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5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59页).doc(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象版四年级(下)全册科学教案-第 - 57 - 页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二、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小动物、动物生存的权利,它们存在的意义和生态平衡的要求。2.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利益换位,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3.简单理解法庭组成的要素。4.法庭辩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收集数据资料要准确。三、教学重点难点1.害虫、益虫的分类,如何区分。2.正确理解害虫生存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3.学会法庭辩论。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你曾经教学目的:1.认识部分害虫、益虫。2.在生活
2、中经常见到的害虫以及杀死它们的必要性。3.正确统计。重点:各种动物在自然界生存的权利以及意义难点:如何认识害虫在自然界中生存的贡献。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所用参考资料:中国自然环境百科全书、教参。课内作业:填写杀死动物调查表教学过程:一、公告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有成千上万的各种动物,我们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大自然赋予它们生命并给予了它们生存的权利,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由于我们人类是有思想智慧的特殊高智能动物,所以很久以来,人类并不遵循自然法则,想当然认为人类有杀死其他动物的特殊权利,并认为把动物分为害虫和益虫。今天我们作为人类已经意识到这将对大自然是一种严重破坏,并且在某些方面
3、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现在我们站在其他动物的立场换位思考一下,成立自然法庭,充分申诉动物的生存权利。通过我们的学习、讨论、辩论,了解我们身边的小动物的整存状况和权利,达到我们同学们今后更加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目的。二、引导同学们认知我们身边常见的小动物,以及我们定义过的所谓的害虫。三、同学们讨论到底该不该杀死那些害虫。四、填写杀死动物的调查表。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课题:假如我们是教学目的:1. 学会换位思考。2.知道收集事实和证据的途径。3.认知每一种动物都有益和害。重点: 了解法庭的组成部分难点:正确认识动物的益和害。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填写了杀死动物
4、的调查表,同时知道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动物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定性为害虫和益虫的。这节课我们着重通过学习我们常见的小动物毛毛虫是如何演化为蝴蝶的循环过程来讨论它的功与过。经过学习应认识到各种动物都没有绝对的害与益。它们在大自然中都有自己生存的意义,为了它们的生存权和保护自然平衡,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换位思考,在杀死动物调查表中充当一种动物,为其收集事实和证据,寻找生存的意义和在大自然中的作用,以证明任何理由都不能作为人类无辜杀死我们的理由借口,下一节课自然法庭听证会将听取各类动物的申诉。二、如何收集事实和证据。三、重点讨论各种动物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四、学习和讨论蝴蝶的演化过
5、程。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听证会教学目的:1、通过同学们在大自然法庭听证会的申诉,使同学们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然环境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的情感和态度。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重点:各学习小组代表一种动物申诉难点:搜集这些小动物有益方面教学方法:交流所用参考资料:教参教学过程:1、同学们,自然法庭听证会现在开始,各小组把你们充当角色的申诉准备好,由班长充当法官。2、各小组申诉。3、教师总结。教学反思: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一、教学内容:我们在呼吸有趣的呼吸器官还我清新空气二、教学要求本单元主要了解人和动物要生存必须无
6、时无刻地要呼吸,以及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清新空气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1.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2.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和社会自然环境带来的双重影响。3.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4.了解植物及其他动物的呼吸方式。5.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1意识到物质的利用对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 面以及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2如何理解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和谐。