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与经济开发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开发变化.ppt(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一. 人口变动趋势 二.人口转变理论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一.人口变动趋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人口数量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这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亿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7;有24.6亿人生活在低收入国家,其人口增长率超过2。 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80亿,到2040年,继续增加到100亿。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几个大陆的人口
2、比重增减预测(%),二.人口转变理论(三阶段),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从19世纪开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 。,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趋近死亡率,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出现静止状态,有的甚至在一个时期出现负增长。,瑞典人口动态(1749-1975年),英格兰威尔士人口动态(1838-1975年),日本人口动
3、态(1945-1995),印度的人口动态(1950-1995),中国的人口动态(19492001),中国人口变迁(公元前2140-1750年),中国人口变迁(1700-1995年),首先,人口过快增长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阻碍作用:,其次,人口迅速增加会使就业问题恶化。,第三,过多的人口会破坏生态平衡。,马尔萨斯(Malthus,RT): “人口陷阱理论”(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rap),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停滞不前的原因。,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
4、到原来的水平上, 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点A即代表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任何一个从点A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将会引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Y1。当人均收入从Y1向Y2上升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总收入增长率。由于人口增长快于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下降。 点A右面指向A的箭头表示人均收入在Y1和Y2之间的所有点最终都会回到Y1点。,人口陷阱论的理论意义:,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顾资源约束,听任人口盲目增长,必将损害经济发展,即使在某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但若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经济就
5、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对“人口陷阱理论”的批评:,马尔萨斯及其追随者忽视或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技术和社会进步使一国避开人口陷阱,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十分迅速。 二是人口素质普遍不高。 三是人口城市化速度快。,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2.对策建议: (1)大力宣传和推广计划生育政策; (2)将经济激励和政府强制结合,以使计划生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3)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和卫生器材; (4)提高妇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目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收入国家人口增长对比,哪些因素决定人们
6、的生育数量?,思考,孩子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在发展中国家,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投资),从而使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就像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样,成为一种经济的、理智的选择。 可将这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 DC f(C,Y,Px,T) 式中: DC 表示对孩子的需求量, C表示养育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 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 Px 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 T 表示相对于孩子,家庭对其他商品的偏好。,补充:人口生育的微观理论模型,(1)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是指养育孩子的预期成本减去预期收益。其中: 预期成本包括: 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是指母亲抚养和照料孩子所放弃的工作机会,如果母亲不生养孩子而
7、把这些时间用来工作,将会获得收入。 孩子的养育费用。指养育孩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包括衣、食、上学等的支出。 预期收益包括: 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为家里劳动带来的收入。 孩子将来对父母的赡养费。 这一因素对孩子需求的影响是反向的,即孩子的净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小。,家庭收入水平与对孩子的需求增加,这种正向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孩子的价格不变。如果价格上升,既定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就没能力养育更多的孩子。 父母的生育观不变。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同时增加,父母的生育观也会变化。这必然产生以孩子的质量代替孩子的数量的趋势。 因此,收入增加会引起对孩子需求
8、的增加是一个与现实不太相符的假设。,(2)家庭收入水平,生育理论的应用,(1)发达国家出生率的迅速下降: 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生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 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不断上升; 同时孩子在未成年前没有机会为家庭赚钱; 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不再存在; 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已不存在,使得对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 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父母已不必因为担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2)发展中国家情形完全不同:,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少,就业机会少,即使就业,收入也很低。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 人民的生活水平低,孩子的抚养费
