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本课件材料-藏象学说.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12045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本课件材料-藏象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中医学基本课件材料-藏象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本课件材料-藏象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本课件材料-藏象学说.ppt(10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 藏象,一、藏象学说概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相通的事物和现象。,注意和现代医学概念相区分,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

2、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3、哲学思想渗透,4、反复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

3、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补充:,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体现:,2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肉,开窍于口 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3. 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为“五神脏”。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4五脏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学说的归属,自然界的五时、五气、五色、五味、五化等与人体五大功能系统密

4、切联系,形成了一个内外相应的五行整体结构模式: 心气通于夏气 肝气通于春气 脾气通于长夏之气 肺气通于秋气 肾气通于冬气,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形态多属实体性器官,功能为贮藏和化生精气,具有“藏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态多属中空性器官,功能主受纳和传化水谷,具有“泻而不藏”,“实而不满”的特点。,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在形态上似六腑,多为中空性器官或组织;在功能上又似五脏,具有贮藏精气的作用。似脏似腑,又非脏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腑”,还需注意: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二者通过经络的相互络属,形成阴阳表里

5、关系。临床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而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基本概念 之间关系,五脏的精气阴阳实质是人整体精气阴阳的一种划分方法而已。,注意:人体的精主要起滋润和滋养作用,它不但滋养所在脏器,它作用的发挥又是以内脏的正常功能为前提,五脏之阴,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五脏之阳,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阴虚衰,凉润、宁静等作用 减退,阴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 则生虚热性病证。 五脏之阳虚衰,温煦、推动等功能 减退,阳虚不能制阴,阴气相对亢盛, 则生虚寒性病证。 五脏之阴虚与五

6、脏之阳虚,是五脏 之气虚的不同表现。,1、五脏藏精,气分阴阳:,可参阴阳学说内容,第二节、五脏,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神志活动也归属于五脏。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其在内联络六腑及其他组织器官,在外应自然界四时阴阳,构成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系统联系。,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 【五脏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位于胸腔, 两肺之间, 略偏于左, 外应虚里。

7、,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又名胃之大络,心的形态结构,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倒垂莲蕊,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围护,稍大于本人的拳头。,它的1/3在胸正中线右侧,2/3在左侧,相当于第二至第五肋间。,主要功能 主血脉 主神志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联属功能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心的特性,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由于中医学重视“形而上”的思维方法,所以,脏象学主 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 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外,同时还

8、重视内脏与所通应 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包括解剖 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 活动(古人称神明之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 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主要与西 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 功能有关。,说明,主血脉 藏神,(一)心 的 主 要 生 理 功 能,心气:是构成心和维持心进行各项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即心之精气,是心阴心阳的基础 。 心血:是血液循行的主要内容物,具有养心养神敛藏滋养心气、心阳作用的物质。,心的气、血、阴、阳概念,心阴:心之阴液,具有滑利血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物

9、质,与心阳相反相成,心阳:心之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与心阴相反相成。,四者充盛协调同为维持心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即指心与脉相连,心气具有推动、调控和化生血液,使之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的含义,内经: “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的内涵(两方面) 心行血-指心具有推 动血 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心之气血阴阳温养于脾,尤其心阳温脾阳,使脾健运,血化充-心阳化赤。) 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 要充足且清纯、河道

10、要通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同理, 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 利.所以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 血液充盈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脉道通利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中医学把心脏的正常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这一物质,称之为心气(心之精气,包括心阴、心阳。)。心气充沛,阴阳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所以说: 心气充沛是推动心脏搏动和血行的基本动力 ,其中心之阴阳协调平衡是调控心脏搏动的快慢和血行迟速的基础。,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从而运行周身,不仅自身得养,保障主血脉、神志、舌等功能正常进行, 同时, 对维持全身各

11、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心气与心血的充沛和 协调,心气充沛,推动血流脉中,则心得血之濡养;养心之血充足则心气充沛,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共济,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搏动。,脉之营养和动力来自于心之气血阴阳的充盛协调。血液之所以能在脉中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循行,是与脉对血的约束和促进有密切关系的.。 灵枢.决气篇 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 脉.”,脉 道 通 利 的 重要 性,综上所述,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则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血液沿脉道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若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减弱,则血行迟缓或不流畅,甚则心血瘀阻、血脉阻滞,而现心悸、胸闷,甚至心前

12、区剧烈疼痛等症(胸痹)。,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各脏腑组织器官得血之营养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是否正常,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神志活动,心主血脉正常的生理表现,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舌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血盈脉充养神, 则神志清晰、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喜乐有常,思维敏 捷,记忆力强。,心主血脉异常的病理表现,面色 舌色 青紫晦暗或灰黑(血液瘀滞),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13、面色淡白无华,面唇青紫,面唇舌晦暗(灰黑),现代研究认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 等是心气虚证的病理基础,可作为心气虚证的一个定量指标;心阴虚、 心阳虚者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程度依次为:心阳 虚心气虚心阴虚心血虚;冠心病、肺心病心气虚证患者的血液流 变学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红 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并随心气虚损的程度而加重。以上病症,在治疗上 气血不足者应补气养血;,脉象 现代研究认为:脉搏的形成与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输出量、输出速度、动脉弹性、外周阻力等因素有关。,气血不足,脉道不充,且鼓动无力,则脉细弱无力,或节律不匀 ;

