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生物化学名词解释(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镜岩生物化学名词解释(36页).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王镜岩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第 36 页生物化学名词解释1 .氨基酸( i ): 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 H 2) 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氨基一般连在 -碳上。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2.必需氨基酸( i ): 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赖氨酸, 苏氨酸等)自己不能合成, 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n i 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4.等电点( ): 使氨基酸处于兼性离子状态, 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静电荷为零) 的 值。 5.茚三酮反应( ): 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反
2、应生成黄色) 化合物的反应。 6.层析( ) :按照在移动相和固定相 (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7.离子交换层析( n): 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作支持剂的层析技术。 8.透析(): 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 使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 单糖等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9.凝胶过滤层析( , ): 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凝胶渗透层析。 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 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10.亲合层析( ): 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 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质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 11.
3、高压液相层析(): 使用颗粒极细的介质, 在高压下分离蛋白质或其他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12.凝胶电泳( ): 以凝胶为介质, 在电场作用下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的分离纯化技术。 13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在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只是按照分子的大小,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大小分离的。 14.等电聚焦电泳(): 利用一种特殊的缓冲液(两性电解质)在聚丙烯酰氨凝胶制造一个 梯度,电泳时,每种蛋白质迁移到它的等电点() 处, 即梯度为某一 时,就不再带有净的正或负电荷了。 1 5.双向电泳( ):等电聚焦电泳和 的组合, 即先进行等电聚焦电泳(按照 ) 分离,然后再进行
4、 (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1 6 降解( ):从多肽链游离的 N 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N 末端氨基酸残基被苯异硫氰酸酯()修饰,然后从多肽链上切下修饰的残基,再经层析鉴定,余下的多肽链(少了一个残基)被回收再进行下一轮降解循环。 1 7.同源蛋白质 ( ):在不同生物体内行使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例如血红蛋白。 1 8.构型( ) :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 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 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1 9.构象( ) :由于单键旋转引起的组成原子的不同排列。 一种构象改变
5、为另一种构象时, 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20.蛋白质一级结构( ): 指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 21 .蛋白质二级结构: 蛋白质主链的折叠产生由氢键维系的有规则的构象。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 -螺旋、 -折叠片、 -转角和无规卷曲。 22.蛋白质三级结构( ) :多肽链借助各种非共价键弯曲、 折叠成具特定走向的紧密球状构象。 它包括一级结构中相距较远的肽段之间的几何相互关系和侧链在三维空间中彼此间的相互关系。 三级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 范德华力和盐键(离子键)维持的。 23.蛋白质四级结构( ) :寡聚蛋白质所有, :血红蛋白,
6、 寡聚蛋白质中各亚基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 24. -螺旋( ) :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肽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一般都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每个氨基酸残基(第n个)的羰基氧与多肽链C端方向的第4个残基(第n4个)的酰胺氮形成氢键。在典型的右手-螺旋结构中,螺距为0.54,每一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轴上升0.15。25.超二级结构( ) :在蛋白质中, 特别是球蛋白中, 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 彼此相互作用, 形成有规则的, 种类不多的二级结构组合或二级结构串, 在各种蛋白质中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
7、 分为 , , 三种 26.结构域( ) :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 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 27.疏水相互作用( c ):水介质中球状蛋白质的折叠总是倾向于把疏水残基埋藏在分子的内部的现象。 28.蛋白质变性( ) :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加热、 紫外线照射、 高温和表面张力等或化学因素如有机溶剂、 脲、 胍、 酸、 碱等的影响时,生物活性丧失, 溶解度降低, 不对称程度增高以及其他的物理化学常数发生改变, 这种过程称蛋白质变性。 其实质是次级键被破坏, 但一级结构仍完好。 29.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蛋白质分子所有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结构的构
