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浅析(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浅析(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浅析-第 3 页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帖十三行,是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迹书于麻笺,曾经入南宋绍兴内府,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得四行,刻在一块水苍石上,美称曰“碧玉”,所以又称为玉版十三行。这件楷书作品的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这篇文章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或以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抒发衷情不能相通的政治苦闷。文章极力描绘洛神之美,生动传神;格调凄艳哀伤,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飞动超逸,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与文章的内涵十分协和,被后人誉为“小楷之极则”。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这件书法作
2、品进行解读。一洛神赋十三行(局部)此碑笔致洒脱,笔画相对细润、挺拔有力,用笔多用中锋,笔毫聚敛。凡是按笔、顿笔的地方,一般较轻,但并不显得轻浮软弱,在均匀纤细的点画里蕴涵着极强的质感,雅逸秀丽、不臃不滑。活泼灵动的点、浑圆而自如的垂露竖、直爽而轻松的悬针竖、舒展飘逸的撇捺、峻利而且挺拔的勾画、婉转而遒媚的折笔,这些笔画都给人以清爽健利、优雅秀逸的审美享受。二洛神赋十三行的结体疏朗、布白爽朗,虚和简静。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正如宋代董迨在广川书跋所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
3、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洛神赋十三行的每个部分成为各个字中有机的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部分,各部分的联系结合靠总体上的协调配合,其走向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各部分的安排也视其他部分的情况而定。同时,洛神赋十三行摆脱了钟繇的古拙隶势,吸收了羲之变横为纵的结字法,又增加自身舒展清健的特点,给人以典雅大方的审美享受。二是灵动多变、随形布势、大小错落。洛神赋十三行中的有些字,借鉴行草的写法,使结体灵动多姿,如“晋”“书”等字。再者,其结体随意自然,本碑中长形的字较钟繇、王羲之的作品比例要大得多,但也随着章法的需要而出现较扁的字,字形的大小、长扁、正侧等错落有致,给整篇的章法平添了生
4、意。三清人蒋和曾经这样评价玉版十三行:“玉版十三行章法之妙,其行间空白处,俱觉有味。”这句话准确地说出了此帖的章法特点。洛神赋十三行的章法吸收了钟、王纵有行、横无列的特点而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其突出的特点就是错落有致:在字形方面,长形的字比较多,但也随着章法的需要出现较扁的字,字形的大小、长扁、正侧等错落有致;在字距方面,字距的疏密变化十分丰富,并非常理性地进行着控制。因此,整行气势完整、环环紧扣;在行距方面,在行与行之间,其距离变化自然、松紧自如,行间之字揖让有序、顾盼生姿。就这些形式上的变化特征以及风格上趋于妍美萧散而言,此碑帖和兰亭序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四纵观洛神赋十三行,风神秀逸萧散,格调高雅,字里行间给人们传递着一种潇洒流丽、劲峭峻拔的古澹讯息,使人得到一种很高的审美享受。诚如清杨宾所说:“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其点画秀劲遒丽,笔致洒脱,神完气足,有一种“丰神疏逸、姿致萧朗”的韵致美。同时,那错落有致、顾盼生姿的结字和变化自然的行距,又给人以玲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