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问答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就业问答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前沿 2009年第10期 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 柳云飞 3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 210001) 摘 要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就业问题日趋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本 文主要对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希冀对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国 就业 现状 特点 原因 中图分类号 C9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267 2009 10014408 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就业问题日趋成为中国政府所 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 策 (白皮书)明确写道: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国家。
2、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 和紧迫。中国政府从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 就业问题。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就业促进法 等法律规定,中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政策 措施,促进就业增长,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不断 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但是,由于中国失业问题是一种 非典型性失业。其中,结构性失业是主要矛盾,所以,系 统分析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将有利于准确 地把握中国就业问题的一般规律,科学地探索解决中国就 业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 总的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 国民教育平均水平较低,一般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普遍不
3、足, 就业的总体性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都十分突出。主要 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 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 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相互交织。诸如此类,中国就业问题呈现出一幅纷繁芜杂 的图景。具体而言: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 劳动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7年5月18日发布统 计公报显示,到去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164亿人,比上年末 增加5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47万人,城镇登记失 业率411%。同时,在7.64亿人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 业人员32561万人,占4216% ,第二产业19225万人,
4、占 2512% ,第三产业24614万人,占3212%。年末城镇就业 人员28310万人,其中,单位就业人员11713万人。 1根据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05) ,随着经济增长,“ 十五 ”期 间我国就业人数也在持续增加。从不同产业看,第一产业 就业人数略有减少,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出现增加的趋势, 第三产业则出现增加。但是,“ 十五 ”期间,我国劳动力供 过于求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 人左右,同时,农村有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按照1%的 转移速度计算,农村有2000万左右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按照2004年的就业情况
5、,再就业人员有800万左右,这 样,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在2800万左右。如果我国经 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 - 9%的话,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 - 900万左右,那么,至少就会有1600 - 1700万劳动力处 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2这样 ,对于中国而言,就意味着在 未来几十年内劳动力供过于求矛盾始终存在。正如游钧教 授介绍的那样:从长期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占 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2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 “ 十一五 ”看,城 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把离退休等退出劳动力 441 3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
6、号: 08JYD020。 作者简介柳云飞(1965 - ) ,江苏六合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 市场情况考虑进去,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 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它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 的达2400万人。而在需求方面,按经济增长保持8%至9% 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 - 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 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缺口仍在 1200万人左右。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 所以,我们判断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劳动力不会不够 用,还是供大于求。 3这是对中国就业问题总体状况的一个 基本判断。 2.劳动
7、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 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和今后有关时期世界经济变迁的 主旋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 国经济社会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目前,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 结构的矛盾是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的 矛盾,也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矛盾。 主要表现 “ 技工荒 ”现象和 “ 民工荒 ”现象。 所谓的 “ 技工荒 ”现象,就是关键性技术工人短缺现 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业技术工人的需 求逐年增加,使技术工人总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其中, 高级技术工人尤为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 4