8、象及走向。 30.肌红蛋白(m n) :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 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 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 31 复性( ) :当变性因素除去后, 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的现象。 32.波尔效应(B ) :增加 2 浓度和降低 都能提高血红蛋白亚基的协同效应, 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下降, 促进血红蛋白释放氧, 反之, 增加氧气的浓度,使血红蛋白释放 及 2,这种现象称波尔效应。 33.血红蛋白( ) : 是由含有血红素辅基的 4 个亚基组成的结合蛋白。 血红蛋白负责将氧由肺运输到外周组织, 它的氧饱和曲线为 S 型。 34.别构效应
9、( ) :又称为变构效应, 寡聚蛋白质一般具多个结合部位,结合在蛋白质分子的特定部位上的配体对该分子的其他部位所产生的影响。 35.酶( e) :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 外一定条件下, 都能起催化作用, 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的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大分子。 它使错综复杂的生化反应变得顺利和迅速。 36.全酶( e) :脱辅酶与辅因子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 37.活性部位(中心)( ) :酶中含有底物结合部位和参与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氨基酸残基部分。 活性部位通常位于蛋白质的结构域或亚基之间的裂隙或是蛋白质表面的凹陷部位, 通常都是由在三维空间上靠得很近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组成。 38.酸-碱催化( ) :
10、质子转移加速反应的催化作用。 39.共价催化(c ): 一个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共价键, 然后被转移给第二个底物。 许多酶催化的基团转移反应都是通过共价方式进行的。 40.靠近效应( i ): 非酶促催化反应或酶促反应速度的增加是由于底物靠近活性部位, 使得活性部位处反应剂有效浓度增大的结果, 这将导致更频繁地形成过度态。 41寡聚蛋白质: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具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 42.米氏方程( ) :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 )与底物浓度(s)关系的速度方程: = m s/( +s ) 43.米氏常数( ) :对于一个给定的反应, 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 0)达到最大
11、反应速度( m ) 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44.有氧氧化: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 H 2O 和 2 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45.双倒数作图( ) :又称为 作图。 一个酶促反应的速度的倒数(1 ) 对底物浓度的倒数(1 ) 的作图。 x 和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代表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的倒数。 46.竞争性抑制作用( ) :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类型。 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的结合部位。 这种抑制使 K m 增大而 m 不变。 47.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 : 抑制剂不仅与游离酶结合, 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
12、这种抑制使 不变而 m 变小。 48.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 : 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的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使 和 m 都变小但m m 不变。 49.酶原( ) :通过有限蛋白水解, 能够由无活性变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 50.调节酶( e) :位于一个或多个代谢途径内的一个关键部位的酶,它的活性根据代谢的需要而增加或降低。 51别构酶( e) :活性受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的酶。 52. 抗体酶( e) :又称催化性抗体, 为在易变区被赋予了酶属性的免疫球蛋白。 53.同工酶( e e):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在蛋白质分子结构、 理化
13、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54.别构调节酶/剂( m ):称为别构效应物。结合在别构酶的调节部位,调节酶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别构调节物可以是是激活剂,也可以是抑制剂。 55.维生素( ):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需要量很小、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小,需由食物中供给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56水溶性维生素(w i n) 一类能溶于水的有机营养分子。其中包括在酶的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 B 族维生素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 C) 及硫辛酸。 57脂溶性维生素( ):由长的碳氢链或稠环组成的聚戊二烯化合物。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A, D, E, 和 K, 这类维生素能被动物贮存。 5
14、8辅酶( e): 某些酶在发挥催化作用时所需的一类辅助因子, 其成分中往往含有维生素。 辅酶与酶结合松散, 可以通过透析除去。 59辅基( g ): 是与酶蛋白质共价结合的金属离子或一类有机化合物,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辅基在整个酶促反应过程中始终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 60.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含有尼克酰胺的辅酶, 在某些氧化还原中起着氢原子和电子载体的作用, 常常作为脱氢酶的辅酶。 61 .黄素单核苷酸() 一种核黄素磷酸, 是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 62.硫胺素焦磷酸(t i n e ): 是维生素 B 1 的辅酶形式, 参与转醛基反应。 63.
