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泵安装施工技术要求(1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0620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泵安装施工技术要求(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泵安装施工技术要求(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泵安装施工技术要求(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泵安装施工技术要求(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泵安装施工技术要求-第 13 页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 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单击此处键入项目名项目的现场各类机、泵施工技术要求。在实施要求时,应以设备技术文件、设计图纸为准则,在通用规范中还应符合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及相关标准的规定。2 施工技术要点2.1 机泵安装的准备工作、基础验收及处理,设备开箱检查,灌浆等工序按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求(CM-QC-TR-007)规定执行。 2.2 容积式压缩机2.2.1 整体出厂的压缩机安装前,设备的清洗与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2.2.1.1 往复式压缩机应对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

2、进行清洗和检查,其中气阀和填料不得采用蒸汽清洗。2.2.1.2 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无损伤和锈蚀。2.2.1.3 离心式压缩机2.2.1.4 压缩机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在下列部位进行测量:a) 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滑到道面或其它基准面。b) 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c) 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2.2.2 解体出厂的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2.2.2.1 压缩机组装前,清洗与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a) 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b) 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清洗干洁净;清洗后应将

3、清洗剂与水分除净,并在加工面上涂一层润滑油(无润滑压缩机除外);气阀、填料和其它密封件不得用蒸汽清洗。2.2.2.2 压缩机组装前应检查零件、部件的原有装配标记;下列零件和部件应按标记组装:a) 机身轴承座、轴承盖和轴瓦。b) 同一列机身、中体、连体、十字头、中间接筒、气缸和活塞。c) 机身与响应位置的支撑架。d) 填料函、密封盒应按级别与其顺序进行组装。2.2.2.3 组装机身和中体是应符合以下要求:a) 将煤油注入机身内,使润滑油升至最高油位,持续时间不得小于4h,并应无渗漏现象。b) 机身安装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5/1000。c) 两机身压缩机主轴承孔轴线的同轴度不应大于。

4、2.2.2.4 组装主轴和轴承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 曲轴和轴承的油路应洁净和畅通,曲轴的堵油螺塞和平衡块的锁紧装置应禁固。b) 轴瓦钢壳与轴承合金层粘合应牢固,并无脱壳和哑音现象。c) 轴瓦背面与轴瓦座应紧密贴合,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d) 轴瓦与主轴颈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e) 对开式厚壁轴瓦的下瓦与轴颈的接触弧面夹角不应小于900,接触面积不应小于该接触弧面积的70%;四开式轴瓦的下瓦和侧瓦与轴颈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每块瓦面积的70%。f) 薄壁瓦的瓦背与瓦座应紧密贴合;当轴瓦的外圆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瓦背面积的85%,当轴瓦外圆直径大于

5、200mm时,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瓦背面积的70%,且接触均匀;薄壁瓦的组装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瓦面的合金层不宜刮研。当需要刮研时,应修刮轴瓦座的内表面。g) 曲轴安装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并应在曲轴的每转900的位置上,用水平仪在主曲颈上进行测量。h) 曲轴轴线对滑道轴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i) 检查各曲柄之间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距离,其允许偏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偏差不应大于行程的0.10/1000。j) 曲轴组装后盘动数转,应无阻滞现象。2.2.2.5 组装气缸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度不得低于5。a) 气缸组装后,其冷却水路应按设备技术

6、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无渗漏。b) 卧式气缸轴线对滑道轴线的同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其倾斜方向应与滑道倾斜方向一致。在调整气缸轴线时,不得在气缸端面加放垫片。气缸轴线对滑道轴线的同轴度允许偏差(mm) 表 1气缸直径径向位移整体倾斜100且30030050050010001000c) 立式气缸找正时,活塞在气缸内四周的间隙应均匀,其最大与最小间隙之差不应大于活塞与气缸平均间隙值的1/2。2.2.2.6 组装连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油路应清洁和通畅。b) 厚壁的连杆大头瓦与曲柄轴颈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大头瓦面积的70%;薄壁的连杆大头瓦不宜研刮,其连杆小头轴套(轴瓦)与十字销的