四、课时安排 3-4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我们在呼吸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清楚认识人需要时刻不停地呼吸,知道人呼吸进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认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7、。2运动与呼吸变化的关系。3 知道森林、植物是我们天然的氧气制造机。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人的呼吸作用,认识空气(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难点:认识人体和各种动物与植物之间呼吸循环的关系,意识到世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教学方法:讨论法 实验所用参考资料:教参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我能坚持多久”同学们,呼吸是表明我们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呼吸我们的生命就会终止,下面我们就亲身体验一下:如果我们屏住呼吸,看大约能坚持多久,但在体验前,同学们一定注意,就屏住呼吸时不要过分坚持长时间,以免对身体有害,发生意外情形,通过体验认识呼吸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二、活动“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大
8、家知道,当我们静止时,呼吸是平稳的,当我们开始运动或是剧烈运动时,我们的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呢?1运动前测量平静时的呼吸次数(次/分)。2、运动后的呼吸次数测量(次/分)。三、活动“呼入和呼出”体验运动后,人体额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当我们运动时,人体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来用于体内循环排出废气二氧化碳,这是人们生命体征额需要,我们应该初步认识以下两点:1我们吸入的是氧气。2我们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四、阅读“氧气会用完吗”知道了人呼吸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通过阅读让我们初步认识植物的呼吸同人类和动物呼吸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世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五、结束。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课题:2、有趣额呼吸
9、器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简单结构。2.了解肺的呼吸过程,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义。3.观察肺模型并解释肺的工作过程,利用简单的肺活量测量工具,测量肺活量,并记录数据并分析数量。重点:结合肺模型,简单解释肺的工作过程。难点:肺在人体生命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和位置。教学方法:观察 体验教具:人体肺模型所用参考资料:教参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我们用什么呼吸”引导学生通过做深呼吸器官的位置。二、观察:“人体呼吸器官”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以及这些器官在身体的部位,引导他们再次做深呼吸来体验这些器官额工作情况。三、模型与解释同学们,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是借助模型来了解
10、肺的工作过程,大家自己动手,根据书中的提示制作肺模型,看哪个小组做的对、做的好,在制作中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小剪刀弄伤同学和自己。四、制作简单肺活量测量仪并测量记录肺活量。制作要求:计量单位各小组要有统一标准,要使用同样型号的上下粗细均匀的透明瓶子。五、数据分析同学们,在大家测量肺活量时要注意记录数据,每个同学使用肺活量测量仪时要注意卫生,要有自己的吹嘴,数据统计出来后,大家分析划分出高中低三个数据群,找出他们数据数的特点。六、结束。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课题:还我清新空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了解空气污染及防治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大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应用科技保护生态环境
11、的兴趣。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手段收集证据的能力,通过图、文等手段记录和表达研究成果的能力。重点:使学生意识到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我们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群体的生存,了解大气污染的部分原因,激发他们为保护环境而奔走呼吁的社会责任感。难点:收集证据的能力。教学方法:讲解、指导教具:呼吸系统模型所用参考资料:教参课内作业:制作肺模型课外作业:作文 “还我清新空气”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气味的扩散”同学们,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家里、路上或是教室里,某一时刻会突然闻到某种气味,比如家里炒菜的香气,路上汽车尾气的味道,这些气味是怎样来的?这说明一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成分子散发到空气中,它