8、0个城市 单位岗位空缺和技能人才调查报告摘要 显示:企业现有 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为3213%。技术工人中,高 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为319% ,其中,技师占312% ,高级技 师占017% ,与当前企业需求的高级技术工人比例的 1411%相比,其中,技师占916% ,高级技师占415% ,具 有较大的缺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 2005年度全年全国 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表明:技师、高级技 师、技术员、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185、 2108、1131、1151和2106。由此可见,企业对技术工人, 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技术人员,包括 技术员、工程师和
9、高级工程师的需求比,其中,对技师和 高级技师的需求比最高。 4 2007年7月4日,光明日报 以题为 十万年薪为何难觅高级技工 报道,对当前我国 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诸多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现有技 能人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较好的适用企业发展的需求,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同时,还披 露了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 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显示,劳 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 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3136、212和2107。 所谓的 “ 民工荒 ”现象,就是农民工短缺现象。这种 情况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闽
10、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 业聚集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有200万人缺口,缺工率 约为10%。在制鞋、玩具、制衣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 业,普通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女工短缺情况较为严重。 “ 民工 荒 ”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普通劳动力的工资太低,劳动 条件、社会福利保障太差,农民工不愿意到这些企业就业。 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工资在700元以下的 企业,招工比较困难,工资在700 - 1000元的企业,招工 情况一般,而工资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企业,招工没有问 题。 5当然 ,工资水平问题是导致中国的 “ 民工荒 ”的一个 重要原因。但是,中国 “ 民工荒 ”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 中国的
11、 “ 民工荒 ”问题,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是否愿意承 担一定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有一定的关联性,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 社会结构有一定的关联性,与中国现阶段劳动者权益法律 保护制度和救济制度不完善有一定的关联性,与中国农民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边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与中国农民 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局限性有一定的关联性。可 以讲,中国 “ 民工荒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 的表象性问题,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与资本的深化、技术 的进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正如蔡肪研究员所言:面对 “ 民工荒 ”现象,研究者们十分自然的反应是:这种现象发 生在一个劳动力无限
12、供给的二元经济条件下,只能是短期 的、结构性的、暂时的,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劳动力总量供 求不足。 6 3.城镇失业人数呈增加趋势,真实失业率持续上升 经济学中有两个最常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 况指标。第一,失业人数,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绝对的失 业人数指标。第二,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整个就业和失 业人数之和的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内 相对的失业人数指标。据统计,我国城镇失业人数由1990 年的38312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800万人,失业率由1990 年的215%增加到2003年的413%。很显然,目前,我国公 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至少没有包括城镇下岗人员和隐性失 业人员。所以
13、,我们必须面对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目前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是客观地反映失业人员上升趋势, 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失业状况和严重程度。实际上,根据有 关研究机构和世界银行专家估算,中国城市实际失业率大 约在8 - 10%。 7著名经济学家冯兰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 布数据,计算出当前我国的真实失业人口为1183亿,真实 失业率为27178%。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曾认为,我国城镇 职工下岗后没有再就业的估计在4%左右,国内企事业单位 的隐性就业者达7 - 8% ,加上官方公布的316%左右,我 国城镇失业率实际值已达15 - 20%左右。 8还有研究者在排 除我国失业统计缺点后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大约
14、为 15%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则高达26% ,城乡合计失业率在 20%左右。 9因此 ,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 最突出问题之一。 4.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大规模转移 中国现有农村人口815亿,在农村劳动力约5亿人, 其中,约7000万人在城市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 112亿 人在乡镇企业,还有3000 - 4000万人游离在农村与城市、 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之间,真正完全从事农业劳动的还 有217亿。 10目前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界,在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都得出基本结论:第一,中国人多 地少,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隐形 541 失业。R 纳克斯教
15、授在 欠发达国家资本积累问题 一 书中对隐形失业概念作了界定。 11所谓隐形失业指在既定 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源条件下,在人口调查中发现,欠发 达的国家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为零, 因此,可以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出去,而不会 减少农业产量。也就是说,在既定的条件下,如果某一部 门维持某一生产率水平的就业量为X,即使就业量超过X, 生产率水平也不会因此得到提高;而如果实际的就业量超 过了X,就存在隐形失业,因此,相对生产率的提高而言, 超过的那一部分是多余的,可以被转移出去。英国著名经 济学家刘易斯指出,隐形失业不仅农村存在,而且城市也 存在;隐形失业成为许多国家城市的一种
