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品出“语文味”.(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品出“语文味”.(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语文论文:品出“语文味”.-第 6 页初中语文论文品出“语文味”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用繁冗地讲解和大量的训练来取代学生的品读,细思,揣摩,体悟;应在品读体味中让这些鲜活的语言深深植根在学生的精神境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本文分析了当前品味语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师有效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自主建构意义的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 品味语言 策略方法 一、问题分析:阅读教学呼唤“语言味”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要想表达思维,必须凭借语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此中有真意”,一切精彩都藏在文本的语言深处。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解读、吸收、建构
2、和发展语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可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上,设想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回答问题时,或隔靴搔痒、或蜻蜓点水,总是未能抓住关键去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放弃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进行一言堂似的教学。有时由于教师所提问题过大,又未作任何分析语言的提示,使学生一时摸不到头脑,难以揣摩教师提问的目的。最终导致学生的回答游离于该文所表现的中心之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十分肤浅,文章所流露出来的感情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使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这一举足轻重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真正
3、的效果。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品味语言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品味语言,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二、授之以法:自主阅读读出“个人味”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别人灌输不得,因此品味语言的基础在于学生自主阅读,主动阅读。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圈注、评点、跳读、细读、参考、查阅、联系、比较、整合、印证等方法。例如在土地的誓言一文的教学中,我请学生找自己喜欢语句或语段,圈点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跳读、圈点、旁注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山涧的脆响;我
4、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良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快,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睛天里马儿戴着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洲的澜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它描绘了黄土高原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既写出了故乡绚丽的色彩动听的声响,更抒写了家乡可爱的新人。字里行间无不饱含作者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之情。排比、比喻修辞的运用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生2:节(1)中的“泛滥着一种热情”的一“泛滥”一词贬词不达意褒用,让我感受到作者洋溢着激愤狂放的情感。生3:节(2)中的“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埋葬”一词用得好,表现的是故乡在
5、侵略者的铁蹄下,欢笑已不复存在,让我感受到流亡的凄苦衰愁及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生4:节(2)的“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句话用呼告的手法写出自己坚定有力的信念。当然,学生也要根据文体情况、个体情况及阅读需要等因素进行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自我调整,以达到最佳阅读收益,实现阅读个性的成长与发展。文学作品中很多词语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对于学生合情合理的多元理解要予以充分尊重,耐心等待,认真倾听;要深入剖析,进入语言的最里层,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如学习台阶一文,针对九级的高台阶筑好之后,父亲感到“失落”,我让学生反复阅读、琢磨、品味“失落”
6、一词。同学们形成了不少独特的、富有一定深度的见解。有的说:九级的高台阶筑好之后,也就实现了他毕生的追求和理想,他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感到非常失落。有的说:建一幢有高台阶的新房子,是父亲的愿望,他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但当真正实现的时候,父亲已经老了。父亲习惯上只有三步的台阶,更习惯与人低眉顺眼的交往、打招呼,挺胸昂首、趾高气扬对他来说无异于演戏作秀,所以感到很失落,浑身不自在。只要教师指导学生多读多吟,学会客观分析和辩证思考,学生就不难得出既忠于文本又新颖别致、富有创意的个性化见解。三、立足文本:有效引领读出“语文味”语文课的学科特点是教师组织学生以作家的作品教与学的文本为载体学习并热爱
7、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健康的思想感情,提高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理解水平。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文本不放松,紧扣语言不放松,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用自己生命体验的积累与作家生命体验的结晶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深入的交流;然后走出来,用我的生命感受进行阐释评价,读出“语文味”。1、咬文嚼字,品出作品张力之美。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文章要推敲的是文章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就是指那些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我们学习文学作品,欣赏精彩
8、语段,也可以从品味关键词语着手。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该句中的“卧”字就是关键词。用了拟人的辞格,该字“下”得的确精当传神,但仅指出这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卧”字背后的美感心理要素,细审其刻画的形象特点,捕捉它引发了我们那些联想和想象。“卧”这个字眼,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小猫小狗的“卧”,它指的应是躯体蜷缩而不动地趴于低洼之处。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体会老舍先生下这一字的精美之处了:首先,“卧”字非常精确地写出了山坡上小村庄中住户少而集中的特点,并且多分布于山坡是低洼部位。同样,小村庄房顶上的雪也是少量而成堆地分布于房顶低洼位置,这也极为巧妙地照应了前
9、一段的开头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再次点明了雪“小”和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且点得不露痕迹。“卧”字既然表明是静止不动的,那么,试想远处山坡上住户的白墙黑瓦,黑瓦上洁白的点点积雪,这一切,远望又是朦朦胧胧的,混沌而又静谧,这不是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吗?无形中又巧妙地引起下文“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是卧字所反映的村庄和雪的形象特点,可谓精细,同时又引发了我们何等愉悦的联想和想象。总之,教师应用一双“慧眼”带领学生找准每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每一句颇有意味的话语甚至一个动作、一个标点,努力品出味道。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语言的熏陶,品味出语言中的情趣。2、比较揣摩,体会作品
