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2(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7198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2(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2(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2(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2-第 8 页第七周周考语文试题2命题人:石英一.选择题(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百战不殆 指日可待 不知好歹 严惩不贷B.不拘一格 居安思危 举世闻名 笑容可掬C.容颜憔悴 粹而不杂 心力交瘁 出类拔萃D.风光绮丽 奇货可居 歧路亡羊 星罗棋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干涸 安祥 兴高采烈 曲意逢迎B、睿智 寒喧 绵里藏针 世外桃园C、楹联 繁衍 怨天尤人 斩钉截铁D、赋予 迭起 张皇失措 走头无路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的“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巡查校园、分报递信、清除杂草等内容。 B今

2、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天下无贼的电影,你去呢?还是不去呢? C“我们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宋楚瑜充满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5. 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

3、的语言中品_(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_(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_(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D.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_(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4、6依次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濛,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A.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B.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C.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D.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中有一批被穷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B他踽踽独行,走了一程又一程,涉过了冷水滩,又趟过了冰凌湖。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

5、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D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8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二.填空(10分)1.见贤思齐焉, .。2.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 ”;王维山居秋暝“ ,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石头城“ ,夜深还过女墙来”;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 ”。3史记作者 ,字子长,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共130篇,包括本纪、 、列传、

6、书 、表五个部分。鲁迅称它为“ , ”,突出了它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三阅读理解(19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

7、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乏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

8、时候花力气、下功夫1. 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是 ( )(2分) A. 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的。 B. 获得教养不一定要读很多书。 C. 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 D. 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2. 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3分)3.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3分)4. 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著 (经典),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文学?(联系全文回答)(3分)(二)(8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9、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 B.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

10、作之一。 C.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 教育思想。 D.多用比喻、对比、排比手法,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2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 ) 数罟不入洿池 数口之家 范增数目项王 媒人去数日 A B C D 3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4分)( ) A谷不可胜食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 4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亩大小的建宅基地,如果种上了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也能穿上丝织衣服了。 B谨庠序之教,申之

11、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果做到了这些却没有王,这种情况是从未出现过的。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而是兵器”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四写作(25分) (一)应用文改错(10分)指出下面一则借条在格式和内容上的五处错漏(相类似的为一处),并把它改写成一份内容正确、格式规范的借条。今借到同事李力的钱1000元,经协商,一周后还欠款700元,其余的一月后还完。 此致敬礼 四月三十日 张明 (二) 请以“几分 在心头

12、”为题目,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15分)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处可以填写:“感动”“思念”“豪迈”“忧伤”“酸涩”然后作文;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答案1. 答案C ( A项歹念di,其他念di ;B项举念j,其他念j;C项均念cu;D项绮念q,其他念q)2答案C (A祥-详B喧-暄 园-源D头-投。寒暄是见面问寒问暖,因而是日(太阳,温暖之意思)偏旁,而不是口偏旁)3答案C4答案D5答案C (“闲情逸致”意思为闲逸的情趣,因此此项错误。)6. 答案B7. 答案D8. 答案A二填空略三阅读(一)1C 点拨:这段文字主要阐述读书的前提,即个性和人格。2. 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或:要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读);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必须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3. 读书可能会挤占我们生活中很多宝贵的时间,但真正的生活离不开书。4因为流行文学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只是为了“散心消遣”,而杰作需要我们集中心智,用心、用爱去对待,所以,读杰作才能获得教养。(二)1B 战国2D 3 A 4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