16、普遍现象。比如, 中国城市下岗工人绝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代隐形失业者。 第二,即使在第一产业能够充分就业,其充其量也只能有 1.2亿农业劳动力,那么,至少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 需要向大中型城市大规模转移。实际上,改革开放20多年 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在按照这一逻辑思路向大中型城 市转移,并且这种转移的速度在加快。按照胡晓义的说法 (2007) ,目前中国乡村劳动力中有大约 2亿人就地和外出 转移。 12其实 ,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 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中型城市大规模转移已经成 为定势。根据蔡肪等预测(2006) ,未来非农产业对劳动力 的需求,基本要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17、加以满足。 13同时 , 中国 “ 圈地风暴 ”又使农业劳动力失地之后,被迫向城镇 或非农产业转移,谋求生存和发展之道。据农业部调查统 计, 2001年全国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为7800万人,比上年增 长15%。 14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 ,估计每年大约有800 - 1000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样,给有限的就业机会造 成新的需求压力,使本来趋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目 标选择,就业的聚集效应十分明显,由此引发的城市病也 十分严重。 5.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 问题日趋严重 从世界范围看,青年就业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国
18、际劳工组织2004年发布的 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 显 示,世界各国的青年失业人数比10年前上升了26.8% , 失业率在2003年达到14.4%。联合国秘书长2003年世界 青年报告指出,在全世界失业人口中,青年占49% ,青年 失业率是成人的2 - 3倍。 15就世界劳动力市场而言 ,在经 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主体为争夺资源、利益和话语权, 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 竞争。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新加入者,在全球化影响劳动力 市场变数增多的情况下,青年就业的脆弱性不断增强。 16 国际劳工组织 2004年世界就业趋势 报告表明,全球15 岁至25岁的青年人占15岁至64岁的
19、劳动力人口的25% , 而他们的失业人数却占全球1.86亿失业总人数的47%。 其中,在亚太地区,青年失业人数比成人失业人数高出四 倍。这表明,青年人较成年人更难进入劳动力市场,其就 业问题更加突出。 17同时 ,目前,全球青年就业面临上升 的趋势。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到2015年将有6.6亿青 年人进入劳动力大军中,这比2003年青年劳动力队伍的人 数增加了7.5%。 18就中国而言 ,根据国家计委有关资料, 2001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万人, 2002年达到1400万 人,按劳动参与率70%计算, 2001年新增劳动力800万人, 2002年近1000万人。 19目前 ,全国每年进入
20、劳动年龄的人 口有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 量。 20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2年第四季度对89个城市 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查, 16 - 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者的 69.7%。其中, 16 - 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6% , 25 - 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4.1%。可以讲,新成长的劳动力 是中国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变量和影响因子。而新成长的 劳动力中,青年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 关注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自2006年起,我国每年 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400万人,而大学生就业率近3 年来一直徘徊在70%左右,这一数字表明大学毕业生客观 上已
21、经成为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大学生 “ 就业 难 ”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 从2000年到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是19.5 万、26.9万、32.8万、37万、40多万人, 5年间增长一 倍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从2000年至2005年,我 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 212万、280万、338万, 2006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则达 410万。从2000年首次超过100万到2006年的410万, 6 年间净增300多万毕业生,近三年来每年更是净增70多 万。 21另有资料显示 , 2007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
22、 万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每年新增800万个就业岗 位将有一半以上将要提供给大学毕业生。因此,我国新成 长的劳动力对整个就业形势的影响是必然的。 6.失业人员再就业普遍比较困难,再就业率低下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失业人员主要是国有企业 的大量的下岗职工。从1998年到2003年年底,下岗人员 达2800万,其中,大部分人员变成失业人员。当然,失业 人员还包括摩擦性、结构性和季节性失业的其它劳动者。 下岗职工,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产物,在当前这种竞 争强烈的就业形势面前,日益被排斥而成为边缘化的特殊 群体,即 “4050”群体。如果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失业定 义,我们估计,全国城镇失业人
23、员在2400万人左右。其 中,下岗职工600万人左右。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资料显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由1998年的50%降至为2001 年第三季度的19%。即使按再就业率30%计算,这些人中 实际就业的可能只有540 - 570万人。 22因此 ,在我国就业 形势呈现出 “ 三江并流 ”情况下,这批人员就业自然就难 上加难,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根据 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 ,我国在 “ 十一五 ”期间,就业形势将面临四大压力。第一,人口增 长和劳动力增长的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 中国家,即使按照现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我国人口 641 在2030年将突破16亿。随着
24、人口增长,劳动力必然增长。 据测算, 2005 - 2015年,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00万人左 右。还有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约1000万人。第二,经济体 制改革的压力。这里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所导致的下岗人 员和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等失业人员,全国有2000多万 人。第三,科技进步的压力。这里主要是 “ 机器对人的排 挤 ”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将对国内就业产生压力。第四, WTO的压力。据预测,中国进入WTO之后,农业就业人 口每年将减少96612万人,机械仪表工业每年将减少5812 万人,汽车工业每年将减少4918万人,仅这3个行业每年 将减少1000万人。与此同时,纺织、服装行业新增就业人 数将达
25、500万人左右。 23 总之,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至少要解决6000多 万人的就业问题,非经济活动人口中至少有800万人随时 会返回劳动力市场。 24因此 ,从长远看,妥善解决中国就 业矛盾任重而道远。 二、中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特点 从全球就业状况来看,由于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各国 就业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发达国家的就业状况明 显改善,像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失业率出现下降,基 本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而发展中国家就业状况十分严峻。 像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能够带来就业的 高速增长;一方面经济增长较快,一方面就业增长较慢, 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失业率上升,就业问题表现出一些新 的
