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2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7584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2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第 20 页公共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差别:公共行政公共管理更加重视目标的设计更加重视目标的运作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更加关注过程、程序以及内部取向更加关注结果、责任以及外部取向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

2、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规模效益大、 初始投资量大。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

3、础,是一个公共领域。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

4、治权力的主要标准。6、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标志)背景:第一、执行研究将问题的焦点由组织转移到公共项目及其产生的结果上。执行研究把项目放到了核心地位并要求研究组织如何对项目作出贡献。第二、执行研究超出了公共行政学以及政治学的范围,而达到了更广泛、更综合的跨学科的程度。正是这种由组织结构与过程向项目与绩效的焦点转移的趋势以及不同学科者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产生标志:1991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被看作是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产生的标志。7、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选择题)美 波齐曼 公共政策途径 企业管理途径戴维。H。罗森布鲁姆 管理途径 政治途径

5、法律途径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1、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选择题)(主要掌握人物、著作、及代表性的观点)(一)初创时期公共行政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成独立学科,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基础上经过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推波助澜下创立起来的。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行政学研究(曾定名为行政须知,后改为政府的艺术)韦伯官僚制理论并把组织区分了“神秘化组织”、“传统组织”和“合理合法化组织(理想的官僚制)”等三种不同的形式。“神秘化组织” 中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的个人人格即所谓“超凡魅力”,具有个人崇拜、迷信的特点,带有感情色彩,非理性。“传统组织

6、” 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具有世袭性、绝对性的特点,效率较差。“合理合法化组织” 中权威行使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被韦伯称为“理想的官僚制”。他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和普适性。但他也认为,官僚制犹如一个巨大的铁笼,将人固定在其中,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只会机械地例行公事。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即“向管理要效率”内容包括:实行预先计划、用科学方法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科学教育和培训、采用标准化、实行工作定额、管理部门和工人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等。泰罗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最终形成了一场波及整个西

7、方工商企业管理界的科学管理运动。 一方面,科学管理理论彻底改变了此前管理的非专业化和个性化特征,建立了专业化和普遍化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科学管理原理在追求“最佳工作方法”、管理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权威和结构的建立以及强调等级控制等方面,与理性官僚制相一致的。从公共行政管理学的角度看,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与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是一致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与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具有内在的结合点,而且也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具有相通的精神气质。(二)建构时期怀特系统化公共行政学理论行政学导论(又称行政学概论,世界上第一本公共行政学教科书),提出了建立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假定。四个基本

8、假定第一,行政具有共性,“行政为单一之程序,无论何处所见到之重要特质,均大体相同”第二,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的实践基础,“行政之研究应始自管理之基础,而不宜始自法律之依据”;第三,公共行政是科学,是实践的技术,即“行政在大体上,仍系一种技术,但于转变之为一科学之重要趋势上,极端重要”;第四,公共行政十分重要,“行政业已成为,且将继续为现代政府问题之中心” 。古利克和厄威克科学化公共行政原则古利克将科学方法应用于行政问题研究。目的是在于发现“行政原则”或“行政规则”。 以解决实际的行政问题。古利克把行政机关所具有的职能总结为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厄威克一直致力

9、于探求更为广泛的公共行政原则,并建立专门的行政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厄威克提出对行政组织的管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公共行政原则:目标原则、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原则、一人管理原则、专业参谋和一般参共存原则、授权原则、责权相符原则、明确性原则、控制幅度原则。合编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福莱特动态化公共行政理论作为最早系统深入研究行政管理中人的问题的学者,认为协调是管理的核心。为了协调工作,应遵守“交互联系”原则、直接接触原则、早期进行原则、连续过程原则。福莱特在权威问题上,提出了“情境规律”他主张,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和形势,使人们自愿地、主动地给予合作,建立一种“伙伴关系”。(从人

10、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人的问题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怀特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系统化公共行政学理论框架,而古利克和厄威克则大大地充实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由于当时心理学还是新学科,福莱特在行政管理和一般管理中的许多主张也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但她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行政管理理论,在正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和行为主义行政管理理论之间作了沟通,起着桥梁的作用,成为其间的过渡人物。(三)转型时期西蒙(西蒙的批评和公共政策学派的出现)首先是从所谓的“行政原则”进行的。西蒙认为,所谓的“行政原则”并非真正的科学原则,只能被称为“行政谚语”;只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行政原则。其次