10、精妙之处。优美的语言往往会给人以无穷的魅力,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教学时千万不可轻描淡写,浮在表面,而要重锤敲打,组织学生反复朗读、揣摩、比较、品味,品出精美之点,培养审美能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比较揣摩法在语言品味中的运用对学生形成语感、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什么是比较揣摩呢? 即对文本内容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换一换等方法给文章设置一个参照物,从而让学生明白文本语言的精妙。例如“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国石拱桥”一句中,两肩能否换成“两端”,“两头”?让学生画出它的示意图,通过比较,学生就能
11、明白“两肩”比“两端”“两头”更能准确说明小拱的位置,且要言不烦,形象贴切。通过学生对语言的比较揣摩,感受语言的深刻含义,领悟语言的妙用,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通过对语言的反复触摸提高了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品味。还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执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时,只是把课文第一句改动一下,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人物的性格就很好地体现出来。原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改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得到尊重, 改后,强调的是赫耳墨斯还不知道人间对他是否尊重,心里没底,突出赫耳墨斯去调查的目的和心理。而原句表达的是,在赫耳墨斯看来,人间对他是否尊重这是毫无疑义的。要了解的无非是尊重的程度,
12、足见他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学生应该会心服口服的。比较揣摩的好处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考能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所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语言触发点,搭建一个品味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读中去品,品中去悟,方能真正品悟出文学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3、扣住语境,解读作品深邃之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要言,也成为理解语言一大原则。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判断含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获得正确的答案,忽视这一点,误以为理解词句的含义就是解释词句,不知道品味词句要结合语境反复体味,常常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都德最
13、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心理活动:“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对这句话的理解就要扣住语境,结合前后文来理解,这是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多种原因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他的爱国情感也由潜在达到成熟而得以升华。这句话就流露出对普鲁士侵略者的讽刺和憎恨,而不是儿童贪玩的表现。所以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例如学习芦花荡,学生在分析老头子的性格时,教师提供了这样一句话:“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学生从中只从表面的感觉到老头子的勇敢,不能深层次的去挖掘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头子是在什么情
14、况下说的?(学生回答:大菱受伤的情况下说的)那么可以看出老头子对大菱的-?对敌人的-?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这一句话写出了老头子爱增分明的性格。可见,扣住语境,就是回归文本,可以说,文章中所有的词,所有的句都必须把他放到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去谈它的意义,谈它的内涵。课文中有的词语精彩到了无可替代的程度,贴切、传神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内心世界以及事物的特征等。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有这样的话:“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老舍先生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挣命”这个词语,十分准确地概括了祥子处在残酷无情的环境特点及其悲惨的命运。我先让学生查字典,再根据具体语境阐释,学生最
15、终体会出该词语的丰富内涵:祥子受尽极端痛苦的折磨、摧残,已经精疲力竭却没有能力主宰自己,他仍然不断地挣扎,力图摆脱不幸的遭遇。因此,对于像“挣命”这样的精彩用词,教师应该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由表及里,细细品味其深刻内涵。4、唤醒体验,品味作品弦外之音。语言的含蓄、深刻之处,说出来的往往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说出来,即所谓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事实上它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唤起有关表象,运用语境和自己的体验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例如阅读主题活动课里学习里柯克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时,我在引出文章的标题以后,紧接着追问一句:“你们认为这个标题中我们最需要关
16、注的是哪一个词?”学生稍作思考之后,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是“怎样”这个词。于是我马上给学生布置了一项阅读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一句话给“怎样”这个词一个解答。从学生读后的回答看,很多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了困惑。看着学生茫然的表情,我知道激疑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适时地向学生简要介绍了作者里柯克作品的语言风格含蓄、幽默,并告诉他们,不细心品味,是很容易被作者的“障眼法”里所“蒙骗”的。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提出了阅读活动要求:再次细读课文,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圈划出重点词语或语段,并作简要的批注,准备交流。经过点评示范、小组交
17、流、师生共同品味几个步骤,学生对本文的语言风格有了较为真切的感知,对文章的写作意图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最后总结时,我又再次提起本课开始时所提的问题:现在能不能给文章的标题中的“怎样”一个明确的答复?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我说:“咱们尝试用对对子的方式来回答吧。”当我在黑板上写出上联“我们痛痛快快游玩一日”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对出了下联:母亲辛辛苦苦操劳整天。此时,品读课文成了学生满足求知欲望的需要,甚至是享受。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精妙的文字,倾听弦外之音,嚼出言外之意。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去积极参与文本的在创造,去感受作者的社会人生“心
18、理体验”,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去“填充”那些“空白”,实现学生经验与文本的融合,最终产生个性化层面的文本意义。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真正的语文课,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集文学,品味语言。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言,会带来丰富的收获和无穷的乐趣,正如王安石曾说的“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然,有效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沉浸语言进而享受文本,不仅体现在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上,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的预判上。有了这种预判,教师才有可能对相关的问题在预先的解读中细加推敲、精心钻研,在适当的时机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把学生求知欲真正转化为阅读的内在需求。参考文献: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3邓方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7期4胡维中例说品味语言的方法,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8期5范群沉入词语世界挖掘深邃文旨,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6期6赵文静还语文课堂以本色,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