7、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小头轴套(轴瓦)面积的70%。c) 连杆大头瓦与曲柄轴颈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连杆小头轴套(轴瓦)与十字销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d) 连杆螺栓和螺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预紧力,均匀拧紧和锁牢。2.2.2.7 组装十字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十字头滑履与滑道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滑履面积的60%。b) 十字头滑履与滑道间的间隙在行程的各位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c) 对称平衡型压缩机的十字头组装时,应按制造厂所作的标记进行,并不得装错,以保持活塞杆轴线与滑道轴线重合。d) 十字头销的连接螺栓和锁紧装置,均应拧紧和锁牢。2.2.2.8 组装活塞和活塞杆时

8、应符合下列要求:a) 活塞环表面应无裂纹、夹杂物和毛刺等缺陷。b) 活塞环应在气缸内作漏光检查。在整个圆周上漏光不应超过两处;每处对应的弧长不应大于360,且与活塞环开口的距离大于对应150弧长,非金属环除外。c) 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端面之间的间隙、活塞环放入气缸的开口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d) 活塞环在活塞环槽内应能自由转动;手压活塞环时,环应能全部沉入槽内;相邻活塞环开口应错开。e) 活塞与气缸镜面之间的间隙和活塞在气缸内的内、外止点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f) 浇有轴承合金的活塞支撑面,与气缸镜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活塞支撑面的60%。g) 活塞杆与活塞、活塞杆与十字头应连

9、接牢固并锁紧。2.2.2.9 组装填料和刮油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油、水、气孔道应清洁畅通。b) 各填料的装配顺序不得互换。c) 填料与各填料端面、填料盒端面的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端面面积的70%。d) 填料、刮油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该组面积的70%,且接触均匀。e) 刮油刃口不应倒圆;刃口应朝向来油方向。f) 填料和刮油器组装后,各处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能自由转动。g) 填料压盖的锁紧装置应锁牢。2.2.2.10 组装气阀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各气阀弹簧的自由长度应一致;阀片和弹簧无卡住和歪斜现象。b)

10、阀片升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c) 气阀组装后应注入煤油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无连续的滴状渗漏。2.2.2.11 组装盘车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 盘车装置可在曲轴就位后进行组装,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b) 应调整操作手柄的各个位置,其动作应正确可靠。e) 基础验收2.2.3 附属设备安装2.2.3.1 附属设备(冷却器、气液分离器、缓冲器、干燥器、储气罐、滤请器、放空罐)就位前,应检查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并与施工图相符;各管路应清洁和畅通。2.2.3.2 附属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在安装前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当压力容器外表完好、

11、具有合格证、在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安装时,可以不做强度试验,但应作严密性试验。2.2.3.3 卧式设备的 安装水平度和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2.2.3.4 淋水式冷却器的 安装水平和排管立面的 铅垂度偏差均不大于1/1000;其溢水槽的 溢水口水平。2.2.4 试运转2.2.4.1 压缩机启动前应符合下列要求:a) 全面检查气缸盖、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紧固件,应已紧固和 锁紧。b) 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驱动机的转向和压缩机的转向相符。c) 润滑剂的规格、数量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系统经试运应符合要求。d) 进、排水管路应通畅,冷却水系统经试运转符合

12、要求。e) 进、排气管路应 清洁畅通。f) 各级安全阀经校验、整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g) 盘车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2.2.4.2 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a) 拆下各级吸、排气阀。b) 启动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其运转正常。c) 检查盘车装置,应处于压缩机启动所要求的位置。d) 点动压缩机,应在检查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后,再依次运转5min、30min和2h以上,每次启动运转前检查压缩机润滑情况均应正常。e) 运转中油压、油温和 各摩擦部位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f) 运转中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声响,各紧固件应无松动。2.2.4.3 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a) 空气负荷试运转前,应先装上空气