11、是从政治行政二分法进行的。西蒙认为政策问题和行政问题的区分与价值事实的区分有着密切关系。西蒙从行为主义出发,以“决策”基本概念来研究公共行政学,认为决策活动是行政活动的典型活动,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管理者对其下属决策的影响程度,行政效率的高低要看行政组织中每一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自从提出决策研究途径以来,公共行政学界日渐正视决策的重要性。用公共政策来取代公共行政,以公共政策为主导的公共行政研究潮流已成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主流。沃尔多(沃尔多的批评和新公共行政学的出现)第一,沃尔多认为,传统行政学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无论是作为一种对现实的描述,还是作为一种对行政行为的规定,都是不恰当的。在他

12、看来,政治行政二分法,一方面试图通过使民选官员负责制定政策而行政人员去执行政策来解释民主制与官僚制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试图解决价值问题(政治确定价值并为行政设定目标)。政治与行政应合作而不是分离。第二,沃尔多批评了传统行政学的组织范式。传统组织理论所规定的一般组织形式和组织过程很难适应具体情境或不断变化的环境。传统行政学忽视了组织的非理性的方面和非正式的方面。如韦伯的官僚制组织过分强调功能方面,忽视情感方面。第三,沃尔多反对传统行政学家过于重视效率的做法。认为效率概念本身充满着道德含义,由技术效率转变为社会效率。2、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尊崇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

13、。不同点:公共选择关注的焦点是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解决政府面临的困境;新公共管理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政府公共部门内部,主张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政府公共组织3、治理的概念及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治理:指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以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要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利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因此,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过程和方式,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 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

14、动体系;第二, 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第三, 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第四, 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第五,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4、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观点: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第五, 责任并不简单;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第三章:公共组织1、公共组织概念:是指不以营利

15、为目标、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协调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准政府组织:介于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2、非营利组织的含义和特征:含义: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具有非强制性和服务性。特征:萨拉蒙和安黑尔:正式组织性、非政府性、非利润分配、自主管理性、志愿性和公共性沃尔夫: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

16、;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3、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问题:(1)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一,身份不清楚、官方色彩浓、自治水平低第二,缺乏资金、内部组织不健全、行为缺乏代表性和规范性;(2)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政策实施和法律等构成的外在环境问题第一、对非营利组织基本政策的实施存在着培育和监督管理脱节、重登记而忽视过程监督的现象;第二、法制薄弱措施:(1)大力培育非营利组织 第一在社会领域推进“政社分开”改革;第二、重点在资金方面进行必要的资助(2)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第一逐步完善有关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其

17、活动的法律法规第二、在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通过依法行政和强化法律追惩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各种法律规范的事实和监督,特别是对非营利组织运行的规范化及质量进行监督、政府资金使用的监督。4、事业单位的含义与特征含义: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特征:第一,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第二,事业由政府主办并主管;第三,事业单位经费由公共财政供给;第四、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5、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与措施必要性:第一,事业单位规模巨大、增长过快,财政负担过重的困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第

18、二,社会效益不高,服务功能弱化。第三,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措施:第一,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第二,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第三,转变事业单位管理方式第四,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机构第四章:公共领导1、公共领导的含义、特征与作用含义:是指公共组织的领导者在一定环境下,为确定和实现公共目标,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组织成员和公众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特征:,(1)公共领导者赖以发挥其领导作用的组织依托是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2)公共领导职权的公共性和服务性(3)决策的公断性(4)公共领导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作用:(1)导向、统领的作用 (2)影响、

19、表率的作用 (3)协调、沟通的作用(4)迎接挑战,引发变革的作用2、西方领导理论(主要掌握人物及代表性观点)(1)领导品质理论西方国家的管理学者,把领导者的个人性格和特征作为描述和预测其领导成效的标准。传统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和性格是遗传决定。现代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和性格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加以培养和改造的。代表人物吉赛利8种个性特征与5种激励特征8种个性特征才智,首创精神,监察能力,决断力,适应性,自信心,性别,成熟程度, 5种激励特征 对工作稳定的需求,对金钱奖励的需求,对指挥别人的权利需求,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事业成就的需求缺陷第一,它忽视了被领导者的地位和