15、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是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 含有核黄素。 64.磷酸吡哆醛( e): 是维生素 B 6(吡哆醇) 的衍生物, 是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酶。 65.生物素( ): 参与脱羧反应的一种酶的辅助因子。 66.辅酶 A( e A): 一种含有泛酸的辅酶, 在某些酶促反应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67.转氨酶(t i n ): 称为氨基转移酶, 在该酶的催化下, 一个 -氨基酸的氨基可转移给别一个 -酮酸。 68.糖类: 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69.变旋(m ): 一种具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 经放置, 其旋光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70.糖苷( ): 单糖半缩醛
16、羟基与另一个分子的羟基, 胺基或巯基缩合形成的含糖衍生物。 71 肽聚糖( ): 乙酰葡萄糖胺和 乙酰胞壁酸交替连接的杂多糖与不同的肽交叉连接形成的大分子。 肽聚糖是许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72.糖蛋白() :含有共价连接的葡萄糖残基的蛋白质。 73.糖胺聚糖: 由含己糖醛酸和己糖胺成分的重复二糖单位构成。 74.蛋白聚糖(): 一类特殊的糖蛋白, 由一条或多条糖胺聚糖和一个核心蛋白共价连接而成。 75.三脂酰甘油( ): 称为甘油三酯。 一种含有与甘油酯化的三个脂酰基的酯。 脂肪和油是三脂酰甘油的混合物。 76.生物膜( m ): 镶嵌有蛋白质的脂双层, 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
17、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 77.内在膜蛋白( m e ): 插入脂双层的疏水核和完全跨越脂双层的膜蛋白。 78.外周膜蛋白( m n): 通过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内在的膜蛋白的离子相互作用和形成氢键与膜的内或外表面弱结合的膜蛋白。 79.流动镶嵌模型( m m ): 针对生物膜的结构提出的一种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生物膜被描述成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 脂双层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对称性。 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 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 有的则横跨整个膜。另外脂和膜蛋白可以进行横向扩散。 80.通透系数( ): 是离子或小分子扩散过脂双层膜能力的一种
18、量度。 通透系数大小与这些离子或分子在非极性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比例。 81 .通道蛋白( ): 是带有中央水相通道的内在膜蛋白, 它可以使大小适合的离子或分子从膜的任一方向穿过膜。 82.(膜) 孔蛋白( ): 其含意与膜通道蛋白类似, 只是该术语常用于细菌。 83.被动转运( ): 称为易化扩散。 是一种转运方式, 通过该方式溶质特异的结合于一个转运蛋白上, 然后被转运过膜, 但转运是沿着浓度梯度下降方向进行的,所以被动转达不需要能量的支持。 84.主动转运( ): 一种转运方式, 通过该方式溶质特异的结合于一个转运蛋白上然后被转运过膜, 与被动转运运输方式相反, 主动转运是逆着浓度梯度下降方
19、向进 行的, 所以主动转运需要能量的驱动。 在原发主动转运过程中能源可以是光, 或电子传递; 而第二级主动转运是在离子浓度梯度下进行的。 85.协同运输(c ): 两种不同溶质的跨膜的耦联转运。 可以通过一个转运蛋白进行同一方向(同向转运) 或反方向(反向转运) 转运。 86.胞吞(信用)( ): 物质被质膜吞入并以膜衍生出的脂囊泡形成(物质在囊泡内) 被带入到细胞内的过程。 87.核苷(n ): 是嘌呤或嘧啶碱通过共价键与戊糖连接组成的化合物。 核糖与碱基一般都是由糖的异头碳与嘧啶的 1 或嘌呤的 9 之间形成的 糖键连接。 88.核苷酸( ): 核苷的戊糖成分中的羟基磷酸化形成的化合物。
20、89( ): 3 ,5 -环腺苷酸, 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 由于某部些激素或其它分子信号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 环化形成的。 90.磷酸二酯键 ( ) :一种化学基团, 指一分子磷酸与两个醇 (羟基) 酯化形成的两个酯键。 该酯键成了两个醇之间的桥梁。 例如一个核苷的 3 羟基与另一个核苷的 5 羟基与同一分子磷酸酯化, 就形成了一个磷酸二酯键。 91 .脱氧核糖核酸(): 含有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之间是是通过 3 ,5 -磷酸二酯键连接的。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92.核糖核酸(): 通过 3 ,5 -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特殊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核糖核苷酸。 93
21、.核糖体核糖核酸( d): 作为组成成分的一类 , 是细胞内最丰富的 . 94.信使核糖核酸(m ):一类用作蛋白质合成模板的 . 95.转移核糖核酸( c ) :一类携带激活氨基酸, 将它带到蛋白质合成部位并将氨基酸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上 。 含有能识别模板m 上互补密码的反密码。 96.转化(作用)( ) :一个外源 通过某种途径导入一个宿主菌, 引起该菌的遗传特性改变的作用。 97.转导(作用)( ) :借助于病毒载体, 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98.碱基对( ) :通过碱基之间氢键配对的核酸链中的两个核苷酸, 例如 A 与 T或 U , 以及 G 与 C 配对 。 99 的
