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汽修专业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页).docx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61919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汽修专业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汽修专业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汽修专业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汽修专业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汽修专业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 7 页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汽修专业“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 陆松波 【摘 要】本文从立足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特定规律,聚焦于技能形成“如何适应企业生产需求”、“如何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两大基本问题为出发点,以学校和企业的创新合作模式为平台,经过相关主体的协同设计与五年多的探索实践,构建了“以项目为基础、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双循环为特色”的中职汽修专业技能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改善了汽修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校教学、企业需求、学生发展”三者间的失配问题,大幅度提升了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经济效

2、益与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关 键 词】校企合作,中职汽修,双循环,技能教学【作者信息】陆松波,男(1977.8),浙江宁波人,汉族,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副校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锦堂路139号电话:13957453963邮编:315315邮箱:LSBLL2002163.COM本研究成果获宁波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专业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模式改革。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

3、入点。从2007年开始,我校就开始致力于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汽修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密切发展,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大不平衡,存在着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有效性程度不够等问题。因而在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继续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效益,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缩短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形成特色鲜明、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需进一步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一) 现状分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推动汽车后市场维修业务的不断增长,高素质维修人员紧缺与汽修企业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职业培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目前,全国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但就业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对口率和稳定率偏低、就业薪酬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实习期间工资偏低。(二) 毕业学生跟踪调查分析通过实习走访、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方式,分别对我校汽修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针对就业行业、就业岗位、就业薪酬、技能利用率等问题调查了08级12级汽修专业10个班的486名学生,另外抽样调查了4S店、大修厂、快修店等不同层次的汽修企业,了解企业对我校汽修专业毕业生、实习生的评价,汽修专业的学生与企业的期望还有差距。(三) 教学改革实践反思要提高就业质量,学校除了要建立多元化就业网络和提高教学质量外

5、,更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如何才能缩短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才能解决学生能力发展问题,切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如何在汽修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校企“双循环”的教学模式蕴育而生。二、校企“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内涵(一) 概念的界定校企“双循环”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对“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提升,又引入教学工厂理念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所谓“双循环”,指的是以校内基础项目循环为面,以企业岗位项目循环为点,大小循环相融、校企循环相套。高一进行基础项目“大循环”教学,学习基础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从面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6、能进行辐射;高二进行岗位项目“小循环”教学,以校企合作工作室为平台进行专项的岗位能力培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和考核,从点上对校企对接岗位课程进行深化。(如图1)图1 “大循环”与“小循环”之间的关系图(二) 理论依据本教学模式的研究在理论上立足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方针,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

7、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 教学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双循环”

8、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同时有效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将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引入实训教学中,与传统适用于实训教学的教学法例如: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问题式等有机的结合。 实训教学更重要的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新颖的、能动性强而又有思考价值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三、校企“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一)校企互动共铸中职汽修专业人才技能形成深度汽修专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遵循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与汽修岗位工作任务特点

9、的基础上科学实施。原先的技能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分段安排,技能教学缺乏情境化设计与循环式训练,无法使学生形成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的有效互动。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汽修技能的深度训练,进而无法掌握扎实技能。(1)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双循环”教学项目与工作页。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的汽修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见表1)。同时打破原有行政班的格局,根据学生差异情况,每个年级段各分成八个小组,高一学生在每周安排两天在实训室进行汽车基础项目教学,由一个实训教师负责,实行小班化教学,然后按照项目课时每两至三周进行项目的轮换。以高一第一学期循环为例(见图2)。表1 “双循环”之高一基础项目

10、“大循环”课程表序号高一第一学期序号高一第二学期1汽车文化1汽车检测2汽车机械基础2汽车涂装基础3汽车电工电子基础3车身修复基础4汽车整体结构认识与拆装4汽车整车线路认识5汽车发动机结构认识与拆装5汽车电控发动机认识6汽车底盘结构认识与拆装6汽车电控底盘认识7汽车零部件测量7汽车电气设备结构认识与检修8汽车维护(日常与一级维护)8汽车维护(二级维护) 图2 “双循环”之高一基础项目“大循环”循环图(2)建立校企互动式“双循环”工作室,作为校企结合点。在教学内容上则与各个工作室相对应的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项的教学模块进行循环教学,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结合起来,推行“教、学、做”相长

