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课模式(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1217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课模式(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复习课模式(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课模式(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课模式(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课模式-第 8 页文言文复习课教学模式【课题】【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2.【复习重、难点】1.2.【教学方法】【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 2.教师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导入复习(一)导语(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三)出示中考文言文考点二、依据考点,例题分析(一)(二)三、总结规律,积累方法(一)(二)四、运用方法,习题训练五、能力迁移,巩固提高六、课堂总结1.学生谈收获。2.教师结束语。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文言文复习课“五环节”教学模式介绍初四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弥补知

2、识的缺陷,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从而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有一定的考试范围,相对于其它题型来说容易拿分,有人把文言文形象的比喻成藏在口袋里的成绩,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拿到。所以,在应考复习的这段时间,要把文言文复习放在重要地位。在复习中,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的认知过程具有层次性,是循着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解到运用的顺序进行的),以新课程理念和课程资源的内引外联为指导,结合初四学生的实际和中考的要求,尝试采用“明确考点例题导入总结要点(规律)习题训练能力迁移”的“五环节”模式构建复习课的课堂结构。第一步,

3、出示本节课目标及中考文言文的考点。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提前对中考文言文要求有个较感性的认识,并据此确定本课的复习重点、复习要求和复习方法。第二步,依据考点,例题分析。根据考点引导复习曹刿论战,掌握本文考点,学会复习方法。这一步是本课的重点。针对中考考点,本节课分三个考点进行了复习。每个考点的复习的步骤是: 明确考点例题导入总结要点(规律)习题训练。明确考点的过程中,结合本节课的例题,导入对本课考点的复习。这样学生明确了复习方向,就会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步,总结规律,积累方法在强调复习内容后再用复习指路的形式总结复习规律和方法,“授之以渔”。第四步,运用方法,习题训练

4、掌握方法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即时演习,复习和掌握本课考点,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边复习边训练是复习课的第一大特征。因此学生自主复习完了之后,运用习题检查复习效果。学生互评是复习效率的即时检测,教者即时点评是复习训练的小结。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用上一过程中揭示的规律解题,并注意发现学生解题的难点。以期做到熟练掌握,规范答题。第五步,迁移训练,巩固提高迁移训练是复习效果的彻底检测,是更上一个台阶的过程。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环节复习”模式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以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武装头脑,按

5、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在动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和动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其次,教师在设计复习、练习程序时,必须体现层次性原则,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由感性到理性。这样做,一方面具有学习主体论的含义,另一方面也具有教学方法论的含义。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是复习的意义,而如何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益,则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提高,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当然,因为曹刿论战是全面进入中考文言文复习的第一篇文章,有必要对学生如何复习文言文作些必要的具体

6、的复习指导。因为掌握了方法,以后其他篇目的复习在此基础上就容易得多了,只要根据考点要求逐条梳理本节课的考点,训练巩固,拓展迁移,即可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授课人】实验中学 李春玲【课题】曹刿论战【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掌握复习文言文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2.准确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虚词,会翻译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3.把握文中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责任感。【复习重、难点】1.2【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 复习课文内容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导入复习(一)提问导课文学常识填空:曹刿论战选自 ,旧传为 时期 所作,是

7、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目标一、掌握复习文言文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目标二、准确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虚词,会翻译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目标三、把握文中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三)出示中考文言文考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考点,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考点一:文言词语的含义考点二:文言语句的翻译考点三:如何整体感知理解文章要 求:准确、规范二、依据考点,例题分析(本课每一考点讲解中又包含总结规律,习题训练)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以曹刿论战为例学习文言文的复习方法首先看:考点一:文言词语的含义(重点实虚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虚词的积累,其中要求解释的文言实虚词大多是课