20、影响作用;第二,事实上领导者的特征是变化的;第三,特征的重要性与结果相当不一致。(2)行为方式理论行为方式理论是以研究领导者的外在特征为基础的。斯托格迪尔的四分图理论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方格图理论坦恩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连续统一理论利克特四系统模型(开明权威式;专制权威式;协商式;群众参与式)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专制式领导将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靠权力和强制命令实施领导。民主式领导将权力定位于群体,靠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实施领导。放任式领导将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采取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极少运用权力,下属有高度独立性,没有规章制度)(3)领导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

21、境条件下,通过与下属的相互作用去实现组织目标。(1)菲德勒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均可能是有效的,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其是否与所处环境相适应。他提出了:两种领导方式:任务导向型、关系导向型。另外还有:三种环境因素(不利、中间、有利)和八种情境类型。(2)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下属设置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提出四种领导方式:支持型,参与型,指令型,成就型。(另外领导者在选择领导方式时应考虑:下属的特性和工作的环境。)(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必须结合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适宜的领导方式。四种成熟程度: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 成熟。四种领导方式:命令型、 说服型、 参与型

22、、 授权型。3、我国公共管理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问题:(1)领导职能相互混淆(2)领导权力过于集中(3)领导权力的约束滞后(4)公共组织机构高度膨胀(5)用人制度缺乏活力改革路径:(1)完善领导职能分工,理顺各种关系(2)在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3)改革组织人事制度,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4)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克服机构臃肿(5)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4、领导方法的含义及具体运用(包括原则、途径)含义:指领导者配置资源、沟通和协调关系、统筹安排时间、统御和激励下属的各种手段与途径具体运用:领导协调的原则:以人为本;客观公正;整体性原则;求同存异;互惠双赢;灵活机动实

23、现有效沟通的途径:(1)选择合理的沟通渠道(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2)选择合理的沟通模式,构建信息沟通网络(链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3)选择有效的沟通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非语言形式、电子媒介形式)第五章: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来进行的,旨在认识政策形成原因、理解政策内容和价值、深化对政策过程的认知、研判和评价现有政策得失、寻求改进决策效率和质量的方法路径、改善公共政策运行效率和效能的一种研究方式和研究工作。2、公共政策发展实现公共管理价值途径(1)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2)构建公共管理稳定的运行平台第一、公共政策

24、是公共管理的起点,整个公共政策过程构成公共管理的重要路径第二、公共政策贯穿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第三、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第四、公共政策发展实现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整合和优化第六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含义: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特点:生物性 能动性 时效性 智力性 再生性(6)社会性。2、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1)关于人性的假定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以物为中心,把人看做一种成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最核心的资本。(2)工作的性质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

25、,活动范围有限,扮演控制人工成本的成本中心的角色;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扮演的是增加产出的利润中心的角色。(3)管理内容不同。传统人事管理主要存在于雇佣关系从发生到结束的运动过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大大拓宽了原有人事管理的内容,形成全方位管理。(4)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部门视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地位较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地位较高。(5)管理方式和手段的不同。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强调标准化式的管理,管理手段较为刚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管理的人性化。3、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演进(人物、代表性观点)理论演进代表人物理论科学管理时代美泰罗法法约尔

26、德韦伯科学管理理论把人当作机器的附属物,抑制人的积极性,忽视人的潜能的开发。(“经济人假设”,“大棒加胡萝卜” ,或“甜头加苦头”,即纪律规章加经济刺激)行为主义时代梅奥的霍桑实验社会人假设,重视人际关系、参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保健)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麦格雷戈的X(经济人假设)Y(自我实现人假设,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图理论行为科学通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研究人的行为动机、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求在组织内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发挥人的积极性。 现代管理时代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以卡斯特和

27、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理论学派;权变管理理论;(复杂人假设,权变)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企业文化时代威廉大内的Z理论(文化人假设,价值)企业文化理论用价值观来激励员工,强调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企业形象的塑造等。知识经济时代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管理。(创新人创设,学习、创新)彼得圣吉第五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4、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背景和特点)背景:传统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一是刻板的规章制度和集权化的控制模式必然压抑人的自

