移动。 慢慢将载玻片向左移动,所看到物像往右方向移动。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同、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物的倒像。(正像、倒像)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1、擦: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

10、净。2、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目的:防止细胞干涸,或者产生气泡3、撕:用解剖刀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约0.5cm*0.5cm,要求薄而透明。4、展:把撕下来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镊子展平。5、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待清水顺盖玻片展平后,慢慢放平。这样做的目的:以防止产生气泡。6、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被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的细胞核。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4、在制作人

11、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时现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起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原有的形态。而染色所用的液体是亚甲基蓝溶液15、洋葱表皮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没有叶绿体人体口腔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16、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视野会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变少17、观察临时装片的问题及对策(课本45、46页表)非常重要!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19、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使多细胞生物细数目增多。20、细胞分化是指形成不

12、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21、细胞生长: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意义:细胞体积增大22、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23、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重)组织名称功能结构特点分布保护组织保护透明、无叶绿体,排列紧密整齐叶表皮、种皮、果皮、根冠营养组织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细胞壁薄、排列分散不紧密叶肉细胞、果肉细胞机械组织支撑、保护细长型、细胞壁增厚根茎中的木纤维、韧皮纤维分生组织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分裂产生新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生长部位(根尖分生区、芽生长点、茎形成层)输导组织输送物质管状、上下连接、中间有孔输送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叶制造的有机物

13、叶脉(筛管、导管),根、茎24、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组织名称功能特点分布上皮组织保护,其次是吸收和分泌物质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皮肤、内脏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运输、支持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分布广,形态多血液、软骨、肌腱等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肌细胞组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人体四肢、躯干,体内心脏、胃、肠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细胞脑、脊髓、神经25、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 触觉小体 ,反应冷感的 冷敏小体 ,反应热感的 热敏小体 ,反应痛感的 痛觉神经末梢 。 以上感受器都在真皮层里。26、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14、皮肤,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27、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根、茎、叶 ,生殖器官有 花、果实、种子 。28、消化体统的功能是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其中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消化管 和 消化腺 (分别有哪些?P54页)29、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54页)30、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31、人体(高等动物)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协同合作完成各项活动,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32、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

15、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3、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形态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有小到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的等级。这种分类方法在瑞典分类学家林耐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其中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等级越高,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物种数量就越多。34、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 脊柱 ,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 组成,称为 脊椎动物 。35、 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

16、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6、 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卵生,体外受精。37、 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38、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卵生,体外受精。39、 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卵生,体内受精,这也是“首次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40、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

17、比较发达,能够飞翔。卵生,体内受精。41、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生殖方式:胎生、哺乳42、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64页)43、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66页)44、昆虫体外有 保护 作用的 外骨骼 ,身体分成三部分是 头、胸、腹 ,腹部有三对足, 两 对翅,头部有一对触角。45、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 能否产生种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46、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哺乳动物 ,最低等

18、的动物是原生动物47、裸子植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举例:松、杉、柏、银杏、铁树48、无种子植物三大类: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举例: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分化,举例:地钱、葫芦藓。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无茎,无叶,举例:紫菜、海带、水绵。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生殖方式:大多数分裂生殖,少数孢子生殖。49、衣藻是单细胞 植物 ,草履虫是单细胞 动物 ,它们的各个结构名称、作用?(P75页)单细胞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50、 生物具有 适应 性和 多

19、样 性,最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的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基础知识点班级 姓名 号次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后来人们认为地球是个球体。2、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哪些?月食现象。 麦哲伦环球航行。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归航的帆船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4、地球的内部结构: 由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

20、幔、下地幔、);地核(外地核、内地核)。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发源地。3.3 组成地壳的岩石一、 根据岩石成因分类 类型成因特点 常见岩石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侵入岩:花岗岩(矿物质颗粒)喷出岩:玄武岩(有气孔构造)沉积岩是由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有层状结构或化石、有砂粒或砾石。石灰岩(可能有化石)砂岩,页岩,砾岩 。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常有片状结构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来。 板

21、岩:由页岩变质而来。片麻岩:由花岗岩变质而来二、 岩石的用途1、 优质建筑材料:花岗岩、大理岩。2、 良好的工艺品材料: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3、 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等,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和能源。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地壳变动的证明:悬岩峭壁上岩层的断裂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资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重要原因。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思考与讨论: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自于哪里?答:来自

22、于地球内部,即内力作用。二、火山1、火山的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固体: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弾等2、火山喷发物 液体:熔岩流 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软流层。地球内部的岩浆如果受到巨大的压力就会沿着地壳裂口或地壳脆弱的地方喷出地表。 活火山:富士山、冰岛4、火山的类型 死火山:大同火山群 休眠火山:五大连池、长白山5、世界火山分布: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思考与讨论: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好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形成温泉,旅游景地。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危机

23、生命。注: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三、地震1、地震的概念: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地震的组成: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震中距:是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3、地震分布区域: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思考与讨论:发生地震时,我们该如何逃生?如果在一楼,应迅速跑到外边空旷的地方,远离玻璃幕墙、电线杆、高压线、广告牌等。如果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应躲在墙角,卫生间等空间小的房间,或躲在坚

24、固的桌子下边。注:若地震时不幸被压在废墟下边,切不可大声呼救,可拿棒或石砖敲击石头,保存体力,等待救援。4、地震的防范和预报:地震预兆:马不进圈、鸡飞狗跳、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地震预报:人们借助地震仪来判断地震是否回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5,张衡和候风地动仪。注:地震是地壳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3.5 泥石流1、泥石流的定义: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它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山区有利于水流汇集,且流速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有大量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冲刷;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形成大量水流。3

25、、植被多少与泥石流有什么关系?结论: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同样,植被的减少可以加剧泥石流的发生与危害。4、引发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会破坏植被。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土层。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以及其它建筑活动中,破坏了山坡表面等,都可能诱发泥石流。5、泥石流的特点: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大。6、泥石流会带来哪些危害呢?经济损失:泥石流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农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人员伤亡巨大。7、泥石流发生时该如何逃生呢?结论: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

26、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8、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防及救灾体系;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有效地抢险救灾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1、科学假说: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2、大陆漂移说:德国 魏格纳提出,大陆是漂移的,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思考与讨论: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 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会是这么吻合。北美

27、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想呼应。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3、海地扩张说:美国 赫斯和迪茨提出,在大洋中形成一个地壳裂缝(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 一起向两边移动。 远离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4、板块构造说:地球上的岩石圈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被分成六大板块,这些小块小块的“七巧板”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

28、块、太平洋板块 注: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其它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5、板块的碰撞形成山脉和海沟。 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处在板块交界处,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导致的。地中海在缩小:因为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红海在扩张: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注:板块交界处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火山、地震易发生在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证明了地壳在不断变动着。3.7 地形的变化: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内力作用: 内力:来自于地球内部,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

29、释放,具有阶段性。内力表现为: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内力作用结果:形成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外力:来自地球外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外力表现形式:风、流水、波浪、冰川、生物等。A.流水作用: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流水的侵蚀:流水的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流水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流水的堆积: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B.风力作用: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C.冰川的作用: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锋和冰斗谷。外力作用的结果:削低高山,填平低谷,使地表趋于平坦。注: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