26、特点。总的来说,“ 高增长,低就业 ”格局是中国就业问 题的主要特点。具体而言: 1.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对称性 许多学者对此作了研究,探究其根源。一般而言,经 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初期,我 国在经济领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短缺经济,供求总量不 足,所以,增加经济总量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外延性 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表现出 很强的拉动能力。据统计表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就业 增长最快时期, 1981 - 1989年,我国就业总量增加了近1. 3亿人,年均增长超过1400万人。而上世纪90年代,尤其 是1995年以来,我国提出经济发展要实现 “
27、 经济体制从传 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的两个转变目标之后,经 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经济增长与就业 增长之间出现非对称性。从统计数据看, 1991年到2000 年,我国的就业总量仅增加7336万人,年均增加730多万 人,只有80年代的50%左右。 25这一点 ,从80年代以来 的我国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变化情况可以得到验 证。中国统计年鉴 (1978 - 2000)数据显示:1981 - 1985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77% ,同期就业增长 率为3132%;1986 - 1990年,全国GDP年均增长
28、率为 7189% ,同期就业增长率为2161%; 1991 - 1995年,全国 GDP年均增长率为11156% ,同期就业增长率为1121%; 1996 - 1999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率为8130% ,同期就业 增长率为0196%;由此可见, 1991年以来,我国GDP增长 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80年代相比有大幅度地降低,“ 奥肯 定律 ”在中国出现变异现象,产生学术界所谓的 “ 奥肯悖 论 ”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 殊性,还说明中国就业问题的非典型性。 2.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 一般而言,社会劳动力总需求直接取决于经济增长的 速度和就业弹性两个因素。由于资本
29、有机构成的变化规律, 从长期看,就业弹性必然呈现下降的趋势。简单而言,就 业弹性系数就是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人数能够 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主要是反映一个国家 GDP增长状况与就业增长状况之间关系。就业弹性系数高 低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技术进步 和经济管理水平。目前,由于全球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 及中国外延型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增 长的效应;相反,“ 高增长,低就业 ”,经济增长对劳动力 的依存度逐渐减少,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根据中国 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博士研究:1980 - 1989年,我国的就 业弹性系数为01323,“ 八五 ”时
30、期下降到01109,到1998 年又下降为01064。也就是说,目前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 拉动作用仅相当于10年前的1/5。国际劳工组织曾对各国 的GDP增长与就业增长进行比较, 1993 - 1996年,中国就 业弹性系数为01163,同期,亚洲其它国家,如韩国就业弹 性系数为01306,印度尼西亚就业弹性系数为01323,马来 西亚就业弹性系数为01505,巴基斯坦就业弹性系数为 01441。 26前文业已分析 ,社会劳动力总需求取决于经济增 长的速度和就业弹性两个因素。那么,很显然,“ 高增长, 低就业 ”格局的直接根源是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因此,在 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通过公共政策选择
31、,提高就业弹 性系数是摆脱 “ 高增长,低就业 ”困境的唯一选择。 3.就业结构呈现严重的不合理性 我们知道,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受经济 结构、技术进步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目 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 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且以劳动密集型 为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过低。这种不合理的就业结构是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根源。 27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G 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 经济进展的条件 一书中, 提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克拉克法则:随着人均 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 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
32、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 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时由于经济增 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从总体上看, 中国产业结构的宏观变动基本沿着G 克拉克法则所表示 的方向演进,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 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有所发展,第三产业呈上升的态 势。 28但是 ,就目前而言,第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 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影响,第一产业劳动力绝对过剩,农 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我国随着技术进步, 741 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过剩,工业的就业容量也越来越小, 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比较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不 同产业间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 80年代,第一
33、产业平均就 业弹性系数为0124,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149,第三 产业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52; 90年代,第一产业平均就 业弹性系数为- 012,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112,第三 产业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57,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就业 弹性系数的下降幅度远大于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幅度, 这表明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就业弹 性系数的下降引起的,技术对人力资源的替代作用在第二 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 29第三 ,大批的劳动力需要向第三 产业转移。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情况看,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而中国由于产业结 构调整处于滞后状态,所以,从1