22、双螺旋(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双螺旋的直径为 2n m ,碱基堆积距离是 0.34 , 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 ,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联系。维持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 100. 熔解温度(m ): 在 热变性中, 紫外吸收增加的中点值所对应的温度。 或称热解链温度。 101. 增色效应 i c : 当 变性后, 对 260n m 处紫外光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 102. 减色效应( i c ) :随着核酸复性, 紫外吸收降低
23、的现象。 103. 核酸内切酶( ) : 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 104. 核酸外切酶( ) :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核甘酸的酶。 105. 限制性内切酶 ( ):一种在特殊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 的内切酶。 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 的甲基化, 又催化非甲基化的 的水解; 而 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 的水解。 106. 重组 技术 ( ) : 也 称 之 为 基 因 工程( i c g)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载体, 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 将一种生物的某种目的基因和载体 重组后转入另一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 转录和表达的技术。 107. 基因( e
24、) :泛指被转录的一个 片段。 在某些情况下, 基因常用来指编码一个功能蛋白或 分子的 片段。 108.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109. 巴斯德效应( ): 氧存在下, 酵解速度放慢的现象。 110. 糖醛酸途径( ): 从葡萄糖-6-磷酸或葡萄糖-1 -磷酸开始, 经葡萄糖醛酸生成葡萄糖醛酸和抗坏血酸的途径。 但只有在植物和那些可以合成抗坏血酸的动物体内, 才可以通过该途径合成维生素 C。 111. 呼吸电子传递链/(氧化) 呼吸链: 需氧细胞内代谢物被脱氢酶脱氢, 经一系列电子传递体(递氢体+递电子体) 传递作用, 最终将质子和电子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原子,
25、 从而生成H 2O,并放出能量的全过程 112. 酮体( e ): 在肝脏中由乙酰 合成的燃料分子( -羟基丁酸, 乙酰乙酸和丙酮)。 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 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 113. 生物固氮作用( ): 大气中的氮被原还为氨的过程。生物固氮只发生在少数的细菌和藻类中。 114. 尿素循环(u ): 是一个由 4 步酶促反应组成的, 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循环。 此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的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 115. 脱氨( i ): 在酶的催化下从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 中除去氨基的过程。 116. 氧化脱氨( i ): -氨基酸在酶的催化
26、下脱氨生成相应的 -酮酸的过程。 氧化脱氨实际上包括氧化和脱氨两个步骤。(脱氨和水解) 117. 转氨( i ): 一个 -氨基酸的 -氨基借助转氨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一个 -酮酸的过程。 118. 生糖氨基酸( i n o ): 降解可生成能作为糖异生前体的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 119. 生酮氨基酸( i ):降解可生成乙酰 或酮体的氨基酸。 124.核苷酸磷酸化酶(n ): 能分解核苷生成含氮碱基和戊糖的磷酸酯的酶。 125. 核苷水解酶( ): 能分解核苷生成含氮碱基和戊糖的酶。126. 从头合成( ):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例如核苷酸的从
27、头合成。 127. 激素(h e): 一类由内分泌器官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 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信使的作用, 调节靶组织(或器官) 的功能。 128. 激素受体(h e ): 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 结合特异激素并引发细胞响应的蛋白质。 129. 第二信使( d m ): 响应外部信号(第一信使), 例如激素, 而在细胞内合成的效应分子, 例如 , 肌醇三磷酸或二酰基甘油等。 第二信使再去调节靶酶,引起细胞内各种效应。 130. 级联放大( ): 在体内的不同部位, 通过一系列酶的酶促反应来传递一个信息, 并且初始信息在传递到系列反应的最后时, 信号得到放大, 这样的一个系列叫作级联系统
28、。 131. G 蛋白(G ): 地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 结合蛋白, 由 , , 三个不同亚基组成。 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诱导 跟 G 蛋白结合的 进行交换结果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 G 蛋白将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和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成的第二信使 联系起来。G 蛋白具有内源 酶活性。 132. 半保留复制( i ): 复制的一种方式。 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 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 , 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133. 聚合酶( ): 以 为模板, 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 3 末端反应的酶。
