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考语文复习课的理想状态素描(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考语文复习课的理想状态素描(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考语文复习课的理想状态素描-第 5 页中考语文复习课的理想状态素描兼谈语文教师教学人生目标追求老子最渴望过的是“小国寡民,清静无为”的生活,孔子最渴望过的是“恢复周礼,社会大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陶渊明的理想人生状态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理想人生状态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么,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们语文复习课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下面笔者试着以这样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对复习课理想状态的看法,谨就教于方家:愿景一:设计巧妙复习课如进山寻宝,每一节课都有一个知识能力训练点,这个训练点就是宝。我们每节课如何埋藏(设置)这个宝,是个艺术。埋得
2、太深(设置得过高),大家都灰头土脸,无功而返。埋得太浅(设置得过低),大家立刻寻到,太小儿科,学生也觉得兴味索然,甚至有好事者会以为你是弱智,逗他玩,这当然也不行。分析古诗手法试题在近几年中考古诗鉴赏题中频率很高,而得分率一直较低。如何作此类手法的古诗复习指导是个难点。一位教师的课例可能会给我们启发。他把古诗手法探究这块“宝”分三层设埋:知识学法、题型命制、答题技法。每一层里面,他又分级达标,他提供的可行性复习策略是:先出示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让同学磨题,磨得差不多了,再由教师引导作规律总结。每一层总结出的规律,又作为下一层进阶的必要基础。学生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无畏难情绪,倒有不断征服的乐
3、趣。可见,宝不能埋得太深(设置得过高),也不能太浅(设置得过低),埋(设置)得深浅适中才行。埋(设置)得让学生求之不得,但又觉得再走几步即可能得,始终处于走一步,再走一步,愈走愈近宝的兴奋状态,欲罢探究而不能。当然,一堂课,设定的宝不宜多,贪多嚼不烂。而且,可以根据中考复习的知能体系,整体考量,循序渐进。有些不需要集体探寻摸索的,干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愿景二:简约而不简单。毕业班复习课追求高密度,大容量,没错,但是,从长远看,从效果看,一节课讲一个点,明确考点,点拨技法,训练思维,力求简明,效果更佳。复习课是温故而知新,内容也不可以过于简单,不能只以呈现“考点解读,典型例析,答题技巧,课堂
4、练习”为唯一不变模式。课堂复习应力求,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是形式,技巧,是专门的考点,不简单的是指导学生自主习得,举一反三;不简单的是内容的丰厚,是对资源的挖掘之巧,挖掘之深;不简单的是不机械重复,不盲目照搬;是精心选材,匠心组材;是以质取胜,发散思维;是联系旧知又拓出新知;是跳一跳,摘桃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本是好事,遗憾的是,课堂上只见光影乱飞,那些幻灯片如雪片,从各个角度,以各种姿态,配以各色声音,扑面而来,让你应接不暇,甚至有点让人艰以呼吸视听速度确实太快了,内容太多了,字呢,又太小了。等到雪片飞完,教室帷幕全部打开,外面的“阳光”才能进来。这样的课堂显然不是我们渴望看到的现状,尽管
5、它的形式包装不可谓不绚丽。但是,我们特别期待一支粉笔的故事。一支粉笔,素则素矣,然而素以为绚兮,以此素笔绘画曼妙课堂。笔力苍劲,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阳光照进教室,阳光一直在教室里,阳光与粉笔星齐飞,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互动齐发,师生有感而发的真挚之情共振。 记得一位教师在上小说主题归纳复习课时,演绎的就是这样的故事。针对当代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大多流行快餐文化,喜欢看缩写、图画,不喜欢读原著,即读原著,也肯定耐不住性子,慢慢地咀嚼。所以学生读一些小说,呈现读不懂,读不准的问题。为此,他有效借鉴小说研究的新成果,提出小说是“细节、精致、缓慢、隐藏”的艺术。该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新,占据一定
6、高度,给学生以小说阅读的新思维、新观念。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他摒弃别的老师大多在用的高考阅读题已做的旧文本,而选用的是“新文本”执教者根据特定的审美需要,精心挑选的“新小说”。他上课选的小说,无论是客厅里的爆炸还是德军剩下的东西,都短而精悍,却意蕴深厚,颇能激起学生阅读、探究欲望。课堂上,结合这两个鲜活文本,他对症下药,借助小说人物和情节因素为抓手,着力解决学生如何读懂,读准的问题。学生群情涌动,积极探究,教师意气风发,高屋建瓴,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愿景三:思维的碰撞。毕业班复习以训练为主线,以积累为基础。训练的不仅仅是题型题量,更是训练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如果单纯放
7、在知识的清晰上,那还不是成功的课,成功的课应该放在学生的思维上。思维越碰撞越绚烂。课堂中要设置氛围,让学生探究,教师不宜过早介入,先宾夺主,越俎代庖。介入过迟,也不行,学生可能已经已经懈怠了,要放弃了。老师适时介入,不强加,不强势,不强权,平等交流,作一个引导者,参与者,推波助澜者,不忙宣判,不忙终审,不忙裁决。既已得,则无言。仍不得,巧引导,以便让学生能形成观点交锋,思维碰撞,从而引导他们由一知二,知三,由一种形式而知其它变种,由一种知能体系而推知其它体系。关于这点,我们甚至可以从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课堂得到启示。“沂水春风”,实际上,就是一个绝好的课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侧,孔子说今