34、990年至2003年,第三 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几乎没有任何增加,仅从3113% 上升到3213% ,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这样,从第一、第二 产业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就无法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在第 三产业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对于全社会而言,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就无法保持协调发展。所以,要提高 就业弹性系数,就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就业结构, 探索 “ 高增长,高就业 ”的经济发展模式。 4.失业群集现象十分明显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典型 表现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发展 不平衡。从宏观上看,中国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 “ 高增长, 低就业 ”的特点。
35、但是,从微观上看,由于受市场性、历 史性和制度性因素影响,中国就业问题出现失业群集现象。 “ 失业群集 ”这一概念是Over man和Pagu于2002年首先提 出的。在 “ 高增长,低就业 ”的格局下,中国失业存在着 空间群集、时间群集、行业群集和个体群集等不同形式, 从而使中国失业问题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30 第一,我国失业的空间群集主要表现在东北、西北和 中部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尤为严重。有研究证明,我国 东北地区4个省份城镇失业率均为1215% - 1610% ,西北 和中部地区有8个省份城镇失业率在815% - 1215%。 31因 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问
36、题、资源枯 竭型城市就业问题和中西部大开发问题并非无稽之谈。 第二,我国失业的时间群集集中体现在90年代中期之 后。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90年代初,我国城镇登记失 业人数不到400万人, 1995年达到500万人, 2000年之后, 我国失业人数城乡超过600万人,而2004年突破了800万 人。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应对这种 失业时间群集现象。 第三,我国失业的行业群集主要分布在纺织、煤炭、 机械冶金和林业等四大行业之中。目前,我国行业之间的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也千差万别。 有资料显示,从1995
37、年开始,我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员逐年 下降,从9803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8083万人。 32 第四,我国失业的个体群集主要表现在35岁以下的失 业人员已经占到总失业人数的70% ,而城镇失业人员构成 中,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80%以上。在西方概念 中,这种群体称之为NEET群体,即指不在接受教育、被 雇佣和在培训状态之中的群体。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 这种群体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社会就业状况。 总之,失业群集现象在微观层面上客观地反映了当前 我国就业问题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对研究中国就业 问题的非均衡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尤其是公共就业政策是非常有益的。 三、中国
38、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使一个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 的国家尽快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东方大国,我 们采取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同时,由于我国政治制度设计 和经济制度设计的刚性作用,就业问题隐性化;改革开放 之后,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旧体制的 制度性缺陷催生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显性化。究 其原因: 1.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影响 我们知道,就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的过 程。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相对于生产资料而言的劳动力人 口的多少。主要有三种情形:第一,相对于生产资料,劳 动力人口过剩。第二,相对于生产资料,劳动力人口不足。 第三,相对于生产资料,劳动力人
39、口适度。在社会化大生 产中,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必须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 合才能创造财富,劳动力要素与其它因素之间应保持适当 的比例,其它要素的有限决定结合的劳动力必须有一个最 大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的劳动力供给不仅不能为社会创 造财富,而且会成为社会的沉重包袱。从我国目前的情况 看,相对于生产资料和其它资源而言,我国劳动力人口不 仅过剩,而且是严重过剩。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1999年我 国总劳动力人口为7151亿,占世界总量的26% ,相当于高 收入国家总劳动力人口 (4 135亿)的1173倍,相对于欧 盟国家总劳动力人口 (1 136亿)的515倍,相对于美国总 劳动力人口 (1 143
40、亿)的513倍。 33据测算 ,“ 十五 ”期 间,过剩的劳动力人口为114亿左右,包括农村剩余劳动 力,而 “ 十一五 ”期间,过剩的劳动力人口在118亿左右, 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中国是以世界上916%的自然 资源、914%的资本资源、1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183% 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 而美国则以世界上16102%的自然资源、3111%的资本资 源、34193%的技术资源、24124%的国际资源来为世界上 不足5%的劳动力资源创造就业机会。 34因此 ,在现阶段, 我国有一部分劳动力人口从社会化大生产中分离出来,处 于失业状态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41、而且,劳动力总量供大于 求的状况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一种事实! 2.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影响 勿庸讳言,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口基数 大,而且是一个劳动力普遍就业能力不强的国家。这里, 841 笔者希望表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在劳动力与生产资 料结合过程中,由于劳动力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差异性,客 观上存在就业问题不完全是劳动力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当 然,自愿失业另当别论。除此之外,劳动力就业主要受劳 动者就业能力的限制,尤其是在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甚至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劳动者就业越 来越受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及其它生产要素结合能力的 约束。一般而言,劳动力就业能力强,就容易