8、下注释因此我们要熟记并积累文中的关键词语,在此基础上还要整理文言实虚词的特殊用法,其中包括:1.通假字:通假字不能用假借的这个字的意义去读去解释,而要按被代替的那个正字的读音和意义去理解。一般要遵循“A”,通“B”,意思为XX格式解释.如: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2.古今异义:这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我们要把握好它的古义今义,以便于复习和记忆。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3.一词多义:文言文词语简练而用词灵活多变,有时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意义会有不同,甚至读音也会有变化,同学们复习时要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且结合

9、具体语境去判断它的含义。如:十年春,齐师伐我 进攻,攻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砍伐 4.词类活用:不是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但它是难点。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那么如何复习上述内容呢?请看老师的复习指路:(见课件)熟悉课文 紧扣注释 有效整理 认真识记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复习本文文言词语的含义。复习完了请同学们自觉合上书,做练习一至五检查巩固情况。评价学生练习情况。考点二:文言语句的翻译题型: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语句的意思基本要求:准确、通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句中关键词语解释准确,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式特点。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技巧:留、补、调、删、换下面我

10、们看这两个句子的翻译:(师生共议)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句: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根据实情来处理.解析:注意”狱”译为”案件”,”以情”就是根据实情(来处理).翻译句子我们应该运用哪些技巧呢?请看老师的复习指路: 关键字词有着落,联系语境真意现。活用留补删调换,现代汉语是规范。请同学们用上面的方法,复习巩固课文翻译,然后做习题六检查巩固情况。注意:文言语句的翻译一定要以直译为主,实在译不通,才能选择意译。考点三:如何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命题重点: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及写作要点,理解并概括中心思想题型: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的答题

11、要领: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注意研究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找准中心词、句,形成答案。简答题: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简要谈谈鲁国获胜给你的启示。(1)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同学们整体感知文章的时候,要做到: 根据文章,阐释生发。联系实际,言之成理。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技巧讨论作答习题七。三、总结规律,积累方法学生质疑,总结复习文言文的方法。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复习,你学到了哪些复习文言文的方法?对本课的复习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四、迁移训练,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做课外

12、文言文阅读练习晏子之御者同学们,课外文言文解读的功夫在课内。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大家能牢固掌握课内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并提升能力,灵活迁移,做好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是: 借助课内,整体感知。上下推导,认真思考。语意完整,细心答题。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方法阅读理解晏子之御者,做完后面的练习。订正答案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总结并演练了文言文复习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发挥自主复习的能动性,运用今天学到的复习方法,多为中考储备知识和能力。在迎接中考的复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像本文中的曹刿一样,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地复习,做到胸有成竹,最后一鼓作气,取得满意的成绩。六、布置作业1.完

13、成升学指导课外阅读一2.独立完成卷子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附: 曹刿论战练习题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2、小信未孚(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4、齐师败绩( )5、公将驰之( )6、遂逐齐师( )9、望其旗靡( )7、既克,公问其故( )8、彼竭我盈,故克之( )二、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通( ) 三、 写出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1、可以一战(古 今 ) 2、牺牲玉帛(古 今 )3、又何间焉(古 今 ) 4、虽不能察 (古 今 )5、小大之狱(古 今 ) 6、再而衰 (古 今 )四、一词多义:公与之乘 ( ) 公

14、问其故( )之肉食者谋之( ) 故故克之( )公将鼓之 ( ) 此为其故迹( ) 登轼而望之( ) 故使人问之( ) 小大之狱 (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也 ( ) 加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信 小信未孚( ) 十年春,齐师伐我( ) 弗敢加也,必以信( ) 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 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肉食者鄙 ( )五、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公将鼓之( ) 2、神弗福也( )六、翻译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忠之属

15、也,可以一战。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彼竭我盈,故克之。七、整体感知文章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曹 刿: 鲁庄公:2、.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1)战前:(2)战中:八、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短文,思考并回答文后的问题。晏子之御者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御:驾车。志念:志趣和态度。门间:门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晏子为齐相()从门间而窥()既而归()夫问其故()2.翻译。(2分)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5.短文中的三个人物的品行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习什么?(6分)晏子:_。御者:_。御者之妻: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