8、天咱们来聊聊志向的话题,你们平素总说没人了解你们,如果真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怎样呢,当然,也不要因为我比你们稍大,就不敢说,尽管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经老师设置这样一个平等畅怀的情境,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发言,尽管子路的志向显得足够宏大,但他们的发言大都是同质同向的,产生不了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少了许多机趣。孔子见曾晳始终在弹琴,知道他必有不同想法,点明让他发言,但曾晳仍然谦推说自己志向与他们不同。孔子要的就是与众不同,便进一步鼓动他说出来“盍各言尔志”,这样才有深得孔子称许的曾点的高论新鲜出炉:“莫春者,春服既成”可见,要想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要想真正产生思想的火花,设置轻松愉悦的情境
9、,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审时度势,适时引导,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确实,“任何人为导演的高潮亮点都不及学生感情激荡、思想喷涌时所自然而然绽放的心灵花朵更为灿烂夺目。”(李镇西语)愿景四:胸有成竹。观大师上课,行云流水,行于流畅,止于当止,从容不迫,气度臃容,张驰有度。时而疾驰高歌,时而缓歌慢板,时而大江东去浪淘尽,时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时而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时而小桥流水,烟花杏雨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大师的风范,有了底气,自然会大气,不拘泥;有了才气,自然妙语连珠口吐莲花。 一位教师在一次市级复习课比赛课上,由于半数多同学未按规定做好相关练习,该教师毅然决然地拿出20分钟给同学自做自批,以进一步促成
10、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想,这便是一个胸有成竹者。他目中有生,眼神淡定,仪态从容,举止娴雅,处变不惊,左右逢源。胸有成竹者有时表现为挥洒自如的讲解。这样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往往是课堂发光的亮点(于漪语)。这样的精讲,当讲则讲,当仁不让,尤其是在复习课,尤其是逢当学生再三跨入同一条错误的河流,需要强力引领时。胸有成竹者有时表现为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中课堂探讨的问题以及教学达成目标的结合点或邻近点,促成课堂高效。胸有成竹者有时表现为适时介入学生探讨,点拨巧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而引发学生主动投入教学过程,倾情互动,思维碰撞,思想发光。胸有成竹者有时表现
11、为故意留白,在特定的精彩处、悬念处,有意卖个关子,让学生去思考,去顿悟当然,语文复习课要上得精致,上出理想状态,除了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平素训练有素外,更需要的是执教者专业及人文素养的高品位、高追求,他对教材体系把握通透,他对学情了解通透,他对中高考考查方向研究通透,他对教育教学新理念及终极培养目标琢磨通透。他是一个胸有成竹者,他的课堂自然呈现:高亢时响遏行云,流畅时间关莺语,无声处卧听惊雷,课堂情态摇曳多姿,师生百花竞放。愿景五:真实,留有遗憾。 世间有大美,世间有绝美。世间有美玉,美玉有瑕疵。罗浮宫三宝,皆是遗憾的艺术。人生是遗憾的艺术。课堂也是遗憾的艺术。追求完美,完美往往不可得。追求
12、高效,高效有遗憾,可能才是真正的高效。复习课也好,比赛课也好,都不应该只追求形式的完美,足分足点下课,课完铃响。进度行完,问题提完,剖析讲完。学生异口同声,那往往带有假象,假象往往有欺骗性。唯有有遗憾才是真真实,唯有有遗憾才是真常态,否则往往有作秀表演之嫌,当不得真。我们教师业内都流传这样一个欧美教育专家听教的故事。听的是北京一位特教名师,在一所名校一个尖子班上的一节经典课。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教态从容,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仿佛无懈可击。特级教师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外国专家听了却特别困惑: 学生都答得很好,
13、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课堂上,当老师始终追求讲得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过程取代了。有鉴于此,我们的教学不可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教学道具,以此道具来映衬为师的教学艺术的高超;不可以把学生当成思想俘虏,以彼之昏昏来突显师之昭昭。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千万不可以只把讲得没有遗憾作为终极旨归! 语文学界曾长期探讨技道之争。在本人看来,道肯定要重于技,道要先行于技,否则迟早会陷入黔驴技穷之境。对于语文(复习)教学而言,执教者,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写的教育者,他才更可能成为一个语文(复习)教学的大师,他的课堂也更有可能接近于理想状态。当他把他的职业当成了事业乃至生命追求时,他的教学人生也更接近于一种诗意栖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