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第 7 页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
2、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
3、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13、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简单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希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14、角色网络: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15、皮克马利翁效应:
4、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希望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阿利翁效应。16、性别角色: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17、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在咱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1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19、社会动机:是指这些动机都具有社会的意义和性质,它们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力量。
5、20、需要和需求:是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缺乏些什么叫需求,它既包括生理的方面,也包括社会的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21、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因为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赏与报酬,无需外加的奖赏。22、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23、挫折:是一种主观觉得,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24、侵犯:是个体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
6、。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有明确动机所驱使的。表目前行为、语言上。25、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26、觉得和知觉:觉得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是指人对外物现象的整体的认识;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27、社会知觉:心理学术语,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28、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7、,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29、首因效应: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30、近因效应: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根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绝对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作用不大一样。人都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31、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而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32、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
8、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所以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33、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了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34、社会刻板印象: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根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35、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36、态度: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
9、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37、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行为不是自己愿意这样做,而是迫于外界强制性的压力所采取的一时性的行为。38、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认同能够是想象的,也能够是实际的。39、人际关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调整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40、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技巧。41、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10、。它是人际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42、寂寞:是指当咱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43、曝光效应:咱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44、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在发展与他人的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绝对的成本。45、酬赏:指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例如被爱的觉得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46、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自我揭露
11、让他人在绝对程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47、爱情:爱又叫爱情,它是比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48、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因为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49、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得权力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50、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团体的成员间一般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51、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
12、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52、正式规范:是存在于正式团体中的规范,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而且由上级或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53、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54、凝聚力: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正性或负性力量。55、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56、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57、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团体从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团体不能对问题和解决技巧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58、社会传染:当有的成员做了某件一般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
13、其他人也会倾向于去效仿他。激动的群众的行为具有传染性,就好像感冒流行一样。称这种现象为社会传染。59、去个体化: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伙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60、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61、服从:指个体因为受到压力而去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62、偏见:人们以不充分或错误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63、性别刻板印象:指人们有关男性或女性个人属性的信念与观点。64、健康:指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不过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65、心理健康:指个体能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且始终能与社会相和谐。66、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67、个人空间:人们把自己身体周围的物理空间,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区域称为个人空间。68、领域:指某人或团体所控制的区域。69、领域行为;以各种标志划分出绝对的区域,而且声明自己对该区域拥有控制权的行为。70、拥挤:指觉得被束缚或是空间不够的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