28、主和创造精神,影响人的积极性;而是由于晋升的内部循环和僵硬的科层制度使政府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三是论资排辈的晋升办法使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四是烦琐的人事规则容易导致政府的繁文缛节和低效率。这种人事管理方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特点:(1)实行弹性化的任用制度(2)放松规制,由刚性管理变为弹性管理。(3)实行谈判工资制。(4)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5)改革僵化的职位分类制度和职业发展路线。(6)注重人力资源开发。(7)下放人事管理权力。5、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改革(问题与措施)问题:第一,没有进行整体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第三,没有形成以

29、绩效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第四,重使用轻开发的传统用人观念仍然存在;第五,人事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第六,业务部门主管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技能。措施:(1)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公共部门,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2)从管理的基础工作抓起,整体配套,系统推进;(3)下放人事管理权力; (4)有选择地借鉴企业和市场化方法,改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5)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6)实施立足于能力和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 (7)培育公共伦理,弥补硬性管理之不足。第七章:公共预算管理1、公共预算的含义,功能和要素含义:是一种政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公共政策目标而进行的

30、财政资源分配活动。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功能:计划、管理、控制(阿伦。希克)计划、管理、控制、优先排序和预算问责(鲁宾)要素:资源申请、资源分配、资源保护2、我国立法机构在预算审查监督上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不足:第一、人大初审的权力与责任定位不明确第二、预算修正权尚未落实第三、对预算调整进行审查的权力不明确第四、收入权也没有落实措施:必须要从制度上建立健全人大的预算监督和审查权,要进一步明确人大常委会预算初审的法律地位以及相应的程序和方式;要建立预算修正制度;规范预算调整的审查,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程

31、序;同时,还要落实人大在收入政策上的审批权。第八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是一种集成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政务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公共部门自身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2、政务信息资源公开的原则:合法性、及时性、真实性、利益平衡、不收费和责任原则3、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问题:网络应用平台重复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基层政府网络建设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地区、部门之间

32、差别很大;各地区、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和信息交换共享机制;重硬轻软,信息资源匮乏;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法规滞后,没有建立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以及信息保密与信息安全存在潜在危险等问题。发展战略:第一、完善有关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第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第三、重视政务信息内容的完善和服务;第四、进一步改进政务信息资源基础建设;第五、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第六、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1、公共危机的含义和特征含义: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或者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

33、害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的、给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特征: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影响的社会性;决策的非程序化2、公共危机管理含义: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活动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3、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动态模式(活动过程,几个阶段)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以及善后处理等步骤与阶段。(1)危机爆发前的活动。主要是负责协助

34、组织对危急情境进行预期,并在危机发生前即将危机消弭于无形。这个阶段的活动包括:建立危机计划系统、危机训练系统、危机感应系统等,并成立危机知识库,负责危机相关情境的草拟及推演。(2)危机爆发时的活动。主要为危机管理小组提供相关的支持,如重要信息及资源等的提供。这个阶段的执行机构大致可分为:第一,危机指挥中心第二,危机情境监测系统;第三,危机资源管理系统。(3)危机解决后的活动。对组织的执行绩效工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对目前危机管理过程修正的参考。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有:第一,成立评估调查系统,确认危机的成因;第二,加速复原工作的进行;第三,继续推行下一波的危机管理计划。第十章:公共管理技术和

35、方法1、传统行政管理方法和现代公共管理方法传统行政管理方法1)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行政引导、行政信息、行政咨询服务等。(特征: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非经济利益性;封闭性。)2)法律手段,如行政决定、行政检查、行政处置、行政强制执行等。3)经济手段,如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4)思想教育手段,如行为激励方法(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争激励、反激励)、参与管理方法、公共责任方法等。现代公共管理方法(一)社会化手段,如社区治理、志愿者服务、公众参与等。(二)市场化工具,如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易、内

36、部市场等。(三)工商管理技术,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顾客服务、标杆管理、流程再造、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等。2、民营化:是指将原先由政府控制或拥有的职能交由企业承包或出售给私人,通过市场作用,依靠市场力量来提高生产力,公共服务及垄断行业向私人部门开放。方式:一是有向公众出售股份的形式,实现国有企业的撤资;二是通过特许投标、合同承包,鼓励私营部门提供可市场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全面质量管理含义: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以顾客满意为目的、以质量为中心、取得高层支持是关键、以全员参与为基

