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12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第 11 页absorption吸附:是指病毒体借助其表面接触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 特异性的结合过程,这是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每种细胞表面 具有的受体不同,因而对病毒的易感性也不同,即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宿主范围。acid-fast bacilli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一般不易着色, 但经过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 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 故得名。又因此类细菌的形态是细长微弯的杆状, 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故又称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是HIV感染导致的因免疫系统严重损伤而继发各种
2、类型机会感染和肿瘤的致死性疾病。AIDS相关综合征(ARC):HIV感染者在潜伏期末出现的一系列与AIDS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长期腹泻、疲倦、消瘦、感染、CD4细胞数减少等。anaerobic bacteria厌氧性细菌:是一大群专性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的细菌。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革兰阳性厌氧芽胞梭菌,在适宜条件下即可出芽繁殖,产生外毒素等,引起严重疾病;另一类是无芽胞厌氧茵(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及革兰阴性球菌和杆菌),是人体正常菌群成员,可以引起内源性感染。antibiotic抗生素:有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抗生素。如青霉菌
3、产生的青霉素。antigenic drift抗原漂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抗原(HA和NA)结构小变异称为抗原漂移。抗原漂移可引起流感的中、小型流行。antigenic shift抗原转变:指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发生大变异,形成了新的亚型。抗原转变可导致流感的大流行。antisepsis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会死亡。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是一项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的中和试验。常用于辅助诊断风湿热。arbovirus虫媒病毒 : 指一大类通过吸血节肢动物
4、叮咬人、家畜和野 生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 , 因此虫媒病毒多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 其中许多病是人畜共患病。虫媒病毒主要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病 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病毒、黄热病毒等。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物质,使机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剌激而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过程。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 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免疫等制剂,直接输入机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为人工被动免疫。asepsis无菌:系指不含活菌的状态,是灭菌后的结果。Asoli热沉淀反应炭疽芽孢
5、杆菌的菌体多糖抗原,由于耐热,此抗原在病畜皮毛或腐败脏器中虽经长时间煮沸,仍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反应,称Asoli热沉淀反应。对追溯炭疽芽孢杆菌病原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担由于易发生交叉反应,目前已很少使用。bacterial L form L 型细菌:在某些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等的影响下,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受抑制,其细胞壁可部分或完全缺失,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也称为 L 型细菌。bactericin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细菌素的作用范围狭窄。bacteriostasis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bacterium细菌:细
6、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特点为结构简单,无典型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及核仁。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BCG卡介苗 : 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 经过230 次移种 , 历时13 年所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兔疫。B-G 培养基 鲍一金培养基:含甘油、马铃薯和血液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分离培养百日咳杆菌。波浪热: 布氏杆菌感染人体引起的问歇性、反复发热。主要由布氏杆菌菌血症时, 内毒素导致机体发热。布氏杆菌侵入宿主体内, 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侵入血流, 并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
7、等组织中继续繁殖, 再释放入血。依此反复多次, 造成临床上反复发热, 故也称波浪热。Burkitt淋巴瘤:又名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恶性肿瘤,多见于6岁左右的儿童。capsule荚膜:某些细菌(称为有荚膜菌)在细胞壁外有一层较厚(0.2nm)、性质稳定的结构, 其化学成分在多数细菌为多糖,少数细菌为多肽。荚膜的功能主要为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并有抗原性。carrier带菌者:某些病原菌在引起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被及时清除,可在体内继续存在且经常或间歇性地排出体外,是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个体称为带菌者。cell wall of bacterium细
8、菌的细胞壁: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具有弹性和坚韧性的复杂结构。cholera enterotoxin, CT霍乱肠毒素:是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不耐热外毒素,能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导致肠液大量分泌,可引起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大量失去水和电解质,使患者发生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因肾衰、休克而死亡。coagglutination协同凝集试验:用已知IgG类抗体标记SPA阳性葡萄球菌,快速检测病人标本中是否存在相应抗原,从而判断病人是否有相应病原菌感染的方法。对易自溶、难培养、急性发作的细菌感染有重要诊断价值。coagulase
