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5111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第 9 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摘要: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不但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还必需在预设的基础上,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进程,有效引领学生,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抓彩、随机应变,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时时“以生为本”,时刻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使课堂呈现“柳暗花

2、明又一村,无心栽柳柳成荫”的精彩画面。关键词:精心预设 ;巧设情景 ;妙纠错误; 善用辩论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这种对学生的关注,对过程的强调,对互动的重视,都使得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 在“活”的课堂里,当出现“节外生枝”的时候,我们是置若罔闻还是不知所措?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把“生成”当作一种价值追求。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追求的必然变成空中楼阁。特级教师徐斌曾说过:“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领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

3、刃有余。”那怎样才能让课堂生机勃勃,绽放生成的精彩呢?我想如果能以学生为本,围绕教学目标合理预设教案,并以灵动的教育机智呵护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充盈生命成长的精彩。也就是说生成既要有“预料之内”,也抓住“意料之外”。一、精心预设,促进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我们必须作精心的预设。如果说弹性预设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谋划,那么精心预设则着眼于局部环节的深思熟虑,但又要精心而不精细。精细是丝丝入扣,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生成就无立锥之地。精心则表现为教师深入发掘教材、积极引导学生,课堂上教师不经意间追问一个问题、创设一种情境

4、、给出一道习题,看似“信手拈来”,却是教师精心预设的结果。预设也是一种生成,在意料中促进的生成。在备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就无意中听到我的小侄儿在摇头晃脑的背到“一二得二,一三得三”,小侄儿还在读幼儿园呢!是啊,现在的孩子的文具盒、玩具计数器等许多地方不都印着乘法口诀表吗?二年级的孩子或许对乘法口诀表并不是那么陌生,可能知道其中的一句或是几句,但他们真的弄懂了吗?他们也许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不是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想到这儿,我不禁自觉的调整了自己的预案。上这节课时,果然,一进教室,就有几个机灵鬼迫不及待的向我展示“一一得一,

5、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面对此,我微微一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算式:9999999、888888、66666,然后说:“大家的乘法口诀背得可真好,那老师和大家先来进行一次口算比赛,比谁算得又快又准!”结果,当然是我赢了!同学们不服气,说:“你是老师,比我们大,当然算得快!”我神秘的说:“老师之所以算得快是因为老师有一个法宝。”略作停顿,我接着说,“其实你们也有这个法宝,只是你们不会运用它而已”“我们也有?”学生们满脸惊诧。“这个法宝就是乘法口诀,同学们虽然会背,但不了解它,所以它就不会为你服务。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它,运用它。然后再进行一次比赛,好吗?”接下来的学习,学生格外的专注,认真。如果没

6、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我不知道这堂课会是什么样,也许会大发雷霆,也许会熟视无睹?我高兴自己有了课前的深思熟虑,精心预设,使我在课堂教学中沉着稳定、从容不迫,促进了生成、演绎了精彩,提升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质量。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促进生成,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以说,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很难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未雨绸缪,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二、巧设情景,开放课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将课堂环境由封闭狭隘走向开放拓展势在必行。课堂教学不再以延续教案预定思路、带

7、领学生参与学习为重点,而应以营造适宜的课堂生态场景、引领学生体验学习全程为宗旨。所以新的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要摒弃那种 “一问一答式的,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能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要巧妙地创造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能唤起求知欲望,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 “汽车上原来有35人,有12人上车,有9人下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 这一道应用题时,我创设了和学生一起坐车的情景,结合题目让学生演一演坐汽车的场景,让学生找到本题的解答办法,学生很快列出:351247 47938。我又再一次演示了12人上车,9人下车这一情景,并

8、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了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1马上讲出了另一种解法。“12-9=3人,35+3=38人。”他还进一步解释说,“用129算上车比下车的多几个人,那么车上的人就会多3个,所以35+3=38人。”当其他同学纷纷赞同学生1的好方法时,学生2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可是如果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人数少的话该怎么办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没有就此打住,相反还给了学生2一个肯定的表扬,“真是一个好问题,那让我们不妨将刚才的两个条件交换一下。(板书:上车9人,下车12人)这个题目该怎么做呢?” 学生们的反映很热烈,大多数学生选择第一种解答方法。“35+9=44人,44-12=32人。