9、和教育费用比较低, 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孩子成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惟一依靠。因而,孩子成为资本品,预期收益较高。 孩子大多是家庭劳动力的来源,有些很小就参加各种生产劳动,为家庭增加收入。 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有些生产劳动文盲或半文盲即可承担,所以很多家庭并不打算让孩子上学。,孩子低成本、高收益,造成人口出生率长期居高不下。,(3)人口出生率的微观理论模型表明,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过高并长期居高不下,是人口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经济停滞不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国家越穷,人口越多;人口越多,国家越穷。这种恶性循环几乎成为了一种客观规律。 如不迅速扭转经济落后的状况,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也不
10、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口过度增长的境况。 发展中国家农村出生率高、城市出生率低的差异。 在现代化的城市地区,由于城市居民养育子女成本较大,对子女偏好较小,因而出生率低。 在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养育子女成本较小,对子女偏好较大,因而出生率高。,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积累、消费,人口增长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与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和消费发生直接关系。在国民收入增长为一定的前提下,人口增长首先扩大的是消费,因为新增加人口要成长为劳动力人口进而转变为生产者,肯定会影响积累。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要保证积累适当扩大,人口的消费水平就会下降。一般来说,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在积累的最高限和最低限之间确定一个
11、适度的积累度,以保持长期的经济高增长速度和最大的消费水平。,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劳动年龄人口与居民储蓄存款相关性检验,劳动年龄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检验,劳动年龄人口与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年龄人口与人力资本存量相关性检验,为了观察一个国家人口增长对消费积累的影响,设消费为国民收入和人口的函数,总积累等于总投资,那么,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可分为消费c和积累s,其表达式为: yc+s 人口增长快的发展国家,由于劳动力供给充足,而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增长的人口不参加生产带来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可以设消费量c为国民收入y和人口p的函数,那么,其方程形式为: C=f
12、(y,p),新增加的积累部分可通过年增加的收入y和新增加的消费部分求得, s y-( c1+ c2) c1人口增加的消费、 c2非人口因素年消费所增加的消费 由此可见,由于人口因素消费增大导致积累减少。人口增长必然影响人均积累部分和人均消费部分的比率。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新增人口使更多的国民收入用于消费,从而造成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增加而总积累量和人均积累量减少的状况。一般说来,人均积累资金的大小,标志着社会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大小,它的缩减意味着社会扩大再生产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提高积累率压缩人均消费基金的方式,将降低国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第三 节 人口增长与储蓄、投
13、资,人口增长阻碍储蓄和投资,给经济增长带来负经济效益,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人口经济学家都指出了这一问题。 人口增长与储蓄、投资的人口经济理论模型首先由安斯利J科尔和埃德加M胡佛提出的。他们认为,储蓄只依存于国民收入y和人口p,并决定投资I。其表达式: I=S= 通常凯思斯型储蓄函数为S=aY。上述公式是在凯思斯型储蓄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含有人口因素的变量。 现假定投资I由劳动资料Ic和福利支出Iw构成,只有劳动资料带来产品的增产。 福利支出由现有人口所需要的福利支出Iwc和新增加人口所需要的福利支出Iwi构成。即: I= Ic+ Iw= Ic+(Iwc+ Iwi) 式中,
14、福利支出的两个因素均与人口因素有关。为了保证其他社会资本,Iwi必然要超过Iwc。其结果人口增长率越高,福利支出的增加越趋向不平衡的状态,导致增产的资本比例下降,从而抑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安斯利J科尔和埃德加M胡佛运用柯布一道格处斯生产函数来分析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状况,认为低收入国家生育率比较高,人口增长率较快,从而使扶养负担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结果储蓄率和投资率都有所降低,经济发展缓慢。 贝尔肖也认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障碍是资本形成缓慢,由于人口增长特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限制了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增长。 阿尔费雷德索维的人口投资模型则明确表示伴随着人口增长所需要的资本量。按照这个
15、模型,当人口增长时,为使新增加人口不低于原有人口生活水平所需费用的投资叫“人口投资”,基本上随着人口增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这种提高需要追加一部分投资。这种为提高整个生活水平的投资称为“经济投资”。利用哈罗德一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将这些概念定量化是便利的。,首先,经济增长率G是由资本储蓄率s以及边际资本产出率V决定的,即: G=s/V 其次,将公式变形得出:s=PV+Yv 式中右边为按人口和收入的比率分配的资本形成率结构:PV人口投资率、yV为经济投资率。,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1.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理论 2.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
16、.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理论,从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而言,自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时代以来,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这些研究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都是肯定的,但对于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如何相互作用,两者的变动方向和程度等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它们大体上分为以下理论模型:,资本形成和资本产出比例变动模型 (哈罗德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罗伊福布斯哈罗德从资本形成和资本产出比例变动的角度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在论动态经济学中论证了长期动态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在人口、生产技术和资本设备能够变动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稳定的均衡增长,并首先提出资本产出比率
17、,由此提出的增长模型。 哈罗德把经济增长率G分为三种:实际增长率G即实际上国民收入实现的增长率;正常增长率Gw,即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为均衡增长率;自然增长率Gn,,它通常受劳动力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限制,即按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来衡量。 通过以上三种经济增长率的比较,可以考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哈罗德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长期稳定和充分就业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是G = Gw = Gn ,当Gn Gw时,人口增加不仅扩大了消费,还增大雇用使投资规模扩大。达时实际增长率大于期望的增长率,由此产生长期的景气。,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尔克斯从欠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状况来
