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余姚人民医院DSA公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一余姚人民医院DSA公示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DSA医用装置应用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2017年7月环境保护部监制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DSA医用装置应用项目(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名称:余姚市人民医院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名或签章):通讯地址:余姚市城东路800号邮政编码:315000 联系人:姚伟根电子邮箱:联系电话:资质证书负责人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负责人职业资格登记和注册证书复印件9表1 项目基本概况建设项目名称DSA医用装置应用项目建设单位余姚市人民医院法人代表袁海鸿联系人姚伟根联系电话注册地址余姚市城东路800号项目建设地点余姚市城东路800号医院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200项目环保投
2、资(万元)3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1%项目性质新、改、扩建、 其他占地面积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类 类其他/医院概述:余姚市人民医院又称阳明医院,由余姚旅沪同乡、近代著名金融家宋汉章先生于1947年集资创建,目前已发展成为余姚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一家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985年被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医院称号,2001年通过省卫生厅评审成为三级乙等医院,2004年挂牌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余姚阳
3、明医院。2008年7月,医院整体迁址至城东新区,总占地280亩,一期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按照日门诊量3000-5000人次设计建造。全院现有职工近190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开放床位1358张,分设30个病区、8个医技科室和69个专家专科门诊。任务由来:因诊断的需要,医院新建机房,新增1台射线装置(DSA),从而达到一般非放射性诊治方法所不能及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并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于2016年8月正式委托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监测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对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4、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地理位置:余姚市人民医院位于余姚市城东路800号,其东侧是城东路,南侧是文山路,西侧是星光路,北侧是金型路,其地理位置见附图1。本项目DSA位于门急诊医技楼一层复合手术室,机房四周为医疗用房、机房、走廊,机房上层为医疗用房,机房下层为停车库。医院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本项目所在机房周围5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敏感点。现有工程回顾:余姚市人民医院现有23台辐射设备,均通过环评审批,并取得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浙环辐证B0028,有效期至2019年6月15日。医院辐射环评和验收具体情况如下:2008年,医院迁扩建,1
5、8台辐射设备(1台DSA、15台类射线装置和2台磁共振)通过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浙环辐(甬)2008015号);2010年,在原有1台DSA、15台类射线装置的基础上,新增5台X射线机,通过了余姚市环保局审批;2011年,己运行的16台辐射设备(1台DSA、13台类射线装置和2台磁共振)通过了竣工验收(甬环辐验20113号);2014年,在原有1台DSA、14台类射线装置的基础上,新增7台辐射设备,改建了8台设备机房,通过了余姚市环保局审批;2015年,医院机房改建、部分设备淘汰后,19台(类射线装置)辐射设备通过了竣工验收(余环辐验201523号)。2016年,医院扩建肿瘤治疗中心,10台辐
6、射设备通过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甬环辐验201616号),该项目1台磁共振投入使用,其余设备正在建设中。医院辐射设备具体清单见附件。在历年运行中,医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小组,制定了射线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性工作场所管理制度、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医用X线机操作管理制度、工作质量保证制度、岗位职责等,同时做好了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 。同时,医院40名辐射工作人员取得了上岗证,建立了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保存检测记录。同时,医院每年均填写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根据上年度的年度
7、评估报告,并无辐射事故发生。表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无 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无 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表4 射线装置(一) 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
8、)/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无(二) 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类1-1250150医疗诊断门急诊医技楼1层复合手术室-以下空白(三) 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无表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无 注:1. 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
9、/m;年排放总量用kg。 2. 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和活度(Bq)。表6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12月;(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15年3月;(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8修正版),中华人民共
10、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2008年12月;(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2011年5月;(9)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8号,2011年12月;(10)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9号,2012年2月。技术标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T 10.1-2016,环境保护部。其他(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见附件1;(2)环评委托书,见附件2;(3)环评、验收批复文件,见附件3;(4)辐射安全许可证,浙环辐证B0028,见附件4;(5)检验检测报告,华环检(2
