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年新审定)(5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年新审定)(53页).doc(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年新审定)-第 52 页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主要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并总结出毛算的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三部分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在小数加减法里的应用,并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把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加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联系,启发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计算,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又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整
2、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 ,数的范围扩大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注意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联系,以此来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较快地理解算理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也计算法则。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教学重、难点重点: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
3、数加减混合运算。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难点: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7课时授完.第1课时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2.会利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
4、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笔算下面各题。4257+4305=8350737=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2填空。(1)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 )部分,右边是( )部分。3化简下面各数。7.150=( ) 3.00=( ) 0.2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1.2=( ) 14=(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1、出示例1 (1)小丽购买了数学家的故
5、事和童话选。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挑出例1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学。(2)解决问题一:小丽购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列式:6.45+4.29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独立,算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会板演如下:6.45+4.29=10.74 (元) 6. 4 5 + 4. 2 9 10. 7 4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算法,并说说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后明确: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的数位就对齐了,这样就能相加了。 (3)解决问题二: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学生列式:
6、6.454.29 学生用竖式计算,板书出示: 6.454.29=2.16(元) 6. 4 5 - 4. 2 9 10. 7 4 (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学生列式计算,交流反馈时,说一说在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时,要注意什么。师生交流后明确: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5)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6) 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7) 计算:1.25+0.45 4.38-1.28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
7、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8)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2、 P73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三、 巩固练习 练习十七 1、2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2)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3)得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去掉“0”。作业设计一、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606+3.75 14.76
8、+6.37 2.83-0.68 8.34+23.47 21.23-7.57 14.93-9.18二、解决问题妈妈去超市买了一件上衣花了45.46元,买了一条裤子花了68.58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不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9、 复习导入计算 2.48+16.65 12.34-6.98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 探究新知1、 出示例2 (1) 出示小林购书情境:小林购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然师:你能算出小林一共花了多少钱吗?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学生板演时,教师再一次重点引导学生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预设:方法一: 方法二:6. 4 5 6. 4 5 + 8. 3 + 8. 3 1 47 5 7.2 8师:哪一种方法正确?为什么?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讨论 .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在整数加减运算中,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师:同样的道理,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
10、相加,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学生再次计算,教师巡视。(2) 出示第二个问题: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元?学生独立列出算式:8.3-6.45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及时反馈,找出不一样的做法,提示学生应该注意什么,百分位上怎样减。师生交流后明确要以在百分位上添“0”。(3) 练习:完成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2、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出问题: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1) 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事项。(2)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
11、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去掉“0”。(3) 继续讨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交流后引导小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从低位算起,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持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3、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1) 独立验算,说一说验算的方法。(2) 小结:小数的加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的。三、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3.68+3.7 6.33-2.7学生
12、独立完成,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2、P74做一做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二)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地进行加减法计算。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
1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课型 练习课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口算。35+1.5= 4.2-1.2= 5.9+2.8=14.8-9.8= 24.6+6.4= 31.5-4.8=7.6+2.4= 37.5-2.5= 5.43+0.6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算.二、基础练习1、算一算,比一比。35.4-28.23= 54.3+7.62= 18.7-2.91= 3.54-0.28= 47.2+16.8= 5.38+0.62=学生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14、,强调计算时必须把小数点对齐.2、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依次站起来汇报答案,全班订正.3、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3题.学生同桌交流,合作完成。4、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汇报,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依次站起来汇报答案,全班订正.2、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6题.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改正题目,全班指正,教师强调易错点。3、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提示:先把各题目的数字统一单位,写成小数的形式,然后进行加减。4、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9题.教师提示:将对应项目进行
15、相减,根据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各个项目的表述方式。100米跑的时间越短说明速度越快。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动手计算,教师指名回答。5、 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七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同桌互相检查。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提高?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4课时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新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难点: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教
16、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口算:0.2+0.3= 3.5+2.4= 8.7-4.5=1-0.6=0.9-0.5= 2.3+5.4= 4.9+1= 8.6-5.5=0.7+0.8= 6.7+1.1= 5+6.5= 9.7-7=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2、笔算并验算。3.68+4.74= 5.62-.127=3、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156-48+244 109+356444 137-(84-29)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二、 自主探究1、 出示例3(1)(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小丽和小林在书店买书
17、的情境吗?他们的好朋友小刚也在书店购买了书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小刚买了下面3本书:少儿绘画ABC(7.45元) 太空漫步(5.8元) 海洋世界(4.69)元提出问题:一共要花多少钱?(2) 列出算式:7.45+5.8+4.69应该如何计算呢?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3) 汇报展示: 7. 4 55. 84. 6 9 1 7. 9 42、教学例3(2)(1)课件继续出示小林购书情境。师:同学们还记得小购买了哪两本书吗?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2) 自主探索算法。组织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资料信息,讨论、交流解决问题。(3) 交流算法。学生交流汇报,说说牌子自己的方法。
18、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汇报预测:方法一: 方法二:20-6.45-8.3 20-(6.45+8.3)=13.55-8.3 =20-14.75 =5.25 =5.25组织学生说一语道破上面每个算式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运算的顺序如何?6、 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列出算式以后,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师生交流后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运算。三、 巩固练习1、 P77做一做12、 先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6.8-1.45+3.72 8.95-(3.75+2.6
19、)10-2.84+62.4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 4 55. 84. 6 9 1 7. 9 4方法一: 方法二:20-6.45-8.3 20-(6.45+8.3)=13.55-8.3 =20-14.75 =5.25 =5.25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第5课时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新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难点: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
20、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二、 复习导入1、口算:5.2+0.3= 3.5-2.4= 8.7+4.5=3.8+1.2=14.3-5.9= 18-9.8= 6.4+3.6+5.5= 64.9+5.1+4.1= 20-5.7-6.8= 19.28+1.32-0.32= 7.5-2.5+2.7= 教师指名口答.二、基础练习1、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依次站起来汇报答案,全班订正.7、 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换答案.教师巡视指导。4、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5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单独计算并核对答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举手