12、们就形成空气的组成部分。二、观察与猜想:“空气里有什么?”结合书上的插图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进行广泛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人为的众多的空气污染源,思考讨论: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污染到底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激发同学们去实验、调查及进一步研究的欲望。三、实验与调查“空气中的颗粒或汽车尾气污染”调查后大家交流研究成果,阐述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如何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上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四、结束。教学反思: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单元备课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一、教学内容种子发芽了茁壮成长硕果累累二、教学要求:认识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种植植物、果树,让学生观
13、察、记录、交流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植物的成长、开花、结果这一过程,认识植物生命的历程。1.认识植物的种子。2.知道种子萌发时的必备条件。3.植物在茁壮成长时需精心培植,观察、记录并相互交流。4.了解一棵完整的植株的组成部分。5.总结交流并描述植物的一生。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植物的一生和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别。2.如何种好植物并记录它的成长过程。四、课时安排 4课时第一、二课时课题1、种子发芽了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的:1.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设计实验。2.观察、研究、记录水、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观察、记录种子在播种后的成长、变化。4.认知塑料薄膜的使用和温度的关系。
14、重点:要让同学们认识实验在学习科学中作用,认真、细致、观察、记录、交流的科学态度是实验的基本条件。难点:落实科学实验的每一步骤教学方法:实验、指导、共同研究教具:花盆、种子。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在植物在成长这一单元中主要是认识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认识植物就应从植物的成长过程开始,我们现以种子的认识开始。1.植物的种子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展示种子区分种子与瘦果和硕果的不同,防止把瘦果和硕果误认为种子。什么是硕果:硕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是禾本科特有的类型,许多硕果被人们当作粮食使用,如水稻、小麦、大麦等,什么是瘦果?指小形干燥、果皮坚硬不开裂,内有一粒种子,
15、由一心皮形成的果实。2.种植种子,首先准备好花盆、种子,按教材要求分两组实验,一种是在条件好的情况下实验(包括阳光、温度、肥料、土壤、水等),一种是在缺失某种条件下的实验。对种子的要求是:生长发育期短、根茎、叶、花、果实明显的植物,通过学习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植物的一生”的概念。3.总结交流,植物成长的必备条件,课内作业见板书设计。4.家庭作业:在家种植一或二种植物,把它的成长发育这一连续过程通过观察研究、记录下来,清楚了解植物的一生。名词解释:果实=种子+果皮=花萼种子=胚芽+胚轴=子叶(胚乳)+种皮种子:花生米、西瓜子、蚕豆、绿豆、杏仁、桃核、芝麻、葵花籽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豆角、葵花、
16、玉米粒板书设计:种子发芽时的必备条件 1.充足的阳光2.适宜的温度3.足够的空气4.适量的水分5.适当的养料。6.好的土壤所用参考资料:教参课内作业:种子在自然界的生长到死的过程(24)课外作业:实验种植小植物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课题2 拙状成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运用实事求是的精神:观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器官的作用,探究根茎的作用,理解空气、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观察、探究、记录并描述植物发展变化的过程。重点:认识一株植物的组成部分并能找出与它相同植物的同类。难点:如何分别一朵花的雌花、雄花教学方法:探究、指导所用参考资料:教参教学过程:同学们:观察、记录、分析是探究科学必须具备的
17、,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发现你所提出问题的答案,结合本单元,如果你每天认真观察了你所种植植物的状况就会发现,植物每天都有一定的变化,如果你认真记录了它的一生的成长过程,那么你会有很多发现,当你种植的植物最终开花结果,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你在其中精心呵护,你会为你的劳动成果感到自豪,而你所学的知识将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1.一棵黄瓜植株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很多植物都是有这几部分组成,当种子长成植物,种子就消化了,植物的成长靠的是根茎叶吸收养料,但主要是根,最后开花结果。2.观察观察植物的花我们观察一朵桃花的组成部分,发现它是有花柄、花托、花萼、雌蕊、雄蕊、花冠六部分组成,那么花是不是一样呢?