13、滤清器,并逐级装上吸、排气阀,再启动压缩机进行吹扫;从第一级开始,逐级连通吹扫,每级吹扫应不小于30min,直至排出的气合格为止。b) 吹扫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洁净,如无损坏,随即装上复原。c) 升压运转的程序、压力和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其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4时应连续运转1h;为额定压力的1/2时应连续运转2h;为额定压力的 3/4时应连续运转2h;在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3h;升压过程中,应在前一级压力运转无异常现象后,方可将压力逐渐升高。d) 压缩介质不是空气的 压缩机,当采用空气进行负荷试运转时,其最高排气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e) 运

14、转中油压不得小于0.10MPa,曲轴箱或机身内润滑油的温度不应大于70。f) 各级排水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2.4.4 负荷试运转中的检查和记录a) 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位的供油情况。b) 各级吸、排气的温度和压力。c) 各级进、排水的 温度、压力和冷却水的供应情况。d) 各级吸、排气阀的工作应无异常现象。e) 运动部件无异常响声。f) 连接部位无松动现象。g) 气量调节装置应灵敏。h) 主轴承、滑道、填料函等主要摩擦部位的温度。i) 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升,j) 自动控制装置应灵敏、可靠。2.2.4.5 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应清洗油过滤器和更换润滑油。质量合格证明书,测

15、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齐全。2.3 离心式压缩机2.3.1 机组就位前的准备2.3.1.1 散装供货的减速箱、轴承箱的机壳应进行4个小时的煤油渗漏试验,无渗漏为合格。2.3.1.2 底座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必须清除油污、铸沙铸砂、铁锈等2.3.1.3 设备法兰口加装盲板,避免杂物掉入。2.3.2 机组就位、找平找正2.3.2.1 调整水平时安装基准面的选择a) 纵向水平可在轴承座孔、轴承座、壳体中分面、轴颈或设备制造厂给定的专门加工面上进行测量。b) 横向水平以轴承座、下机壳中分面或设备制造厂给定的专门加工面上进行测量。c) 宜选择基准机器的轴颈为机组的安装基准部位。2.3.2.2 机组的水平

16、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没有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纵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基准机器的安装部位应为0.020.05mm/m,其余机器保证联轴器对中的要求。b) 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m,同一机器的各对应点的水平度应基本一致。2.3.2.3 散装机组的安装顺序应依次安装底座、轴承座、下机壳及内件,基准机器的下机壳调整固定后;再安装调整其余部件乐观和其它机器。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没有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轴承座孔中心与下机壳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b) 其它机器的轴承座孔中心与基准机器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2.3.3 机组联轴器对中2.3.3.1 联轴器外观检

17、查,应无毛刺、裂纹等缺陷;用千分表检查径向和端面跳动偏差值,符合表2规定联轴器允许偏差 表2 联轴器直径(mm)径向跳动(mm)端面跳动(mm)1502502502.3.3.2 对中器具和调整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a) 检测器具检验合格,精度符合要求。b) 避免在阳光照射或冷风偏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操作。c) 调整垫片应清洁、平整、,无折边和毛刺。2.3.3.3 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没有规定时应符合表3的要求:联轴器对中允许偏差(mm) 表3联轴器型式转速6000r/min转速6000r/min径向端面径向端面齿式弹性、膜式刚性2.3.4 离心式压缩机的现场装配整体安装的机组,如在制

18、造厂试运转合格,同时未超过机械的保证期限,现场可不做解体(揭盖)检查;现场组装的机组,各零部件应清洗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组装。2.3.4.1 轴承装配a) 轴承装配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轴瓦合金表面不得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斑痕等缺陷。合金层与瓦壳结合牢固紧密,经着色检查无分层、脱壳现象。b) 可倾瓦、薄壁瓦轴承间隙和接触面积是有机械加工精度保证的,不应进行刮研。c) 径向轴承的装配符合下列要求1) 用涂色法检查瓦背与轴承座孔应紧密均匀贴合,厚壁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50%;可倾瓦、薄壁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75%。2) 轴瓦与轴承座之间的过盈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要求时应符合表4的要求