9、血浆凝固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菌株产生。能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在感染部位由于凝固酶的产生,使体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沉积于细菌表面,可阻碍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作用。coinfection联合感染:是HDV和HBV同时感染一个患者的一种形式。由于HDV的复制可以干扰HBV的复制,因此临床表现多为自限性的急性过程,预后较好。静脉药瘾者的HDV和HBV的联合感染可表现为重症肝炎colonization factor定植因子:又称粘附素,是一种特殊茵毛,由质粒编码产生。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具有。能粘附于肠粘膜细胞,使细菌不被肠蠕动和肠分泌液清除,构成感染的第一步。抗
10、原性强,能剌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colony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约1824h)分离培养后在平皿上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称为菌落。conditioned pathogen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正常寄居部位和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当正常菌群成员的定居部位改变,或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特殊情况下,就会引发宿主疾病,故称之为机会致病菌,又叫条件致病菌。conjugation接合:是指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 主要为质粒 )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cord factor索状因子为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 因能使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相连成索状而得名。有
11、毒菌株产生索状因子, 它具有破坏线粒体膜及酶类, 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粒细胞游走, 引起慢性肉芽肿等作用。若将其从细菌中提出,则细菌丧失毒力。CPE细胞病变效应:是指某些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复制导致细胞死亡或出现细胞病理变化。例如:细胞变圆、脱落、坏 死等。culture medium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细菌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质制品。培养基有一定的酸碱度,制成后必须经灭菌处理。defective virus缺陷病毒:病毒复制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复制 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这种病毒称缺陷病毒,如丁型肝 炎病毒。缺陷病毒往往缺少结构蛋白基因,当与能够为之提供结 构蛋白的病毒共同
12、感染细胞时,便能够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dimorphic fubgus二相性真菌:此种真菌可因环境条件 ( 如营养、温度等 ) 的改变,出现两种形态 ( 酵母菌型或丝状菌 ), 并可以互交。disinfection消毒:是指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和非病原性微生物的方法。DPT白百破三联菌苗:由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组成,可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endogenous infection内源性感染:是指来自自身的病原菌所致的感染。病原菌一般都是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是以隐伏状态留居的病原菌。前者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等
13、导致菌群失调时,正常菌群的某些成员变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内源性感染。隐伏的病原菌常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大量生长繁殖,引起内源性感染。enterovirus肠道病毒 : 属于小 RNA 病毒 , 可在鼻咽部和肠道内增殖并 从肠道排出。主要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 新型肠道病毒等。envelope病毒包膜:包膜病毒体在核衣壳外包绕了一层由类脂构成 的囊膜称为包膜。病毒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可保护病毒,增强感染性,引起免疫应答。F1 抗原: 鼠疫杆菌的荚膜抗原, 特异性高, 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facultative anaerobe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的细菌,
14、占细菌的大多数。flagella鞭毛:为有些细菌(称为鞭毛菌)包括所有弧菌和螺菌、占半数杆菌和极少数球菌,由细胞膜长出菌体外细长的蛋白质丝状体。根据其位置和数目,将鞭毛菌分为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fubgus真菌:真菌是一种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GP120:是HIV包膜表面的糖蛋白刺突,具有吸附T4细胞、巨噬细胞等的CD4分子的功能,可刺激肌体产生中和抗体。GP120易发生变异,逃避免疫系统对它的识别和攻击。Gram staining革兰染色:为1884年由丹麦细菌学家C.Gram建立的细菌染色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细菌学初步诊
15、断的方法。其对细菌的染色步骤大体为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和复红复染。凡未被95%乙醇脱色,菌体着紫色者,称G菌,否则,被染成红色者,为G一菌。growth factor生长因子: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通常为有机物,包括维生素、某些氨基酸、脂类、嘌呤、嘧啶等。HA血凝素(HA):是病毒包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刺突,可以与人或动物的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HA可吸附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受体,导致感染发生。HA具有抗原性,可剌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许多病毒表面具有血凝素,如流感病毒、流 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HBcAg:是HBV的内衣壳蛋白抗原,因其表