18、大家讨论一下,如果有可能组成部分多观察,几种做一下比较。3.花蕊的认识花蕊分雌蕊和雄蕊,不是每朵花都有雌蕊和雄蕊,一朵花中如果雌雄都具备称为两性花,缺少一项者称为单性花。板书设计: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哪些?花柄、花托、花萼、雌蕊、雄蕊、花冠第四课时硕果累累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让同学们知道,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感受植物世界多姿多彩的一个过程,所以要有恒心。1.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2.认真填写小科学记录本,描述植物的一生。重点:植物的多样化、异样性。难点:能否种植、观察、记录一棵植物的一生。教学方法|:讨论、交流、直到所用参考资料:教参教学过程植物的
19、一生从发芽、幼苗成长、开花结果到最后衰老、死亡,整个过程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完成,寿命不超过一年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植物的分类很多,形态各异,有开花的、有不开花的,有结出果实的,也有不结果实的,各种形态都有,但它们的一生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贡献给人类的有精神世界的、也有物质世界的,所以说它带给我们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解它们就是了解自己。一、了解一些主要类型的果实(1)聚会果:一朵花中有很多相互分离的雌蕊,由每一雌蕊形成一小的果实,并相聚在同一花托上形成果实,称为聚会果,如:莲、草莓、蛇果。(2)聚花果:一个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共同发育为一个果实,称为聚花果:如桑、无花果。(3)单
20、果:一朵花中只有一枚雌蕊,由该雌蕊发育为一个果实,称为单果,如苹果、桃、扁豆。 教学反思: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学内容:认识太阳、太阳,我们的朋友教学要求: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知道,在大千世界里,我们能看到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还有更广阔的大地,无限的宇宙。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太阳,那么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作用呢?1.认识太阳,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念,其运行规律是怎样的?2.如何利用太阳能的调查和实验。3.太阳的一般运行规律,如何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和判断时间。4.利用太阳高度测量仪来确定时间和太阳高度的变化。5.简单认识我国古代的科学仪器和
21、二十四节气,从而认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太阳给人类带来了生命的源泉,没有太阳世间一切生物将不复存在。2.认识如何让太阳能的作用给人类带来更广的前途。四、课时安排 5课时第一课时 认识太阳教学目的:1.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认识太阳与地球以及在地球生存的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2.科学地认识太阳带给我光明和温暖时应注意还会给我们带来某些伤害。重点:激发同学们参与科学研究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指导、讨论教学过程:认识太阳是我们人类利用太阳能量的前提,科学地利用太阳能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更加辉煌,我们知道,就是目前来讲,人类社会面临着能量知缺,地球资源枯竭的时代,地球能源的
22、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地球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太阳能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限量的天然能源,科学地认识太阳、利用太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又一光明前途。1.认识太阳。2.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这是我们大家都感受到的,同时,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可以做一实验,你将一株植物放在不见阳光的地方可能不久它就会死。为了证实这个观点,你可以一试太阳的光和热也是我们人类离不开的,如果没有了光世界将一片黑暗,如果没有了热量,世界将是一片寒冷,任何生物将不可能生存,所以说,如果没有了太阳,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生命。3、太阳有多大?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
23、0万倍。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平方米,直径139万千米,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二十二万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板书设计:太阳的基本知识太阳是银河系一颗普通的恒星。太阳的体程是地球的130万倍,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万分之一。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认识太阳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让同学们了解如何摄取太阳能的最大热量。2.太阳的能量很大,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到达地球,但足以使地球上一切生物得到生命活动的能量,如何利用太阳
24、能的最大能量是我们探究的主要问题。重点:调查太阳能的用途,以及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有那些。难点:做好科学利用太阳能的调查、记录。教学方法:指导、实验。教学过程:1.同学们分组作小实验:各组准备塑料袋两种:一种黑、一种白,温度计两个。在两个塑料袋中装满同量的水,放在同条件的太阳光下,记录同样时间两个塑料袋中水的温度。各小组将记录数据汇总、交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2.调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利用太阳能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各种设施,结合我们学习的课文查找资料,扩展寻找太阳能为人类利用的范围,把已使用的方面记录下来。在这小节中,主要是通过同学们亲身实验搜集、观察、测量的事实和调查的证据,了解