19、: 轴瓦过盈量 表4序号名称过盈量(mm)1圆筒形瓦2椭圆形瓦3多油楔圆形瓦4可倾瓦5球面综合推力瓦6球面瓦3) 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应接触均匀,轴向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0%。4) 径向轴承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要求时应符合表5的要求。轴承间隙 表5名称间隙值圆筒形瓦顶间隙a(1.82.5)d;侧间隙b,其中d为轴直径椭圆形瓦顶间隙a(1.52.0)d;侧间隙b11.5a多油楔圆形瓦顶间隙a(1.51.9)d可倾瓦顶间隙a(1.42.0)d5) 可倾瓦的瓦块厚度应均匀,各瓦块间厚度差不应大于。装配后瓦块能自由摆动,不得有卡滞现象。6) 厚壁瓦、可倾瓦口接触应严密。自由状态时,间隙不得

20、大于。d) 推力轴承的装配应符合以下要求:1) m 。2) 推力瓦块的厚度应均匀一致,同组瓦块的厚度偏差不应大于。3) 推力轴承的调整垫应平整,各处厚度差应小于,数量不应超过2块。4) 用涂色法检查,推力轴承与推力盘应均匀接触,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5%。5) 上下两半推力瓦、定位环和瓦套装配紧固后,推力轴承的间隙应为0.250.60mm。2.3.4.2 机壳与隔板的安装机壳的检查和安装应符下列要求:检查机壳的外观,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铸砂和损伤等缺陷。壳体的水平或垂直剖分面应完好无损,接合面自由接合时,间隙不应大于,或每隔一个螺栓拧紧后,间隙不应大于。轴承箱里的铸砂、杂物等应清理干净。机壳安

21、装在底座支承面上后,应检查以下内容:底座支承面和机壳支座底面应紧密结合,用3mm的塞尺检查,不得塞入为合格。底座支承面和轴承座底面应严密接触,用的塞尺检查,不得塞入为合格。支承滑销系统的检查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联系螺栓、滑动键的间隙及膨胀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挠性板支承的机组其挠性板倾斜方向和数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隔板的检查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隔板外观检查,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未浇满和夹层等缺陷,扩压器和回流器的导流叶片应完整无损。隔板装入机壳时,应自由落入槽内,无卡涩现象;隔板装配后,隔板与隔板及隔板与机壳中心的偏差应小于。两半隔板结合面应接触良好,结合面的局部间隙应

22、小于。固定上下隔板的销子、定位槽和对应孔槽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隔板最终装配时,应在各结合面处涂干石墨粉或其它防咬合剂。隔板的吊装应使用专用工具。转子的安装转子的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检查并清洗转子,应无锈蚀、损伤、变形、裂纹等缺陷。测量转子主轴颈及密封或机械密封配合处轴颈的圆度、圆柱度,转子各部位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其允许偏差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查主轴颈、密封配合处及径向探头监测区轴的表面m;推力盘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m。转子吊装应使用专用工具,吊装时转子应保持的水平状态。转子就位后,应测定转子总窜量,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调整轴向位置,装推力轴承,保证叶轮的工作通道对称于扩压器通道

23、,允许偏差宜为1mm。联轴器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查并清洗联轴器,应无锈蚀、裂纹、毛刺和损伤等缺陷。测量轮毂孔和轴的直径、锥度,其过盈值和锥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m。用涂色法检查无键联轴器轮毂孔和轴的接触情况,能推进部分的接触面积应大于80%。无键联轴器宜用液压法装配,操作方法、装配力、推进度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过盈加键联轴器,宜用热装,加热温度和方法取决于联轴器孔的尺寸和过盈量,加热温度宜为180230。密封装置的安装迷宫密封的检查与安装:各密封片应无裂纹、卷曲等缺陷,镶装牢固,安装方向正确,以转子为准,检查各部迷宫密封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浮环油膜密封的检查与安装:

24、内外浮环的合金表面不应有气孔、夹渣、重皮、裂纹等缺陷。浮环与密封体的接触面应光滑,无碰伤、划痕等缺陷,且接触良好。浮环密封的“O”型环应完好无损。浮环组装的装配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浮环密封组装后,应活动自如,不得有卡涩现象。机械密封的检查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机械密封各零件不应有损伤、变形、密封面不应有裂纹、擦痕的缺陷。检查密封环的平行度,其偏差不应大于,端面垂直度不应大于。装配过程中,零件必须保持清洁,动环及静环的密封面应无灰尘和异物。静环安装后能沿轴向灵活移动。安装后盘动转子应转动灵活。机械密封的冲洗系统及密封系统必须保证清洁无异物。机壳安装机壳闭合前,检查系列各项,均应符合设备

25、技术文件要求,并应有相应的安装记录:径向轴承、推力轴承各部间隙。机壳、隔板、密封装置组装情况。转子中心位置、水平度、转子的主要部位跳动值。机壳水平度、剖分面的接触状况。支承滑销系统组装状况。机壳闭合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查确认机壳内部清洁无异物。检查确认机壳内的紧固或定位螺栓应拧紧、锁牢。在机壳剖分面上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均匀涂抹密封剂。装上导向杆,将机壳平稳地闭合,安装定位销,检查轴封部位不得有错口现象。按规定的顺序和紧固力矩拧紧剖分面的连接螺栓。机壳闭合后,盘动转子应灵活无异常声响。紧固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涂上防咬合剂,紧固顺序应从机壳中部开始,按左右对称分两部进行,先用5060的额定力矩拧紧,

26、再用100%的额定力矩紧固。变速机的安装减速机箱体外观检查,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夹层、未浇满等缺陷,焊接件不得有变形、裂纹等缺陷。检查轴颈的圆度、圆柱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其允许偏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一般不应大于。检查推力m,端面跳动值应小于。检查齿轮工作面不得有剥落、裂纹、磨损、锈蚀、补焊等缺陷。变速机齿轮副应啮合良好,接触均匀,接触斑点的分布应趋近齿面中部,齿顶和两端部的棱边处不允许接触。两啮合齿轮的中心矩偏差,轴线的平行度,两齿轮的啮合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变速机机壳中分面应光滑,无沟槽、划痕、锈蚀等缺陷。接触应严密,自由状态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变速机合盖时,在中分面

27、内测必须涂抹密封剂,并应对称地紧固机壳结合面的螺栓。附属设备与管道安装附属设备的安装按照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求(CM-QC-TR-008)的规定执行。管道的安装、试压、吹扫及清洗按照管道安装技术要求(CM-QC-TR-*)的规定执行。2.3.4.3 油路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 管路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b) 管道的布置应整齐美观,标高和间距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水平安装的回油管路,倾向油箱的坡度不应小于5。c) 碳素钢管道必须采取相应的除锈措施进行处理。d) 油管组装时,密封垫片的内径应等于连接件的内径。2.3.4.4 管道与机器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管道与机器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

28、器上用千分表监测其径向位移。转速大于6000r/min的机器,径向位移不应大于0.02mm;转速大于6000r/min的机器,径向位移不应大于。b) 配对法兰自由状态下,应与机器法兰平行且同心,其偏差符合表的规定法兰连接允许偏差 表6转速(r/min)法兰面平行度径向位移(mm)6000c) 配对法兰面在自由状态下的间距,以能顺利插入垫片的最小距离为宜。2.3.4.5 油路系统的冲洗a) 在油冲洗前,应将油系统中的设备、管道彻底检查并清理干净,向油箱注入冲洗油时,必须经120目金属滤网或滤油机滤油机进行过滤。b) 拆开与各轴承、轴密封、调速器等出入口连接管道,接临时短管连成回路,根据冲洗流程,

