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集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集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20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职业教育集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第 19 页职业教育集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高葛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控制中心 陕西 西安710302)摘 要: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主要表现在集团办学质量方针和策略的制定、质量目标与质量标准的制定、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教学基本建设专项评估等方面。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框架和流程。要做好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应建设信息化平台、要有组织保障,制定质量标准要有企业的广泛参与。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办学模式 作者简介:高葛(1968),男,工程硕士,陕西礼泉
2、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育教学管理。曾到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和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研修学习。通讯地址:陕西西安户县人民路8号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控制中心 邮编710300 手机:13772086855 e-mail:gg200487基金项目:2013年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以校企合作工作站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度合作的研究(编号:13Z05),项目主持人:张文斌。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支持网页翻译,在输入框输入网页地址即可 提供一键清空、复制功能、支持双语对照查看,使您体验更加流畅国务院关于加
3、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鼓励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建立职业教育保障体系。近年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各地得到快速发展,至2013年底,全国已累计成立各类职教集团865 个,成员单位37939家,覆盖了近50%的职业学校(沈铭钟,沈建根,刘晓宁.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39-42.)。集团数量快速增加并呈加速发展趋势。态
4、势良好,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成规模、效果明显、影响广泛的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上的优势逐步显现,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治理结构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管理改革,对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一、职业教育集团及其意义(一)职业教育集团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包含产业结构变化和升级对适应性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功能扩张和与企业融合的需求职业发展和社会化流动对职业能力不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职业教育集团这个具有更大规模更多功能和更具组织活力的教育
5、组织来承担一系列新的使命和任务 所以职教集团产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职业教育集聚实力和重建校企联合 集团化办学体现了职业学校主动追求出路,实现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当前,尽管各类职业教育集团由于客观条件和自身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各异,最终的发展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在一个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新生事物,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学校为应对生存和发展双重危机而起步的。(周雨国,刘福军.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背景意义及趋势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24-25)职教集团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办学实力较为雄厚的高等职业院校为核心,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
6、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其形成的主要动机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有限的高职教育资源尽可能获取最大的高职教育社会和经济效益,赢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乔晓艳,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理论探析,职业时空2014(3):22-24.)运用市场机制与争取政策支持的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与实用技术的需求,充分保护与体现各成员企业的核心利益,并积极争取政府出台实施相关鼓励政策,加大支持与引导力度,按照“基础性合作借助于市场机制,重大合作项目争取政策推动”的发展策略,更好地发挥市场与政策的协同效应,加快构建良性合作机制,保障集团健康发展。推进民主治
7、理机制建设。民主治理是组织良性发展的基石。职教集团作为多元主体组成的合作办学组织,需要尽快完善集团章程,健全全体成员参加的理事大会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奖励、进入淘汰等制度,尝试引入国际组织通常采用的“轮职制”,取消牵头单位“终身制”,推进集团民主决策、加强内部运行管理,保障集团各成员单位共同利益与合作积极性。为全体成员单位服务的同时,切实承担引领行业、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参与单位合作动机。集团参与单位应放眼长远、主动合作,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搭便车的错误观念,在积极参与集团建设与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以自身的作为换取应有的地位,以扎实的工作获取自身的合作利益,从而承担起促进区域职业教育改
8、革发展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着眼全局、通力协作,提升服务意识,克服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与做法,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作为自身的本职工作,加强对职教集团的工作指导与政策引导,为集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承担起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建设的主导责任(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意义1创新机制体制、增强学校办学活力职教集团的建立对高职教育体制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对传统的条块分割,部门分管的领导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单一的投资体制的挑战与变革。通过集团化办学能够改变条块分割、分散经营、势单力薄的传统职业教育管理模式,通过采用共建、联合、重组、兼并、兴办等方式,大力推进了职业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
9、门之间的合作办学。实践证明,将若干个中高等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及相关主管部门联合起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行纵向沟通、横向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打破单一的办学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惰性和封闭性等弊端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就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从而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人事制度,实行集团成员之间人员互派、择优聘用,形成集团化的智力结构。集团内学校可以实现校舍、设备、实验实训条件的共享和互补,将一些“死”的资源盘活成“活”资源,既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又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从而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在新的组织新的合作形
10、式下的办学,它不能沿袭原有的学校教育组织这样一个模式,特别是大部分职业教育集团是建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的松散型组 织,集中管理的或科层制的管理形式不再适用,需要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集团化组织的运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企业集团的模式难以完全适用于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行管理 同时职业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由教育管理部门把握,集团决策层和管理层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这些都决定了职业教育集团与企业集团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创新组织和管理对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2完善治理能力、健全学校科学决策依法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