11、016)第156号,见附件5;(6)告知书,见附件6;(7)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检查报告清单,见附件7。表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属于类射线装置),同时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T 10.1-2016)的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为相关辐射工作场所周围50m区域。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医院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据现场踏勘和附图2所示,本项目相关辐射工作场所周围50m区域内无环境保护敏感点。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4
12、.3.3 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应使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使得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这种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治疗性医疗照射除外)。B1剂量限值B1.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B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作为管理限值。B1.2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
13、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0.25mSv作为管理限值。(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5 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5.1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5.2每台X 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 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迁扩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2-1要求。5.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2-2要求。b
14、)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D。c)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d)带有自屏蔽防护或距X射线设备表面1m 处辐射剂量水平不大于2.5Gy/h时,可不使用带有屏蔽防护的机房。5.4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 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条件按7.2和附录B中B.6的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
15、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b) 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mSv;测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5.5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5.6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5.7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
16、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5.8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5.9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2-3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5.10模拟定位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应满足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要求。表2-1X
17、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CT 机304.5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a304.5单管头X射线机b203.5透视专用机c、碎石定位机、口腔CT 卧位扫描153乳腺机、全身骨密度仪102.5牙科全景机、局部骨密度仪、口腔CT坐位扫描/站位扫描52口内牙片机31.5a 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所有管球安装在同一间机房内。b 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1个房间内。c 透视专用机指无诊断床、标称管电流小于5mA 的X射线机。表2-2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
18、方向铅当量mm标称125kV 以上的摄影机房32标称125kV及以下的摄影机房、口腔CT、牙科全景机房(有头颅摄影)21透视机房、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口内牙片机房、牙科全景机房(无头颅摄影)、乳腺机房11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22CT机房2(一般工作量)a2.5(较大工作量)aa 按GBZ/T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的要求。表2-3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放射诊断学用X 射线设备隔室透视、摄影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或可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固定特殊受
19、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口内牙片摄影大领铅橡胶颈套牙科全景体层摄影口腔CT铅橡胶帽子、大领铅橡胶颈套放射诊断学用X 射线设备同室透视、摄影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铅防护眼镜或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或可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CT体层扫描(隔室)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床旁摄影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或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续表2-3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
20、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骨科复位等设备旁操作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注:“”表示不需要求。DSA机房参照本标准执行。表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辐射环境现状监测为了解本项目机房及其周围的辐射环境背景水平,评价单位委托杭州华圭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拟用址周围进行辐射环境本底水平现场检测,检
21、验检测报告见附件6。检测仪器与规范检测仪器的参数与规范见表8-1。质量保证措施(1)合理布设检测点位,保证各检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2)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检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3)检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用检验源对仪器进行校验。(5)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表8-1 X-射线剂量率检测仪器参数与规范仪器名称X-剂量检测仪仪器型号FH40G+FHZ672E-10生产公司家Thermo公司能量响应在60keV3MeV范围内误差15%量 程X-:1nSv/h100
