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名词解释37782(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3973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名词解释37782(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象学名词解释37782(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学名词解释3778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名词解释37782(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气象学名词解释37782-第 8 页第一章1.气象学:研究大气圈中大气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并直接或间接用之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2.大气圈: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圈层。3.气候学:研究气候形成、分布和变化的科学。 4.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5.气候:在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6.气候系统: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

2、统一的物理系统。7.温室效应:一些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吸收甚少,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波辐射而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8.气溶胶粒子:悬浮着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的统称。9.液体微粒:指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滴和冰晶等水汽凝结物。10.气压:大气的压强。静止大气中任意高度上的气压值等于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11.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值。12.大气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量多少的物理量。13.大气压力:大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14.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15.饱和空气: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一定限度,如果

3、水汽含量达到此限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这时的空气,称饱和空气。16.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要开始凝结。17.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18.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19.比湿: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质量)的比值。20.水汽混合比: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21.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22.降水: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括雨、雪、雨夹雪、霰和冰雹等。23.降水量:指降水落至地面后(固态降水则需经

4、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mm)为单位。24.风:空气的水平运动。25.云: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物的可见聚合群体,底部不接触地面,且具有一定的厚度。26.云量: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27.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28.干空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的空气。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1.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方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传播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2.辐射能:通过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3.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4.辐射强

5、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选定方向上的单位面积的辐射能。5.辐射光谱: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6.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 cm2面积1 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值约为1370 W/m2。7.分子散射(蕾利散射):如果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分子时所发生的散射。8.粗粒散射/米散射: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大一些的质点时产生的散射。9.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10.散射辐射:经过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辐射。11.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12. 大气质量:在地面为标准气压(1013hPa)时,太阳光垂直投射到地面所经路

6、程中,单位截面积的空气柱的质量,称为一个大气质量。13.透明系数:透过一个大气质量的辐射强度与进入该大气的辐射强度之比。14.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使地面因放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16.辐射差额(净辐射能):物体收入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17.地面辐射差额:单位时间、单位水平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其有效辐射之差。18.气温的非绝热变化:由空气与外界的热交换而引起的状态变化。19.气温的绝热变化:外界压力的变化对空气作功,使空气膨胀或压缩引起的状态变化。20.湍流(乱流):空气层相互之间发生

7、摩擦或空气流过粗糙不平的地面时产生的空气不规则运动。21.绝热过程:任一气块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22.干绝热过程:当升、降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23.绝热垂直减温率(绝热直减率):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24.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25.湿绝热直减率: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减温率。26.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某一固定地点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27.冷平流:温度的平流变化使局地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向暖空气方面流动的情形。28.暖平流:温度的平流变化使空气温度局地升高,暖空气向冷空气方面流动的情

8、形。29.水平温度梯度:垂直于等温线的单位距离内的温度差值,由低温指向高温。30.大气稳定度: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31.中性气层:空气团被推到某一高度后,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这时的气层,对于该空气团而言是中性气层。32.位势不稳定:在实际大气中,有时整层空气会被同时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层的稳定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而造成的气层不稳定。3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3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35.等温线: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36.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现象。37.辐射逆温

9、: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38.湍流逆温: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39.平流逆温:因空气的平流而产生的逆温。40下沉逆温:因整层空气下沉而造成的逆温。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1.蒸发潜热:水变为水汽所需的热量。2.凝结潜热:水汽凝结成水所需的热量。3.融解潜热:冰融化为水所需的热量。4.过冷却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的水。5.“冰晶效应”:实际水汽压介于冰晶和过冷却水的饱和水汽压之间时产生的冰与水间的水汽转移现象。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6.“凝结增长”:小水滴因蒸发而逐渐变小,大水滴因凝结而不断增大的现象。7.凝结核:大气中能促使水汽凝结的微

10、粒。8.绝热冷却:随着高度升高而产生的空气温度降低的过程。9.辐射冷却:由太阳辐射减弱而导致的空气温度降低的过程。10.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气流本身温度降低的过程。11.露:贴近地表的气层的温度因辐射冷却降至露点以下,当露点温度在0以上时地面或地物上产生的微小水滴。12.霜:贴近地表的气层的温度因辐射冷却降至露点以下,当露点温度在0以下时,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13.冻露:已生成的露由于温度降至0以下而冻结成的冰珠。14.霜冻: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15.雾凇:形成于树枝上、电线上或其他地物迎风面上的白色疏松的微小冰晶

11、或冰粒。16.晶状雾凇:由物体表面冰晶吸附过冷却雾滴蒸发出来的水汽而形成的雾凇。17.粒状雾凇:过冷却雾滴被风吹过,碰到冷的物体表面迅速冻结而成的雾凇。18.雾: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19.浅雾:厚度不到2m,薄薄地蒙蔽在地面上的雾。20.高雾:由于空气冷却作用所及高度增大而伸展到几百米高的辐射雾。21.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22.蒸发雾:冷气流流经暖水面时形成的雾。23.雨:自云体中降落至地面的液体水滴。24.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25.霰:由过冷却水滴在冰晶周围冻结而成,从云中降落至地面的不透

12、明的球状晶体。26.雹:由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的固体降水。27.云滴凝结(华)增长:云滴依靠水汽分子在其表面上凝聚增长的过程。28.云滴的冲并增长:大小云滴之间发生冲并而合并增大的过程。29.重力冲并:在重力场中由于大小云滴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冲并现象。30.临界尺度:水滴在下降过程中保持不破碎的最大尺度。31.临界半径:用等体积球体的半径表示的临界尺度。32.“链锁反应”:云中水滴增大、破碎、再增大、再破碎的往复循环过程。33.水成云:由液态水滴所组成的云体。34.冰成云:由冰晶组成的云体。35.混合云:由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体。36.“静力催化”:在云内制造适量的冰晶,使其产生冰晶效应

13、的人工产生冰晶的方法。37.“动力催化”:在云体的过冷却部分(-10)大量而迅速地引入人工冰核的方法。第四章 大气的活动1.铅直气压梯度(单位高度气压差):每升高一个单位高度所降低的气压值。2.单位气压高度差:铅直气柱中气压每改变一个单位所对应的高度变化值。3.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4.气压系统:因各地气柱质量不同,气压的空间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气压形势。5.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6.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点组成的面。7.低气压:简称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8.低压槽:简称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9.高气压:简称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10.