25、人们对太阳能的应用,引导同学们体验观察、测量,调查在科学在探究活动总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重点让同学们了解科学利用太阳能不仅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问题,而在环境保护,人类生命质量问题起着重大的历史性的作用。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太阳,我们的朋友教学目的:1.学习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是人类的本能,观察太阳我们的朋友带给了我们什么。2.学习如何科学使用测量仪器,科学采集数据,记录、认识采集数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重要意义和作用。重点: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测,采集数据并做记录难点:科学观测太阳的高度,理解太阳高度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指导教具:太阳高度测量仪、记录本教学过程:一、太阳,
26、我们的朋友我们上一小节已经学习调查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前景,其实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已经利用太阳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如他们利用太阳来判别时间和方向。我们今天学习就是如何来认识太阳的一天的变化和时间、温度以及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的关系。二、什么是太阳高度:如何测量?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我们测量太阳高度,使用太阳高度测量仪。在测量时做好测量记录,正确使用太阳高度测量仪。三、培养同学们搜集事实与证据的能力和意识。观察、测量记录要求仔细、认真、准确。搜集观测数据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太阳高度在一天内的变化与时间,物体的影长和气温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加
27、深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并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太阳,我们的朋友课型:观测活动教学目的:1.通过黑白塑料袋在同水量,同时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所测的温度判断接受太阳光的能力。2.利用太阳高度测量仪观测、记录来促进同学们科学探究的兴趣。重点:正确使用观测仪器难点:认真观测、要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观测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具:温度计、塑料袋、太阳高度测量仪所用参考资料:教参教学过程:在观测实验中指导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认真做好记录,仪器分小组应有专人负责仪器的使用,不得损害仪器。在一节课中应有三次精确的观测记录,各小组同时间记录、观测。在黑白塑料袋中装水1-2升,同时间、同水量看谁的
28、温度升的快。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太阳,我们的朋友课型:科学自助餐教学目的:重点了解我国古代人类利用太阳观测时间、发明科学仪器的智慧。总结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在科学探究和实验中学习的经验,相互交流。重点: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运动周期确定二十四节气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总结教学过程: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科学发明,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它是长期的观察、记录总结出来了科学结晶,从而知道科学探究是艰苦的,不是一朝一夕凭空而来的。同学们在上一节的科学观察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相互讨论、交流,看哪一组做的认真,评出优秀小组。教学反思: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生活中的
29、机械教学内容机械是什么、制造平衡、我们撬起地球、我的滑轮教学要求:机械是什么?我们和它是什么关系?本单元让我们利用简单的实验来认识机械,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和人类的关系犹如连体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人类借助机械实现自己的梦想,机械在人类的实践和智慧中得到发展。探究生活中的机械,认识机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认识身边的机械,了解机械的发展史。2、平衡在机械中的作用,探究怎样让杠杆保持平衡。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4、通过简单实验理解杠杆原理,感知杠杆的作用。5、探究使用滑轮的原理,区别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6、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充分认识科学来自于
30、艰苦的探索之中。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机械给我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方便。2、科学解释机械的工作原理。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机械是什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能认识身边的机械,亲历尝试身边的机械,了解它的运动方式和功能。2、了解机械的发展史,机械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重点:应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机械时时伴随在我们身边。难点:人类与机械的相互辩证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具: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小机械。板书设计:什么是机械?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和方便而使用的这些工具使用的这些工具或装置就叫机械。机械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的机械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小到一根针,大到航空母舰等都是机
31、械。所用参考资料:教参课内作业:什么是机械?机械与我们的关系?教学过程:同学们:什么是机械?机械与人类相互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完成某些工作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完成,如做手工,需要标尺、剪子等,它使我们省力和方便,这些装置统称机械。机械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人们在远古时期为了生活发明了简单的工具(石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具也从简到繁科学的发展着,所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机械的发展,机械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说:机械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这就产生了一个辩证的关系:人类生活智力劳动工具智慧。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工具,