21、回答。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6题.学生动手填一填,集体展示。教师提示:五轮成绩相加,算出每个运动员的总成绩,可先算前三轮的成绩,再与后两轮相加。注意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教材第78页练习十八第7题.指名学生到黑板上作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订正。教师提示:将两个小数相加,注意位数的不同的小数相加的注意事项,如小数点对齐,满十进一等。3、教材第78页练习十八第8题.学生动脑思考,举手回答。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提高?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6课时教学内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1.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2.会应
22、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3.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难点:能正确、灵活应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1、口算(小组开火车)。6.52+0.48= 3.6+6.4= 2.54-0.54=0.17+3.83= 5.47-2.47= 4.8-1.8=2、计算35+28+72 125+49+75156-47-53 137+98+2+431、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2、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加
23、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1) 用字母表示就是:a+b=b+a(a+b)+c=a+(b+c)a-b-c=a-(b+c)(2)让学生说说它的实质内容3、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二、 自主探究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3.2+0.50.5+3.2(4.7+2.6)+7.44.7+(2.6+7.4)(1) 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2)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3)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师生共同计算,发现的左右两边相等。(4)从这二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能写出几级这样的算式吗?小
24、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学生把规律读一遍。2、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师: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三、 新知应用出示例4:0.6+7.91+3.4+0.091、 怎样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计算,解决问题。2、 汇报计算结果并说明理由:0.6+7.91+3.4+0.09 0.6+7.91+3.4+0.09=8.51+3.4+0.09 =(0.6+3.4)+(7.91+0.09)=11.91+0.09 =4+8=12 =123、 比较不同的算法,发现规律:那种方法简便?第二种方
25、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证明了什么?4、 小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使用,那么我们在进行小数计算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的去采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5、 即时练习1、计算:0.65+3.7+0.35 3.7+(0.65+0.35)2、做一做P79的1、2四、巩固练习25.6+4.2+5.8 17.2-3.18-6.82 1.9+2.35+8.1+5.65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0.6+7.91+3.4+0.09 0.6+7.91+3.4+0
26、.09=8.51+3.4+0.09 =(0.6+3.4)+(7.91+0.09)=11.91+0.09 =4+8=12 =12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复习课。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课型 整理和复习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2.7+13= 9-5.6= 0.83-0.52=0.39+1.61= 5.8+0.2=
27、8.6-4.6=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8+1.76= 21-2.93=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练习并集体订正。3、 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提醒学生回忆:下面这些分数怎样改写成小数?一定要看清分母。指名回答后,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再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指名五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小组中交流算法,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6题。 引导学生看图表,理解题意后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作解答?小组内交流,互相说一说,然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检查。4、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7题。从题中你
28、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买五双送一双是什么意思?怎样解答呢?小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组内检查。4、 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8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组织学生议一议、算一算,并合作完成。学生汇报,师点评。6、数学诊所。师:说说你是怎么改正的,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你认为做这些题目时要注意什么?7、 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学生独立完成后师小结:选择合适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提高计算准确率;要检查自己计算得对不对要验算。四、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1、下面是两张电脑打印的购物小票,你能补充完整吗?五、小结提升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29、?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你觉得你们小组表现的怎么样?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七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
30、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无能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1、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计划2课时授完第1课时教
31、学内容 轴对称(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重点:理解并掌握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直尺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出示轴对称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二、 复习旧知1、 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2、 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 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三、 学习新知1、出示例1(1)这幅图对称吗?(2)中间这一条直
32、线表示什么?(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4)点B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5)点C和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6)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7)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以下问题:a、数一数,看看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b、画一画,连接每组对应点,看看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8)、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3、和性质。2、出示例2(1)猜一猜。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图形吗?为什么这样想?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图形可能是五角星,再引导学生根据对称轴想象出图形的另一半。(2)画一画。你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3)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小结: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课堂练习:P83做一做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34、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 平移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重点: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 多
35、媒体课件、学生用直尺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知识铺垫学生观察教师示范: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二、 学习新知1、出示例3(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平移的游戏,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聪明,能迅速找到变化和没有变的地方。出示教材第86页例题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师生交流后明确:“箭头”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板书:形状、大小不变);“箭头”的位置变化(板书:位置发生变化)(2)平移的“二要素”。师:大家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了“箭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谁能说一
36、说它是怎样变化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反馈总结:“箭头”分别向右平移了7格;向上平移了5格。师:在平移时要说清楚平移的两个要素: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即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1)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2) 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3) 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3、平移的特点: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4、教学例4(1)出示例4主题图提出问题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2) 交流讨论。师:这
37、个有两条边都是曲线,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学生交流汇报。三、 巩固应用 P87做一做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平移 平移的特点: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平移的二要素:方向、距离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单元所说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即一组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发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
38、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延伸,也是为后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 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两组数据的数量的多少。教学时应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出思考,体会统计对生活的意义。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
39、比较、想像的能力。重点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2、绘制条形统计图。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计划5课时授完第1课时教学内容:平均数(第90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直尺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
40、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14、12、11、15)。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二、探索新知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13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13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汇报1、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15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11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
41、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呢?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移多补少)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14+12+11+15)表示什么?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13个。5、小结: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三、巩固练习1、 第92页,做一做1。2、第93页第一题。(1)默读,你看懂了什么?(2) 完成统计表(3)列试计算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