37、础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1)高层领导带头推动(2)和上级疏通并征得同意(3)聘请质量评估中心专家培训指导(4)培训结束后各部门成立质量改进小组(5)实践全面质量管理之后进行再学习(6)试点成功大面积推广4、公共部门流程再造:是指借鉴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对公共治理的理念、原则、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绩效和服务质量,使传统的职能导向型政府向流程导向型政府转变。5、PEST分析含义:即在宏观上的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科技(technology)信息的收集和分析。6

38、、SWOT分析含义:即公共组织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信息的收集与分析。SWOT分析是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Strength)和弱势(weakness),掌握外部机会(opportunity),规避威胁(thrends),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规范1、 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及实质含义:公共管理伦理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领域里的个人基本伦理维度、公共管理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共伦理精神。实质:公共利益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

39、的价值标准,是公共权力赖以运作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反映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2、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第一,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第二,加强立法,将更多的伦理规范纳入法律规则体系;第三,完善社会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干预和监督机制;第四,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共管理人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条件。3、公共管理法制化建设第一,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 第二,行政组织法治;第三,行政职权法治; 第四,行政程序法治4、公共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问题: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较小;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措施: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

40、机制;建立公共管理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共管理监督法律机制;强化人大监督机制;完善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制约机制。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含义、特征和指标含义:是指根据绩效目标,运用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按一定的的评估程序对公共部门及其公务人员履行职能或岗位职责所产生的结果及影响,进行测量、划分绩效等级、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和运用评估结果改进绩效的活动。特征:复杂性多层次性难量化性利益性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客观性指标:一般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产出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兴起的背景第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兴起的先导。第二,解决公共管

41、理问题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兴起的重要推动力。第三,放松规制、提高公共部门的主动性,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目标。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第一、从解决部门内部的管理问题来说,绩效评估有助于解决政府部门内部管理的问题。第二、从解决公务人员发展问题来说,绩效评估有助于解决部门内部公务人员个人发展问题第三、绩效有助于政府部门科学制定管理策略,解决部门的管理策略问题第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据并对社会公众负责。因此,绩效评估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机制、树立服务行政意识4、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局限性:(1)评估自身隐含许多矛盾,如强调既提高公共管理效率

42、和能力,又要确保社会公平和对公众负责、提高服务质量,效率目标和民主目标难以统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相冲突。(2)评估自身隐含许多缺陷,如主体主观片面、目标难以准确、对象难以量化、标准难以确定、信息难以收全,以及其他如技术、资金等制约因素。发展趋势:第一,强调结果导向第二,主题更加趋向公民导向第三,评估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第四,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第五,评估技术与方法不断成熟、科学化程度提高5、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问题:第一,当前还处在自发、半自发状态,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存在盲目性和照搬照抄。第二,评估主体不明确,缺乏专门的评估机构

43、和具体的制度建构。第三,评估内容不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第四,评估程序不规范,存在较大随意性和封闭性。第五,评估方法单一,未能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结合,常常采取运动式的评估。第六,未能将绩效评估作为提高行政水平、规范行政行为的正面措施,而是作为消极防御、事后制裁的手段。第七,绩效评估的不科学和表面化,助长了“只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刻意制造政绩”等现象的出现。措施:一, 促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研究科学化(1)注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企业绩效评估的差异(2)注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3)清晰界定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价值二、促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施的科学化(1)要

44、按照立法程序构建公共部门绩效目标和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岗位工作职责(2)要建立与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信息系统和信息沟通机制(3)要根据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按照“积极试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来推进和实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三,积极营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有效实施的环境条件(1)创新公共管理理念,树立以效绩为导向的理念(2)根据社会的需要科学界定公共部门职能(3)打破制约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施的体制障碍,营造共部门绩效评估有效实施的体制环境。第十三章 :公共部门改革1、 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

45、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2、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兴起的原因第一、流程再造理论带来了公共部门改革问题上的观念更新第二、出现了促使公共部门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的经济和政治因素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推动力第四、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支撑3、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有计划、渐进式地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使公共部门改革持续开展;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间的关系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