11、全决策机构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领导,按照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公办高等学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中小学、民办学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依法明确高等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职权范围和决策规则,发挥学术委员会、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等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中小学要健全校长负责制,建立有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职业学校要建立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形成校企合作决策机制;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健全学校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议
12、事规则,依法按期开会履行法定职责。健全决策程序。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重大合作项目、重要资产处置以及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等决策事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法性论证,开展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邀请专家咨询、听取教师意见、专业机构或者主管部门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积极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体制,克服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倾向,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 要在学校内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管理与决策执行的规范、廉洁、高效。按照精简、高效的
13、原则和为教师、学生提供便利服务的要求,自主设置职能部门,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与分工,健全重要部门、岗位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的制度措施。除依法应当保密或者涉及学校特定利益需要保密的事项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在校内公开,允许师生查阅。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职员工及有关方面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公办学校因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追究责任。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要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充分发挥
14、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收入分配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事务,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要扩大教职工对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评议权、考核权。要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改革完善高等、中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制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要充分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机构的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中小学、幼儿
15、园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委员会承担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其成员应当由全体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学校应当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应当定期与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由家长自主选择、做出决定。要积极探索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不断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要积极探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
16、与方式。中小学要加强与所在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创造条件开放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参与社区建设,完善与社区、有关企事业组织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健全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聘任办法和任职要求,探索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开展法制和其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学校周边环境。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要积极扩大社会合作,在决策咨询、教学科研、安全管理、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更多引入社会资源,健全制度,扩大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3推进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渠道职教集团涵盖职业教育的多个类型和层次:有中职、高职,有职前教育、职后教育,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有学历证书教育与资格证书培训等,形成了人
17、才培养、培训和服务的一体化,通过集团统筹采取五年制“三二”分段,中高连读等多种形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办学层次、教育内容、人才培养规格等多方面的衔接和沟通,在职教集团内部得以有序实现,弥补了因办学层次、学制和课程结构配置的缺失而造成的单一与重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集团内的学校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和互相承认学分或成绩互认;集团内的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开设选修课程,可以为学生充分提供选课余地;集团内的企业和行业可以为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提供实训基地和支持服务。集团化办学模式灵活、高效的特色,有利于职业学校教学及培养目标实现。此外,集团内可
18、以涵盖职业教育的中、高职教育,职前、职后教育,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教育等,依靠拥有的教育资源、技术、信息等可以满足人才市场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就业的有效对接.以来形成的由企业和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格局已经打破,在当今社会经济和教育格局发生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向整合节约方向发展,并寻求建立新型产教联系的趋势 由于职业教育需要结合岗位要求来组织教学,需要进行技能训练,仅由一个学校的力量难以承担 现代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仅仅局限于单个学校的力量很难办好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联系,需要企业人员的深度参与; 职业教育以职
19、业技能为重要目标的教学需要大量的训练,需要大量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建设;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需要有经验的从业人员的指导和学生丰富的实践来实现 所以现代职业教育是需要集聚多种力量举办的一种教育类型 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本质正是把几种力量联合起来,集聚各自的资源,实现更高的办学效益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整合职业教育办学要素的必然选择 实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吸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城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 合 作,推 行 工 学 结 合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势