29、 某些 聚全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 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的序列。 134. 前导链( g d) :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 通过连续的 5 -3 聚合合成的新的 链。 135. 滞后链(l g d): 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 通过不连续的 5 -3 聚合合成的新的 链。 136. 复制体( e): 一种多蛋白复合体, 包含 聚合酶, 引发酶, 解旋酶, 单链结合蛋白和其它辅助因子。 复制体位于每个复制叉处进行细菌染色体 复制的聚合反应。 137. 单链结合蛋白(): 一种与单链 结合紧密的蛋白, 它的结构可以防止复制叉处单链 本身重新折叠回双链区。 138. 逆转录酶( ): 一种催化
30、以 为模板合成 的 聚合酶, 具有 指导的 合成, 水解 和 指导的 合成的酶活性。 139. 互补 (): 通过逆转录酶由 m 模板合成的双链 。 140. 聚合酶链式反应(): 扩增样品中的 量和富集众多 分子中的一个特定的 序列的一种技术。 在该反应中, 使用与目的 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 合成。 其中包括 变性, 引物退火和在 聚合酶催化下的 合成。 141. 遗传学中心法则(g a): 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 遗传信息贮存在 中, 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信息被拷贝或由 转录成 , 然后 翻译成多肽。 不过, 由于逆转录酶的反应, 也可以以 为模板合
31、成 。 142. 转录( ): 在由 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物的催化下,从双链 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一条 链的过程。 143. 模板链(t ): 可作为模板转录为 的那条链该链与转录的 碱基互补(, )。 在转录过程中 聚合酶与模板链结合, 并沿着模板链的 35 方向移动, 按照 5 3 方向催化 的合成。144. 编码链( ): 双 链 中, 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 链, 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 的序列一致(在 中是以 U 取代了 中的 T)。 145. 核心酶(c e): 大肠杆菌的 聚合酶全酶由 5 个亚基组成( 2 , ), 没有 基的酶叫核心酶。 核心酶只能使已开始合成
32、的 链延长, 但不具有起始合成 的能力, 必须加入 基才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146. 聚合酶( ) :以一条 链或 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 -三磷酸合成 的酶。 147. 启动子( ): 在 分子中, 聚合酶能够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 148. 内含子(): 在转录后的加工中, 从最初的转录产物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 外显子的 中的区域。 149. 外显子(): 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 也存在于成熟的 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 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 内含子的 中的区域。 150. 终止因子( i ): 协 助 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的辅助因子(蛋白质)。 151
33、. 核酶( e): 具有催化功能的 分子。 152. 翻译( ): 在蛋白质合成期间, 将存在于 m 上代表一个多肽的核苷酸残基序列转换为多肽链氨基酸残基序列的过程。 153. 遗传密码( c ): 核酸中的核苷酸残基序列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 连续的 3 个核苷酸残基序列为一个密码子, 特指一个氨基酸。 标准的遗传密码是由 64 个密码子组成的, 几乎为所有生物通用。 154. 起始密码子( c ): 指定蛋白质合成起始位点的密码子。 最常见的起始密码子是蛋氨酸密码: G。 155. 终止密码子( i ): 任 何 分子都不能正常识别的, 但可被特殊的蛋白结合并引 起新
34、合成的肽链从翻译机器上释放的密码子。 存在三个终止密码子: 和 。 156. 密码子(c ): m (或 ) 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 该序列编码着一个指定的氨基酸 , 的反密码子与 m 的密码子互补。 157. 反密码子( ): 分子的反密码子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 在翻译期间, 反密码子与 m 中的互补密码子结合。 158. 简并密码子( c ): 也称为同义密码子。 是指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的几个不同的密码子。 159. 序列( ): m 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 160. 信号肽( ): 常 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 末端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 N