16、面有 HBsAg 覆盖,故在血液中不易检测到,但可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是免疫细胞识别和攻击的主要靶抗原。其相应抗体无保护作用,可以作为 HBV 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HBeAg:由HBV的前C和C基因编码的一种可溶性蛋 白,可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和肝细胞表面。HBeAg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血液传染性强。持续阳性表示感染将转为慢性,是HBV感染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其相应抗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HBsAg:是HBV的外衣壳蛋白抗原,由S蛋白、前S2蛋白和前S1蛋白分别组合成三种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表面抗原 , 可存在于Dane 颗粒的外衣壳、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以及肝细胞表面。HBsAg是HB
17、V 感染诊断指标之一,其相应抗体具有中和作用,故HBsAg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不耐热肠毒素(LT):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因其加热653Omin即失去活性而得名。包括A、B两种亚单位,B亚单位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A亚单位进入细胞作用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含量增加,从而剌激细胞分泌增加,引起腹泻。LT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均与霍乱肠毒素相似。herpesvirus疱疹病毒(herpesvirus):是在动物和人类中发现的一群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双股DNA病毒。high frequency recombinant, H
18、fr高频重组菌 (Hfr):F质粒有时也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DNA上,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仍能形成性菌毛,而且还能高效率转移染色体DNA片段,故称之为高频重组菌。human papillomavirus, HPV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成员,有60多个型,大部分型别引起人类良性的疣或瘤,少部分与女性宫颈癌有关。hydrophobia恐水症(hydrophobia):即狂犬病。由于病毒在脑组织中大量复制造成脑损伤,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极度增高,指使病人怕光、怕水、怕风、怕声,轻微刺激便可引发病人的全身痉挛,故名恐水症。
19、IFN干扰素:是细胞在受到病毒等物质的诱导下,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inactivated vaccine减毒活疫苗 : 用人工诱导病毒发生毒力变异而获得的毒力降低而抗原性不变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 , 如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inapparent infection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时,或病原菌侵入的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infection immunity感染免疫 : 或称有菌免疫。常见于某些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 例
20、如结核分枝杆菌 ), 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与维持有赖于病原菌在体内的存在, 一旦体内病原茵消失, 免疫力也随之消失。故这种免疫称感染免疫或有菌免疫。interference干扰作用 :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被称为干扰作用。干扰现象非常普遍,可发生在同种、型、株和不同种、型、株病毒之间,也可发生在活病毒和灭活病毒之间。干扰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病毒间的干扰作用可以终止感染,导致宿主康复。疫苗接种时应注意避免干扰作用而影响免疫效果invasiveness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结核菌素
21、试验: 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 , 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 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 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K antigen K抗原:是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包膜抗原,位于O抗原外围,能阻抑O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并使细菌具有抗吞噬能力及抵抗抗体和补体的作用。Kochs postulates郭霍法则:郭霍根据对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认为: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培养。latent infection潜伏感染:某些
22、病毒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可在一定的组织细胞内长期潜伏,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当某些条件打破了病毒和机体之间的平衡,如感染、发热、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于体内的病毒可重新增殖播散,引起急性病变。如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平时隐藏在感觉神经节细胞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反复发作引起唇疱疹和带状疱疹。冷凝集试验 : 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 血清中常出现一种冷凝集素 , 能与人 O 型红细胞在 04 条件下 发生凝集 , 直 37 凝集消失 , 以此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L-form of bacterium细菌L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
23、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所发现,故称细菌 L 型。在适宜条件下, 多数细菌 L 型可回复成原细菌型。立克次体 : 立克次体是一类与节肢动物 ( 虱、蚤、蜱、螨等 )lipopolysaccharide)(LPS脂多糖: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它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live-attenuated vaccine灭活疫苗 : 用甲醛灭活病毒核酸但抗原性不变而制备的疫苗,如乙型脑炎疫苗和狂犬疫苗等。疫一次即可。灭活疫苗只能通过注射且需多次免疫。LTR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是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经逆转录形成的含启动子和增强子等
24、调控元件的重复序列,与前病毒和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有关。lysogenic bacterium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lysogenic conversion溶原性转换:有些细菌带有噬菌体基因后,基因型和某些性状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其性状的改变是由噬菌体基因编码产生的,如某些细菌的毒素和酶的产生、抗原结构和血清型别都与溶原性转换有关。lysogenic conversion溶原性转换:是由于温和噬菌体的 DNA( 前噬菌体 ) 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 DNA 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lysogeny溶原性:温和噬菌体的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