20、互补,有利于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目前的集团化办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这种大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必将改变职业教育的形态,并成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4服务经济发展、同步推进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培训体制改革让培 训 走向 市 场 更 好 地 为 集 团 内 企 业 服 务 探索成立集团内规模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培训股份制公司 共同开发品牌培训 项 目 及 培 训 标 准 为 职 教 集 团 提 供培 训 套 餐 集团内校企共同搭建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 建
21、 成 新 产 品 新技术的培育孵化基地 建立专门研发机构 组 建 开 发 团 队 吸引企业成员单位充 分 利 用 学 校 场 地 设 备 教 师 资 源共同开展技术研发 共 同 攻 关 推 进 研发成果在生产服务和教学 实 训 领 域 的应 用 全力提升集团服务能力首先,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提高职业学校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职业学校发展的局限性源于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局限 办学水平取决于职业学校对有用资源的集聚能力 但是,为了能够高效率地集聚资源,使这些资源能够长期稳定地高度整合地得到利用,需要搭建一个集团化办学这样的平台 其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拓展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根据职业教育
22、的现代理念,职业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学历教育,它应该包括职业培训和其他致力于职业发展的各类教育 即职业学校要承担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其他类型的职业教育任务,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效应直接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 学历职业教育以规范化长时段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见长,职业培训以与企业环境联系紧密新技术和新技能含量大见长 学校在从事职业培训中,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技术发展状况,把新的信息迅速补充到学历教育的内容中去,提高学历教育与职业要求之间的紧密度和匹配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内涵观主要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构成与具体的发展内容,或者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所有构成要素。()它以质
23、量、结构、效益和特色等内部条件为动力和资源的教育发展模式,包括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效地实现“外在要求”与“内在规律”的统一、协调,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要求。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建立灵活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实际,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中行业和企业专家的作用,紧贴产业链设置专业及专业群,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龙头,大力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带动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提升。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职业能力改革课程体系,
24、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优化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有机结合,并广泛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全面动其他课程建设,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出台一系列培养、吸引、稳定人才的优惠政策,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既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紧密联系行业和企业,以建设主体多元化为原则,以职业岗位
25、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建立起真实性高、功能性强、开放性好、校内外结合的职业实训基地,满足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的需要,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集团化办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一)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全面分析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学校内部来说,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办学指导思想、生源质量、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质量、教学计划及实施过程质量、教学管理质量和学府氛围等 7 个方面。其中,办学指导思想是先导性因素;生源质量是内在因素;师资队伍质量、教学条件作为教学投入,是基础和先在性因素;教学
26、计划与实施过程是过程性因素;教学管理是根本保障;学府氛围是主要环境性因素。这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指导思想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先导性因素,高校应该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首先要树立全面的、多元化的质量观。全面的质量观包括教师质量观、学生质量观和管理质量观。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建立在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基础之上,因此,必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社会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其核心是提高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等;同时还要求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这些素质、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在实施学生培养
27、目标和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质量标准的多样性。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挖掘人的潜能,这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理念。“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是国外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管理最主要的依据(李丹青. 当代高等教育应“以人为本”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29-32.)。生源质量生源质量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所高校在社会的知名度与发展水平。生源质量在入学时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后续学习中的延续都会影响高等教育的有效质量4(钱军平. 论基于生源差异的高等教育有效质量保障
28、策略 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89-95.)。反过来,好的教学质量又会吸引好的生源,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认识客体的组织者。就学习本身而言,学生是内因,学生的原有基础、认知水平、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方法是教学质量这一矛盾的内因和根据,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程度。虽然这几年我国普通中学的教学质量有了提高,但由于高校大幅度扩招使招生录取分数线总体出现下滑,这对于一少部分重点高校影响不十分明显,但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而言影响还是很大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身因素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
29、能动性,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质的能力。师资队伍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资队伍质量是决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具体执行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与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而教师的素质具体反映在职业道德修养、思想观念、治学态度、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等方面。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保障。作为教师,教学能力来源于对教学的深入研究、来源于对先进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总结。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教学的投入是
30、难点与关键,同时要加强教师师德,提高教师素质。而在提高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总体效能。四、教学条件教学条件主要是指进行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高校在这些教学条件方面的投入,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先在性因素之一,是教学条件质量保证的基础,同时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力度,学校也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总的方面,教学条件的改善速度还远远落后于招生增长的速度,特别是教学科研设备和图书资料、实验(实践)经费等存在不