32、工具的种类很多、五花八门:小的有剪刀、锤子等等。大的如:出门有自行车、汽车、飞机等,外出旅游有登山包、旅游鞋等。这些都是工具类,所以说:机械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有了它们,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创造了无限的空间。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制造平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利用木工标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平衡条件的研究,观察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2、探究怎样让杠杆保持平衡。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重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参与教具:标杆尺、钩码所用参考
33、资料:教参教学过程:在制造平衡这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平衡的条件,如何平衡,通过实验亲身体会,要认真观察、探究和记录。1、“你能坚持多久”,作一平衡游戏,意在了解自身的平衡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初步体验平衡需要的条件。2、利用简单的尺子作一平衡试验。利用这一实验,体会平衡在条件转换下如何继续制造平衡,为下一步研究埋下伏笔。3、利用杠杆尺和钩码进行平衡条件变化下的实验,这一环节主要进行等臂和不等臂的实验。实验进行中,让同学们加强小组合作,发挥自身能力,进行不同的平衡实验,作好记录。在以上三个简单实验中主要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以便找出平衡的规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平衡培养同学们观察世界
34、能力的扩展。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我能撬起地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利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记录。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3、通过以上实验让学生自己领会杠杆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重点:学习领会杠杆工作的三种规律。难点:分析找到杠杆省力、不省力、费力的三种规律。教学方法:引导教具:杠杆尺、钩码所用参考资料:教参教学过程:我们已经学过了什么是机械,杠杆则是最原始的机械之一,也是我们运用最广的机械,现代的很多工具都是依据杠杆的工作原理发展而来的。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这虽然是句大话,但也不
35、无道理,杠杆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中一直是我们最常用,最理想、最方便的工具之一。下面我们几个实验,从中找出杠杆的工作原理。1、准备一杠杆尺、支点、重物在这一活动中,当你根据你想把重物撬起来这一动作体会将有那几个环节在起作用,在此基础上认识杠杆这个简单的机械及三点的知识。在此活动中让同学们大胆猜想、放手试验、充分思考,联系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过杠杆。2、体验杠杆与支点之间的关系。杠杆如撬起重物,必须有支点,支点的移动会带来它们三点的哪些变化?3、阅读“阿基米德大话”。教学反思:第四、五课时我的滑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滑轮的原理,做好分析
36、实验记录。2、研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是否省力。通过实验找出证据、得出结论。重点: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难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工作原理的区别教学方法:指导教具:简单机械实验盒所用参考资料:教参课内作业:滑轮的基本概念教学过程:滑轮是根据杠杆的工作原理发展而来的,它用途广泛,其形式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有它们可组成滑轮组,它们有各自的工作特点,使用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为人类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说:“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一、滑轮是简单的机械,它给我们工作中带来了什么?是省力、是方便,我们下面做一个实验体会一下:1、定滑轮2、动滑轮3、滑轮组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同学们充分发挥小组的团
37、体的协作精神,大胆想象做各种实验,边做实验边做记录,培养同学们科学的定论来自实验的理念。二、整理数据,各小组交流。三、老师总结。板书设计:滑轮的基本概念:1、定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是杠杆的变形转轴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工作方便。2、动滑轮:转轴的位置随起吊重物一起移动的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得力,但不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一起可组成各种形状的滑轮组。滑轮组不但省力,又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教学反思:第六单元 揭开燃烧的秘密揭开燃烧的秘密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38、,并做实验记录”。由火与生活、烛炬会熄灭吗?和探究燃烧之谜三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见表61)科学探究注重观察实验,注重事实证据。利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能帮学生获取事实证据,提高探究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此项二级目标,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既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与练习,又考虑到各个探究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三个探究活动之间有着整体感知,具体引导,进行练习,巩固提高的逻辑关系。以一个大的探究活动为主线,辅之以拓展活动、科学自助餐等环节,使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同时,学会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同时,渗透了“尊重证据,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火与生活由联想热身引
