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5434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第 5 页2014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单元知识网络】意 识唯物论物 质运 动规 律实 践认 识认识论真 理【理论提升】:1. 认识论既包含了唯物论思想,又包含了辩证法思想2. 区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 所属范畴:(2) 使用范围(3) 方法论要求3. 区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4.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的联系。5.意识的反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有内在的联系。【强化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易错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

2、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自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2.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交会对接成功,为我国突破和掌握关键技术,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2011年11月14日,在北京航天中心的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相关设备的功能与性能。上述实验过程依据的哲

3、学理论是(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事物发生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认识和能力是有限的A.B.C.D.3. 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阻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扭转幼教“小学化”趋向势在必行。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表现。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4.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某小学给部分学生佩戴“绿领巾”事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该小学给表现较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以此来与佩戴红领巾的较好学生

4、相区分,这一做法引起巨大争议。从唯物论角度看,其做法( )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表明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没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 A.B.C.D.5.一盆兰花放在这里,诗人看见的是其气质:“啊,多么高洁的气质,冷峻清丽,典雅脱俗。”画家瞧见的是其造型:“哦,多么优雅的造型,茎游叶舞,婀娜多姿。”医生关注的是其药性:“呵,多么珍贵的药材,行气解郁,镇心祛烦。”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 )A.目的性B.计划性 C.自觉选择性 D.被动复制性6.历时18个月精心酝酿,290余万首都市民踊跃参与投票,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个词组成的 “北京精神”

5、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 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有一定依赖性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征A.B.C.D.7.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达到70亿。“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统计预测:“按过去约12年时间世界人口总数增加10亿的速度计算,至2030年人类需要第二个星球才能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消纳人类产生的废物。”预测告诉我们人口增长要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人口增长在人口问题上人类应树立节制的价值理念人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人口增长规律A.B.C.D.8.看漫画绿豆蛙,漫画内容是:幸福和不幸经常在瞬间转换,未来永

6、远是未知的,所以我们保持微笑,静静地等待吧。漫画内容说明( ) A.幸福和不幸的转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条件的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C.幸福和不幸的转换是质变 D.任何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9.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C

7、.D. 10.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主观感受具体程度的指标数。目前,幸福指数已成为重要的民生指标。经济条件是影响人们幸福程度的基础因素,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幸福感)并不完全与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成正比。当经济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许多人的幸福感开始聚焦在身体健康、婚姻美满、工作满意、人际和谐、成就、安全等因素上。这说明( )A.幸福程度根源于个人的心态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感受完全取决于外部条件 D.价值判断没有固定标准11.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

8、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A.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 B.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C.人类能使自然规律社会化 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把握二、非选择题(共60分)12.(20分)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为解决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建议。13.(20分)哥本哈根会

9、议涉及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世界必然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我国W市提前洞察了这一趋势,在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引下,率先布局,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新能源、改进电力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分析W市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的。14.(20分)(创新题)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念。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

10、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答案【理论提升】:1、2、3、略4、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有内在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般又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个部分。学习生活与哲学,不仅要明确这三个部分各自的知识范围,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三个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11、,从整体上来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统一的,即都是客观世界,只不过二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怎么样”,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它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充满着矛盾的统一整体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它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在解释客观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础上的。它把辩证法的规律首先

12、看作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规律看作是外部世界的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它认为辩证法不外是人们从客观物质世界中高度抽象出来的、能从根本上反映事物固有的内在和本质联系的方法,而不是人的头脑臆想的产物。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内容、作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路线,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坚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也就是坚持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主义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坚持并贯穿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科学正确

13、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质与规律,为人们提供了探索真理的正确途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正是实践,才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实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上升为最完整、最科学、最全面、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所说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所说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三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缺少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损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

14、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是统一的。5、区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首先明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唯物论的内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认识论的内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物质和实践、社会存在,意识和认识、社会意识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是不同的概念。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方面都是适用的。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则不同。实践的主体必须是人,实践也是处在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的,因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也只用于回答人类社会中的一些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

15、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三者的内容以及对应方法论也有所差异【强化训练】答案:DBADC/BCCAB/D12.【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为唯物论;其次就是答题指向要求提建议,更侧重从方法论角度作答;再次要注意与材料观点的结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答案:(1)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处理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过程中,要树立节约

16、意识、资源危机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把尊重客观规律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时,要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意识作用的信息,“洞察了这一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等链接到意识作用知识,结合材料内容回答。答案:(1)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W市提前洞察了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必然趋势,率

17、先布局。(2)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W市在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W市把握必然趋势,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取得硕果。14.【解析】本题通过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文明建设的认识发展过程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回答时既要结合材料从四个角度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又要从总体上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进行总结。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5)综上所述,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