25、颗粒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median infective dose半数感染量: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的某种实验动物半数 (50%) 感染所需的最少细菌数或细菌毒素量。感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入侵的病原体与机体防御功能相互作用而产生median lethal dose LD50 (median lethal dose):半数致死量,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的某种实验动物半数 (50%) 死亡所需的最少细菌数或细菌毒素量。medical microbiology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
26、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 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mesosome中介体: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结构,多见于革兰阳性细菌。中介体常位于菌体侧面或近中部位,可有一个或多个,参与细菌的分裂。metachromatic granule异染颗粒:见于自喉棒状杆菌、鼠疫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在细胞质内呈颗粒状,主要成分为RNA及嗜碱性的多偏磷酸盐,因美兰染色时不同于菌体着色,呈紫色而得名。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菌群失调症:当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会出现菌群失调。当这种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一系
27、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称为菌群失调症。microbiology微生物学: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microorganism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籍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MT murine toxin鼠毒素: 鼠疫杆菌产生的外毒素, 由两种蛋白构成, 有抗原性, 可脱毒制备成类毒素, 可剌激机体产生抗体。与一般外毒素不同的是, 鼠毒素只在细菌裂解时才释放, 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全身外周血管内皮细胞的
28、坏死出血, 导致致死性休克。mutation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而导致的变异。突变可自然发生,也可经人工诱导产生。mycelium菌丝体: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形成菌丝。菌丝又可长出许多分支,交织成团,称为菌丝体。菌丝体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体和气中菌丝体。mycotoxicosis真菌中毒症:有些真菌在粮食或饲料上生长,人、畜食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引起中毒的可以是本身有毒的真菌,也可以是真菌在代谢中产生的毒素。NA 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包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刺突,可水解宿主细胞膜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从细胞膜上解离而释
29、放。NA具有抗原性,剌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阻止病毒释放,但无中和作用。Negri body内基小体(Negri body):是狂犬病毒感染肌体后在中枢神经细胞浆内增殖,部分核衣壳聚集在胞浆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小体,具有诊断价值。nonspecific 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机能。其主要特点是:与生俱来,可遗传给后代;作用无特异性,对任何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均有一定的防御能力。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是通过机体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某些非特异性抗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normal flora正常菌群:是定居于人体
30、表和开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在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有益无害。nuclear material核质: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无核膜和核仁,遗传基因组为裸露的dsDNA构成的网状结构,亦无组蛋白包绕,称之为核质。obligate aerobe专性需氧菌:该类细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obligate anaerobe专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由于缺乏呼吸晦系统,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存,因此只能在无氧环境下生长。人的肠道正常菌群中99.9%为专性厌氧菌。oid tuberculin, OT)OT旧结核菌素 : 是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肉汤中的培养物经加热浓缩的滤液, 其主要成分是结核菌蛋白。 作为结核菌素试验的试剂。
31、ordinary pilus普通菌毛:细菌菌毛的一种,遍布整个菌细胞表面,每个细菌可有数百条。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细菌藉以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是其构成感染的必要因素。originalendotoxin protein (OEP,内毒素蛋白)内毒素蛋白:是绿脓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0 抗原的成分之一,为外膜蛋白,可剌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outer membrane外膜:为构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除肽聚糖以外的主要成分,约占细胞壁干重的80%,它由磷脂双层、脂蛋白及脂多糖(内毒素)构成。P24:是HIV D的衣壳蛋白成分,也是HIV抗原性最强的蛋白分子。HIV感染的急性期和AIDS期可在病
32、人体内监测到抗原,具有诊断价值。P24抗原量在潜伏期可降低,其含量的升高和相应抗体的降低预示将进入AIDS期。pathogenic coccus化脓性球菌:是指常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致病性球菌。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的脑膜炎球菌、淋球菌。peptidoglucan or mucopeptide肽聚糖或称粘肽: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它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成交联桥构成。PGL: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的英文缩写。HIV感染者在经历了急性期进入潜伏期后,有一部分人可表现为持续性的全身淋巴结肿大,若干年后再发展成为AIDS。phage, b