22、Sv/h 检定证书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证书编号:2016H21-20-000894)有效期:2016年4月16日2017年4月15日检测规范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辐射环境检测技术规范(HJ/T61-2001)检测结果及评价检测结果见表8-2,现状检测点位见附图3。表8-2 项目周围X-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nSv/h点位序号测 点 描 述辐射剂量率平均值标准差1复合手术室DSA机房拟建址126.82.52DSA机房拟建址东侧131.53.33DSA机房拟建址南侧133.13.74DSA机房拟建址西侧131.83.25DSA机房拟建址北
23、侧131.63.5监测结果未扣除宇宙射线的响应。由表8-2的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各机房周围的X-辐射剂量测量值在126.8133.1 nSv/h 之间,由浙江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报告可知,宁波地区室内X-辐射剂量率在62467nGy/h之间,可见,该拟建址的辐射剂量率水平未见异常。表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一)工作原理DSA是利用X射线进行摄影或诊疗。上述设备中产生X射线的装置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详见图9-1。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
24、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X射线。图9-1 典型X射线管结构图数字血管造影(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DSA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即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二)设备组成虽然上述诊断用的X线机基本结构都是由产生X线的X线管、供给X
25、线管灯丝电压及管电压的高压发生器、控制X线的“量”和“质”及曝光时间的控制装置,以及为满足诊断需要而装配的各种机械装置和辅助装置即外围设备组成。(三)操作流程DSA诊断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污染源项描述(1)污染因子由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因此,该院使用的X射线装置在非诊断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发出X射线
26、。因此,在开机期间,X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2)事故分析a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辐照室,X射线装置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b安全装置发生故障状况下,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X射线装置辐照室。因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X射线装置操作程序进行诊断,防止事故照射的发生,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不必要的辐射照射。工作人员每次上班时首先要检查防护门上的灯光警示装置是否正常。如果失灵,应立即修理,恢复正常。表10 辐射安全与防护项目安全设施(1)现有各机房均设置有工作指示灯,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已按要求张贴在各操作室内。(2)医院配备有符合防护要求的辅助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裙、铅围脖、铅帽、
27、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帘和辐射剂量监测仪等。(3)医院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均已佩带个人剂量仪,并每三个月送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查一次。(4)医院洗片采用干片机,不会产生废显、定影液。(5)机房门外需张贴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其中文警示说明。(6)对于DSA设备在使用时,进行人员清场,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铅防护眼镜;工作人员的辅助防护设施:铅防护屏风;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患者和受检者辅助防护设施:可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
28、本项目机房投入运行前也应落实上述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辐射设备机房防护概况本项目DSA位于门急诊医技楼一层复合手术室。门急诊医技楼一层平面图见附图3,机房的防护情况见表10-1。表10-1本项目设备机房屏蔽情况一览表 指标机房所在区域机房使用面积(m2)顶棚、地面墙体防护门观察窗DSA门急诊医技楼1层复合手术室6.368.654.6地面:20cm现浇混凝土+3mm钡水泥(大于3mm铅当量)顶棚:15cm现浇混凝土+3mm铅板(大于3mm铅当量)12cm多孔砖墙+3mm铅板(大于3mm铅当量)内衬3mm铅当量铅门3mm铅当量注:电缆线通过U型管道出线。表10-2 本项目设备机房符合性分析表指标机房所
29、在区域标准机房实际使用面积(m2)是否符合标准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DSA门急诊医技楼1层复合手术室304.56.368.654.6符合由上表可知,DSA射线装置设备机房的墙体、防护门、观察窗的屏蔽能力以及使用面积均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三废的治理本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废气。整个过程无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表11 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射线装置只有在检查过程中才会产生辐射,其产生的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的。在建设过程中,射线装置未通电运行,故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离辐射影响。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
30、项目的评价方法采用预测项目建成后的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类比对象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DSA设备,类比项目检测时间为2015年7月9日,类比检测标准方法采用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因本院新增设备的参数(最大管电流和管电压)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备参数相当,机房的面积和防护情况类似,因此具有较好的可类比性。类比监测结果见表11-3,类比监测图见图11-1。表11-1 本项目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备参数对比表本项目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主要技术指标管电流(mA)/ 管电压
31、(kV)管电流(mA)/ 管电压(kV)DSA1250mA/150kV西门子DSA1250mA/150kV表11-2 本项目与类比医院射线机房的防护情况表指标机房机房使用面积(m2)顶棚、地面墙体防护门观察窗本项目DSA6.368.654.6地面:20cm现浇混凝土+3mm钡水泥(大于3mm铅当量)顶棚:15cm现浇混凝土+3mm铅板(大于3mm铅当量)12cm多孔砖墙+3mm铅板(大于3mm铅当量)内衬3mm铅当量铅门3mm铅当量类比项目DSA4.86.33015cm混凝土外加2mm厚的铅防护涂料24cm实心砖墙外加2mm厚的铅防护涂料(大于3mm铅当量)木门外加2mm铅当量的铅板2mm铅当
32、量玻璃N 钼靶机胃肠机碎石走廊6DR胃肠机2 DSA34内走廊15医生办公室操作室注:放射科二楼平面图,一楼为急诊,三楼为检验科; 表示主射方向,下同。图11-1 类比项目监测点位图表11-3 类比项目射线装置X射线吸收剂量率现状水平监测结果单位:nGy/h机房名称点位序号测点描述开机*关机测量值平均值标准差DSA1医生入口10299.54.12病人入口9995.72.33室内医生操作位铅衣外8662109.83.74室内医生操作位铅衣内3150/5观察窗9997.43.26东侧走廊10698.52.2监测结果未扣除宇宙射线的响应,按设备可以运行的最大工况。6.4.2剂量估算估算公式按照联合国