39、入,从学生们熟悉的火说起,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交流“火与我们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并讨论“中断燃烧该怎么办?”从而引出对燃烧秘密的探究。本课起到统领全局、贯串始终的作用。烛炬会熄灭吗?是本单元探究的重点,以猜想与实验(两个杯中的烛炬会熄灭吗?烛炬燃烧时间的是非可能与什么有关?)作为探究活动的开始,然后安排了实验与记录(烛炬燃烧时间的是非与杯口下垫棋子数量即空隙大小的关系,揭示了对比实验的实质)、设计实验(烛炬高度的不同与燃烧时间是非的关系)、讨论(烛炬熄灭的原因,引出燃烧与空气的关系)、补充阅读(空气的成分,按比例涂画)。烛炬会熄灭吗这一活动力图引导学生学习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学习用表
40、格、柱形统计图等方法进行记录,最后达到初步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目的。由于学生对控制变量探究实验有了基本了解,并初步作了尝试,探究燃烧之谜在教材呈现上对探究环节作了简化。首先创设情境,介绍两起真实的火灾事件,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燃烧的秘密,在猜想的条件下(两起真实的火灾,为什么烧毁了成片的树木、花草和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燃烧的起因可能是什么?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怎样利用纸片、煤、石头等设计对比实验?怎样灭火?)。探究燃烧之谜的二级目标的练习是在烛炬会熄灭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起到进一步巩固技能练习的目的。三个探究活动在二级目标的练习上有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引导
41、到放开的不同层面,并构成了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简单实验并记录数据交流与结论等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见表61)本单元与其他单元不同之处有两点:其一,燃烧需要氧气的知识是隐性的。首先让学生在探究烛炬燃烧时间是非与杯口垫棋子数量多少(实际是进入空气的多少)的实验中充分体验,然后以阅读的形式作为补充资料巧妙揭示。阅读后的动手涂一涂,充分显示了支持燃烧的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为揭开燃烧之谜作了铺垫。其二,为体现教材的综合性,本单元列举的火灾是真实事例,促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科学自助餐”中“碰到了火灾怎么办”这一活动内容的选取,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向他们展示了在火
42、灾眼前如何自救、如何逃生的种种办法,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火与生活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火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2)了解火就是一种燃烧现象,燃烧是有条件、可以中断的。(3)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教学过程(1)活动引入。本单元的起始安排了“由火想到什么”的联想热身活动,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论火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文中安排了“火”字形的网状图,力求引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图中的内容揭示了火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及灾难。教学中有关火的话题很多,因此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其搜集有关的内容,述说所见所闻,利用所找的事例、图片等资料在全
43、班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直接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活动。教学中注意,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可能是单一方面的,教师应及时引导,从正反两方面讲述,这样便于下一环节的正常进行。(2)交流:怎样看待火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教学中,这个环节应与第一部分内容自然衔接,也许在学生的谈论讲述中,已经阐明了自己对燃烧现象的看法,为此,教师应注意两部分公道整合。(3)讨论与小结。待学生交流了火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后,围绕 “中断燃烧怎么办?”进行讨论,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什么方法控制燃烧。这个环节的安排为后两篇课文的研究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应变参考】火与生活为本单元引入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时间安排,教学时
44、间不拘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不局限于谈论、交流,还可用壁报、展览、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学习。 教学反思:2烛炬会熄灭吗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1)猜想与实验引入。为了更好地突失事实与证据这个一级目标的练习,激发学生研究的爱好,课文的开始就安排了 “几个杯中的烛炬会熄灭吗?”的猜想环节,将其作为探究活动的引子,旨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加以记录,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文中安排了几种不同情
45、况,首先出示了形状、高度都相同的两个杯子,但1号杯子无底,2号杯子有底。用两个杯子同时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烛炬,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3号杯,杯子下垫1个棋子,猜想里面的烛炬会熄灭吗?记录下猜想的结果。然后又出示了在3号杯口垫2个棋子、3个棋子,里面的烛炬又会怎样的情况,这个环节的安排,既渗透了变量控制的实验主旨,又为引出“烛炬燃烧时间的是非可能与什么您好!教学反思:3 蜡烛会熄灭吗教学内容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试验,学会记录。2利用控制变量的试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
46、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4继续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以及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5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组织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获得探究问题的简单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蜡烛会熄灭吗是本单元的第2课,这一课是在第l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探索燃烧蜡烛会熄灭吗?为此,在教学预设时,首先安排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