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40题(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40题(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40题-第 15 页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阶段必备题1.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答:学校产生的条件课归纳为以下几点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2.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文化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着教育方法的使用3.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有哪些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
2、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4. 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答: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
3、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己的发展5.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前提环境-现实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主导因素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6. 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制定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7. 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坚持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8. 简
4、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学制(分子制、中间型学制)9.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10.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特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5、合作。11.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你如何理解?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解读: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教师应当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12.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
6、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13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1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知识”维度包括哪些领域?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15.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发扬教学民主公平对待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善于与学生沟通16.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题目,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
7、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答案。参考文献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17.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问题的范围。合理确定问题的范围,需要考虑:问题是用于小范围的典型调查还是大范围的统计调查,是了解思想态度方面的意向性问题还是了解过程方面的事实材料问题的内容。问题的内容应符合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问题的数量。问题的数量要适度,即通过控制时间保持被调查者对问卷的兴趣和认真态度。问题的文字表达。问题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8、问题的排列顺序。问题应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合乎逻辑。问题中隐含的心理因素。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不要涉及个人隐私,若涉及隐私、填答者一般不愿如实回答18.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提出访谈问题,确定访谈对象。制订访谈计划。依据研究的问题确定访谈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实施的过程,包括谈话的进行方式、提问的措辞以及说明,规定对调查对象所做回答的记录和分类方法等。拟定访谈提纲。确定访谈的具体问题和框架,拟定访谈提纲。进行正式访谈。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要注意倾听,适时追问:访谈后,要马上记录访谈内容。整理访谈资料,分析访谈结果,得出访谈结论。19.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
9、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个体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的知觉特性(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的知觉特性。(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20.简述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对事物的间接兴趣。活动的合理组织。个人已有的经验。个人的意志品质。2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依据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0、(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式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7)掌握复习的“量”。22.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知识经验与迁移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动机强度与情绪状态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2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
11、级分为五个层次,后扩展为七个层次,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七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性需要,这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健康很重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他把后三种需要定义为成长性需要(生长性需要),这虽然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我们适应社会生活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
12、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得到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24.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和写作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肢体一运动智能),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
13、业的能力人际智力(人际交往智能),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自知智力(自我认识智能),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自然智力,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后来加德纳还假设了第九种可能的智力即“存在智力”,这是一种“沉思关于生命、死亡和存在等重大问题”的能力。25.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从个体的角度看,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上。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如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从群体
14、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26.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1)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3)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水平。(5)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6)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27.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1岁的小学生思
15、维发展的特征。一般来说,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态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2)思维具有可逆性。(3)思维具有去自我中心性。.(4)能进行具体逻辑推理。(5)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6)具有多维思维。.28.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1)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
16、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即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29.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策略的水平。(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除上述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0.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1)由直接兴趣逐
17、渐向间接兴趣转化。(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31.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3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3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学习的
18、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34.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班主任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认识。(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
19、规范。(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正确实施奖惩,树立守纪风气。35.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组织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等。36.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人际关系、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思维特点、智力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
20、群体关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班级风气、舆论倾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等。(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37.简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的方法。(2)谈话法,即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本方法。谈话法具有灵活、方便、容易了解事情细节、有利于增强
21、师生感情等特点。(3)调查法,即班主任通过对学生本人成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的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座谈等。(4)分析书面材料法,即班主任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方法。在以上方法中,观察法是基本方法:谈话法是一种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调查法是一种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分析书面材料法既可以看到学生的过去表现,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情况。38.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1)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2)操行评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
22、列现象,主次不分。(3)操行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明白且能够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体化,严防用词不当,以免伤害学生感情、造成家长误解。39.简述家校合作的途径。/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1)家校互访。教师家访。家长访校。(2)家校通信。(3)举办家长学校。(4)建立家长委员会(5)召开家长会议。(6)举办家长沙龙。40.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l)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有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两种具体类型。(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