31、同程度的减少,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备更是不足,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计划与实施过程教学计划与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1 )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2 )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体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模式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教学计划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途径、办学特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作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就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形象的反映。(3
32、)课程是制约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课程是教学过程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是形成教育质量的核心。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加强和完善课程建设将有利于总结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4 )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各个高校教学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但也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建设。(5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时时钻研所教专业、学习跟踪学科前沿,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主要涉及管理制度、管理队伍、质量监控、管理机制等方面。教学评估之所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就在于它对于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3、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各高校都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对原有规章制度完善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应新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在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的要求下,必须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运行提供较为完备的判定标准和衡量尺度,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必须重新构建新的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管理人员是制度的执行者,管理者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管理效率和制度执行的效果。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高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需要相应转变,牢固树立服务意
34、识。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群体,管理人员应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学府氛围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之一,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学府氛围上,包括学风、教风、校风、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等6()。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生命线7。学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潜在的教学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和教
35、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教风、学风共同构成校风,但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由教学双边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学生是受业者,受业者的成才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授业者的品德和学问。因此,一个良好的学府氛围,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激励学生上进、创新,从而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二)集团化办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三、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构建人才培养保障管理体系的意义在职教集团内部学校在课程开 发教 学 计 划 制 定 教学
36、质量保障等方面各自为政毕 业 生 质 量 参 差 不 齐 其 主 要 原 因 在 于 缺 乏 统一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 然而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职业教育改变发展路径 提 升 办 学 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当前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成为了职教集团化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优化集团化教学管理机制的需要 (二)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1.系统论2.信息论3、控制论4全面质量管理理论5高等教育学理论6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三)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虽然源于企业界但其基本思想和理念完全可以广泛地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美国学者列维和史密斯认为 教育界的神殿内也深藏着全面质量管理所强
37、调的原则如强调知识与教育 关心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持久改善等。(刘 凡 丰教育界能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吗 教 学 与 管 理,2001(12):15)一顾客至上顾客至上就是高校要以顾客为中心经常了解和掌握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牢固树立对顾客负责 为顾客服务的思想高校的顾客主要由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组成 外部顾客包括学生家 长劳 动 力 市 场 毕 业 生 雇 主 等 内部顾客主要指教师和高校内部部门及其他成员 高等教育本质上属于教育服务 高等教育质量本质上是一种服务质量高校必须把顾客满意度放在重要的位置 以顾 客 满 意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 视 教 育为 一 种 服 务 对所有顾客的需求有透彻的了解不
38、论 是 内 部 的还是外部的根据顾客的要求 不断地调整战略方向 要对社会需 要尤其是学生的需要保持敏感并及时做出反应 把 是 否 适应社会需要是否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检验标准二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就是高校要根据顾客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坚 持 持续地改进和提高质量 强调不停地创新 改进与改变使高 校 始终处于一种不进则退的竞争状态中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和灵魂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使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包括技术管理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需要建 立 纠 错 和 预 警 机 制 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没有止
39、境的随 着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校内外顾客对高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使得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高 校 要 主动顺应顾客需求的变化始 终 坚 持没 有 最 好只 有 更 好的 理念不断调整目标和质量标准 改进教学质量以达成并超 越 目前及未来的顾客要求三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高校在充分尊重人的价值的前提下 最 广 泛地 调 动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因素与主观能动性 最 充 分 地 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员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应使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能理解学校总的宗旨和目标知晓学校的环境与现状 机遇和挑战并通过建立严格 规 范 的管 理 规 章 和 岗 位 责 任 制