33、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附录A,X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式6-1)其中: HEr:X射线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mSv/a; Dr: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 t:X射线照射时间,h/a;0.7:剂量换算系数,Sv/Gy。射线装置剂量估算(1)估算公式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附录A,X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11-1)其中: HEr: X射线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 mSv/a; Dr: 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 t: X射线照射时间,h/
34、a; 0.7: 剂量换算系数, Sv/Gy。(2)DSA辐射工作人员现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医院DSA的预计使用情况作保守假设,每月的病人数为100人;每次检查在操作位处(辐射剂量率取3150nGy/h,该监测数据为铅衣里面辐射工作人员身体位受到的辐射照射剂量。)停留30分钟;每次DSA操作有2名辐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其中1名辐射工作人员在近距离操作,另1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内通过观察窗观察。假设所有近距离操作均由1位工作人员承担。在上述偏保守的条件下,由公式(6-1)可以计算出该工作人员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28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
35、“管理限值”的要求。根据类比监测结果,机房周围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与未开机时相比未见显著升高,表明机房周围的辐射工作人员不会受到额外的辐射照射。(3)DSA公众成员由表类比监测结果可知:在正常使用条件下,DSA机房周围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与未开机时相比未见显著升高。表明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不会受到额外的辐射照射。事故影响分析(1)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辐照室,X射线装置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2)安全装置发生故障状况下,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X射线装置辐照室。因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X射线装置操作程序进行诊断,防止事故照射的发生,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不必要的辐射照射。工
36、作人员每次上班时首先要检查防护门上的灯光警示装置是否正常。如果失灵,应立即修理,恢复正常。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十二条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2006145号文件之规定,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涉及人为故意破坏的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表12 辐射安全管理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医院已成立了放射诊疗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负责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院日常的辐射防护管理工作,知识普及宣传
37、,制度落实,工作联系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辐射工作。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医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小组,制定了射线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性工作场所管理制度、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医用X线机操作管理制度、工作质量保证制度、岗位职责等,同时做好了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本项目建成后,针对辐射活动规模扩大的变化情况,提出如下要求:(1)更新管理制度。如新增设备在复合手术室内DSA的操作规程。(3)要求组织所有新增的辐射工作人员参加有资质单位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证后才能上岗,并按每4年一次的要求进行复训,同时应为辐射工作
38、人员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4)环评报批后,医院需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更换许可证,变更副本内容。(5)医院须在本项目及医院的射线装置部分的内容投入试运行3个月内申请竣工验收。辐射监测医院现有项目已委托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定期监测。本项目开展后,医院须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该项目机房周围环境进行辐射监测,监测数据、年度评估报告及年度辐射工作总结须每年年底向环保部门上报备案。(1)监测频度:每年常规监测一次。(2)监测范围:机房屏蔽墙外,防护门及缝隙处和操作台等。(3)监测项目:X-射线剂量率。表13 结论与建议结论13.1实践正当性分析余姚市人民医院配置DSA辐射装置,目的在于开
39、展放射诊断工作,最终是为了治病救人,其获得的利益远大于辐射所造成的损害,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的要求。13.2 选址合理性分析余姚市人民医院DSA射线装置因手术、急救等需要位于医技楼一层复合手术室,其选址是合理可行的。13.3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由分析可知,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均低于本项目的剂量管理限值(5mSv和0.25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13.4 辐射环境管理制度医院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小组,制定了射线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放射诊疗安全防
40、护管理制度、放射性工作场所管理制度、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医用X线机操作管理制度、工作质量保证制度、岗位职责等,同时做好了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本项目建成后,针对辐射活动规模扩大的变化情况,提出如下要求:(1)更新管理制度。(3)要求组织所有新增的辐射工作人员参加有资质单位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证后才能上岗,并按每4年一次的要求进行复训,同时应为辐射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4)环评报批后,医院需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更换许可证,变更副本内容。(5)医院须在本项目投入试运行3个月内申请竣工验收。13.5 安全培训及健康管理医院现有辐射工作人员40名,均取得了上岗证,建立了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本项目建成后,要求组织所有新增的辐射工作人员参加有资质单位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证后才能上岗,并按每4年一次的要求进行复训,同时应为辐射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13.6 结论综上所述,在落实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医院将具备其所从事的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和辐射安全防护措施,本项目射线装置运行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符合辐射环境保护的要求,故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是可行的。内容总结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