11、的教学模式。管理与考核评价也由企业人员参与制定和实施,每二个月派技术人员考核一次,教考分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同时作为企业录用学生依据。在教学和管理上,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以宝马班为例,其教学项目和循环图示如下(见图3)。 图3“双循环”之高二岗位项目“小循环”循环图(以宝马班为例)(3)对接企业认证体系,通过“双循环”获得企业认证岗位证书。每个项目考核评价由企业人员参与制定,将高二7个“小循环”教学项目考核权交给合作企业,每二个月派技术人员考核一次,教考分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小循环”教学的最终评价标准是学生考取相应企业的认证证书,作为企业录用学生依据。“双循环”教学模式以行业用人标准为依

12、据,以汽车维护维修过程为教学主线,由校企共同制定、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共同实施理论教学、专项实践、顶岗实习、学生评价等教学环节,由企业最终实施项目考核,并作为校企合作单位学生录用依据,使得行业用人与学校育人标准无缝对接,构建了标准对接、动态保障、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二)校企携手共树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逻辑汽修专业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技能基础与灵活的岗位适应能力,校企合作有利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定位与资源整合。但原先的校企合作在针对学生技能培训方面缺乏明晰的内在逻辑,无法实现校企合作在学生技能形成的持续性、连贯性,这就直接造成技能教学在面上的基础不够宽泛与扎实、在点上的岗位不够突出与深入,

13、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1)大循环高一汽修岗位基础能力训练体系。高一开展专业课前,学校将带领进行汽修岗位体验(服务顾问、机修组、钣喷组、销售接待组),为期一周,主要形式包括到市各大4S店参观、初级岗位轮岗体验,并撰写岗位体验总结,邀请我校汽修专业优秀毕业生开设讲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或作为自己专业调换的依据,来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高一汽修基础技能“大循环”教学,奠定学生汽修岗位的基础技能功底,为高二汽修岗位品牌能力训练打下知识与技能基础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或作为自己专业调换的依据。 表2维修企业岗位职业体验轮换表岗位岗位SA(服务顾问)钣金组机修(保养组)喷

14、漆组机修(事故组)销售岗位(2)小循环高二汽修岗位品牌能力训练体系。为期一年的高一大循环后,学生对汽修岗位已有初步认识,在高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定岗选择,共有钣金、油漆、机修(见表3)等岗位供学生选择,定岗位后跟随相应的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在校企互动式工作室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认证证书以满足学生选择的需求。表3 高二“小循环”设置课程表工作室名称合作企业专业领域宝马班(德系)宝马南京实训基地宝马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故障诊断宝马维修设备使用奔驰班(德系)奔驰慈吉之星公司奔驰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故障诊断奔驰维修设备使用丰田班(日系)常隆丰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丰田发动机原理发动机

15、故障诊断丰田维修设备使用通用班(美系)雪佛兰和别克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通用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故障诊断通用维修设备使用汽车营销班北京运华天地有限公司汽车基础知识SA岗位PPG油漆班上海PPG油漆有限公司喷漆前处理工艺油漆调配底漆、中涂、面漆工艺奔腾钣金班奔腾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焊接技术钣金工艺(3)“基础-品牌”能力螺旋式融合递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高一高二每个项目考核结束后,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模块,D(重在解决“是什么、怎么样做”的问题)、C(重在解决“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的问题)、B(解决“怎么想到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A(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发展),难度依次递增

16、,最终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合格者选择难度更大的模块,甚至可以临时跨岗跟班学习,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与提升的需求,如表4。 表4 学生模块选择表学生首次考核成绩选择模块最终成绩甲不合格D合格乙合格B良好丙良好B良好丁良好A优秀戊优秀A(允许跨岗位)优秀(三)校企联盟共提中职汽修技能人才培养综合效益汽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与高效的教学组织。由于设备台套数与课时的客观限制,过去的技能教学往往存在人才培养综合效益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实训效率低、实训设备利用率低、教学时间利用率低等。传统的教学计划安排阻碍了技能的深化训练与内化进程,进而影响个体技能体系的形成与技能图式的构