33、acteriophage噬菌体:是一类侵袭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共同特性。根据噬菌体侵入菌细胞后是否增殖并裂解细菌而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pili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及个别革兰阳性菌,在其菌体表面长出细而短、多而直的蛋白性丝状体,又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plaque噬斑:当噬菌体与细菌共同培养时,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由于噬菌体将周围的细菌裂解,形成的肉眼可见无细菌的空斑。plaque forming units, pfu噬斑形成单位: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计数,可测知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数目,即噬菌体的数量。plasmid质粒:是细菌除核质之外的遗传
34、物质,结构为dsDNA,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它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性、毒力等。plasmid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Pontiac fever庞蒂阿克热 :由嗜肺军团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轻型、自限性疾病, 临床表现类似流感。因 1968 年流行于美国庞蒂阿克市而得名。prion朊粒(prion):又称传染性蛋白粒子,是医学力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的一种蛋白质传染因子。其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PrP),不具有具有结构和未查出基因组核酸。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在人和动物中引起以海绵脑病(TSE)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病。prophage前噬
35、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provirus前病毒(provirus):指整合在宿主 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DNA。如HIV、HTLV、HBV和疱疹病毒等均可将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而处于潜伏状态,致细胞转化或复制子代病毒。pure culture纯培养:多用于菌种传代和细菌的扩增。取一个菌落接种于适当的液体培养基或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后可获得大量纯种细菌。pyocyanin绿脓素:为绿脓杆菌产生的一种水溶性色素,蓝绿色,溶于水和氯仿,无荧光性。pyrogen热原质:热原质即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 故名热原质。热原质耐高温,高压
36、蒸气灭菌不能破坏。除去热原质的最好办法是蒸馏。气管细胞毒素:百日咳毒素的别名之一,使百日咳杆菌粘附在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并造成细胞损伤导致痊孪性阵咳。潜伏感染:是指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基因表达受抑制,病毒不增殖,也不造成细胞损坏,与细胞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当受到某种因素激活病毒基因表达,病毒复制增殖便可造成细胞破坏而出现临床症状。疱疹病毒和HIV在原发感染后均可以引起潜伏感染。retroviruses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是具有包膜、两条正连RNA基因组和逆转录酶的病毒。逆转录病毒在复制时通过DNA中间阶段,并可将病毒DNA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具有致细胞转化的作用。逆转录
37、病毒包括人类嗜T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ribosome核蛋白体(核糖体):为游离于细胞质中,直径1520nm的颗粒,其成分占70%为RNA,30%为蛋白质。每个细菌细胞质内可有数万个核蛋白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Schick 试验锡克试验 : 是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 用少量白喉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白喉抗毒素的皮内试验。同时取等量无毒力的白喉毒素做对照试验。本试验可用于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状态。人畜共患病: 某些病原微生物既可感染动物, 也可以感染人类, 且人类多是由于接触了感染的动物而受到传染, 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等。溶脲脲原体: 又称 T 株支原体 , 可产生尿素酶 , 分解
38、尿素。 通常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 , 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还可通 过胎盘感染胎儿。selective medium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从混合的标本中分离出来,这种培养基成为选择培养基。septicemia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serological diagnosis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如细菌等)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抗体以及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因一般采取患者血清进行试验,故通常称之为血清学诊断。sex pilu
39、s性菌毛:性菌毛为细菌菌毛的一种。为中空管道,较普通菌毛略粗,每个细菌可有14条,性菌毛未端有一球状突起,可用于粘附不带性菌毛的雌性细菌。通过接合传递遗传物质,使受体菌获得某些相应性状。shiga toxin志贺毒素:是痢疾志贺菌的外毒素,具有三种生物学活性,即可引起水样腹泻的肠毒性、对人肝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细胞毒性和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毒性。slow virus infection慢发病毒感染:是指某些病毒感染机体后,潜伏期很长,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但只要出现症状,即呈亚急性进行性,最终多为致死性感染,如HIV的感染。species种: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
40、一个菌种。spike 刺突:包膜病毒体表面的糖蛋白突起 , 可吸附易感细胞表面受体,剌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spone芽胞:某些细菌(包括需氧芽胞杆菌属和厌氧芽胞杆菌属)繁殖体在不利的外界环境中,在菌体内形成有厚而坚韧芽胞壁和外壳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它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状态,其对外界抵抗力远远大于繁殖体。spore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一条茵丝上可长出多个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孢子又可发芽形成菌丝,并发育成菌丝体。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SP