42、获得就业机 会和就业岗位,反之,就比较难,甚至处于失业状态。这 一点,完全符合就业增长之规律。但是,笔者不同意目前 学术界和理论界经常用 “ 劳动力素质低下或整体素质不高 ” 来评价和说明劳动力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劳动力就业能 力是影响中国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普遍的 受教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专业技能低两个方面。据第五次人 口普查资料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 度的占417%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414% ,而小学 以下文化程度的却占40%以上。我国1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 受教育年限只有811年,仅相对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大 量需要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的农
43、村劳动 力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 教育的比重不足1% ,高中以上的仅占718% ,小学以下的 却占50%以上, 1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18 年。 35这就是当今中国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的实际情况。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在66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我国 城镇就业人员中有近60%的人没有技术等级或专业职称, 具有高级技工以上资格的仅占414%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称资格的仅占1519%;失业人员中有77%的人没有技 术等级或职称,具有高级技工以上资格的仅占118% ,具有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仅占317%。 36这就是中国劳 动力人口中失业人员技
44、能情况。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 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 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 占017%、810%、1517%、3316%和4210%。在具有技术 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 别占915%、3619%和5316%。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 人员中,具有国家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 的人员分别占216%、812%、3218%和5614%。 37上述这 些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客观存在,甚至不如目前 情况,但是,由于当时对劳动力吸纳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 型产业。而这些产业一般而言对劳动力就业能力要求不
45、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和经济结构进一 步优化,尤其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之后,劳动力的就业 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就业需求 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10万年薪都招 不到高级技工 ”的 “ 技能荒 ”现象就不奇怪了,至于 “ 民 工荒 ”问题,有劳动关系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就 业能力问题。因此,降低教育成本,延长适龄青年受教育 的年限是提高为了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延 长劳动力受继续教育的年限是改善劳动力专业技能状况的 唯实之举。 3.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从全球角度看,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 “ 创造 ”与 “ 摧 毁 ”并存的过程
46、。有学者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创 造性摧毁。创造就业并不简单地等于就业增长,这与就业 的结构类型与结构调整的阶段有关。所谓创造就业的含义 是指净就业创造,它等于总就业创造减去总就业破坏。总 就业创造常常产生于新经济部门、新技术领域、新企业、 新生产方式、新城市等,这是扩大就业的新来源;总就业 破坏常常发生于旧经济部门、旧技术领域、旧企业、旧生 产方式、老城市等,这是摧毁就业的主要来源。净就业创 造就是这两种力量的博弈。通常在经济结构调整初期,旧 工作岗位增长率低或负增长,但是,其比例高,而新工作 岗位增长率高,但是,其比例低,因而总就业破坏会超过 总就业创造,出现负的净就业创造,实际失业人
47、数上升。 如果经济结构调整初期旧岗位比例愈高,总就业破坏的规 模就愈大,反之则反;如果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愈慢,后 来调整的时间愈长;如果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愈快,调整 的阵痛和代价就愈大,反之则反。在经济结构调整的中期, 总就业破坏与总就业创造大体相当,还没有出现净就业创 造,实际失业人数到达高峰。总就业创造超过总就业破坏, 出现净就业创造,实际失业人数有所下降。 38 目前,与世界一样,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 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且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初始化阶段。 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从 总体上看,对于那些正规部门、传统产业和非熟练劳动力 而言,主要是总就业 “
48、 摧毁 ”,而对于那些新兴产业、新兴 部门和熟练劳动力而言,主要是总就业 “ 创造 ” 。但是,这 种就业创造的比例相对较低,甚至出现负的净就业创造, 从而导致实际失业人数在上升。具体而言,首先,产业结 构调整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非熟练劳 动力被动地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必然使不适应第三产 业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所有制结构调 整使就业岗位从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体私 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转移。这样,由于就业观念 等原因,有一些不太愿意到混合所有制企业就业的劳动力 人口必然处于失业状态。再次,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
49、集型转变。一方面, 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市场、资本和技术因素而失去发展优势; 另一方面,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市场、资本和 技术因素而没有彰显就业优势,总就业增长不快。这样, 必然使一些不能适应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求的、 原本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员处于失业状态。正如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描述经济增长方式转化对就业的影 响那样,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位资本吸收从业人员的 数量。 39 4.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从全球来看,技术进步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 941 生活方式,不断地改变人类的一切,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 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资本的有机 构成不断提高,使同等资本吸纳的活劳动数量在相对或绝 对减少。这样,在社会总投资没有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 资本总额给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也不会大幅度 增加,反而会大幅度地减少,就必然出现 “ 资本排斥劳动 力 ”现象,失业人数增加也将不可避免。当然,科学技术 进步对就业影响有一个时滞性问题。从长远看,我国科学 技术进步将会促进就业增长。这一点,美国 “ 新经济 ”就 业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当前我国正经受着科 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 “ 资本排斥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