14、偏心阳虚则脉迟无力,偏心阴虚则脉细数无力。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则脉涩滞或结代等。,(病例一:刘某,女,心悸、胸闷、气短,舌淡,脉搏沉细迟缓、结代。西医诊为顽固性心律失常伴心肌缺血,静时脉搏43 至54次/分,活动时最快达190次/分。诊为心气虚 ,阴阳失调。用炙甘草汤合桂枝龙牡汤加减,3个月而愈),胸部感觉 心悸,胸闷,甚则憋闷刺痛。,(病例二 :心悸、胸闷、憋闷刺痛,手足厥逆,脉沉迟弦紧。诊为胸痹(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治以温心阳、通心脉。瓜蒌薤白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冰片,三剂药痛止,此后加减调理而愈),心悸、怔忡,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心失其养则心悸(心慌,或惊悸不安),若心之气血阴阳极虚,则

15、时常悸动不安(即怔忡),甚则心气外泄,虚里处可现其动应衣之征。,失眠,心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之气血亏虚不能养神,则失眠。同样,阴虚火旺,或外感温热火邪而热入血分,瘀热痰火扰心,也可见失眠,心藏神,心藏神的概念,(一)神的含义,(二)心主藏神的含义,神的含义,(1)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 总体现,(2)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 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指人的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的含义,含义: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藏神的机理,(一) 理论分析,(二

16、) 临床验证,(三) 传统认识,神志活动与血液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神的产生,与血液息息相关。故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心的气血充盛,心神得养,神志活动才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反应迅速,能与外界环境协调统一。,理论分析,病理:各种心脏疾患,有不同程度的神志异常。 治疗:通过治疗心脏病,神志异常可随之改变。 药物:治疗神志异常的药物,大多归心经。,临床验证,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灵枢.本神,传统认识,心能任物:心有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思维,并作出反应的功能。此功能与心主血

17、脉息息相关,血液是神志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神有所养,思维敏捷。,综合以上认识,得出心主藏神的认识:,调控各种生理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统率、调节脏腑形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此功能是以心主宰精神思维活动为基础,“神乃形之主”,人体各脏腑活动都受神的支配。正由于心有藏神、主神明的作用,所以才能主宰生命活动。,心藏神正常的生理表现,心藏神正常,心藏神异常的病理表现,心神不足,心的气血不足,则必然影响到心神,表现为失眠、多梦、健忘、神思衰弱。,神明被扰,痰火扰动心神,神志昏乱,则表现为狂躁不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关于“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1.文献记载:

18、,2. “脑主藏神”与“心主藏神”的关系: 将神志活动归属于心,反应出中医脏象学的特点即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中医的脏腑更重要的是指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生理病理的综合概念。,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反映,因此把神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与五脏相应。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与五脏都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心是藏神之所,是神志活动的发源地。,关于“五脏藏神”与“心主藏神”,素问:“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肾藏志。”,“心主藏神”与“心主血脉”的关系,1.心主血脉是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 2.心主神志可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二

19、)生理特性,(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与夏气相通应,从脉象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由于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且脉中的血流要靠心气的推动,故从脉象可以测知心的功能是否正常。,从面象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嫩,故心的荣华可以从面部反映出来。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有光泽,若功能失常,就会出现面色无华,或晦暗青紫。,面色红润,面色红润滋润有光泽。提示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心功能良好。,心气虚则面色恍白 晦滞,心在

20、窍为舌,含义:舌为心之外候,心有变化,舌能很快地发生反应。 心经的别络、经筋上系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 生理意义 故见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利。 血脉失常舌质颜色异常,如淡白、红赤、青紫、瘀斑等。 病理意义 神志异常舌强,舌卷,语謇或失音。,从舌色观察心主血脉的原理,心之经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 能 知五味也。”舌可以感受味觉。 舌与语言声音有关。 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心气虚则舌淡白,心阴虚则舌红绛,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心在志为喜,心功能失常,喜乐无常。,含义: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的喜有关。,喜,属

21、于对外界刺激的良性反应,正常的喜 志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心气不足悲伤欲哭,心经邪实笑不休 喜志异常,如喜乐过度伤及心神,耗损心气。,生理意义,病理意义,心在液为汗,汗之调节在肺与卫气:,汗之本在心与血: 1.血汗同源 2.心神与汗液的关系,心阴虚则盗汗,心气虚则自汗,心与夏气相通应,含义:自然界夏季以炎热为主,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 同气相求,夏季与心相通应 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阳的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生理意义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 心阳虚衰夏季缓解 病理意义 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夏季加重 治疗上:提出“冬病夏治”,心系统小结,主血脉,主藏神,在体合脉 在液为汗 其华在面 在志为喜 在窍为舌,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思考题 何谓心主血脉?其生理机理、意义如何?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可表现在哪些方面? 神的含义是什么,何为心藏神? 何谓虚里? 简述心的生理特性及其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