14、高压脊:简称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11.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12.温压场对称系统:温度场和气压场配置重合的系统。13.温压场不对称系统:温度场与气压场配置不重合的系统。14.暖性高压:高压中心为暖区,四周为冷区,等压线和等温线基本平行,暖中心与高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15.冷性低压:低压中心为冷区,四周为暖区,等压线和等温线基本平行,冷中心与低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16.暖性低压:低压中心为暖区,暖中心与低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17.冷性高压:高压中心为冷区,冷中心与高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18.深厚系统:不仅存在于对流层低层,还

15、可伸展到对流层高层,气压强度随高度增加逐渐增强的系统。19.浅薄系统: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低空的系统。20.气压梯度力:当气压梯度存在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21.摩擦层:1-2km高度以下的气层。22.自由大气层:摩擦层以上的气层。23.地转风: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所做的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24.风压律:在北半球,若背风而立,高压在其右方;在南半球,高压在其左方。25.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26.热成风:由于水平温度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方向上的速度矢量差。27.地面

16、平衡风:当地面层等压线为平行线时,空气质点受到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当三个力达到平衡时出现的稳定的风。28.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后方,低压在左前方。29.风的阵性:大气中湍流运动引起的风向变动不定、风速忽大忽小的现象。30.大气环流: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31.净得能量区:沿纬圈平均在35S-35N之间的辐射差额的正值区。32.净失能量区:沿纬圈平均在35S向南和35N向北的辐射差额的负值区。33.水平环流:纬向环流受到扰动后发展起来的槽、脊和高、低压环流。34.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35.常年活动中心:强度、范

17、围随季节有变化的大气活动中心。36.季节性活动中心:季节性存在的大气活动中心。37.平均经圈环流:在南北向沿经圈的垂直剖面上,由风速的平均北、南分量和垂直分量构成的平均环流圈。第五章 天气系统1.天气: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2.天气系统: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3.气团: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等)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4.气团变性:由于下垫面性质及物理过程的改变导致气团原有物理属性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5.暖气团:气团温度高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气团。6.冷气团

18、: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气团。7.锋:冷、暖气团的过渡带。8.锋面:锋两侧气团的交界面。9.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10.锋面坡度:锋面的倾斜程度。11.锋面逆温:在锋区附近,因为锋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所以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现象。12.冷锋:冷气团前沿的锋。13.暖锋:暖气团前沿的锋。14.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又占主导地位,锋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回摆动状态的锋。15.囚锢锋:冷锋赶上暖锋,两锋间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的冷气团与暖锋前的冷气团相接触形成的锋。16.锋面天气:主要指锋附近的云系、降水

19、、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演变状况。17.锋生:锋生成或加强的过程。18.锋消:锋减弱或消失的过程。19.大气波动;大气中波长较长、振幅较大、移动较慢、维持时间较长的波动。20.阻塞高压:简称阻高,是温压场比较对称的深厚的暖性高压。21.切断低压:温压场结构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22.东北冷涡:我国东北地区春末夏初出现的切断低压。23.高空低压槽:又称高空槽,是活动在对流层中层西风带上的短波槽。24.后倾槽:超前于温度槽的高空槽。25.垂直槽:与温度槽重合的高空槽。26.前倾槽:落后于温度槽的高空槽。27.切变线:风向或风速分布的不连续线,是发生在850hPa或700hPa等压面上的天气

20、系统。28.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低压。29.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高压。30.温带气旋: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因而又称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尤其是温带地区。31.气旋族:在同一条锋上出现的气旋序列。32.寒潮: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33.副热带高压带: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高压带。34.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副热带高压带受海陆沿纬圈分布的影响而断裂成的若干个高压单体。35.青藏高压:又称南亚高压,是暖季出现在亚洲大陆南部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部的大型暖高压系统。36.热带辐合带:南、北半球

21、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狭窄气流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低压带)。37.季风辐合带:在北半球夏季,由东北信风与赤道西风相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38.信风辐合带:南、北半球信风直接交汇形成的辐合带。39.东风波: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40.热带气旋: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暖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41.台风(飓风):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风力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42.云墙(台风眼壁):由高耸的积雨云组成的围绕台风中心的同心圆状云带。43.龙卷:自积雨云底部伸出来的漏斗状的涡旋云柱。44.龙卷风:龙卷伸展到地面时引起的强烈旋风。45.雷暴:由旺盛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

22、强阵雨的局地风暴。46.干雷暴:没有降水的闪电、雷鸣现象。47.飑线:带状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狭窄的强对流天气带。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1.厄尔尼诺:在南美西海岸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2.拉尼娜:赤道东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3.南方涛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4.海陆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5.季风:大范围的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又显著改变的现象。6.山谷风: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7.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8.高原季风:青藏高原与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