29、确定管道上阀门的启闭状态。c) 油系统中油泵经负荷试运行合格后,可进行油系统冲洗工作。冲洗时的油温在4575范围内,并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交替进行。d) 油系统冲洗合格标准,符合以下要求:在各润滑点入口处180200目的滤网上,经通油4小时后,每平方厘米可见软质颗粒不超过两点,不得有任何硬质颗粒,允许有少量纤维体。e) 油冲洗合格后,将系统中的冲洗油排出,再次清洗油箱、过滤器、轴承、密封腔。各部位正式管道复位。f) 向油箱注入经过滤的工作油,按要求组装轴承、浮环密封及密封环,并在各入口处设置180目金属滤网,按正常流程进行油循环。通油24小时,油过滤器前后压差增值,不应大于0.010.015MP

30、a。2.3.5 机组试运行2.3.5.1 机组试运行前应具备以下条件:a) 机组安装工作全部结束,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安装记录齐全。b) 管道安装完毕,各种管架安装应符合要求,试压吹洗完毕,气密试验合格,安全阀整定合格并打上铅封。c) 机组二次灌浆和抹面已达到设计强度。d) 与试运行有关的公用工程。e) 电气、仪表安装工作结束,并已调试合格,具备投入试车运行的条件。f) 油系统已冲洗合格。g) 防腐蚀、绝热工程已基本完成。h) 现场道路畅通,环境整洁、安全,消防设施齐全可靠。i) 机组试运行方案已经批准。2.3.5.2 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a) 试运行前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机组特性

31、,明确试运行规程和安全规程等。b) 试运行所用的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齐全。c) 试运行所用的各种表格准备齐全。d) 检查阀门的启闭状态,符合试运行方案的要求。2.3.5.3 辅助系统试运行a) 调整油系统中的润滑油压宜为0.0850.02MPa,控制油压宜为0.71MPa,密封油压与被密封的气体压力差宜为0.030.1MPa,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调试系统中的油压、油温、油位等自控联锁,应灵活准确。b) 控制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无油压的条件下,检查执行机构的静态位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 启动油泵,各部位的压力参数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 操作危急遮断

32、器进行挂扣和脱扣试验,主气阀开、闭动作灵敏准确。4) 用危急遮断器或电磁阀做切断试验,主气阀的关闭时间不应大于1s。5) 进行调速系统的静态调试,其有关数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6) 盘车装置应运转正常,联锁动作应准确。c) 启动冷凝水泵,进行冷凝液位报警,冷凝水泵自启动及停泵的自控联锁调试,应灵敏准确。d) 启动喷射器,其系统内的真空度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电动机试运行电动机试运转前,应进行以下工作:1) 脱开与压缩机或变速机之间的联轴器,并固定好,盘动转子应转动灵活,无异常声响。2) 按电气规程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等应符合规定,电气系统应调试合格,具备试运行条件。3) 开启冷却水进

33、出口阀,检查水量、水压是否正常。4) 启动润滑油泵,按规定调整油温和油压,检查各轴承进油及回油是否良好。b) 点动电机,检查转向并应无异常声响。c) 启动电机连续运行2h,检查电机的电流、电压符合规定,轴振动双幅值A大于下式计算值且不大于50m:A=(1200/n + 1200/n)25.4 (单位:m,式中 n-最大连续转速,r/min)轴承温度不应高于80。2.3.5.4 机组空负荷试运行a) 空负荷试运行前应符合以下规定:1) 当设计要求脱脂或置换时,必须对系统进行脱脂或置换试运行用的介质,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 机组吸入锻的设备或管口应清理干净,并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3) 机组试

