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3039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第 5 页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应用巩固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则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文章从设置生活实例、创设人文情境、设置动手操作、运用故事情境以及创设游戏情境等几个方面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创设作了探讨。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 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模式。而当前,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验中,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许多变化,既有了丰富多彩的导入情境,又有了充满灵动的探究活动。但相对而言

2、,课堂小结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是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或已经敲响了,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之,就成了“凤头熊腰蛇尾”的现象。我觉得好的课堂小结是教师和学生对一节课的高度梳理和概括的重要环节,是发现后继问题、前后知识纵横联系的必要阶段,它能把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数学建构,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中去,因此,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小结,让课堂小结也精彩起来。下面是根据本人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和教研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对新课程中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情境设计作了探讨。一、设置生活实例进行课堂小结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学习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的

3、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以生活实例对课堂进行小结,可以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追求问题解决的心向和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案例1:二元一次方程组(浙江省2008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与观摩活动)师:今天我们用一个生活实例对本节课进行一个知识回顾。出示问题:小聪全家外出旅游,估计需要胶卷底片120张,商店里有两种型号的胶卷:A型每卷36张底片,B型每卷12张底片。小聪一共买了4卷胶卷,刚好有120张底片,如果两种胶卷分别买x卷和y卷。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小x,y的方程组。生:可列出方程组 师:

4、为什么这两个方程可以组成方程组?生:因为x、y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师追问:那这个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为什么?生:因为方程组中共有两个未知数,而且两个方程都是一次方程,所以它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师:非常好,那我现在给出一对数,它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吗?生:不是,因为它只满足这个方程,而不满足另一个方程,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应该是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所以不是。师:分析的非常好。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方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什么方法?生齐声说:列表尝试法。师:这里的x、y有没有取值范围,如果有,那取值范围是什么?生:这里的x、y应满足x+y=4

5、以及x、y都是正整数。(听了这一答案,下面的有些学生议论纷纷了)刚才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改正:x、y应都是自然数。即:x可以取0、1、2、3、4,y对应可以取4、3、2、1、0。师:非常好。x01234y36x+12y出示一张表格:生逐个求出表格中对应的值。师: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什么?生: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师:从这道题目的解答过程中,非常明显的显示了同学们对今天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实际上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还好很多种,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将陆续学到。以一个实际例子对课堂进行小结,不同于平时课堂教师一贯用的方法,而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

6、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列表尝试法等)都已经非常好的融入进去了,已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回顾了本节课的知识。二、创设人文情境进行课堂小结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案例2:二元一次方程(浙江省2008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与观摩活动)屏幕上出现一张信纸和一支笔师:看到一张信纸和一支笔,同学们会想到要做什么呢?生(很自然的回答):写信。师:好,那这一节课的最后一段时间就让我们写封信给我们的爷爷。一是向爷爷报个平安,二是向爷爷汇报我们本节课所学的

7、内容。屏幕上出现了信的开头:亲爱的爷爷:您好!最近身体好吗?我很想念您。今天来自绍兴的朱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师:在信中,我们可以向爷爷汇报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虽然这样的小结与很多老师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没有很大的区别,但这个小结赋予了一个很好的情境,以信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这节课是以关心老年人为主线,并且在一道练习题中已出现了给爷爷写信的生活实例,这样的课堂小结情境即突出了本节课的情感主线,又呼应了前面的练习,并且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三、设置动手操作进行课堂小结学生的数学学习

8、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当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种时,学生的注意力明显减弱,运用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集中思想,重新投入课堂。案例3:正方形的判定每一位学生手中都有一张长方形纸片。师:请同学们将长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如图,然后剪下一个三角形,将剪下的三角形展开,能得到菱形、矩形、正方形吗?若能,则剪下的三角形应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若不能也请说明理由? 学生自主动手后进行小结。 通常动手操作被教师放在课前的引入部分和课中的探究部分,为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实,让学生在学习了半小时后精神上已筋疲力尽的时候能有这样的轻松时段也无疑是种好方法,小结是课堂中的重

9、要环节,枯燥乏味的小结对更多的学生起不了回顾总结的作用,而这样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更高,并且也降低了难度,让学困生也易理解。四、运用故事情境进行课堂小结故事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听的,特别是在“枯燥乏味”的数学课上,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4:随机事件(1)师:伴随着这节课即入尾声,让老师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在听故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思考能否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给出故事:相传古代有个王国,国王非常阴险而多疑,一位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叛死刑,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写着“生”和

10、“死”的两张纸条),犯人当众抽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众赦免。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上都写成“死”,两死抽一,必死无疑。 然而,在断头台前,聪明的大臣迅速抽出一张签纸塞进嘴里,等到执行官反应过来,签纸早已吞下,大臣故作叹息说:“我听天意,将苦果吞下,只要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了。”剩下的当然写着“死”字,国王怕犯众怒,只好当众释放了大臣。问:你知道这个故事中“大臣被处死”这个事件在“法规”中、在“国王的阴谋”中、在“大臣的计策”中分别是什么事件?为什么?生:“大臣被处死”这个事件在“法规”中是随机事件,因为在“法

11、规”中,大臣可能是死也有可能是活。其他学生也非常的积极,另一个生:在“国王的阴谋”中,大臣就得死,所以此时“大臣被处死”是必然事件。生:在“大臣的计策”中,大臣不可能死,因此此时是一个不可能事件。五、创设游戏情境进行课堂小结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数学游戏融入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极好的益智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数学通过游戏也可以对那些抽象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起到化难为简的目的。案例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以及如何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但有些同学对于如何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仍感觉有点困难,好,现在就让我们一

12、起伸起手来,做一个游戏吧!(生感到非常兴奋)师:把手臂同时指向右,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在数轴上不等号的方向同时都指向右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公共部分应取右手部分。(教师一边说,一边伸手和学生一起游戏)师:把手臂同时指向左,则不等式的解集取左手部分; 当两臂交叉反指时,则不等式的解集取中间部分; 当两臂不交叉反指时,则不等式无解。这样生动形象的课堂小结,帮助很多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巩固了整节课的知识要点。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深一层地理解数学的本质,课堂小结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后通过小结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掌握课堂的重点与难点,是整节课教

13、学的升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曾经在全国八个城市所做的全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显示,仅有58.8%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能持续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则更少,只有39.7%,而课堂小结正是学生处于注意力减弱甚至根本不集中的阶段,为了能提要数学课堂效率,教师就应该注重课堂小结的创设,让数学课堂教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2陈素萍:新理念下数学界课艺术初探,中学数学教育,2008.63张奠宙、路建英:构建学生容易理解的数学教育形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34朱建明:新课程数学课堂“问题化小结”的设计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