17、建,降低人才培养综合效益。(1)基于“双循环”管理特色的制度设计“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实现了校企在人才培养层面的深度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需要健全的制度群建设作为保障。基于这一技能教学模式的实践特点,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和开发了具有该模式特色的管理制度群,其中包括“校企互动式工作室”管理制度、实训基地7S企业化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习质量四维评价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抓住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几个关键点合作方式、质量管理、效益保障等。正是制度群建设抓住了要害,体现了特色,才使得这一技能教学模式保持长期稳定高效的存续与发挥效用。(2)基于“双循环”教学特色的组织设计双循环教学模式打乱了原先一成

18、不变的行政班教学。为了保障新教学模式的正常、高效运行,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大胆革新:一是在汽修实训基地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办公室汽修实训基地办公室,办公室隶属于校教务处,是教务处的二级机构。实训基地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干事两名,主要负责“双循环”的日常教学工作、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学生实训管理工作、项目教师考核评价工作等。二是根据学生差异情况,每个年级段各分成八个小组,高一学生每周安排两天在实训室进行汽车基础项目教学,由一个实训教师负责,实行小班化教学,然后按照项目课时每两至三周进行项目的轮换。这种从顶层到基层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改革为“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坚实

19、的组织保障。四、校企“双循环”技能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一)构建了“双循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大小循环有机衔接,反复循环,螺旋上升。 (1)一套新的课程体系的开发通过社会调研,课题组对汽修专业进行了职业分析,了解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结合了解社会、汽修企业和现代汽车产业对中职学校该专业的要求,现代化汽车产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分别写出详实的调查和工作分析报告:锦堂职高汽修专业学生能力分析调研报告、慈溪汽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分析、汽车维修专业岗位群能力与核心技能分析、汽车维修技术与检测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制订了适应现代汽车业发展和行业要求的汽

20、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2)一批项目标准、工作页和评价方式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工作页设计理念,根据现代汽修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维修企业的常用修理项目,根据学校实际教学设备和师资条件,因地制宜开发了23个工作项目,每一项目负责教师开发出相应的工作页(项目实训学生用书),以设备为载体,以实用为原则,设计相应工作任务。同时参照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方式。 (3)研究了大小循环之间从基础的面到岗位的点的梯进关系,设计了大小循环之间的层级项目,大小循环项目有机衔接,

21、通过反复循环,螺旋上升,使教学与岗位紧密对接。(二)组建了校企互动式专业工作室,共同开展小循环教学,持续引领教师提升。7个校企互动式专业工作室不仅是项目化教学实施和操作的平台,更是校企互融共同开发小循环教学项目的基地,使教学项目与企业岗位进行紧密对接。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将产教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承接企业业务,它可以让师生直接接触到企业的维修业务,开展员工培训,角色转换,促使教师不断加强专业技能,持续引领教师提升。(三)实现了行业用人与学校育人标准对接,动态保障教学质量。“双循环”教学模式以行业用人标准为依据,以汽车维护过程为教学主线,由校企共同制定

22、、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共同实施理论教学、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学生评价等教学环节,由企业最终实施项目考核,并作为校企合作单位学生录用依据,使得行业用人与学校育人标准无缝对接,构建了标准对接、动态保障、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五、结语“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学校、企业三方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校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了社会效益;企业获取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提升了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参考文献】1 “筑巢引凤”创建校企合作新平台J.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6, (02)2 于万成.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助力 搞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3、,2013, (20) 3 王芳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浅见J. 快乐阅读,2013, (15)4 鲁锡军. 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J. 新课程(中旬),2013, (05) 5 许 娟.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构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 (03)6 鲁锡军. 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J. 新课程(中旬) , 2013, (05)7 魏 芹. 浅论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 中外企业家,2013, (09) 8 严建国. 校企合作初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13, (20) 9 苟兴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共建企业学院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3, (16) 10 陶英瑜. 试论高职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3, (09)11 陆松波. 中职汽修专业“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