41、A这一特点,可增强葡萄球菌的抗吞噬能力。sterilization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stormy fermentation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茵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时,分解乳糖产酸,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的大量气体冲碎凝固的酪蛋白,并使液面上的凡士林封固层上移,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此现象称为汹涌发酵,为产气芙荚膜梭茵的特点之一。strains of bacteria菌株: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菌种的细菌。streptodornase; SD链道酶:又称链球菌DNA 酶。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液
42、稀薄,促进细菌扩散。streptokinase; SK链激酶:又称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酶原转化成纤维蛋白酶,故可溶解血凝物及阻止血浆凝固,利于细菌的扩散。sulfur granule硫黄样颗粒:是放线菌在感染组织中形成的菌落。为黄色小颗粒,镜下呈菊花状。TAT)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破伤风痊孪毒素。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及紧急预防。teichoic acid磷壁酸: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胞壁干重之20%40%,分为两种,即壁磷壁酸和膜(脂)磷壁酸。temperate phage温和噬菌体或lysogenic phage溶原性噬菌体: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增殖其基
43、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成为细菌DNA的一部分,不单独复制,随细菌的基因组复制而复制,其基因组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解。该噬菌体称为溶源性噬菌体或温和噬菌体。temperature sensitive variant温度敏感突变株:是指在许可温度下(2835)可增殖,在非许可温度下(3740)不能增殖的变异株。其产生机制是病 毒基因发生点突变造成病毒蛋白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只能在较低 温度下发挥正常功能,而较高温度时其功能受限致使病毒不能增殖。温度敏感突变株同时伴有毒力降低,可以用于制备疫苗.toxemia毒血症:是指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侵入血流,只是其毒
44、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toxoid类毒素:是将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制成。类毒素失去了外毒素的毒性,仍保留其抗原性,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如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等。transduction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转导。transformation转化:受体菌摄取供体菌游离的 DNA 片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转化。type型: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虽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差异,差异小的称为型。V/W 抗原: V 抗原是蛋白质, W 抗原是脂蛋白, V 和 W 抗原总是在一起, 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可抑制吞
45、噬细胞的吞噬功能。vaccinevaccine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或其成分制备而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习惯上所称的疫苗包括用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和病毒等制成的疫苗和用细菌制成的菌苗。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后引起水痘带状疱疹,儿童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成年后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Vi antigen Vi抗原:存在于新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表面,能阻抑O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反应,一般认为与毒力有关。Vi抗体随细菌被清除而消失,故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
46、肠热症带菌者。Vibrio弧菌属: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菌体短小、弯曲呈弧形的革兰阴性菌。其种类繁多,但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茵和副溶血性弧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可致食物中毒。virion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即病毒在细胞内进行复制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可短暂独立存 在并可感染新的细胞的病毒颗粒。virulent phage毒性噬菌体:能在易感宿主菌内增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virus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袤的、只含一种类型核酸、必须进入易感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Weil-Felix reaction外斐反应 : 是用变形杆菌 OX192K 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 原 , 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 , 检查抗体水平和变化 , 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一项试验。Widal test肥达试验:利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0、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含量的多少和早期及恢复期抗体的动态变化,临床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波浪热: 布氏杆菌感染人体引起的问歇性、反复发热。主要由布氏杆菌菌血症时, 内毒素导致机体发热。布氏杆菌侵入宿主体内, 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侵入血流, 并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等组织中继续繁殖, 再释放入血。依此反复多次, 造成临床上反复发热,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