34、运行有关的电气、仪表、自控联锁等必须投入运行。4) 机组的轴对中,联轴器的连接应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5) 盘动转子,检查压缩机内部应无摩擦和异常声响。 b) 对电机驱动的压缩机,微开入口阀,全开出口阀、放空阀、防踹振阀。a) 启动电机。b) 机组应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4h,经全面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1) 机组无异常声响。2) 冷却水系统中的水温、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 润滑油压、密封油压、控制油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轴承进口油温宜为453,出口油温升不应超过28,轴承温度不超过80。4) 电气、仪表、自控保护装置运行良好,动作应准确。5) 附属设备、工艺管道运行良好,

35、无异常振动和泄漏。6) 机组各部分线膨胀指示值应对应均等。7) 冷凝系统的真空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8) 机组振动双振幅值符合2.3.6.5c) 条的规定。2.3.5.5 机组负荷试运行a) 机组空负荷试车合格后方能进行负荷试车,负荷试车的介质必须负荷技术文件的规定。b) 汽轮机或燃气机驱动的压缩机,在升速时应快速通过轴系的各临界转速;在升速、升压操作时应避开踹振点。做出压缩机出口压力于机组转速的关系曲线,且与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致。c) 机组在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行12h,符合.5d)的规定,为负荷试车合格,停车时测出机组惰走时间。2.4 风机的安装2.4.1 一般规定2.4.1.1 安装前

36、检查风机的基础、消音装置和防震装置负荷设计图纸的有关要求。2.4.1.2 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按装箱清单清点风机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齐全。b) 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安装尺寸与设计相符。c) 风机进口和出口的方向(或角度)与设计相符;叶轮的旋转方向和定子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d) 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应无锈蚀;转子的叶轮和轴颈、齿轮的齿面和齿轮轴的轴颈等蛀牙零件、部件的重要部位应无碰伤和明显变形。e) 整体出厂的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应有盖板遮盖,并应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2.4.1.3 风机的吊装和搬运应符合以下要求:a) 整体出厂的风机,绳索不得捆绑

37、在转子和机壳上盖或轴承上盖的吊耳上。b) 解体出厂的风机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和齿轮的轴颈、测振部位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转子和机壳的吊装应保持水平。c) 当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内涂有保护层时,应妥善保护,不得损伤。2.4.1.4 风机组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清洗和检查:a) 设备外露加工面、组合装配面、滑动面、各管道、油箱各容器等应清洗洁净;出厂已装配好的组合件可不拆洗。清洗的方法及清洁度的检查符合设备施工技术要求(CM-QC-TR-007)的规定。b) 介质为氢、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凡与介质接触的零件、部件和管道应按设备施工技术要求(CM-QC-TR-007)的规定进行脱脂;

38、脱脂后应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并应将零件、部件和管件两端管口做无油封闭。c) 润滑、密封、液压和冷却系统的管道应进行清洗,并应按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不得有渗漏现象。2.4.1.5 风机机组轴系的找正应首先选择位于轴系中间的或重量大、安装难度大的机器作为基准找正调平;其余非基准机器应以基准机器为基准找正调平,使机组轴系在运行时成为两端扬度相当的连续曲线。机组轴系的最终找正应以实际转子通过联轴器对中来保证。2.4.1.6 风机的进气、排气管路和其它管路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 风机的进气、排气系统的管路、大型阀件、调节装置、冷却装置和润滑系统等管路均应有单独的支承,并与基础或其它建筑物连接牢

39、固。b) 与风机进气口和排气口法兰相连的直管段上,不得有阻碍热胀冷缩的固定支承。c) 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并平行。d) 气路系统中补偿器的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e) 管路与机壳连接时,机壳不得承受外力;连接后,应复测机组的安装水平度和主要间隙,并符合要求。2.4.1.7 润滑、密封、控制和冷却系统以及进气、排气系统的管路除应进行除锈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外,其受压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做严密性试验。2.4.1.8 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分、直接通大气的进口,其防护罩在试运转前应安装完毕。2.4.2 离心通风机2.4.2.1 离心通风机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将机