18、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在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中,把资本形成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变量。他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其结果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他认为这种恶性循环是经济障碍的锁链,因为生产力低下,导致人均国民收入少,储蓄不足的现象,也形不成资本积累。这样资本不足导致投资减少,使生产力不能摆脱低水平的恶性循环。要摆脱这个恶性循环的锁链,就要开拓销路,扩大市场,才能形成活泼的生产活动,使资本扩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安斯利J科尔和埃德加M胡佛在1958年出版的低收入国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中,曾利用资本产出比例来计算印度不同人口规模的资本存量的变化。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印度经济发展的
19、数学模型,并用高、中、低三种生育率假定来预测印度人均收入的变化。通过计算和预测,30年后在高出生率假定条件下的印度人均收入将比低出生率假定条件下的印度人均收入低40。他们还认为,可以从人口规模、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年龄结构来分析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较快的人口增长不能引起大量的资本投资。当资本供给缺乏弹性时,人均资本的增长下降;同时高人口增长率使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抚养负担增大,从而导致资本供给和资本积累的减少,经济发展缓慢。,哈维莱本斯坦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哈维莱本斯坦在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中指出,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经济发展的过程是财富与人口增长之间相互抗争的过程,经济
20、发展只有超过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限度时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阻力超过财富的增加,所以用微小的经济变化是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要使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需要有足够克服发展抑制因素的努力。他将这种努力称为临界最小努力,是为了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所必须付出的最小努力。,朱利安林肯西蒙依据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西蒙在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使用每个劳动力的产出量来代替人均收入。他认为,用每个劳动力的产出量和人均收入这两种计量尺度,从长远来看,其结果是相同的。西蒙还从人口增长可以刺激技术进步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发展。,此外,西蒙库兹涅茨在195
21、2年撰写的人口增长及有关经济变量的长期波动一文,把人口变动和经济增长的波动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对美国经济增长波动和人口变动长期趋势的分析中,库兹涅茨断定,人口增长波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美国经济增长波动的节律是由人口变动中的国外移民的迁入引起的。库兹涅茨在1966年又出版了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及其扩散一书。他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的史实,总结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的结论。,后来,理查德A伊斯特林依据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长波理论来研究美国的人口经济增长长波。他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如美国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波:论历史格局的一些发现(1965年)、 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的长波:美国
22、的经验(1968年)等。他认为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期波动以30年左右为一波动周期,在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演变的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新古典经济学派埃德温坎南在其初级政治经济学中指出:在任何一定时期,或者说人的知识和各种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人口增加达到某点时,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超过这个点就会减少其收益。这就是说他是从人口与经济收益的关系来考察人口的数量。坎南认为,并个是人口增加就意味着产业的生产率降低人口减少就会使产业的生产率上升,而是人口增长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使生产率下降,如果人口数量本来不足,再减少人口,只会使生产率下降;只有当人口超过这一限度时,人口减少才能
23、使生产率上升。换句话说就是,在理论上就人口增长的经济效果而言,不能轻易地断定其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或者是不利的。,乌尔里希塔依其曼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中,论述了伴随着人口增长的经济增长的两个对照的模式。他把经济增长的过程分为“经济退步型”和“经济进步型”:前者随着人口增长使消费增大,其结果阻碍资本形成,并且进入了所谓生产率的下落、低工资、高物价、高利率的一系列的循环过程;后者伴随着人口增长,引起资本形成,导致生产率的上升,导致进一步的工业化其结果促进了所得和福利的增大、就业水准的上升、失业的解除、低价格和低利率的一系列的循环过程。在此塔依其曼论说了,对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人口增长的消极效果和人口增
24、长的积极效果。,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 试图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联合起来,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为什么停滞不前的问题。 如图示,除了以上的以外还有约瑟夫约翰斯彭格勒撰写的面对人口零增长的零增长理论,斯彭格勒在1978年发表的面对人口零增长一书中,阐述了人口稳定增长或人口增长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稳定状态与经济稳定状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丹尼斯L施多斯等人所写的增长的极限的零增长理论。世界动态模型,以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五种因素为参数,并指出这五种因素都按指数增长,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2.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5、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产生两种经济效应: (1)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产生消费规模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人才聚集效应,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2)可能形成对经济资源的压力,减少投资,降低劳动生产率,在经济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就人口增长的经济效果来说,对经济增长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人口增长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是有条件的。对于大部分没有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的快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这是因为:由于没有经济起飞,工业发展滞后限制了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人口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大量新增劳动
