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曹刿论战》(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曹刿论战》(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曹刿论战(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第 5 页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温故习新导引自学1、给下面的字注音:刿(gu) 又何间焉(jin) 鄙(b) 弗敢专也(f) 小惠未编(bin) 玉帛(b) 小信未孚(f) 公与之乘(chng) 辙(zh)夫战(f) 轼(sh) 旗靡(m)2、左传
2、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交流质疑精讲点拨一、 了解战争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二、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
3、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交流质疑精讲点拨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3、重点词句(1)加点词的古今义:肉食者鄙 又何间焉牺牲玉帛 大小之狱(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例如:忠之属也(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4、重点句子:肉食者谋,未能远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四、分角色朗读当堂反馈拓展迁移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下节课预习作业教后反思说明:预习作业、训练作业、当堂检测及巩固作业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