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数松果》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数松果》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数松果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第 10 页数松果说课稿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旧教材在学习口诀的编排上以2的乘法口诀为开端,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以本课即“5的乘法口诀”为切入点来学习的,这样的安排使教材更加的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自觉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更便于学生运用方法的迁移来学习其他口诀,因为5的乘法口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学习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指及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口诀。 (二)、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
2、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使他们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掌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有机地重组教材,以“五环旗”为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5的
3、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记忆5的乘法口诀 (五)、教学设想: 教材主要包括“数松果”、“算一算”、“练一练”三大块,根据教材内容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性学习”、“游戏”、“应用”四大部分。重点从导入的处理、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安排、乘法口诀学习方法的掌握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1、重设情境,激情导入。 新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非常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强调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于是,我改变教材中“数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奥运开幕式及运动员夺冠的片段为情境导入,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举行北京奥运会时人们各种兴奋欢呼的场面,在一
4、个个精彩的片段和欢呼声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奥运的激情在不自觉中已被成功激起。然后出示奥运五环旗,由学生说说对它的认识,教师再进行简单介绍。 2、重组教材,自主探究。 “五环旗”及“算一算”两部分的整合。 在新课探究这一环节中,原本教材分“数松果”和“算一算”这两大部分,潜意识已经把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割裂为先用最基础的数数的方法来解决,而后才是采用根据图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我将教材中的“数松果”这部分换成“五环旗”的内容,并与“算一算”这部分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导入部分教学完后直接出示9面五环旗,让
5、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提问以后,便将“一共有多少个环?”(本文来自小学教学设计网w ww.xx )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应于自己知识基础的方法进行解决,而且将这一环节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还能够获取别人的好方法。这样将教材的有效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而且更能够适用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 .口诀的学习。 在学习口诀这部分内容中,设计时力求将情境图、算式、口诀三部分联系起来,整段教学流程突出“简化”二字。让学生从理解图意出发,根据图意将具体的图抽象“简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根据有关5的乘法算式的规律,将5的乘法算式
6、“简化”成5的乘法口诀,即“看算式编口诀”。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便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口诀”是由生活实际中逐步抽象、简化成数学知识的,且能充分体会到口诀的作用,自觉产生记忆口诀的欲望。数松果教学反思数松果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虽然有些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但还没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因此,教学时,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及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学生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其他乘法口诀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学得轻
7、松,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备课时预设学生第一次编制口诀有困难,准备师先讲解示范编前三句口诀,再多用些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已会背口诀,编制时脱口而出。因此,编口诀的时间缩短,把学习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应用。总之,本节课从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数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口诀第一节数松果。二、 设计思路本节课我由“数松果”的具体情境导入,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引导
8、学生通过5个5个地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得数的规律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突破难点。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列出另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知道根据一道乘法口诀能列出两道乘法算式,突破难点,实现目标。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习惯。(3)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数感。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懂得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四、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
9、。五、教学难点: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1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 师: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确定研究主题,寻找解题策略。 师: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可以数一数,算一算。师:那可以怎样数呢?(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数法。) 1,2,3,4,1个1个地数。 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5,10,15,20,5个5个地数。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也是5个5个地数。 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生:我喜欢5个5个地数,这样简便。
10、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15=5 25=10 35=15 45=20 55=25 65=30 75=35 85=40 95=45 51=5 52=10 53=15 54=20 56=30 57=35 58=40 59=45(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算法。) 师: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生1: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师: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生1:多读几遍就能记住。 生2:想着图记:1排有5个松果,2排有10个松果 生3:记住1个5是5,
11、2个5是10 师补充:这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 生4:记住每个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数5。积一个比一个大5,就好记了。 生5:用口诀来记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铅笔盒上有。 师:利用口诀顺口、方便。(手指板书:15=5)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师板书)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是谁编出来的? 生:我们自己。 师:你们真棒!大家
12、编的口诀中还有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规律,你们愿意把它们找出来吗? 生1:我们组发现上下两句口诀之间的积,都相差“5”。师:观察得很仔细!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2:每次都多了1个5!多了1排松果嘛! 生3:我们组发现“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是5个字,“四五二十”是4个字,第一句口诀“一五得五”中有一个“得”字。 师:为什么这样编口诀呢? 生4:为了顺口、好记,口诀都是四五个字。 师:你的想法有道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来记住这些口诀。5的口诀有几句?如果记住五五二十五,忘记四五是多少怎么办?谁能教教老师?如果忘记五六是多少呢? 3巩固练习:(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4综合应用: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学生思考后互相提问。 5课堂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6.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 15=5 一五得五25=10 52=10 二五一十35=15 53=15 三五十五45=20 54=20 四五二十55=25 55=25 五五二十五65=30 56=30 五六三十75=35 57=35 五七三十五85=40 58=40 五八四十95=45 59=45 五九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