26、力无法得到就业,由此形成各种各样的失业;大量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就业结构趋向恶化,难以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庞大的人口抑制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使人均收入低下,从而生活水平低下,与此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也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使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良好的经济环境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使促进经济增长所必需的经济改革难以实现。,第五节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率,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它包括收入水平、养水平和健康水平等多方面内容,但在经济学上通常用收入水平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如果把人均收入水平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一种指标,当其增长时意味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国家普遍将提
27、高人均收入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目标。,1.汉斯W.辛格尔:将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口增长联系起来,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一个国家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其公式为: D=sP-r 式中,D为经济发展率;s为净积累率;P为单位资本新增投资的生产效益,r人口增长率。 D=s/q-r 式中,D为经济发展率,s为总积累率,q为资本系数,r为人口增长率,,2.约瑟夫约翰斯彭格勒则把人均收入的增长和人口增长联系起来,提出了人均收入增长率方程式,其表达式为: 式中,J为人均收入增长率;a为投资率;s为资本积累率;r为人口增长率。 如果将斯彭格勒方程式中的a改为s,s改为1q,那么:式中,斯彭格勒称j1为经济改善率,它是随着资
28、本积累率s、资本系数q和人口增长率r的变化而变化。长率f的变化而变化,3.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是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中一种低级均衡陷阱理论中引进了人口因素。纳尔逊认为,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收入水平是很敏感的。生活水平低下,死亡率必然较高,从而抑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人均收入的增长率超过人口的增长率,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有所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将阵低死亡率并提高出生率,从而加快了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降低到原来的水平,这样出现了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在纳尔逊模型中,根据生产函数,收入取决于资本K和人口P两个主要因素,而收入Y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4.西蒙库兹涅兹在论述经济
29、发展的主要特征时指出,经济发展往往与人口的持续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密切相关。库兹涅茨所论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如果将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称为经济增长率时,经济增长的公式为: Gp+y 式中,G为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p为人口年均增长率,y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率的影响,最明显地反映在它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上。人均收入是由国民收入总量和人口总量决定的,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而人口增长率的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的一个变数,是衡量一目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能敏感地反映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人口增加率对于经济发展率的动态分析是不可
30、缺少的。,第五节 经济发展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过快是否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是由增长的人口规模对生产、消费、积累、劳动力以及生活水平等的影响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一般来说,高出生低死亡的模式往往会对正在发展中的经济带来人口压力。这种人口压力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具体来说,人口压力对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副作用: 第一,人口增长过快所造成的人口压力使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消费品生产领域,而不是生产资料生产领域;人口增长过快意味着消费人口迅速增长,这些新增加人口不能参加生产活动;在有人口压力的国家,经济的进步往往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抵消,为了养活新增加的人口,政府需要增加大量的
31、人口投资,而总投资中,减去这部分投资所剩余的生产投资会相应地减少,因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第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消费倾向上升,因而减少了积累,同时减少了为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所需的资本供给,不仅减少了扩大就业所需的资本,还减少了积累供给和积累率,使经济发展率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第三,人口增长过快会减少个人储蓄,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人们不得不把收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因而使储蓄率低下;对国家来说,储蓄等于投资,人口压力导致国内投资减少,从而妨碍了生产设备的改进和增加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压力是否存在副作用: 1.人口增长就业率: Plr=Lr-Cr 公式中,L
32、r为就业劳动力增长率,Cr消费人口增长率,如果Plr为正值,则说明该国家己克服人口压力,经济得以发展,Plr值越大,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反之,如果Plr的值为负值,则可以认为该国家存在入口压力, Plr负值的绝对值越大,人口压力的副作用也就越大,使经济越趋向缓慢发展态势。,2.人口增长的经济增长率: Per=gn-gc 始公式中,gn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c总消费增长率,如果Per为负值,则可以认为该国家的人口压力将出现副作用。,3.经济增长率: D=s/q-r Gp+y 如果G值、辛格尔方程式中的D值和斯彭格勒方程式中的J1值为负值,表示该国家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趋势,同时存在人口压力。如果这些指标均为正值,说明这国家的经济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没有人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