35、 端 ) 。 161. 转录因子( ): 在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装过程中, 与起动子区结合并与 聚合酶相互作用的一种蛋白质。 某些转录因子在 延伸时一直维持着结合状态。 162. 操纵子( ): 是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调控他们转录的操纵因子启动子序列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163. 操纵因子 ( ): 与特定阻遏蛋白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表达的 区。 164. 结构基因( g e): 编码一个蛋白质或一个 的基因。 165. .阻遏物(): 与一个基因的调控序列或操纵基因结合以阻止该基因转录的一类蛋白质。 166. 脂肪动员: 贮存在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中激素敏感脂肪酶() 的催化下水
36、解并释放出脂肪酸, 供给全身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的过程。 167. -氧化: 脂肪酸在微粒体中由单加氧酶和脱羧酶催化生成 -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168. 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 乙酰 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 然后经一系列代谢反应, 乙酰基被氧化分解, 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或称柠檬酸循环 循环。 169. 探针: 被32P、35S 或生物素标记单链末端或全链的一小段多聚核苷酸。 170. 分子杂交: 利用核酸变性、 复性的性质,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将两条不同来源的核苷酸链在试管中经变性后慢慢冷却让其复性, 若这些异源 之间在某些区域有相同的序列
37、, 则可形成杂合双链分子, 发生于 与 或 与 间。 171. 酶的专一性: 酶对催化的反应和反应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其往往只能催一种或一类反应,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物质。 包括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旋光异构专一性+几何异构专一性)。 172. 多酶体系: 是由几种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 它有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 173. 逆向转录: 在逆转录酶作用下, 以 为模板, 按照 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 ,这与通常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流从 到 的方向相反。 174. 不对称转录: 转录通常只在 的任一条链上进行。 175. 糖酵解: 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 在细胞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 生成丙酮酸并
38、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76. 戊糖磷酸途径():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直接氧化分解, 并以戊糖磷酸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有氧呼吸途径。 又称己糖磷酸途径(H )。 177. 乙醛酸循环() :脂肪酸氧化分解生成的乙酰 , 在乙醛酸体内生成琥珀酸、 乙醛酸和苹果酸等化合物的循环过程。其中生成的琥珀酸可用以生成糖, 二羧酸与三羧酸循环。此循环发生仅在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中。 178. 糖异生作用:生物体中多种非糖物质(乳酸、 丙酮酸、 生糖氨基酸及甘油) 转变为糖的过程。 179. 生物氧化: 糖、 脂肪、 蛋白质等物质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催化, 实现的一系列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过程。 180. 氧化磷酸化: 在线
39、粒体内膜上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 并偶联 和 生成 的过程。 它是需氧生物生物氧化生成 的主要方式。 181. .底物水平磷酸化: 的形成直接与一中间代谢物上的磷酸基团的转移相偶联的作用。 182. 比:在氧化磷酸化中, 一对电子呼吸链传递至氧时所产生的 分子数, 每消耗1 m 氧原子产生 的摩尔数。 183. 反馈调节: 指反应体系中的某些中间产物或终产物对其前面某一步反应速度的影响。 使反应加速的物质称为正效应物。 184. 温度系数(Q1 0): 表示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与温度关系的指标, 指温度每升高 1 00 C,呼吸速率所增加的倍数。 其关系式为: Q1 0=(t +1 0
40、)0C 时的速率0C 时的速率。 185. 乳酸循环(可立氏循环): 肌肉缺氧条件下产生大量乳酸, 大部分经血运到肝脏, 通过糖异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 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 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酸循环。 186. 分子伴侣:一类能特异地结合和释放底物蛋白的蛋白分子, 它们帮助底物蛋白实现正确折叠、 寡聚体组装、 向特定细胞器转运或变换活化/去活化构象等 187. 肽平面: 由于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不能自由旋转, 所以连接在肽键两端的基团处于一个平面上, 这个平面称为肽平面。 188. 联合脱氨基作用: 许多氨基酸不能直接进行氧化脱氨基作用,但可以和 -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相
