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6747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第 11 页中国旅游地理课 程 标 准课 程 类 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及学分4适用专业(群)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执笔人王红玲课 程 组 审 核院(部)审核二一七年二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地把各项要求做为训练的目标来完成,在达到技能鉴定水平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

2、旨,有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2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实训项目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背记和讲解能力本课程采用教、辅、练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边练习边辅导,以教学带动练习,以练习主导教学,相辅相承,在定向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实操教学,在提高学生背记和讲解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水平。3采用目标教学与目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共设计了五十四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基础知识掌握及定向题型目标训练,以目标训练为实训内容,以鉴定要求为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到达到相应景点

3、讲解要求,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突破。4坚持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开发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开发设计课程。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2能力目标 (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 (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 (3)能

4、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3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4总学时72理论学时52实践学时20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知识、导游基础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课程授课计划表周别/学时授课内容(章/节/目)教学

5、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方式授课场所第一学期第 1 周(共 4学时)第一章 旅游与地理学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旅游要素及其构成;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任务。多媒体5303/6105第二学期第 2 周(共 4学时)第二章地文景观旅游资源过本章教学,要求在了解地质作用的类型与地貌形成的基础上,掌握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以及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多媒体5303/6105第 3 周(共

6、4学时)第二章地文景观旅游资源过本章教学,要求在了解地质作用的类型与地貌形成的基础上,掌握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以及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多媒体5303/6105第一学期第 4 周(共 4学时)第三章水域风光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水体与旅游的关系,水体的构景的主要因素、旅游功能,以及主要水体旅游资源的特点。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水体与旅游的关系。多媒体5303/6105第二学期第 5 周(共 4学时)第三章水域风光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水体与旅游

7、的关系,水体的构景的主要因素、旅游功能,以及主要水体旅游资源的特点。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水体与旅游的关系。多媒体5303/6105第一学期第 6 周(共 4学时)第四章生物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与旅游的关系,掌握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掌握生物旅游资源的构景因素,掌握动物、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功能,更全面地认识生物旅游资源。生物与旅游的关系,生物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多媒体5303/6105第二学期第 7 周(共 4学时)第四章生物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与旅游的关系,掌握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掌握生物旅游资源的构景因素,掌握动物、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功能,更全面地认识生物旅游资

8、源。生物与旅游的关系,生物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多媒体5303/6105第一学期第 8 周(共 4学时)第五章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正确理解气象、天气、气候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不同气候类型与旅游的关系;掌握主要的气象天气旅游资源类型。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气候旅游资源分析。多媒体5303/6105第二学期第 9 周(共 4学时)第六章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古迹的概念,了解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形成、范畴、作用,系统学习古代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墓三种类型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历史古迹的概念及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9、多媒体5303/6105第一学期第 11 周(共 4学时)第六章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随堂期中测试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古迹的概念,了解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形成、范畴、作用,系统学习古代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墓三种类型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历史古迹的概念及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多媒体5303/6105第二学期第 12 周(共 4学时)第七章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宗教的起源,以展及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宗教文化的旅游功能;掌握宗教建筑的类型及特点;了解各宗教的主要活动及其旅游吸引功能;了解宗教雕塑,壁画,石窟及摩崖造像艺术宗教文化与旅游;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任务。多媒体

10、5303/6105第一学期第 14 周(共 4学时)第八章园林类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园林构景艺术的发展;正确认识了园林的不同类型;全面掌握园林构景艺术的原则及构景手法,并正确认识园林的主要景观建筑。中国园林构景艺术的发展,园林的类型多媒体5303/6105第二学期第 15 周(共 4学时)第九章城镇旅游资源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城镇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掌握中国七大古都旅游资源的特点;了解特色小镇及都市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分类;特色小城镇;现代都市风光特征。多媒体5303/6105第一学期第 17 周(共 4学时)第十章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第十一章社会风情类旅游资

11、源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学艺术的旅游功能,了解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充分体会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在旅游活动中的价值体现,基本掌握开发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一般原则和形式。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型、特点及旅游功能;熟悉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和特色民居;了解传统服饰、代表工艺品以及婚丧习俗、节庆活动。文学艺术的旅游意义与特点;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风情的特点及旅游功能;饮食习俗和特色民居的影响因素和类型。多媒体5303/6105第二学期第 18 周(共 4学时)总复习随堂考试多媒体5303/6105四、实施建议1. 教学条件本课程中景观图片内容居多,要

12、求课堂教学必须配备必要的多媒体教室,教师边讲解,学生边观看。同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可配备著名景点照片,让学生课余时间练习。旅游旺季,让旅游管理(导游及旅行社方向)学生去景点实习。学校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网上资源和影象资料等可供学生自学,学校有实训基地王莽岭景区(自然旅游资源)、皇城相府景区(人文旅游资源)等可供学生实习。2.师资要求本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专业技术水平,以便解决教学、科研、实践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的问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知识传导能力和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或经历,与旅游行业系统密切联系的

13、沟通渠道,具备善于实践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3.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质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应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精讲多练,注重实训,落脚点在培养学生的讲解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 分内容采取任务驱动法、分组演练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基础知识背记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日常景点讲解练习,再进行分阶段的小组竞赛,使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博采众长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强学生沟通和讲解能力。4.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叠加性较强的专

14、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实记理论知识和灵活讲解景点特征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学时用于强化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讲解能力。在教学中要积极探讨旅游地理课的教学规律及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进旅游地理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性练习与突击性练习、自我提高与学习他人等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要领的学与练,分析各项技能的侧重点,将教学、训练、鉴定和比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训练和考核的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平时作业、单元测验、导游证考试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注重课外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征订与旅游相关的报纸。 学校应与一些旅游公司

15、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使学生在企业或公司教师的带教下参与实践,熟悉真实的业务流程,为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5.评价标准在考核评价中依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采用阶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考核形式;即一个学生的成绩可以分为过程考核分(60%)、结果考核分(40%)。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此种考核方式促进了学生对工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6. 推荐选用教材1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刘琼英.中国旅游地理M .上海交

16、通大学出版社,2014五、考核评价(l)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模拟、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课内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分数。(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前厅管理与服务知识的应用水平。(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50% + 期末评价50%过程评价:课堂参与程度、作业、课堂纪律与出勤、实践环节。 期末评价:期末随堂笔试。六、其他说明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本课程融合了课内理论、课内模拟和课内实践等方式逐步深入的教学体系,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以管理训练为载体,创设工作情境,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今后的实践就业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