9、”没想到学生2听了这个回答仍不满意地追问,“可是用学生1的办法就不能做了?”马上有学生给出了回答,“可以做,可以做。还用129=3人,算下车的比上车的多3人,再算353=32人,就是多下了3人后车上剩下的人。”到此,我想可以结束这个题目了,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学生提出“那如果35人是到站后剩下的人数,那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呢?”我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探究的好机会,于是我再次将这个生成资源整理并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有12人上车,9人下车后,汽车上剩下35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大家能不能帮他解答。”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各种充满新意解法逐渐浮出水面。 教师创设了情境,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

10、容的亲切感,教师开放了课堂,营造了宽松的氛围,给生成腾出空间。引发了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认知欲与思维热情,使课堂生成了各种新意的资源,充满了活力和激情。三、妙纠错误,变废为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错误,教师是难以一一预测的。有时候,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处理,对学生的认知错误,现场做出价值判断并巧妙进行纠错正缪,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在教学“8加几”时,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引出算式8+7=?。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计算8+7=?,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明白“凑十法”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试着计算8+6=?(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通过讨

11、论你知道8+6=?吗? 生1:我知道8+6=14。 生2:不对,8+6=15。 (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还指着他说,真笨!生2红着脸深深地埋下了头。) 师:(微笑地看着生2)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腼腆低声地):昨天我们计算9+8=?时,不是说9向8借1凑成10吗?那计算8+6=?时,也是同样的道理,8向6借1,6变成5,不就等于15吗? 师:你会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内容,真了不起!(生2稍稍抬起头,眼睛里透出一丝光亮)(这时学生议论纷纷,老师把这位学生的想法板书,让大家说说出错的原因,他也似乎悟出了错误所在,大家经过共同讨论,找到了正确答案)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你们又明白了什么? (还是

12、生2):噢,我明白了,计算“7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3凑成十,计算“6加几”就得向另一个数借4凑成10 (他的迁移之快,令全班学生刮目相看)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对于学生生成的错误资源,教师大可不必藏着、捂着,要让学生明白“出错”并不可怕、更

13、不可耻,而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生发的错误,要牵而带之,引而不发,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正是因为教者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才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因此,作为老师要知道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四、善用辩论,明理悟道 真理越辩越明,辩论也是一种对话的方式,不同观点的碰撞无论对于当事者,还是对于旁观者,都能带来启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寻找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在教学质数、合数这一内容时,新授结束后,老师常规性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14、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有什么疑问?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奇数都是质数。”这是在老师意料之外的,此时,教师不急着下结论,只是微笑着望着其他同学:“是这样吗?”就这么一句简短的问话,引发了一场精彩的辩论。生1:“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你看,9也是奇数,但9却是合数。”生2:“我也同意生1的观点,像15、21、35等都是奇数,但也都是合数。我认为,如果这样改就对了,质数都是奇数。”大部分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教师却只是微笑,不发表意见。这时,生3站起来:“我认为这样说也不对,2也是质数,但却是偶数。”生4:“应该这样说,质数中,除了2都是奇数。”这个结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辩论已结

15、束,可学生还沉浸在思考中,沐浴在兴奋里。从这次“意外”的辩论中,学生感到:数学,原来如此严密。总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需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预设高质量的教案,可以为动态生成提供多样化、深层次的广阔舞台,并在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减少错误和遗憾的发生,让更多的意外化为精彩!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还必需在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进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弹性与优化。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从生命高度,平等对待,有效引领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抓彩、随机应变,这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只有教师在自己原先预设方案的实施中随时“以生为本”,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使课堂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栽柳柳成荫”的精彩画面。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定会走进更加灿烂的天地,让我们的每一节数学课都能留住那瞬间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