40、使他们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与 学 校同呼吸共命运从而激励他们自觉地为提高教学质量科 研 质量社会服务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努力 值得特别 强 调的是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尊重教师个性发展 确立和落实教师的发展权和教学自主权努力 创 造 使 教 师 各 尽 所 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环境努 力营造支持和鼓励教师教学和教改的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大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者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调 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为教设计的教育变成为 学设计 的 教 育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使学生对教育教学有充分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四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指高校教学质量不仅仅是
41、大学校长或管理者的 责 任全体师生员工都应关心并参与质量管理 师 生 员 工 既是 管 理 的 主 体 又是管理的客体 任何一个人工作或学习质量的优劣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学质量高校管理也是一个全方位的管理活动高校每一个成员都在教育质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校要为所有成员和部门提供质量改进所需的资源 培训以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使所有成员和部门了解学校总的发展目标和宗旨 通过授权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做到人人有责 任人人关心教学质量 个个做好本职工作五全程管理全程管理就是高校要注重对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要 从 传 统 的 事 后 把 关转 向预 防
42、 为 主 从管结果到管过程做到每一环节都符合预定的目标环环紧扣 全程管理包 括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学生毕业的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中教学过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 培养目标的实 现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 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因此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 法 的改革教学效果的检验 师德建设等各个环节设立质量管理点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质量提高要把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成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紧密结合起来 使质量 问 题及时地解决在形成过程之中 实行动态的质量管理(四)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教学信息管
43、理与监控系统1.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2.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3.教学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4.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1人才培养保障体系(1)目标定位保障学校目标定位是高校办学的基础与方向。学校的办学定位要建立在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办学能力的基础上,准确的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定位、教学定位以及服务面向定位。科学而合理地找准办学定位是高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和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是要解决培养何种类型人才的问题。德国办学理念可概括为为职业学科专业定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分散在德国的各个州,隶属于联邦州,主要由州政府管理和资助,有着鲜明的区
44、域特征。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的定位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性强、易就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领域专业和跨学科复合型专业,满足学生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与地方的经济与产业结构接轨,建设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并有针对性的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定位建设一支具有应用技术大学任职资格的专兼结合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充足的教师资源为教学质量的保证提供了条件。教师要掌握最新技术,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进行应用性技术研究,与社会和企业联系密切,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应用科学大学立足于服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45、, 在专业设置上注重与区域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主要是为地方区域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2)专业设置保障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设置专业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及发展趋势培育特色专业(3)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保障(4)师资队伍保障优化师资结构,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师资团队教师科研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提升(5)实践教学保障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多方式样化的实践教学(6)职业与就业指导保障(7)文化与创新能力培养保障八、学生学习辅助保障2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1)督促指导(2)教学检查(3)信息收集及处理3人才培养评价体系4激励体系二、职业教育集团对一、集团化办学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当前
46、,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实践证明,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国家制度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是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健全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同步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现
47、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把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作为重要方向和战略任务。在我国,自职教集团产生以来,对其概念的界定已有不少。学者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集团是从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移植而来的教育经营开发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将职教集团的内涵作如下理解:职教集团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办学实力较为雄厚的高等职业院校为核心,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其形成的主要动机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有限的高职教育资源尽可能获取最大的高职教育社会和经济效益,赢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乔晓艳,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理论探析,职业时空
48、2014(3):22-24.)1、 集团化办学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集团化办学对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1、 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意义:提高集团化办学的办学质量,优化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机制,提高集团社会服务能力2、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出发点:质量标准的制定(建立专业委员会)、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建立沟通机制、信息发布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需要一大批能够进行高技术产品的生产、高精度设备操作、高难度复杂工艺实施、高效的生产组织管理与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企业,一个高级操作工、技师、一线管理等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通过“传、帮、带”,师父带徒弟的方式,