40、壳和轴承箱拆开并清洗转子、轴承箱体和轴承;但叶轮直接装在电动机轴上的风机可不拆卸。b) 调节机构应清洗洁净,其转动应灵活。2.4.2.2 轴承箱的找正、调平应符合下列规定:a) 轴承箱与底座应紧密结合。b) 整体安装的轴承箱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并应在轴承箱的中分面上进行测量,其纵向安装水平也可在主轴上测量。c) 左右分开式轴承箱中分面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以及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的对称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个轴承箱中分面的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4/1000。2) 每个轴承箱中分面的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8/1000。3) 主轴轴颈处的安装

41、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4/1000。4) 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对称度偏差不应大于,可测量轴承箱两侧密封径向间隙之差不应大于。2.4.2.3 具有滑动轴承的通风机,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使轴瓦与轴颈的接触弧度及轴向接触长度、轴承间隙和压盖过盈量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应进行休刮和调整。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轴瓦表面与轴颈接触应均匀;接触弧面不应小于600;接触面与非接触面之间不应有明显的界限。轴向接触长度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b) 轴承推力轴瓦与主轴推力盘的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止推面积的70%。c) 轴瓦与轴颈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宜为轴颈直径的2/

42、10003/1000。d) 轴瓦与压盖之间的过盈量宜为0.030.06mm。2.4.2.4 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位置;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与叶轮进口圈的轴向插入深度和径向间隙应调整设备技术外径规定的范围内,同时应使机壳后侧板轴孔与主轴同轴,并不得碰刮。当设备技术外径无规定时,轴向插入深度应为叶轮外径的10/1000;径向间隙应均匀,其间隙值应为叶轮外径的1.5/1003/1000(外径小者取大值)。高温风机应预留热膨胀量。2.4.2.5 电动机与离心通风机找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两半联轴器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具有滑动轴承的电动机,应测定电机转子的磁力中心

43、位置后再确定联轴器间的间隙。b) 联轴器的径向位移不应大于。2.4.2.6 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a) 轴承箱应清洗并应在检查合格后,方可按规定加注润滑油。b) 电机的转向应与风机的转向相符。c) 盘动转子,不得有碰刮现象。d) 轴承的油位和供油应正常。e) 各连接部位不得松动。f) 冷却水系统供水应正常。g) 应关闭进气调节门。2.4.2.7 风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a) 点动电动机,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方可进行运转。b) 风机启动达到正常转速后,应首先在调节门开度为0050之间的小负荷运转,待轴承温升稳定后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0min。c) 小负荷运转正常后,应逐渐开大

44、调节门但电动机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直至规定的负荷为止,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d) 具有滑动轴承的大型通风机,负荷试运转2h时后应停机检查轴承,轴承应无异常,当合金表面有局部研伤时,应进行修整,再连续运转不应小于6h。e) 高温离心通风机进行高温试运转时,其升温速率不应大于50/h;当进行冷态试运转时,其电机不得超负荷运转。f) 试运转中,滚动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轴承部位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均方根速度值)不应大于/s。2.4.3 轴流通风机2.4.3.1 轴流通风机的清洗和检查除应按.4条的要求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 叶片根部应无损伤;叶片的紧固螺栓

45、应无松动,可调叶片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b) 立式机组应清洗变速箱、齿轮副或涡轮副。2.4.3.2 整体出厂机组的安装水平度和铅垂度应在底座和风筒上进行测量,其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2.4.3.3 解体出厂的机组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水平剖分机组应将主体风筒下部、轴承座和底座等在基础上组装后再调平。b) 垂直剖分的机组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将进气室放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调平后安装轴承座,其轴承座与底座平面应接触均匀。2) 以进气室密封圈为基体、将主轴装入轴承中,主轴和进气室的同轴度不应大于2mm。3) 依次装上叶轮、机壳、静子和扩压器。c) 机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1/1000,并应分别在主轴和轴承座中分面上进行测量;对左、右分开式轴承座的风机,两轴承孔与主轴颈的同轴度不应大于。d) ,且应在减速器加工面上进行测量。2.4.3.4 各叶片的安装角度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