41、应的 -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可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脱氨基作用,又生成 -酮戊二酸,并放出氨,谷氨酸脱出的氨实际来自 -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的氨基酸,都可以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分解为 -酮酸和氨,所以这种作用是谷氨酸以外的多种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189. 谷胱甘肽():是由谷、 半胱的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半胱氨酸的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 的巯基具有还原性, 可作为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保护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中巯基免被氧化, 使蛋白质或酶处于活性状态。 190. 脂肪酸的 -氧化: 长链脂肪酸降解首先在邻近羧基的第二个 C 原子( 位) 开始脱氢氧化后, 经一系列反应逐步氧化成乙
42、酰 的过程, 由于氧化作用是从 开始的, 故称 -氧化。 191. 粘性末端: 当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个特异性的碱基序列处切断 时, 就可在切口处留下几个未配对的核苷酸, 叫做粘性末端。 192. 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 复制时子链双链中有一条链来源于母链, 故称半保留复制。 以 母链双链为模板合成子链时, 其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 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 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合称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 193. 共价修饰调节: 酶蛋白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可以在其他酶的催化下发生共价修饰, 从而导致酶活性的改变, 称为共价修饰调节。 其特点是: 酶以两种不同修饰和不同活性的形式存在; 有共价
43、键的变化; 受其他调节因素的影响(如激素); 一般为耗能过程; 存在放大效应。 194. 寡聚酶: 有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其中亚基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亚基间以共价键结合, 容易为酸碱及高浓度的盐或其他的本性剂分离。 195. 增强子: 是一种能够提高转录效率的顺式调控元件。 其在多种真核生物, 甚至在原核生物中也发现有增强子。 196. C3植物:植物通过还原型戊糖磷酸循环而进行 2 固定的植物。 197. 同促效应:别构效应可分为同促效应和异促效应两类。 相同配体引起的反应称为同促效应, 例如寡聚酶或蛋白质各亚基之间的协同作用即是同促效应。 其是同一种物质作用于不同 亚基的相同部位而
44、发生影响, 因此属别构效应。 198. 转换数: 酶的催化效率可用酶的转换数表示, 在酶浓度一定, 底物浓度大大大于酶浓度 情 况 下 , 3 3 表示酶被底物完全饱和时, 每单位时间内、 每个酶分子所能转化底物的分子数, 称为转换数( ), 也称催化常数() .它相当于一旦底物-酶中间物形成后,酶 对 特 定 底 物 的 最 大 反 应 速 度 ( ) 也 是 一 个 常 数 。 此 时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效率, K 值愈大表示酶的催化效率愈高。199. 暗反应( ):利用光反应生成的和的化学能使2还原成糖或其它有机物的一系列酶促过程。200. 光反应( ):合色素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形成和
45、的过程。201. 氨基酸臂( ):也称之接纳茎( )。分子中靠近3端的核苷酸序列和5端的序列碱基配对,形成的可接收氨基酸的臂(茎)。202. 氨酰():在氨基酸臂的3端的腺苷酸残基共价连接了氨基酸的分子。203. 氨酰合成酶( ):催化特定氨基酸激活并共价结合在相应的分子3端的酶。204. 摆动():处于密码子3端的碱基和与之互补的反密码的5端的碱基之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宽容性,即处于反密码的5端的碱基(也称之摆动位置),例如I可以与密码子上3端的U、C和A配对。由于存在摆动现象所以使得一个反密码子可以和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结合。205. 伴娘蛋白():与一种新合成的多肽链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
46、叠成具有生物功能构象的蛋白质。伴娘蛋白可以防止不正确折叠中间体的形成和没有组装的蛋白亚基的不正确的聚集,协助多肽链跨膜转运以及大的多亚基蛋白质的组装和解体。206. 半乳糖血症():人类的一种基因型遗传代谢缺陷,特点是由于缺乏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导致婴儿不能代谢奶汁中乳糖分解生成的半乳糖。207. 苯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苯丙酮酸堆积的代谢遗传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只能靠转氨生成苯丙酮酸,病人尿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堆积对神经有毒害,智力发育出现障碍。208. 比活( ):每分钟每毫克酶蛋白在25下转化的底物的微摩尔数(m)。比活是酶纯度的测量。209. 别嘌呤醇():是结构上(嘌呤环上第7位是C,第8位是N)类似于次黄嘌呤的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痛风。210. 补救途径( ):与从头合成途径不同,生物分子的合成,例如核苷酸可以由该类分子降解形成的中间代谢物,如碱基等来合成,该途径是一个再循环途径。211. 查格夫法则(s ):所有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总含量与嘧啶的总含量相等(AGTC)。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